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7724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句修改,学习目标:,1、会辨析病句;2、了解病句的几种类型;3、知道病句修改的基本原则;4、掌握病句的几种修改方法。,病句透视,所谓“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有病的句子,即是指因为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修辞不当而造成的“不通顺的语句”。,二、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一)语感觉察法:审读病句,可以从语感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二)提取主干法: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2、。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三)有的放矢法: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四)逻辑分析法: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三、常见的语病,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必要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修改方法:补充出所缺成分。,如: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或“当的时候”),3、工商管

3、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2、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程度。,(缺谓语,应在“态度”后加上“薄弱”一词),1、我们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句子末尾加上“的号召”),练 习,2、下列句子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由于美国大学忽视理论的应用,使美国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逐年减少,产生了人才危 机。C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瀑布,这里有“瀑布之乡”的称号。D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一起,吃饺子,放鞭炮。,【解析】C正确,A、B缺少主语,D缺少宾语。【

4、点拨】A句的主语隐蔽于介词短语之中,“他”放在从”之前,主语显露了,成分齐全了。B句,应该作主语的词语。前头使用了使令性动词,使句子缺少主语,删“使”。D句,描绘缺少宾语,补充“的情景”。(B句还可删“由于”也就有主语了),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如:1、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2、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把“揭露”改为“表现”),3、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

5、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4、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主谓搭配不当),6、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修改: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态度。,(动宾搭配不当),7、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修改:黑暗中,还听得见凌乱的 脚步声。,5、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修改: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练习,2、清明节前后,我校派800多人次,参加郊区的植树活动。,修改:(“人次”改为“人”),1、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

6、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修改:(“笑容”改为“笑声”),3、他的感情表现得很丰满。,修改:(“丰满”改为“丰富”),4下列各句搭配得当的一句是()A,大路两旁,到处都种植着果园。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C雪白的墙,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D晚会上,演员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文艺节目。,【解析】A种植与果园搭配不当。B一支与歌声搭配不当D气功不是文艺节目C正确。,3、词序颠倒。是指组成句子的词语先后顺序颠倒。(也叫语序不当)修改方法:将顺序颠倒的词语还原。,(“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2、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

7、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如:1、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3、王先生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说:“要当心!”,修改:(“亲切地”移到“说”字前面),5、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大勇 的革命烈士,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修改: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4、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修改: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练 习,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修改:(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2、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

8、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修改:(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近几天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选择词序正确的一项()A狼和小山羊的争辩,狼没有什么话再可说了。B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C我们坚决执行教育法,认真学习教育法。D对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大家广泛地交换了意见。,【解析】D正确,A、B、C词序不当。【点拨】A项,再,应放“没有”之前。B项,“两千多年前”应放文物之前。,4、重复罗嗦。又叫语义重复,是指在一个句子里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词语。修改方法:删去意思重复的词语。,如:1、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上的”和“头发”重复。),2、老

9、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3、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正,走上了正途。,4、最近,有伪造的假人民币流入市场,严重扰乱国家的货币流通。,“改邪归正”已经包含“走上正途”的意思。,“伪造”即是“假”的,两者意思重复。,5、不合事理(自相矛盾)。指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或不合逻辑。修改方法:删去自相矛盾词语中的一个。,如:1、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2、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

10、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断定”。),(前后矛盾),4、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修改: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 平时有没有多锻炼。,(两面与一面不呼应),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修改:今年过节除了脑白金之外就不收礼。,5、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蜿蜒”是曲曲折折的,“而”离弦之 箭”是一直向前的,不合逻辑。,6、用词不当。包括褒贬词语、近义词、副词、介词、关联词等使用不当。,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就改为“果断”),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将”和“了”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11、,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介词“对于”多余的,应删去。),如:他讲起话来连绵不断。,(“连绵不断”应改为“滔滔不绝”),7、句式杂糅。将两个句子的意思糅合在一个句子里,造成意思表达不清。修改方法:把杂糅的句子一分为二或修改某个词语,使之表达清楚。,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8、有歧义。指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可以有多种理解,造成了句子的歧义。,如:1、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

12、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2、他喜欢在汽车上画画。,既可以理解为往汽车上画画,也可以理解为乘车时画画。,应改为:他喜欢往汽车上画画。或他喜欢在乘坐汽车时画画。,以上列举了常见语病的具体类型,怎样辨析,光知道类型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检查语病的规律和方法。为了便于记忆,我们把它编成了顺口溜。,语病分析要记清,先找句子主谓宾。,成分多余和残缺,结构杂糅意不明。,联合短语看搭配,一一对应要分明。,“是”字前后要一致,切

13、忌句中相矛盾。,否定句中查否定,语序不当歧义生。,种属不能有并列,关联词语成对称。,主客倒置设障碍,逻辑、习惯要当心。,四、修改病句应遵循以下原则:1、最大限度地保持句子原意。2、修改后不能出现新的语病。3、应保持句子的简洁和连贯。4、要根据实际表达需要修改。,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四.注意句中的介词。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辨析病句7注意,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在有关联词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

14、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3.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

15、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4.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

16、要注意。,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5.近年

17、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6.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四.注意句中的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四.注意句中的介词。,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2.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2006年广州市),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6.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

18、醉了。,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6.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

19、有了保障。(2006年辽宁省),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4.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

20、了一倍以上。,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1、。,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5.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7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2006年陕西省),五、修改符号。对有语病、错别字以及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可使用下列符号加以修改。(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复原号:(5)调位号:,六、课时训练,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B我们应该努力做好人民交给

22、我们的一切任务。C我们应该努力完成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D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人民交给我们的一切任务。,D,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土硬得锄头挖下去都会弹跳起来,使他们的手都起了血泡。B、学校收到了许多出版社送来的图书。C、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一场严峻的考验正面临着大家。D、方老师的数学课对全班同学都很满意。,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你应该冷静地看问题,不要被捧场的话所糊涂。B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D通过学习,我们更加对社会主义的爱。,C,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

23、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修改:删除“正在”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修改:把“成为”改为“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修改:删除“通过”,C,5、(2012广东省)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后面加“否”)B.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

24、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C.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D.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B,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修改:删去“由于”。B我国古代白话小说都有着引人入胜的人物。修改:“人物”改为“形象”。C孔乙己一到店,许多酒店的人便都看着他笑。修改:“许多”与“酒店的”位置互换。D杜小康能否在这里

25、接受磨难,是他战胜孤独的关键 修改:删去“否”。,B,7、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B、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D,8、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拥有坚强的意志,是能否改掉不良习惯的根本。修改:删去“能否”。B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为我们留下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修改:在句末加上“的伟大民族精神”。C他在做每道题时,都是经过认

26、真思考、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修改:将“认真思考”与“深思熟虑”对调。D“阳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要大力提倡。修改:将“培养”改为“提高”。,C,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五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有的学校还有些无所适从。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大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竟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症结,“减负”收到实效。,修改版: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有的学校领导(老师)还有些无所适从。其实,“减负”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确实过重,应该下大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竟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使“减负”收到实效。,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