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6554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用说明(省级培训).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数据上报系统使 用 介 绍,二一一年九月,区域无线上网密码87821672,目 录,一、填报说明,1.本次通过上报系统采集的数据为全国水土保持规划需要收集的部分基础数据。填报内容涉及自然条件(气象)、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等方面,数据储存于系统平台,编制省级和县级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时可随时调用,无需重新录入;2.数据填报工作由市(州)水土保持部门组织、指导辖区各县级行政区进行填报,省级进行初审,流域机构复审,水规总院审定。,3.上报资料、数据应符合规定的精度要求,数据来源要求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国家水文、气象等站点数据,国家和省级批准或颁布

2、的相关区划和规划中的数据资料,经过抽样调查的数据,以及已经公开发布的相关研究成果。,4.数据上报实行严格的数据审核制度,县级上报数据由市(州)先行核实,省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初审,流域机构复核,水规总院审定。各级应对上报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真实、准确。5.填报页面中,指标前加“”的项为重点审核指标。,6.县级数据上报完成时间为9月15日,省级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初审完成时间为9月20日,流域机构复核完成时间为9月30日,2011年10月20日前完成全部数据的上报和初审、复核工作。,二、软件使用,软件功能,使用流程,用户登录,注册登录,软件安装,基本操作,(一)软件功能,基本功能,软件使用流

3、程,软件安装,(Silverlight_Developer.exe),软件安装,下载地址:环境软件http:/客户端软件:,注意事项,本软件下载不支持迅雷等多点下载软件的下载,用户只需点击鼠标右键“另存为”,将安装文件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中,就可进行安装使用。,软件安装,将下载的两个软件安装包解压缩后,打开上报系统安装文件,找到“水土保持规划数据上报系统.msi”文件,双击该文件,依照安装向导完成软件安装。,软件运行,系统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双击“水土保持规划数据上报系统”快捷方式或通过“开始/所有程序/水土保持规划”即可进入系统的初始界面。,基本操作,【系统操作提示】拖动鼠标左键不放为地图漫游,

4、鼠标放在行政区名称上面稍微停顿会自动显示相关信息,左键单击行政区名称会将此行政区铺满屏幕,左键单击地图下方“全国”字样为全国地图显示。【工具箱】系统主界面右边的工具箱可以实现“放大”、“缩小”、“还原”、“漫游”等操作功能。,注册登录,所有用户使用时,均要先注册,后登录。县级用户:双击“县级行政区名称”省级用户:双击“省级行政区名称”流域级用户:双击“流域机名称”国家级用户:双击“全国”字样,注册登录,县级用户登录界面,默认“县级行政区划代码”,“负责人”栏填写负责人姓名。“职务”栏填写职务/职称。“联系电话”栏填写常用的联系电话,如010-51653075(手机也可)“旧密码”默认为县级行政

5、区代码,基于数据保密安全,需要设置“新密码”,新密码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不少于6位。填写完毕后点击“确认”按钮,用户注册成功。注册后,在登录窗口输入新密码,点击“登录”按钮,便可登陆成功。,省级用户登陆,省级用户登录界面,默认“省级行政区划代码”,三、指标填报,1、基本操作,县级用户数据填报,通过切换标签页分别填写各项数据,气象指标,县级用户数据填报,2、指标填报说明,【气象台(站)名称】填写本区具有代表性的气象台(站)的全称。【气象台(站)站号】填写气象台(站)站号。【经度】填写气象台站所在位置的经度,单位:,。【纬度】填写气象台站所在位置的纬度,单位:,。【高程】填写气象台(站)所在位置的

6、海拔高度,单位:m。,【多年平均风速】风蚀地区填报,填写1981-2010年历年风速平均值,单位:m/s。【日均风速5m/s的日数】风蚀地区填报,填写1981-2010年历年日平均风速5m/s日数的平均值,单位:天/年。【多年平均大风日数】大风日数指8级以上大风或瞬时风速超过17.2m/s的大风的日数。风蚀地区填报,填写1981-2010年历年大风日数的平均值,单位:天/年。,【多年平均气温】填写1981-2010年的气温平均值,单位:。【一月平均气温】填写1981-2010年的一月气温平均值,单位:。【七月平均气温】填写1981-2010年的七月气温平均值,单位:。【10活动积温】填写198

7、1-2010年历年日均温稳定10活动积温的平均值,单位:。【日均温10的天数】填写1981-2010年历年日平均气温稳定10天数的算术平均数,单位:天/年。,【多年平均降水量】填写1981-201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单位:mm。【汛期开始期】填写本地区常年汛期开始月份,单位:月。【汛期终止期】填写本地区常年汛期结束月份,单位:月。【多年平均汛期降水量】填写1981-2010年历年汛期降雨量的平均值,单位: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一日降雨量超过50mm或一小时降雨量超过16mm的降雨称为暴雨。填写1981-2010年历年暴雨日数的平均值,单位:天/年。,【多年平均蒸发量】填写1981-2010

8、年历年蒸发量的平均值,单位:mm。【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指温度常在0以下,潮湿的土壤呈冻结状态的冻土距离地表的最大深度。每年最大冻土深度加和除以年数得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填写1981-2010年历年最大冻土深度的平均值,单位:cm。【无霜期】填写1981-2010年无霜期的平均值,单位:天。,土地利用指标,【土地总面积】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km。【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水浇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大棚用

9、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根据地形可分为旱平地、梯田、坡耕地等。,【小于1旱平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坡度小于1的耕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1-5旱平地】指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坡度在1-5之间的耕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该指标在东北黑土区计入坡耕地。【梯田】指坡耕地经人工或机械修筑,具有一定水土保持功能的阶梯状农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5-15坡耕地】分布在山坡上,坡度在5-15之间,跑水、跑肥、跑土,作物

10、产量低的旱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15-25坡耕地】分布在山坡上,坡度在15-25之间,跑水、跑肥、跑土,作物产量低的旱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25-35坡耕地】分布在山坡上,坡度在25-35之间,跑水、跑肥、跑土,作物产量低的旱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大于35坡耕地】分布在山坡上,坡度在35以上,跑水、跑肥、跑土,作物产量低的旱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枝、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果园】种植果树的

11、园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茶园】种植茶树的园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其他园地】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多年生作物的园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以及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有林地】指林地郁闭度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灌木林地】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0.1郁闭度0.2的林地)、

12、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草地】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天然牧草地】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人工牧草地】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其他草地】指树木郁闭度小于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城镇村庄及工矿用地】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交通用地】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包

13、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水域】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水库】指人工拦截汇积而成的总库容10万m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湖泊】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其他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除水库、湖泊以外的其他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设施农用地】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

14、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地等农业设施用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田坎】指耕地中,南方宽度不小于1.0m、北方宽度不小于2.0m的地坎。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盐碱地】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沼泽地】经常积水或滞水,一般生长沼生、湿生植物的土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沙地】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不包括滩涂中的沙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裸地】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或表层为岩石、石砾,其覆盖面积不小于70%的土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hm。,【流域

15、】选择流域名称。【面积】归属于该流域片的面积,填写2010年统计调查数据。单位:hm。,社会经济指标,县级用户数据填报,具体填报要求如下:【乡数】填写2010年所辖乡数,单位:个。【镇数】填写2010年所辖镇数,单位:个。【户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户。【总人数】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人。【农业人口】居住在农村或集镇,从事农业生产,以农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人。,【城镇人口数】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人。【劳动力总数】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人。【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常年或季节性离开

16、本地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填写2006-2010年的外出务工人数。单位:人。【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人/km。【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填写2010年统计数据。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指全县各业年内生产的总值。填写2006-2010年平均值,单位:万元。【第一产业产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第二产业产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

17、】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元/人。【人均年生活用水总量】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m3/年。,【种植业产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粮食总产量】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吨。【粮食单产】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kg/hm。【林业产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森林覆盖率】全县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填写2010年数据,单位:。【牧业产值】全县(市、区)牧业生产总值,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元。【牲畜存栏量】填写截至2010年底全县牲畜的存栏数目,单位:万头(羊单位)

18、。【舍饲率】填写2010年的统计数据。单位:。,社会经济指标,县级用户数据填报,【矿产类型】选择矿产类型名称,按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燃性有机矿产等类型统计。【矿产储量】指各类矿产的蕴藏量。单位:万吨、万立方米。【年开采量】年均矿产开采量。填写2006-2010年的平均值。单位:万吨、万立方米。,水土流失危害指标,具体填报要求如下:【沙化土地面积】风蚀地区填报。指由于风蚀作用,导致地面砾质化、沙化及生产力退化,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变为明沙覆盖、沙丘活动的区域,此区域的面积即为沙化面积。填写2010年末统计调查数据。单位:hm。【流动沙地】指土壤质地为砂质,植被盖度小于10,地表沙物质常处于流

19、动状态的沙地或沙丘。填写2010年末统计调查数据。单位:hm。【半固定沙地】指土壤质地为砂质,植被盖度1029(10%草本、灌木植被盖度30,或乔木郁闭度0.50)之间,且分布比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仍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填写2010年末统计调查数据。单位:hm。,【固定沙地】指土壤质地为砂质,植被盖度30(草本、灌木植被盖度30,或乔木郁闭度0.50),风沙活动不明显,地表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沙丘或沙地。填写2010年末统计调查数据。单位:hm。【石漠化土地面积】石漠化地区填报。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

20、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退化土地。单位:hm。【滑坡、泥石流隐患点数量】填写国土部门调查确定的发生或潜在发生滑坡、泥石流的隐患点数量,单位:处(个)。,【直接威胁的人口数】填写受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威胁的人口数量。单位:人【滑坡、泥石流事件】填写近5年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事件。单位:起【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填写近5年因滑坡、泥石流事件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单位:人。【直接经济损失】填写近5年因滑坡、泥石流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单位:万元。,水土保持现状,具体填报要求如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实施了水土保持措施,达到国家治理标准的土地面积。填写200120

21、10年累积治理面积,单位:hm。【沙化土地治理面积】风蚀地区填报,填写20012010年累积治理面积,单位:hm。【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数量】填写20012010年已建成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数量”,单位:座。【规模】填写“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规模大小”,单位:hm。,【坡改梯面积】指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修成的田面坡度小于1的水平梯田和田面坡度大于1的坡式梯田的面积。填写20012010年累积改造面积,单位:hm。【淤地坝】指在多泥沙沟道修建的以控制沟道侵蚀、拦泥淤地、减少洪水和泥沙灾害为主要目的的沟道治理工程设施。填写20012010年建设的50万立方米以上的骨干坝的数量。单位:座。【谷坊】横筑于

22、易受侵蚀的小沟道或小溪中的小型固沟、拦泥、滞洪建筑物,高度在5m以下。填写20012010年累积修建的谷坊数量。单位:座。【拦沙坝】在沟道修建的以拦蓄山洪、泥石流等固体物质为主要目的的拦挡建筑物。填写20012010年累积修建的拦沙坝数量。单位:座。,【小型蓄水工程】指设于坡面径流集中的沟槽中,用于拦蓄和利用径流,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的工程设施,包括蓄水池、沉沙池、水窖、涝池等。填写20012010年累积修建的蓄水工程数量。单位:个(座)。【坡改梯配套引排水工程】指在坡面修建的用以拦蓄、疏导地表径流,防止山洪灾害,发展山区灌溉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包括引水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灌沟渠的总长度。填写

23、2001-2010年累积修建的坡改梯配套引排水工程的长度,单位:km。【坡改梯配套道路长度】填写2001-2010年累积修建的坡改梯配套道路长度,单位:km。【塘坝】指库容在10万m3以下的池塘。填写20012010年的累积数量,单位:座。,【水土保持造林面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为目的人工林面积。填写20012010年累积造林面积,单位:hm。【水土保持造林保存率】填写20012010年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保存率。单位:%。【农田防护林面积】填写20012010年累积营造的农田防护林面积,单位:hm。,【经果林造林面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采集利用林木

24、的果实、叶片、树液等林产品供人食用、或作为工业原料、或作为药材的经果林面积。填写20012010年经果林累积营造面积,单位:hm。【水土保持种草面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为蓄水保土,改良土壤,发展畜牧,美化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种植的草地面积。填写20012010年累积种草面积,单位:hm。【封育治理】填写20012010年实施封育保护措施的面积,单位:hm。,【项目名称】填写2006-2010年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各类重大或重要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名称,各县按项目名称列表说明。【项目来源】填写项目的来源信息。【投入资金】填写投入资金额,单位:万元。【开始时间】填写项目开始执行的年份。单位:年。【结束

25、时间】填写项目结束的年份,单位:年。【治理目标】填写项目设定的治理目标,单位:hm。【治理面积】填写项目已治理的面积,单位:hm。【其他】填写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Company Logo,3、上报进度控制,填报进度条,4、数据审核,市(州)先行对县级拟填报数据进行审核,省级对县级用户填报的数据进行初审,并掌握本省数据填报质量和进度情况。省级用户登陆后,定位到填报数据的区县,双击区县名称,可以查看该区县填报的数据。,5、数据导出,用户可对所辖区县的填报情况进行统计,并可导出填报统计表。以省级、流域或国家的身份登录,点击主界面右侧工具箱上的统计按钮,可进入加载数据界面,待进入填报进度统计页面后,点击“导出”按钮,可完成数据导出。,技术咨询联系方式,联系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北京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系人:许永利(系统运行)电话:李团宏(软件安装、使用)电话:010-51653057-622 胡影 电话:010-51653057-655,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