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细菌的生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6852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章细菌的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章细菌的生理.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细菌的生理,理化性质、新陈代谢生长繁殖、人工培养,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一、细菌的化学组成一般:水、蛋白质、糖类、脂肪、核酸和少数无机盐特殊: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菌体半透明 相对表面积大 带电现象 半透性 内部渗透压高,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一、细菌的营养类型,异养型,自养型,寄生菌 有机物 宿主有机物,腐生菌 有机物 尸体等,光能自养型无机物光合作用,化能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氧化,二、细菌的营养物质,1.水,2.碳源:能量来源;菌体组分,3.氮源:菌体组分;能量,4.无机盐:菌体组分;维持酶活性;调节渗透压等,5.生长因子,三、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1

2、.营养物质2.酸碱度(pH):7.27.6(大多数)3.温度:37(大多数)4.气体5.渗透压,专性需氧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微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O2CO2,四、细菌的生长繁殖1.细菌个体生长繁殖二分裂繁殖;代时2030分钟(大多数)2.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曲线growth curve,活菌数的对数,培养时间,迟缓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第三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细菌新陈代谢包括能量代谢与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及合成代谢,一、细菌的能量代谢生物氧化,根据受氢体的不同,两种形式:1.发酵 有氧呼吸 2.呼吸 厌氧呼吸,二、细菌的生化反应和代

3、谢产物(一)细菌的生化反应生化反应:不同的酶,代谢产物也有差别,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的细菌-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1.糖发酵试验不同细菌分解糖类的能力和代谢产物不同。如:大肠埃希菌分解乳糖,产酸产气;伤寒沙门菌不分解乳糖。鉴别过程。,V-VP(Voges-Proskauer)试验,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二乙酰红色化合物+胍基化合物葡萄糖丙酮酸 乙酰甲基甲醇-,-+,产气杆菌,大肠杆菌,M-甲基红(methyl red)实验葡萄糖丙酮酸乙酰甲基甲醇 甲基红-葡萄糖丙酮酸 甲基红+,-+,C-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产气肠杆菌)利用枸橼酸盐生长+(大

4、肠杆菌)不能利用-,-+,I-吲哚(indol)试验色氨酸吲哚玫瑰吲哚 吲哚试剂,-+,IMViC试验I-吲哚(indol)试验M-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V-VP(Voges-Proskauer)试验C-枸橼酸盐利用(citrate utilization)试验,I M Vi C试验 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二)合成代谢产物,1.热原质(pyrogen)或致热原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内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大多数是G-菌的LPS,G+菌的热原质是一种多糖。2.毒素和侵袭性酶 内毒素、外毒素、侵袭性酶,3.色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色素(脂溶性)铜绿假单胞菌-绿色色素(水溶性)可

5、用于细菌鉴别,4.抗生素:5.细菌素:只能杀伤有亲缘关系的细菌,如大肠菌素。无治疗意义,有助于细菌分型。6.维生素:某些肠道菌合成,如B族维生素、VK。,第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宜的环境条件一、培养基培养基(culture medium):人工方法 混合物,溶解、灭菌,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分类:按营养组成和用途 按物理性状,基础培养基(营养肉汤)增菌培养基(事先了解)选择培养基(加抗生素)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1.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现象 混浊:大多数细菌 沉淀:链状生长的细菌 菌膜: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2.半固

6、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 有鞭毛细菌:扩散生长,周围浑浊无鞭毛细菌:沿穿刺线生长,周围透明,菌落(colony):单个细菌细菌集团,3.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将混杂的细菌分离出来。纯培养:培养纯种的细菌,三、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1.在医学中的应用(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2)细菌学的研究(3)生物制品的制备(BCG)2.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一、细菌的分类属: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属。种:基本单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构成种,在某些方面仍有差异。差异较明显的称亚种或变种。差异较小的称型。,菌株: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称为该菌的不同

7、菌株。标准菌株:具有某菌种典型特征的菌株。血清型:抗原结构不同的同种微生物,二、细菌的命名 拉丁双命名法,斜体书写。属名(名词)+种名词(形容词),首写字母大写;后一个字小写。如: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scherichia是属名。,几种不同的书写情况,属名重复出现,可缩写如:E.coli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某一株细菌如:Salmonella sp.只确定属名,未确定种名的若干菌株如:Salmonella spp.,1、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结核分枝杆菌最适PH为(),2、细菌群体生长曲线可分为()()()和(),3、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与致病性有关的有()()(),6.5-6.8,7.2-7.6,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4、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5、去除热原质的最好的方法是()A蒸馏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滤过法D巴氏消毒法E干烤法,D,B,6、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A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B观察细菌的粘附能力C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D增菌 E抑制杂菌生长,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