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6543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ppt(1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梁晓峰二四年四月 杭州,主要内容,2003年工作回顾TAG会议主要内容今年工作重点,2003年工作回顾,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常规免疫滑坡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问题是供方提供不足(边远农村、流动人口)国际援助减少(卫七即将关帐,澳大利亚援助4省结束,鲁豫皖三省麻疹项目结束,JICA项目时间过半)法规建设滞后,社会关注程度减小,常规免疫,全国报告水平较高,虚高现象十分突出相当数量的西部儿童和流动人口享受不到免疫服务乙肝疫苗纳入常规免疫第一年,许多省未按常规报告乙肝接种情况冷链建设中央仍然投入2000万,各省也有投入,福建投入1000万基础性

2、管理工作退步非计免疫苗使用增加,DTP疫苗供应不足,外部调查,2003年12月,贵州两个少数民族县,北大公卫学院调查258名7岁以下儿童-接种证持有率13.6%-卡疤率47.9%-3个月以下5名儿童,4名未接种过任何疫苗 一半的村有村医(4/8),不掌握计免知识(一个村医答题错误率为19/27)湖南株州福利院儿童接种率低,领养儿童发生麻疹,常规接种率报告情况,数据上报各级均存在不同程度延误现象。总体而言,下半年报告好于上半年;基础免疫数据报告好于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就报告而言,下列省份20%左右的县未报告满6轮:内蒙、青海、新疆、海南、宁夏,其中海南和宁夏可能为行政区划变化所致。加强免疫数据报

3、告质量较差,2003年基础免疫数据当轮报告完整性分析,2003年全国分省基础免疫报告接种率,2003年分省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报告接种率评价,全国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报告接种率均维持在95%左右;加强免疫:数据规范性需提高;北京MV报告接种率低于90%4省DT报告接种率低于85%(内蒙78.9%,湖南79.4%,海南68.9%,甘肃80.3%)河北是否未进行DT接种?,2003年全国常规免疫分省估算接种率情况,2003年基础免疫接种数与普查人口对比,应种数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BCG实种数为1052万,MV实种数为1110万。对比结果 BCG:全国74.75%,8省85%OPV:全国

4、80.25%,10省85%DPT:全国80.01%,10省85%MV1:全国80.51%,10省85%HBV:全国64.97%,上海、山西、浙江、广西85%,数据库结构混乱dbf、rec、exl都有 变量类型、长度混乱表1-3所有变量均为数值型,gbcode为6位,其余均为8位随意更改数据库结构 河北(MV1、MV2)数据录入错误,层出不穷,给统计带来很大困难 一些省未及时催报、汇总接种率数据,数据管理问题,常规免疫报告分析,发现存在全年冷链运转次数低于6次的县,比如新疆等省份的个别县区存在类似情况。督导中发现,部分省的冷链运转不规范,向基层收取“疫苗管理费”。疫苗管理混乱,帐目不清。接种证覆

5、盖率低,接种记录不全。冷链设备坏损严重。,常规免疫存在问题,保持无脊灰状态,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和循环的VDPV,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AFP监测:全国整体水平保持灵敏,主要监测指标达到WHO标准强化免疫规模缩小实验室网络运转基本正常帮助西藏开展脊灰控制实验室封存取得进展,AFP监测系统病例报告情况AFP report cases,2003 2003年,2003年AFP病例分省分布AFP cases distributed by province,2003年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分省一览Non-polio AFP rate by province,2003,/100,000(0.12西藏-2.83贵州)

6、,1.81,7个15岁以下人口大于10万的地区未报,2002,2003年AFP报告发病率分省比较AFP rate by province,2002-2003,1994-2003年全国AFP报告发病率比较Non-polio AFP rate,1994-2003,2002,2003年各省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 Investigation rate within 48 hours 2002,2003,便标本7天送达率,分离结果28天反馈率%percent of positive isolates sent to national lab within 28 days,%,92,2003年阳性分离物1

7、4天内送国家实验室%(阳性标本数为358),%,69,75天随访表及时送达率,AFP病例采便情况分析AFP cases with adequate stool speciments2003年,%,1994-2003年合格便标本采集率(%)Percent of AFP case with adequate stool specimens,AFP 监测系统主要指标AFP surveillance system,AFP报告发病率:1.81/10万报告后48小时调查率:97%麻痹发生后14天内双份便采集率:89%合格便采集率:87%便标本7天内送达率:97%便标本分离结果28天内反馈率92%阳性标本1

8、4天内送达国家实验室率:69%国家实验室60天内反馈率:77%肠道病毒分离率:9%,2003年高危AFP病例分布high-risk of AFP cases,2003,2003年高危AFP病例151例,监测系统主要问题,合格采便率较低。2003年合格便采集率不到80%的省有辽宁、江西、重庆、云南、西藏、新疆便标本不合格病例随访表及时送达率为67%一些地区的主动监测工作流于形式一些聚集病例未进行及时调查2003年部分省专家诊断小组活动不及时,脊灰2003/2004年强化免疫,按照卫生部的要求,2003年冬和2004年春,全国也开展了强化免疫活动,强化免疫数据正在统计中。,2003/2004年开展

9、强化免疫地区,2003/2004年脊灰强免督导快速调查结果,(新疆、西藏)近期督导,脊灰实验室存在问题,国家脊灰实验室,JICA和WHO专家2003年8-9月对全国10个省进行了现场认证,成绩均在 90分以上,均通过认证。2003年举办2期新人培训班。脊灰监测实验室网络工作人员变动,部分实验室监测工作水平有所下降。很多实验室细胞支原体污染。受SARS影响,病毒分离率降低。,2002-2003年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脊灰阳性分离率分月统计,2002-2003年全国脊灰实验室网络NPEV分离率分月统计,脊灰实验室和潜在性感染材料的封存,发生了BRUNHILDE株事件,敲响警钟建立了毒种名单对有关持有毒

10、种单位进行核对对各省脊灰实验室毒株名单进行核对(赴北京、河北、山西核查),2003年脊灰其它主要工作,下发了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对现阶段维持无脊灰工作制定了细致的目标并对某些工作进行了调整。召开了第八次国家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会议,审议并通过2002年维持无脊灰国家证实报告。,尽管在2003年早期受到SARS的影响,中国2003年仍然保持了较高的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合格便采集率。委员会表扬了中国保持高质量的脊灰实验室网络工作所做的努力尽管有几株病毒的VP1区与疫苗株比较大于1%,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其造成了循环。委员会同时注意到2003年中国的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

11、下降了35%,脊灰病毒分离率下降了30%。委员会强烈建议应找出其原因,提高肠道病毒分离率。,西太区脊灰证实委员会对中国的进展报告反馈意见,西太区脊灰证实委员会对中国的进展报告反馈意见2,委员会建议在中国应继续对省级实验室加强和保持检测熟练程度,这是保持病毒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经在实验室封存的调查阶段取得了进步,委员会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应帮助评估第一阶段工作的质量。委员会注意到在即将到来的冬季的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范围较往年显著减少。虽然一些地区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很高,然而有证据表明有大量常规免疫未覆盖的人群,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城市地区的流动人口。,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为

12、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江西省今年二月启动结合4.25宣传日活动,开展乙肝疫苗宣传。虽然有SARS影响,GAVI乙肝疫苗项目取得进展。开展预充式乙肝疫苗和提高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研究。,GAVI项目启动,2003年9月,22个GAVI项目省(自治区)均已全面启动项目 中央财政和GAVI经费到位,省级经费落实情况,省级财政共支出约1612.1万元(配套经费、工作经费)市级财政共支出约64.4万元县级财政共支出约32万元4个省未落实配套经费(云南、甘肃、山西、湖南)7个省未落实省级工作经费(湖南、河南、山西、河北、西藏、重庆、江西)2004年3月督导发现,个别省配套经费及工作经费实际落

13、实情况与上报数据不符,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收费标准,8个省份通过省财政或计委等部门制定了乙肝疫苗接种收费的标准,仅内蒙自治区对于牧区的标准为每针5元,其他省每针收费不超过3元 江西省GAVI项目县乙肝疫苗接种不收取接种服务费,由省财政统一补助,每接种一针补助接种服务费2元,另每针补助1元作为县、乡两级工作经费其余13省没有取得省级财政部门的批准,但实际收费每针不超过3元,接种情况,2004年3月国家级督导发现,各省乙肝疫苗接种率与项目启动前相比有上升趋势,督导各省2003年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与2002年乙肝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比较高出4-8个百分点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低,许多地区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首

14、针及时接种率也较低,督导8省2003年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概况,人员培训,各省在完成了师资培训后均完成了对市级人员的培训,对县级人员的培训也覆盖了98.39%(1281/1301)的项目县有9个省培训了全部乡村医生5个省乡村医生培训覆盖率在90%以上,2个省在80%以上,宁夏仅覆盖了54.55%西藏正在开展培训工作,人员培训,2003年11月-12月,国家GAVI项目办公室抽取8个项目省的16个县进行了培训情况评估结果显示:抽样地区完成了80%的乡村医生培训;但乡村级培训效果并不理想50%被调查乡村,乡村医生对乙肝相关的基本知识掌握率超过80%,但40%的乡村,未达到50%,宣传动员,卫生部/G

15、AVI项目办公室自2003年9月起每双月出版项目简报,直接下发到县级开发宣传折页、张贴画、乡村医生“乙肝防治”口袋书2004年两会期间,在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编印出版了中国新闻防治病毒性肝炎专刊1万余份,并分发给所有参加两会的代表 2004年3月召开了乙肝疫苗免疫传播策略研讨会,邀请美国适宜卫生技术组织(PATH)专家介绍国外开展IEC活动的有效方法及成功案例,宣传动员,已初步完成GAVI项目IEC计划GAVI项目的专用网站()已初步建成并开通,目前,GAVI网站各栏目共上传相关文章37篇,网站管理和维护正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日常维护也逐步推进为配合卫生部2004年“4.25”宣传日活动,GA

16、VI项目办与SOHU网站合作开设乙肝疫苗接种宣传专题栏目,并开设了专家网络咨询热线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及国家相关政策,督导,国家项目办公室于2003年2-3月和11月对西部12省的项目工作进行了督导,并结合其它工作,对湖北、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开展督导2003年9月计划免疫大检查中,也对GAVI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2004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项目办公室对云南、贵州、青海、宁夏、河南、湖北、江西和福建8省15个地区、22个县(其中福建为非项目省)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及GAVI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财政可持续发展计划,2004年2月,GAVI秘书处卫生经

17、济高级顾问考察团访华并协助启动计划免疫财政可持续发展规划制定项目顾问组由疫苗基金国际发展中心、WHO专家组成。了解有关政策及相关情况后向卫生部反馈建议,并提交工作计划书草案、工作时间表和国家免疫规划筹资分析和政策评估框架2004年3月收到顾问组关于计划免疫工作成本和投入研究方案的反馈意见,并提出修改建议,问题(1),所有项目省均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云南、甘肃、山西、重庆、湖南四省尚未落实配套经费;河北、山西、宁夏、西藏、重庆、湖南省尚未落实工作经费,各项目省市县级工作经费大部分未落实大部分省的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低,接种工作积极性不高贵州黔南州部分贫困地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收不上劳务费,问题(2),

18、15个省提到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及贫困地区在家分娩的儿童较多,难以及时获得首针接种部分地区在个体诊所出生的儿童也面临同样问题国家项目办督导发现,许多地区住院分娩的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很低因个别乡村未启用常规免疫新报表,且接生单位出生记录不完整,基层接种登记不全等原因,难以掌握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真实情况,问题(3),自毁型注射器集中销毁困难由于SARS影响、项目启动时间晚,疫苗积压。疫苗库存率黑龙江为41.66,重庆为23.40%,内蒙古、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在13.13%20.00%之间;注射器库存率河南、湖北、黑龙江均超过了30%;安全

19、盒库存率河南为37.84%疫苗、注射器出入库管理差,未建立乙肝疫苗专帐,领发记录不规范,宁夏的海原县、青海海西州、刚察县等地疫苗库存与账面数目不符,下发使用数量与接种人次数不符安全盒数量不够,问题(4),宁夏自治区级将积压的已接近效期的项目乙肝疫苗暂时挪用做有价苗出售,且挪用、借用疫苗均无明细账目;盐池县医院保建科将计划免疫专用乙肝疫苗用做有价苗各地基层接种人员普遍存在自毁型注射器使用不熟练,个别负责乙肝疫苗接种的人员不愿使用自毁型注射器,以致在实际接种乙肝疫苗时仍使用原有的普通一次性注射器,问题(5),2004年国家项目办督导发现,个别地区仍有对流动儿童采用高收费的现象 各级督导频次、深度不

20、够,多基层培训经费不足,对乡村级人员的培训不到位乡村医生乙肝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对群众的乙肝防治宣传力度不够,麻疹控制,2003年麻疹发病率有较明显的上升(5.7/十万)。死亡病例数减少至83例。病例仍是以婴幼儿和中小学龄儿童为主,7岁以下儿童中没有免疫史和免疫史不祥病例的比例分别占20.73%、33.86%。我国麻疹监测系统日趋灵敏,但数据质量还需提高。-专报系统比大疫情差别超过30%的省份是:山西、内蒙、江西、新疆。-实验室确诊比例比较低。鲁豫皖三省麻疹监测项目结束,WHO评价较高。WHO和美国CDC贵州麻疹控制项目进展顺利。,1991-2003年麻疹发病情况,资料来源:全国疫情监测,发病数

21、,发病率(1/10万),2003年分省麻疹发病率,1999-2003年麻疹发病季节分布,2003年麻疹病例年龄别分布,1999-2003年疫情监测系统与麻疹监测系统报告麻疹病例数比较,2003年麻疹监测报告数据与疫情监测报告数据的差别,豫鲁皖三省麻疹项目(),麻疹控制策略探索。比如在1.52岁增加了一针麻疹疫苗(MV)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小年龄组儿童的发病率。山东和安徽省在麻疹强化免疫后,大幅度降低了麻疹发病率并使发病年龄组后移。建立在AFP主动监测系统基础上的麻疹监测系统,对项目省AFP监测系统均产生了正面影响。,豫鲁皖三省麻疹项目(),所有项目省麻疹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有大幅度提高。随着麻疹监测工

22、作的深入,风疹的控制问题日益明显。风疹疫苗前,应该对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症的流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再做决策。开展儿童入托、入学检查接种证。,贵州麻疹控制项目(),贵州省对本项目十分重视,项目在中央级和省级行政领导和业务同事的努力下整体管理较好2003年贵州黔南州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进行年终现场评估,今年该州的麻疹发病明显减少本次麻疹疫苗补充免疫各级都建立了AEFI的处理小组,并妥善地处理了接种中出现的病例 有关加强常规免疫的相关活动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实施 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于2003年9月在学校开学之初,在贵州省5个地区执行 维生素A目前已经较成功地纳入试点县,贵州麻疹控制项目(),对本项目

23、需要加强管理,加强宣传和培训同时要加强常规免疫,包括GAVI项目的实施今年8个地区全部要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期需要大量的培训需要大量技术人员支援贵州,请各省予以支持实验室网络建设要加强为贫困省份摸索麻疹控制经验,新破控制1,报告疑似病例2134,调查2041,确诊2012,分布于590个县区发病数过百的省份是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浙江和福建根据2003年专报系统数据,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1000活产儿的高危县共有115个,2003年新破病例分布,1999-2003年报告疑似病例收到调查表率,新破控制2,2003年几乎所有省份的病例调查率都达到了95%以上,20个省份的病例收到调查表

24、率均达到80%以上 澳援青海、甘肃省、宁夏、内蒙古自治区消除新破和安全注射项目结束漏报仍然严重对高危地区育龄期妇女TT接种率受阻,乙型脑炎控制,自2000年起,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一直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报告发病数7,860例,死亡366人,发病率比2002年下降10.98。2003年,我国乙脑的高发省区为贵州和四川、云南等地。SARS后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乙脑发病以10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发病数约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0.12,其中又集中在2-6岁年龄组,发病占总数的46.06。防治工作开展不多。缺乏连续系统、有代表性的全国乙脑监测资料指导很多省份为非计划免疫疫苗,贫困人口接种率低,疫

25、苗滥用、重复接种与免疫空白现象同时存在,1950-2003年中国乙脑发病趋势,流脑控制1,2003年全国共报告发病2,535例,死亡139人,发病率比2002年下降1.31。2003年病例数在前五位的有西藏、青海、重庆、宁夏、辽宁等省份省,其中2003年流脑发病率在1/10万以上的有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重庆市,病例数占全国病例的22.94%,而以上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只占全国的2.96%。2003年流脑发病以青少年为主,10-20岁年龄组发病数为499人,约占发病总数的32.67。,2004年1-3月份,全国共报告流脑1,273例,比去年同期(1344例)下降5.22。发病居前五位的省份

26、依次为贵州(134)、四川(117)、安徽(111)、河北(108)、河南(90),五省病例数占流脑总报告病例数的43.99%。流脑控制开展工作较少。疫苗使用比较混乱,该接种的农村、边远山区和流动人口儿童接种率较低。菌种监测不足。,流脑控制2,疫苗针对传染病-百日咳,2003年全国报告发病总数为5,508例2003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省份为:新疆、甘肃、贵州、陕西、云南2002年疫情数据分析显示,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9.54%2004年13月份,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省份为新疆(167)、四川(118)、贵州(56)、江西(46)、河南(44)。,疫苗针对传染病-白喉,200

27、3年全国报告发病总数为6人,死亡2人,发病率为0.0004/10万,病死率为33.33,发病数较2002年有所下降。病例分布在西藏、福建两省份。2004年13月,全国共报告白喉2例,均为湖北省报告。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减少1例。,疫苗针对传染病-狂犬病,1996年全国报告病例数降至159例,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但2003年狂犬病发病人数达2,037人,比2002年上升69.97,病死数占各种法定传染病死亡总数的30.58%,居所有传染病之首。2003年我国狂犬病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其中10-15岁年龄组发病184人,占发病总数的11.53。近年来,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和江苏等省的狂犬病发病数较多

28、。2004年1-3月份,全国共报告狂犬病423例,比去年同期(281例)上升50.53。发病数最多的省区依次为广西、湖南、江苏、安徽和贵州,发病数占全国狂犬病总报告发病数的70.69。,疫苗针对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近年来,我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22,653例,死亡172人,发病率比2002年下降31.61近两年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省区多为野鼠型疫区或以野鼠型疫区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使得全国的冬季高峰高于春季峰值。2004年1-3月份,全国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5,455例,比去年同期(7156例)下降23.77。发病数位于前五位的省区分别为辽宁、河北

29、、山东、黑龙江和陕西,发病数占全国发病总数的72.47。,疫苗针对传染病-甲型肝炎,我国甲肝的流行特征依然是以散发为主,偶有小范围的暴发流行。2003年共报告发病99,383例,死亡70人,发病率比2002年下降11.14。2003年有多起甲肝暴发疫情发生在农村的中小学。2002年和2003年甲肝发病较多的省区为:西藏、宁夏、辽宁和贵州。2004年1-3月份,全国甲肝共发病20,317例,比去年同期(24,869例)下降了18.3。今年1-3月份,发病数最多的省区分别为河南、四川、甘肃、贵州和江苏,占全国发病总数的38.11。,2003年全国甲肝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省份,免疫安全,BC

30、G和DTP疫苗供应出现短缺GAVI项目中所有计划免疫疫苗接种开始使用一次性自毁注射器会同JICA专家对10个安全注射试点县进行管理。,综合管理工作,宣传:参与制作了计划免疫与安全注射、脊髓灰质炎监测技术培训、细说乙肝、乙肝预防重在新生儿等电视片举办数期培训班参与国际合作项目:UNICEF,WHO,JICA,GAVI,卢森堡冷链,承担卫生七项目完工阶段工作计划免疫杂志成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网页和计划免疫报告软件试行探索AEFI系统建设,西太区技术顾问小组(TAG)会议,消除麻疹,控制乙肝,总体结论,消灭麻疹和控制乙肝的最主要措施是向每个儿童提供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率是关键 WHO各地区应强调提供合格

31、的常规计划免疫服务。更好地使用现有资源,而不是启动新的项目疫苗的供应情况得到很大改善,但UNICEF采购的疫苗价格仍然是上涨的。建立冷链帐目管理对帮助预测更新、维护冷链及在儿童接种时确保提供足够的、合格的疫苗是很有价值的一些国家在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安全盒及废弃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进展焚烧炉的使用可以保证安全处理使用过的自毁式注射器,总体建议,国家应支持各省开展各种活动,并监督、评价其效果,并将这些活动与消灭麻疹与控制乙型肝炎结合起来。省级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以便提高能力有效地实施这些活动各国家应建立一个财政委员会保证免疫接种所需经费,尤其是在免疫接种率低的地方国家应保障足够的冷链设备和充足的疫苗

32、提高对各国的技术支持,保证各国制定国家安全免疫接种行动计划,使用AD注射器、安全盒及使用后注射器的安全处理各国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所有医疗废弃物管理,如使用毁形机等,EPI活动也应加入医疗废弃物管理计划中国家应继续加强AEFI的调查与处理能力,消灭麻疹结论1,西太区许多成员国在麻疹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这些经验证明在西太区消灭麻疹的计划是可行的。但是,各国消灭麻疹的承诺与能力参差不齐,因而也没有合适的标准来制定西太区消灭麻疹的目标日期许多国家与地区(28/37)已经采纳或制定麻疹2针次免疫接种程序(第2针通过常规或加强免疫接种)。但是,各国的接种报告不完整中国3省麻疹监测项目经

33、验表明麻疹监测与AFP监测相结合确实能够提高与支持AFP的运转,同时也为麻疹控制活动提供了重要指导意义菲律宾全国监控与认证系统经验表明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全国免疫接种快速评估能迅速提高全国免疫接种率,消灭麻疹结论2,麻疹疫情爆发是评价麻疹免疫接种活动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制定政策与争取财政的支持以提高免疫接种率提供参考依据消灭麻疹可取得许多即时效应,其中包括减少许多麻疹疫情处理的费用,这就意味着有些国家不应等待地区消灭麻疹目标日期而应开展消灭麻疹的相关活动取得并维持人群麻疹的免疫力(至少95%的免疫接种率)是非常好的公共卫生活动,不仅保护疫苗接种儿童,而且也保护易感人群(如9月龄以下的婴儿与免疫缺陷

34、人群),消灭麻疹建议1,到2005年中期,各国应根据西太区消灭麻疹行动计划制定本国消灭麻疹计划并将其作为免疫接种策略的一部分WPRO为制定消灭麻疹目标日期的国家或地区提供技术支持,包括经济上的支持建议在2005年9月地区会议上(RCM)提出消灭麻疹的目标日期。基于目前状况,2010-2015年消灭麻疹是可行的每个国家须制定本国消灭麻疹策略:即保证每个儿童接种2次的麻疹疫苗,并要求各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接种率达到95%,消灭麻疹建议2,免疫接种率低于95%的地区,应开展查漏补种,尤其是中学与大学的学生如果国家与地区准备消灭麻疹,建立麻疹监测系统是必要的确保已认证的实验室可检测可疑麻疹病例的样本获得

35、麻疹接种率应作为监督计划、实施SIAs与常规免疫接种的一个主要内容,消灭麻疹一些实用指标,(1)每年每百万人群少于1例确诊麻疹的病例报告(包括输入病例)(2)全面调查与报告.所有发烧与出疹病例的监测系统与冷链的运转,包括:a80%地区每年每100万人群至少有1例可疑麻疹病例的报告;b80%可疑麻疹病例进行了血清IgM的检测;c每个传播链病毒的分离(3)每个地区各个队列人群免疫接种率应保持95%以上,主要包括:a麻疹疫苗第一针次至少95%的接种率,第2针次至少80%的免疫接种率;b输入病例仅导致小疫情的爆发(少于100例),乙型肝炎控制结论,西太区各国家在乙肝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免疫效

36、果需要几十年才能显现出来区域计划建议评估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至少要进行一次乙肝血清学的检测,乙肝控制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常规免疫接种,让每个儿童在1岁之内都能接种3剂乙肝疫苗。围产期感染是形成慢性乙肝的重要原因,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宣传动员要强调安全注射、24小时内及时接种首针与全程接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控制建议,国家应保障每一位儿童接种已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各种疫苗国家及时评估常规报告资料的质量以便提高常规免疫报告资料的质量国家应建立监测系统。为提高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与全程乙肝疫苗接种率为了提高第一针及时接种质量,根据WHO要求,如在冷链外使用乙肝疫苗,使用VVM是在冷链外

37、运转乙肝疫苗的最低要求,乙肝疫苗必须避免冷冻,维持无脊灰状态结论1,西太区自最后分离出1株本土脊灰野病毒至今已有7年,西太区依然保持了无脊灰状态。维持高质量的AFP监测,包括主动监测,在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2003年SARS疫情的流行。总体上说,在维持无脊灰状态的诸多国家里,消灭脊灰的警惕性正在下降,维持无脊灰状态结论2,TAG注意到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维持认证时的监测水平和/或要求的常规免疫接种率的水平。虽然进行了几轮强化免疫活动,但总是在一个特定目的人群,而且强化免疫活动的范围也进一步缩小虽然TAG连续强调加强常规免疫接种质量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全球预防强化免疫接种

38、活动明显减少,这种减少增加了已证实为无脊灰状态的地区中的高危人群,维持无脊灰状态结论3,随着全球强化免疫活动的开展,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减少,人们对接种OPV重要性的认识下降,使提高或保持OPV接种率将变得更困难地区脊灰实验室网络继续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网络工作人员面临的困难包括ITD结果报告的时限,临床标本VDPV的快速诊断与分型,脊灰病毒株运输时限。同时,TAG将为地区脊灰实验室网络脊灰野病毒的封存提供指导与技术支持维持高质量实验室运转是必要的,维持无脊灰状态建议1,TAG强调在高危地区进行强化免疫接种,维持足够人群的免疫屏障与高质量的监测对所有维持无脊灰状态与在消灭脊灰中投

39、入大量资金的国家都是很重要的伴随高灵敏的AFP监测与高质量的疫苗接种,实验室网络有力的支持对地区脊髓灰质炎活动很重要,TAG要求所有合作伙伴提供技术与资金的援助来维持高质量的网络实验室运转TAG鼓励诸多国家将AFP报告整合到合适的监测系统。如果此项工作没有完成,应扩大AFP监测能力来发现或整合基于现已存在的结构与能力的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维持无脊灰状态建议2,TAG要求所有国家提供实验室封存脊灰野病毒感染的与潜在感染物品的信息TAG将确定国家储存清单与污染物得理过程作为第阶段实验室封存的基本组成部分定期提供各国有关脊灰状态的新进展,消除母亲与新生儿破伤风结论1,西太区6国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实施了大

40、范围的行动:消灭母亲与新生儿破伤风,取得比较好进展。但是MNT在多数国家(地区)依然是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加强常规免疫接种中用较少的投资实现消灭MNT的目标。对于消灭MNTE的成功方法,目前已装备一些设备并准备提高免疫接种率与消灭MNT的地方有几条补充途径。,消除母亲与新生儿破伤风结论2,从GAVI获得用于加强常规免疫接种服务经费的支持为孕妇与育龄妇女提供有效的疫苗接种UNICEF/WHO旨在通过集中特定地区计划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TAG强调针对MNTE重要途径在于加强妇女与卫生保健服务,消除母亲与新生儿破伤风建议,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应与现存的AFP与麻疹监测系统进一步结合起来。监测的目的不仅

41、是明确高危地区而且是评估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进展利用每个机会加强对所有目标孕妇常规免疫接种TT服务,接种TT疫苗。尤其是在MNTE接种率比较低的地区UNICEF/WHO应加强与各成员国间的紧密合作,2004年免疫规划重点工作,加强常规免疫保持无脊灰状态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加速控制麻疹加强控制乙脑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免疫安全,落实卫生部关于计划免疫工作指示,加强计划免疫法规、规程的制定工作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工作继续组织实施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工作加强常规计划免疫工作预防控制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加强计划免疫冷链建设加强督导和检查,工作感想,领导重视,以民为本,中央级投入增大工作范围扩大(乙脑

42、),对非计划免疫疫苗针对疾病要加强管理积累问题较多,开展大量的督促检查,消除空白地区和人群要求踏实工作,切忌浮躁(报告接种率)传染病直报后疫苗针对疾病的管理,常规免疫和综合性工作1,高层发动,明年TAG会议在中国召开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集中式定点规范化门诊接种模式宣传工作要加强,IEC持久性,“4.25”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预防乙肝”培训省级骨干,三周,两期条例和规程出台后的配套文件,常规免疫和综合性工作2,与教育部门合作,查验接种证完善报告系统,普及监测软件,制订“金卡”标准,推荐诊断试剂计划免疫大检查和突击检查开展好WHO和UNICEF项目协助JICA西部5省项目开展,协助卫七项目完工

43、AEFI试点工作开展,全球消灭脊灰进展1988-2003,1988 350 000 病例 125 国家,各国脊灰病例报告数,周边国家脊灰发病情况,印度 7,越南,老挝,巴基斯坦 6,阿富汗 2,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重点工作,贯彻落实全国20032010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继续高质量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完善AFP监测系统(流行病学和实验室,将AFP加入传染病报告系统)对野病毒及其感染或潜在感染材料的封存提高处理输入性野病毒和VDPV的应急能力,继续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1,各地在全面、深入、综合地分析免疫和监测等方面工作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本省强化免疫的目标地区、人群、范围、具体时间,制定实

44、施方案,并于7月底前上报疾控司,在今年11月至明年1月份之前完成强化免疫、现场督导、评价等工作。,继续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2,强化免疫活动范围选择依据连续4年麻疹发病率大于10/100,000或2002、2003年麻疹发病率大于15/100,0002002年或2003年发生临床符合病例2002年或2003年发生高危AFP聚集与脊髓灰质炎流行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全国脊灰野病毒封存与处理工作,卫生部、教育部等5部委下发关于在全国开展实验室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封存与处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14号)全国实验室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封存与处理方案督导和核查,脊灰实验室主要工作1,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拟于78

45、月再举办2期实验室新手操作短期培训。根据全国实验室脊灰野病毒封存与处理方案在今年5月进行全国性保存和销毁处理历年的脊灰野病毒。对AFP监测必须用RD、L20B两种细胞,在保证分离率不下降的情况下可用Hep-2细胞。,脊灰实验室主要工作2,在全国范围内更换新的细胞,用进口胎牛血清、MEM,提高细胞的敏感性在脊灰病毒中的应用。对今年没有现场认证考核的实验室需填写认证考核表总结一年的工作情况(WHO标准,已下发)。继续遵守WHO标准,每年采便数达到150份。及时向国家脊灰室通报仪器使用及人员变更情况,以便了解网络的正常运转情况。,乙肝控制工作重点,协助办好“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大会”开展血清学调查(以

46、营养调查为基础)执行好GAVI项目,加强项目管理出台病毒性肝炎监测方案,试点开展病毒性肝炎监测工作,GAVI2004年工作任务,落实项目配套及工作经费加强各级督导探索疫苗跟踪管理制度开展乙肝防治知识、正确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及安全注射培训完成GAVI项目信息传播、宣传动员与培训计划,加大对不同人群的宣传力度,麻疹控制重点工作,为消除麻疹开展基础性工作 针对麻疹高发的西南和西北的省份采取措施执行好贵州麻疹项目进行消除麻疹的成本核算认真落实监测方案加强实验室网络建设和试剂供应问题,乙脑控制工作,卫生部已经发文乙脑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争取上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在乙脑流行地区,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常规接

47、种尽早完成乙脑监测方案,开展监测PATH项目正在研讨中培训省级实验室和流行病学人员,认真实施卫生部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1,。目标:全面加强乙脑防治,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进一步降低发病率,预防和控制暴发、流行。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地区,儿童乙脑疫苗全程免疫接种率应达到85%以上。防治策略与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免疫预防、控制媒介传播、健康教育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认真实施卫生部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导意见2,北京、天津、广东等已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省份,要继续实行现行的免疫策略,巩固和发展已取得成果;其它有乙脑流行省份,要积极争取财政支

48、持,将乙脑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发病率较低的省份,因地制宜,在乙脑发病率较高地区将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纳入计划免疫。除西藏、新疆、青海3个省区以及近10年发病率很低的黑龙江省要加强乙脑监测。,新生儿破伤风控制措施,积极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开展主动监测,减少漏报加强疑似病例调查高危地区开展TT接种活动,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认真分析本省疫苗可针对疾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特别要提出免疫和预防原则(山东)对于其他非法定的疫苗针对传染病,也应该提出疫苗使用的指导原则出台流脑监测方案,安全注射工作,积极推行自毁型注射器使用和回收工作加强宣传和培训制定安全注射行动计划和技

49、术规范建设副反应监测系统,开展试点,开展应用性科研题目,脊灰VDPV监测和研究计划免疫血清学调查麻疹暴发和高发原因分析和消除的可行性研究、成本核算小年龄组乙肝感染情况调查HIB的流行病学基线调查AEFI监测系统的建立,关于计划免疫杂志,进入科技核心期刊,可喜可贺增加页码到80页,脊灰不在出增刊完成几个征文欢迎投稿,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系统管理软件试运行工作介绍 1,自2004年初部署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软件(试用版)以来,目前全国31个省中,除青海省外所有省均已经使用。广东省使用自己开发的BS系统报告。22个省举办了培训班(占73.33%),16个省采取多种形式对县级人员进行了培训(

50、占53.33%)全国共有13个省部署了省级服务器(占43.33%),安徽、江苏和甘肃3省部署了市级服务器。,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系统管理软件试运行工作介绍 2,为保证软件在7月1日正式发布,4月初会同部分省的专家,汇总、整理了上一阶段各省在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意见递交金卫信公司。同时还对软件的兼容性、数据的录入、网络传输功能和统计算法进行了严格的实验室测试。4月中旬在安徽省选择了两个市和两个县级单位对该监测系统的进行了现场测试,未发现数据丢失,主要功能测试通过。目前软件的安装问题和数据的网络传输问题已得到较好的解决。,中国免疫规划监测系统管理软件试运行工作介绍 3,监测软件中的AFP监测、麻疹监测和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