[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37328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课件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第5课 课标展示,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2理解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课标展示,第5课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2)比较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三维目标,第5课 三维目标,【

2、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用一个书生上京考试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课件或老师的语言描述等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与问题下体验历史,解决问题,加深认知。(2)采用分组讨论方法。鼓励学生分析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讨论分析中理解和感悟思想家的思想,在发言中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第5课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第5课 重点难点,【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

3、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重点难点,第5课 教学建议,建议本课用1课时。(1)教师导入新课。(2)本课所引用的原始材料比较多,所讲问题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复杂,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资料,弄清一些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所要探究问题的答案要点。,教学建议,第5课 新课导入,【导入一】“自督读书”是顾炎武的读书方法。首先,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要求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再次,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自督读书”使顾炎武获取了渊博的知识,同时造就了他崇实的学风。明清之际,以顾炎武为代表的进步

4、思想家如何引领了当时的进步思潮?这些思潮为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哪些生气?他又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新课导入,第5课 新课导入,【导入二】,第5课 新课导入,明万历十二年,湖北麻城龙湖“芝佛寺”住进了一个怪老头,之所以说他怪是因为这老头讲学跟别的先生不一样。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却男女收在一起教;别人专讲“四书”“五经”,他专教些实用的东西;别人尊孔子为“圣人”,他却说是庸人,气得官老爷和卫道士们骂他是“盗教”“邪教”“异端”。这个怪老头就是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那个时代,去认识李贽以及继之涌现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位思想家,了解明清之际儒学

5、的新发展。,第5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一“异端”思想家李贽【自主梳理】1时代背景(1)明代晚期,以_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2)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课堂导学,程朱理学,2思想主张(1)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_是万世之至论,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2)提倡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_”的理论基础。,第5课 课堂导学,孔孟学说,存天理,灭人欲,【合作探究】探究点:李贽的思想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6、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材料二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续焚书请思考:材料反映出李贽的什么“异端”思想?,第5课 课堂导学,挑战孔孟学说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李贽认为,人人都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第5课 课堂导学,【拓展提升】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1)经济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阶级因素:工商业者阶层队伍的壮大。(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4)政治因素:阶级矛盾尖锐,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腐化。,第5课 课堂导学,知识点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

7、家【自主梳理】1背景: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猛烈批判_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进步思潮。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王夫之:强调“理在气中”;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_和私利的合理性。(2)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_,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第5课 课堂导学,君主专制,情感欲望,言论自由,(3)顾炎武:发出“_”的呼唤;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3影响(1)治学方法: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

8、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_的观念也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儒学变革:对理学的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第5课 课堂导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3)思想启蒙: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_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第5课 课堂导学,启蒙,【合作探究】探究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及内容材料一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参加过抗清斗争;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入清后拒不仕清;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也

9、称亭林先生,曾起兵抗清。材料二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第5课 课堂导学,请思考:(1)据材料一提供的三人的籍贯信息和个人经历,归纳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三人都是南方人,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完成,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在明中后叶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为进步思潮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三人都是明代遗民,清朝建立后,受时事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第5课 课堂导学,(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反思的重要问题和提供的解决方案分别有哪些?黄宗羲:认识到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

10、想,如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用学校监督君权等。认识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提出“工商皆本”的方案。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沉湎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经世致用”的呼声。王夫之:针对宋明理学的弊病,王夫之对此进行了系统批判,建立起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第5课 课堂导学,【拓展提升】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提倡男女平等。(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主张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用法治代替人治。(3)提倡“经世致用”。如

11、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第5课 课堂导学,(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5)是开明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对儒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改造,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1)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较脆弱,使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3)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第5课 课堂导学,第5课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第5课 当堂集训,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

12、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B倡导“民贵君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D解析 李贽是批判程朱理学,并非彻底否定孔孟学说,A项错误,D项正确;B项是孟子的观点;C项错在把“道家”与“道学”相混淆。故选D项。,当堂集训,2明清之际,某位思想家抨击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明确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命题。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 B顾炎武C黄宗羲 D王夫之C解析 明清之际,明确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观点的思想家是黄宗羲。故选C项。,第5课 当堂集训,3某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某思想家时说:他“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之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

13、这评价的是()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D解析 王夫之“理在气中”的观点,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色彩。故选D项。,第5课 当堂集训,4明夷待访录这部著作在清代被列为禁书,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该书主张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解析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著作,其最大的亮点就是大力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项正确。A项是朱熹的观点;B项是李贽的观点;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C项错误。,第5课 当堂集训,5王夫之设计了“环相为治”的机制:由宰相任免谏官,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下列

14、对这一机制分析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限制君权的要求B决策权在天子手中,难以实现真正的制衡C否定了君主制度D参照古代的制度设计,缺乏实质性创新,第5课 当堂集训,C解析 从“由宰相任免谏官”“谏官对宰相负责,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可以看出,A项正确;从“天子任免宰相”“宰相对天子负责”可以看出,决策权仍在天子手中,其实质还是君主专制,所以B、D两项正确。故答案为C项。,第5课 当堂集训,6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B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这句话的高度概括,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第5课 当堂集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