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78150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人的护理.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口腔颌面部感染 病人的护理,一.概述感染:是指由各种生物性因子在宿主体内繁殖及侵袭,在生物因子与宿主相互作用下,导致机体产生以防御为主的一系列全身及局部组织反应的疾病。,危险三角区:颜面及颌骨周围存在较多相互连通的潜在性筋膜间隙,其间隙含疏松的蜂窝组织,形成感染易于蔓延的通道,加之颜面部血液循环丰富,鼻唇部静脉又常无瓣膜,致使在鼻根至两侧口角区域内发生的感染易向颅内扩散,被称为“危险三角区”。,(一)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途径及病原菌,途 径: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血源性、医源性。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引起,最多见的是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二)口腔颌

2、面部感染的临床表现,1.局部症状:化脓性炎症的急性期,局部可 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引流区淋巴结肿痛等典型症状。2.全身症状:局部炎症反应较重者,可出 现畏寒、发热、头疼、乏力、食欲减退、尿量减少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病情重而时间长者,由于代谢紊乱,可出现酸中毒,肝、肾功能障碍。,(三)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治疗,1.局部治疗: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局部刺激,对面部疖、痈应严禁挤压。2.手术治疗1)脓肿切开引流术2)消除病灶:由牙源性感染引起的炎症治疗好转后,应拔除病灶牙,否则容易发作。3.全身治疗,(四)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注意休息治疗护理 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者,留院观察

3、。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质饮食。口腔护理局部炎症的观察及处理 脓肿切开后,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局部保护健康指导,二.冠 周 炎,冠周炎:又称智齿冠周炎,是指智齿(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临床上以下颌智齿冠周炎多见。,病因与发病机制,人类种系发生和演变过程中,随着食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下颌牙列的位置不适,致使第三磨牙萌出受阻,而远中牙龈瓣未能及时退缩,与覆盖龈下的牙冠间形成较深的盲袋有利于食物残渣的潜藏和细菌的滋生,加上咀嚼的机械性损伤,使龈瓣及附近组织受感染。当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可引起智齿冠周炎发作。

4、主要发生在1830岁的青年人。,护 理 评 估,1.症状与体症 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并可反射至耳颞区,如炎症未得到控制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形成脓肿或向邻近组织扩散,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2.社会及心理因素,护 理 诊 断,疼痛 口腔颌面部疼痛,与牙冠周围急性感染有关。语言沟通障碍 与疼痛、张口受限有关。潜在并发症 颌面部间隙感染,与病人机体免疫力下降,细菌毒力强,未及时治疗有关。,护 理 计 划,(一)预期目标 1.病人疼痛减轻至消失。2.病人顺利康复,不发生并发症。3.病人了解冠周炎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二)护理措施 1.局部冲洗 2.保持口腔清洁 3.切开引流 4.

5、全身支持疗法 5.龈瓣切除 6.卫生宣教,三.颌面部蜂窝织炎,颌面部蜂窝织炎:是颜面、颌周及口咽区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总称。炎症可以局限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甚至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静脉炎、脑脓肿、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病因及发病机理,颌面部蜂窝织炎:均为继发感染,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等;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多见于幼儿。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多为混合感染。,护 理 评 估,健康史症状与体征: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重者高热、寒战。因感染部位不同,可有其他特殊表现。如张口受限、呼吸和吞咽困难、下睑水

6、肿、局部扪及波动感有凹陷性水肿及压痛点。社会及心理因素辅助检查,护 理 诊 断,疼痛 颌面部疼痛,与感染引起局部肿胀,组织受压有关。体温升高 有急性炎症引起全身中毒症状所致。焦虑 与症状严重而致全身不适及担心预后不佳有关。潜在并发症 海面窦血栓静脉炎、脑脓肿、白血症等。,护 理 计 划,(一)预期目标 1.病人原有症状减轻,体温恢复正常。2.病人能表述焦虑原因,积极配合治疗。3.病人不发生并发症。(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5.饮食护理 2.注意休息 6.口腔护理 3.病情观察 7.祛除病因 4.治疗护理,四.颌骨骨髓炎,颌骨骨髓炎:是由细菌感染以及物理或化学因素,使颌骨产生的炎性病变。根据

7、颌骨骨髓炎的病理特点及致病因素不同,可分为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与特异性颌骨骨髓炎。,病因与发病机理,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多发生于轻壮年,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化脓菌,常见混合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牙源性感染,约占化脓性颌骨骨髓炎90%左右,多发生在下颌。,护 理 评 估,(一)症状与体征 1.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1)急性期 2)慢性期 2.边缘性颌骨骨髓炎(二)社会及心理因素(三)辅助检查,护 理 诊 断,疼痛 牙痛,与炎症被致密骨板包围,不易向外扩散有关。体温升高 与急性感染有关。焦虑 与病程长、经久不愈,担心预后不佳有关。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感染造成机体消耗增加及摄入不足有关。,护

8、理 计 划,(一)预期目标 1.病人原有症状缓解或消失,不适感降低。2.病人焦虑情绪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3.病人摄入量能满足机体基本需要。(二)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 5.物理疗法 2.治疗护理 6.心理护理 3.饮食护理 7.出院指导 4.口腔护理,五.面部疖痈,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易导致细菌感染。单一毛囊及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疖。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痈。,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的毛囊及附件常有细菌存在,当局部因素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细菌才开始活动引起感染。全身衰竭,患消耗性疾病或糖尿病

9、的病人,也易发生疖痈。,护 理 评 估,1.症状与体征:疖初起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小硬结,呈锥形隆起,有触 痛。痈多发生于成年人,发病初期局部 出现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硬,界限不清。可波及深层筋膜及肌组织,在皮肤及口唇粘膜上出现多数脓头,继 而中央部坏死,溶解、塌陷,状似蜂窝。2.社会及心理因素3.辅助检查,护 理 诊 断,潜在并发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体温升高:由感染导致全身中毒反应所致。知识缺乏:与缺乏对疖痈的正确处理方法及面部解剖生理特点的相关知识有关。,护 理 计 划,(一)预期目标 1.病人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不发生并发症。2.病人能自述疖痈的正确处理方法,了解面部的解剖生理特点与疾病的关系。(二)护理措施 1.局部保持清洁。2.对症治疗。3.重症病人加强全身疗法。4.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5.卫生宣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