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7644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热带高压与天气.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副热带高压,大气环流500mb环流监测:对影响中国高温热浪的大陆高压(高压脊)、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进行实时监测。,定义1: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地理学中称亚热带高压。定义2: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定义3: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概念,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副热带高压的东部是强烈的下沉运动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所控制地区会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

2、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从1月到7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大陆高压:通过经纬向高度的纬度-时间剖面图显示一段时间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现异常控制的大陆高压(高压脊)的活动。经向平均,1.中国东部(110-120E)2.中国中部(100-110E)3.中国西部(80-100E)4中国东北部(120-130E),1.中国东部(110-120E),2.中国中部(100-110E),3.中国西部(80-100E),4中国东

3、北部(120-130E),影 响,我国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暧性高压。约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此高压带是盛行西风带和东风带的分界,其高纬一侧是西风带。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在其西北一侧是西南气流治跃区(通带雨区)。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的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压,通常把控制太平洋地区的称为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在1040N之间活动。,副高会对它所控制的地区的气温造成影响.首先,赤道低压属热力低压,副热带高压属动力高压,副极地低压属动力低压,极地高压属热力高压,由”热低压”产生的赤道低压使气流从赤道上升到高空,并向极地高压流动高空气流不考虑与地面的摩擦,在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垂直气流方

4、向向右,南半球相反)的影响下,最终,在纬度30度附近气流方向与纬线平行,阻碍了气流运动,导致空气发生聚集并下沉,由此形成一个动力高压副高由于副高纬度较低,且空气下沉导致降雨稀少,所以副高温度较高,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影响,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它的范围在500百帕图上,用588线表示。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其位置的变化:南北方向,用副高脊线所在纬度的平均值代表。68月脊线平均位于北纬24。东西方向用588线西伸端点所在经度代表,平均位于东经122。,纬向平均(大陆高压及高压脊活动),1 副热带地区2副热带-中纬度3.中纬度,1 副热带地区,

5、2副热带-中纬度,3.中纬度,副热带高压对各月的影响,6月前79月10月以后,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高压北缘是沿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6月前,79月,七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盛夏。由于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

6、入雨季;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开始南退,雨带随之南移。,10月以后,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从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特点:夏季北进时,持续时间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秋季南退时,却时间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年际变化较大。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常常造成我国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特征,副热带高压带的主要成因是动力的作用,其高压脊线(等压线或等高线反气旋曲率最大处的连线)处于哈得来经圈环流和费雷尔经圈环流的下沉气流区,天气多晴朗。,在高压的东部,下沉运动特别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造成很强的下沉逆温,称为信风逆温。这种强逆温的层结非常

7、稳定,抑制了铅直对流的发展,使天气持续晴好,形成了副热带大陆西岸的干燥气候带。在高压的西部,下沉气流和逆温都比较弱,使低层辐合上升的暖湿空气,易于冲破逆温层而形成对流,故多雷阵雨天气。,随着季节的更迭,太阳直射区域的南北移动,副热带高压带和高压单体的强度、位置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无论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从1月至7月,高压主体均向北、向西移动,强度增强;从7月至1月,则向南、向东移动,强度也随着减弱,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华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区域高度及高度距平监测,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华南地区,太平洋高压:中心位于南、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上空

8、的高压系统。青藏高压:一般是阻挡了一部分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吧 这样的地形高了的话就使得高原上降水少了 内地当然也会影响到了啊 墨西哥高压:出现在北美大陆南部上空(一股指200hPa和100hPa层)的反气旋中心。它比亚非大陆上空的南亚高压小得多,其南侧的热带东风气流也弱得多,偶尔才达到急流程度。,太平洋高压,在夏季一般分为东、西两个大单体:位于西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西太平洋高压,位于东太平洋的大单体,称为东太平洋高压。西太平洋高压脊线北侧的西风带中,气旋和锋面活动比较频繁,常产生阴雨或暴雨天气。中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雨带,经常处于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的距离处。西太平洋高压脊线的季节性

9、变化,和中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的季节性位移相对应。平均而言,5月份高压脊线位于北纬15附近,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脊线越过北纬20,主要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7月中旬脊线向北越过北纬25,主要雨带就移到黄河流域,使华北进入雨季,这时,江淮流域正处在高压脊线控制之下,梅雨期结束而进入伏旱期,天气酷热少雨。,脊线南侧为东风带,常常有东风波和台风活动,产生大量的降水。因此,在7月中旬以后,华南又出现一条雨带。西太平洋高压和台风的相互配置,决定着台风的移动路径。高压强大且脊线呈东西向时,台风稳定西行;高压脊线呈西北东南向时,台风容易向西北移动,并在中国登陆;若高压减弱和断

10、裂,则台风往往北上登陆或转向。西太平洋高压的强弱、进退和移动,同中国东部的天气以及旱涝等的关系极其密切,是夏半年天气预报中需要着重分析研究的天气系统之一。,青藏高压和墨西哥高压,每逢暖季,在亚洲和北美洲南部的对流层高层,存在着另外两个大型暖高压系统,分别称为青藏高压(或南亚高压)和墨西哥高压。青藏高压的水平尺度可达万公里以上,属超长波系统。这两个高压虽然都位于副热带地区,但从结构、性质和形成过程来看,和大洋上对流层中低层的副热带高压很不相同,它们主要是高原或大陆的加热作用形成的。这种系统,在500百帕等压面之下为热低压,在500百帕以上才为高压,而且越往上高压强度越大,在200100百帕高度,

11、强度最大。其高压中心区为上升气流,多对流活动。这些高压中心常作东西向摆动,当其东摆时,与大洋西部的副热带高压脊叠加,使后者加强。北半球大洋上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所以夏季强于冬季,和这些高压的存在及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副热带高压的概念,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副热带高气压带-具体分布区,世界上有5个地区具有这种气候:地中海沿岸,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亚少数地区。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部和纳米比亚南部(称开普区或好望角区)。南美智利中

12、部。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虽为东南部,但属西海岸,阿德莱德附近地区,而不是悉尼一带)。,副热带高压的东部和西部的区别有哪些?,副热带高压的东部是强烈的下沉运动区,下沉气流因绝热压缩而变暖,所控制地区会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而副热带高压的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副高随季节有什么变化?,随着季节的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从1月到7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呈现出向北、向西移动和强度增强的趋势;从7月到1月,副热带高压主体则有向南、向东移动和强度减弱的动向。这种季节性的变化,还具有明显的缓慢式变化和跳跃式变化的不同阶段。,北太平洋高压,是副热带

13、高压带被割裂的一个高压单体,存在于北太平洋上的一个永久性大气活动中心。它是由对流层上层空气辐合聚积而成的深厚暖性高压系统。夏季由于行星风带和气压带北移,加以海洋上气温比同纬度大陆为低,使其强度增强,中心气压值约为1027百帕,范围也北移扩大,盛夏时几乎控制整个北太平洋。中心位置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故又称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形成的原因,夏威夷高压出现在夏季,因为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在亚欧大陆上就形成了一个亚洲低压,而海的比热容大,增温慢,所以一个气压带就保留在了洋面上,因该低压处在夏威夷地区,从而形成了夏威夷高压。,青藏高压,青藏高原是夏季活动于青藏高原上空的高压系统。青藏高压的水

14、平尺度可达万公里以上,属超长波系统。主要是高原作用形成的。,墨西哥高压,每逢暖季,在北美洲南部的对流层高层,存在着大型暖高压系统。墨西哥高压主要是大陆的加热作用形成的。,青藏高压和墨西哥高压共同之处是什么?,在500百帕等压面之下为热低压,在500百帕以上才为高压,而且越往上高压强度越大,在200100百帕高度,强度最大。其高压中心区为上升气流,多对流活动。这些高压中心常作东西向摆动,当其东摆时,与大洋西部的副热带高压脊叠加,使后者加强。北半球大洋上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所以夏季强于冬季,和这些高压的存在及其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特别

15、是它西部的高压脊。其位置的变化:南北方向,用副高脊线所在纬度的平均值代表。68月脊线平均位于北纬24。东西方向用588线西伸端点所在经度代表,平均位于东经12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随季节有什么变化?,(1)每年6月以前,副高脊线位于北纬20以南,高压北缘是沿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的冷空气相交绥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形成大范围阴雨天气,受其影响华南进入雨季。(2)到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并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雨带随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即梅雨。,(3)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摆动在北纬2530,这时黄河下游地区进入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进入

16、盛夏。由于处于高压脊控制,出现伏旱。(4)7月末至8月初,副高脊线跨越北纬30,到达一年中最北位置,雨带随之北移,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进入雨季。(5)8月底或9月初,高压脊开始南退,雨带随之南移。10月以后,高压脊退至北纬20以南,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总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变化特点,从上述可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特点:夏季北进时,持续时间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秋季南退时,却时间短,速度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年际变化较大。当其活动出现异常时,常常造成我国较大范围的旱涝灾害。,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冬季气温510,夏季2127。年降水

17、量约350900毫米,集中于冬季,夏半年降水量只占全年降水的2040%,最大月降水量是最小月降水量的3倍以上。,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典型土壤 褐土,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具体特征之一-地中海气候,1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雨夏干。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2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3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

18、中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代表城市,罗马,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巴勒莫,马赛,尼斯,摩纳哥,马德里,巴塞罗那,雅典,伊斯坦布尔,贝鲁特,大马士革,耶路撒冷,安曼,开普敦,旧金山,洛杉矶等。,副高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主要有西太平洋高压、青藏高压和南海高压,其中以西太平洋高压对我国的影响最大,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位,出现的天气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在副热带高压区内,天气一般晴朗,所以当它长期控制某一地区时,往往会造成该 地区的长期高温干旱,

19、但当条件适当时,有时也会出现局地性的热雷雨;在西太平洋高压的南侧,是台风频繁活动的地 区,在它的东风气流里,常有东风波形成并向西移动,影响黔桂以东、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雷阵雨和暴雨天气;在副热带高压的北侧和西北侧,由于西部的偏南气流从海上带来大量的水汽,当遇有西风带低压槽或低涡等天气系统时,会产生大范围的雨带。,据统计,这一雨带在西太平洋高压西部脊线以北的5一8个纬度一带,一般呈东西向。我国的华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华北雨季等都与西太平洋高压向北移动 有密切关系。这一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的时间长短,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旱涝。一般来说,雨带停的时间越长,出现洪涝的次数越多,停留的时间短,易出现干旱。青藏高压的位置与长江流域的梅雨及陕、青、甘的大一暴雨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