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7975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技能的学习.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一、技能及其作用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三、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技能及其作用(一)技能及其特点技能:指个体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定的、合乎法则的动作进行方式。,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联系形成的,不同于本能的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程序性知识。知识的学习所要解决的是事物是什么及怎么样(陈述性知识)、做什么及怎么做(程序性知识)等问题,即知识是知与不知的问题。技能学习所要解决的是完成活动要求的动作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即会不会做及做得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虽与活动动作的执行密切相关但它仍只是一类专门叙述活动(包括心智活动)规

2、则和方法的知识。它只是解决活动的定向依据,而不是活动方式本身。(冯忠良P389)(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行为。,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了解),能力是形成技能的前提条件,能力的高低制约着技能形成的速度和难易度;技能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技能的掌握有助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二)技能的类型技能可相应地分为两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1、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2、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无论操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是在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此,(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动

3、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操作技能具有物质性、外显性和扩展性。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隐性和简缩性。换言之:

4、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肌肉骨骼的操作活动。心智技能主要为内隐的思维操作活动。,三、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 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是构成技能的两个子系统,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1)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是可以被观察的,可以被感知的。而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本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不具有相应的物质形式,具有隐藏性。,(2)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可以高度省略和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

5、活动的全部过程。(3)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智力技能则要求学习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2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1)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2)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三)技能的作用(冯忠良p392-393)(1)技能作为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的进行。(2)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技能是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

6、力形成发展的基础。,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一)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书p321)心智技能的原型是指心智技能的实践或操作活动程序。,(二)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1、安得森三阶段理论:(书p307)(教育、心理2010)(1)认知阶段(cognitive stage)认识到“做什么”和“怎么做”。形成对技能的整体理解,并熟悉每一个技能的具体动作。(2)联结阶段(associative stage)对各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合并或者“组块”,以形成更大的单元。(3)自动化阶段(automatic stage)经过联系,动作技能的学习进入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7、,2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理论(书p318)(教育、心理2010)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实践内化 活动与意识统一的理论:意识在活动中产生与发展 活动心理学:活动实现主客体转化 活动的定向阶段 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 有声言语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内部言语阶段,3.冯忠良的三阶段理论(书p320)(教育、心理2010)心智技能的形成可以概括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三个基本阶段。1.原型定向:原型是指被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心智活动的原形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即“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心智技能形成中的原型定向就是使学生了解心智活动的原型,从

8、而明确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主要是教师的直观示范及讲解。2.原型操作:原形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学生将头脑中建立的*作活动程序映象,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在原型操作阶段,心智活动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3.原型内化:原型内化指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客体与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于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对象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在原型内化阶段,心智活动在(言语水平)上执行。,(三)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书p321)(教育学2011p189)(1)模拟心理原型(2)实施原型操作,二、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9、(一)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书p306)1.按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2.按操作连续性的不同,分为连续性操作技能、断续型操作技能。3.按操作控制机制的不同,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开放型操作技能。4.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器械型操作技能。,(二)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冯忠良提出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解释在下页)1操作的定向阶段 2操作的模仿阶段 3操作的整合阶段 4操作的熟练阶段,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哪四个阶段?(冯忠良)(1)操作定向,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2)操作模仿,它虽然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但操作技能的实际掌握,却是从(模仿)开始的

10、。(3)操作的整合,它在反复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将构成操作技能的各个动作成分,依据其内在联系,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掌握的最高阶段。,(三)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书p312)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2)练习中的高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运动技能形成中存在个别差异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下面 为了解内容,练习曲线:技能形成的进程可由练习曲线来描述。练习曲线又称学习曲线,它是对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练习曲线有三种典型形式:(1)每次练习所需时间随练

11、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2)每次练习中的错误数量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3)单位内完成的工作量随练习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技能在练习过程中的各种特点是(1)在大多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2)在有些情况下,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3)有时,练习的进步在初期、中期和后期不一致;(4)在少数情况下,练习的进步步调一致,无明显的快慢之分;(5)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6)在各种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成绩有时会出现明显的起伏波动,即有时进步,有时停滞,有时退步。,什么是高原期?高原期形成的主要两方面原因是什么?在技能形成的中、后期,练习的进步常常出现停滞,不再继续上升而保持在一定水平。有时甚至稍有下降,即出现了“高原期”。高原期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练习时间过长导致兴趣降低、身体疲劳;(2)练习方法不妥当,不适宜某种技能的练习。为此,克服高原现象,既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同时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练习方法,代之以新的活动方式或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