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033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化工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无损检测施工组织设计山东中海检测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 3月 23日审批栏签字日期编制审核批准监理单位建设单位 目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5第二章 、项目管理机构52.1项目管理机构52.2岗位职责6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7一、摘要7二、编制依据7三、对招标人特别关注问题的响应73.1无损检测与焊口补口等专业协调配合73.2 工程难点段检测计算措施7四、工程概括7五、工程总体施工部署85.1 施工工期计划安排85.2项目管理及要求85.3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和管理措施85.4 施工管理95.5 进度计划与控制9六、工程施工方案96.1无损检测

2、内容96.2检测手段96.3人员资质10七、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107.1特殊地段检测方案和检测条件107.2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117.3超声波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187.5特殊地段、特殊情况检测质量保证措施227.6检测质量指标及保证措施227.7材料、设备进场计划、准备、接运、检验及储存措施;237.9检测速度及时间的保证措施23九、质量管理措施249.1质量方针249.2质量目标249.3质量控制结构249.4质量责任249.5质量控制要素269.6监督与检查279.7质量保证措施27十、HSE管理措施3010.1 HSE管理方针3010.2 HSE管理目标3010.3 H

3、SE管理机构3010.4 HSE责任制3010.5检测人员健康保证措施3110.6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3210.7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3310.8射线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3310.9拟投入的HSE管理人员、设备及费用。34十一、工期保证措施3411.1请求业主的配合3411.2与监理单位的配合3411.3与施工单位的配合3411.4相关单位的支持35十二、文控管理措施与竣工资料编制计划3512.1文件管理措施3512.2射线底片管理办法3512.3拟提供的竣工资料内容3512.4竣工资料编制计划36第一章 、编制说明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经过招投标工作无损检测由我公司中标。本段管线检

4、测比例为100%射线检测,并按以下要求进行超声波检测复验:u 对以下焊口进行100超声波检测:a) 三级地区的所有管道焊口;b) 穿越三级以上公路、铁路的管道焊口;c) 穿越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管道焊口;d) 钢管与弯管连接的焊口;e) 分段试压后的碰头焊口;f) 每个机组最初焊接的前100道焊口。第二章 、项目管理机构2.1 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组织机构的构成根据要求及本标段实际,为保证优质、高效、公正及时完成本标段所有检测任务,依据项目法本着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组成本工程检测项目部,项目部下设三个办公室和三个检测作业组。项目部组成如下:HSE及生产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生产经理HSE经理技术负

5、责人技术质量办公室超声波组射线二组射线一组项目经理2.2 岗位职责(一)项目经理岗位职责项目经理是公司总经理在项目的代理人,全权代表公司履行已签署的工程项目检测合同,全面完成项目目标,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经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参加公司与业主的合同谈判,熟悉合同条款,全面负责履行工程检测合同。贯彻执行国家、上级部门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公司制定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标准。全面负责项目部的管理工作,对外搞好与业主、监理单位、监检单位、施工单位的协作,对内搞好项目部的生产、经营、成本等管理。对公司经理、检测公司经理负责,合理安排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材料,协调好分包单位的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检测

6、任务。加强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利润最大化。及时向公司经理、分管经理汇报项目部的生产、经营、成本等情况,和公司经理保持一致。检查项目部各部门及人员的工作,并定期对部门、及项目人员进行考核。抓好队伍作风建设。(二)HSE经理岗位职责主管项目部的HSE工作,协调和业主及施工单位的关系。负责及时纠正和发现施工生产中出现的各种违章操作和违章作业现象。负责及时办理与检测作业相关的手续。负责定期参加业主及监理单位组织的HSE会议。负责及时贯彻业主的各项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对项目进行有关HSE的监督检查,负责组织每周一次的HSE检查,组织HSE例会,上报各种HSE资料;组织对新入场职工的HSE教育、参与各类安全事

7、故的调查处理,并统计上报。(三)生产经理岗位职责主管生产工作根据施工总体进度,合理安排检测工作。及时掌握检测工作日以及检测任务的完成情况。定期组织生产协调会,解决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检测工作创造条件。根据现场检测任务量,及时调整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满足施工单位的进度要求。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参与编制项目总体施工网络计划,组织分解月、季施工计划并组织施工,组织提出生产资源需求计划。(四)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主管项目部的技术质量工作。负责解决检测工作中的技术疑难问题。负责检测技术方案和检测技术措施的审核工作。负责射线底片及检测报告的审核工作。负责定期对各操作岗位及工序进行考核和检查。预防和纠正违反

8、工艺纪律的现象。负责项目工程质量信息和业主、监理等单位意见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按时上报质量统计报表。参加项目质量事故的调查、评审,并对其处理结果进行验证。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一、摘要结合检测标准和工程实际情况,从检测人员、检测设备、检测材料准备开始,对无损检测工艺程序及工艺卡、特殊地段检测方案和检测措施、施工部署和安排以及施工进度保证、检测质量保证措施、检测HSE管理以及射线源使用和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计划和阐述,以实现管道工程焊口检测工作在技术、质量、效益、安全、进度方面的最大目标。二、编制依据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无损检测招标文件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9、规范 GB503692006;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 SY/T4103199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 SY/T41092005;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Q/HSE 0001.1-2001。三、对招标人特别关注问题的响应3.1无损检测与焊口补口等专业协调配合超声波检测根据施工进度,在焊接完成后规定时间内,及时进行检测。可以和其他工种交叉作业,射线检测安排在超声波检测合格后,与其他工种有一定的防护距离后,再进行射线拍照。3.2 工程难点段检测计算措施3.2.1厚壁管道射线检测时如果透照条件具备尽可能使用X射线管道爬行器或周向X射线机采用中心法进行透照,以提高检测效率

10、和检测质量。3.2.2陡坡地段的管道焊口因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因素,原则上采用双壁单影进行透照。在实际透照时不但要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状态,还要保证射线仪器固定牢靠防止滑动而影响底片质量。当管道壁厚超出X射线机的穿透极限时则采用源进行透照,但需征得监理单位的同意。3.2.3弯头连接的焊口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中心法进行透照,如果不具备中心透照的条件则采用双壁单影法进行透照。3.2.4碰头死口焊口只能采用双壁单影法进行透照,在X射线机能够穿透的条件下使用X射线机进行透照,否则使用源进行透照。3.2.5变壁厚焊口厚度不同、内径不等,容易产生错口、烧穿、咬边、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透照是选择合

11、理的透照参数选用合理透照参数、采用双胶片法、补偿法、增大厚度宽容度,改善、弥补由于厚度差的存在而造成的黑度不均的情况。透照时射源的摆放应尽可能的在焊缝的中心线上,以使射线束垂直的照射焊缝,使焊缝影像在胶片上形成正投影。能够清晰的反应焊缝的内、外结构,以利于区分错口等结构影像与缺陷影像,避免误判、漏判。超声波在焊缝两侧检测时要考虑壁厚不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3.2.6由于厚壁管道、弯头连接、死口连接、变壁厚焊口的组对条件往往较差,焊接条件不好,焊缝组织的受应力情况较其它焊口更为恶劣,极易产生错口、咬边、未熔合、未焊透、烧穿及裂纹等各种危害性较大的缺陷。当中心法无法实施时,则采用双壁单投影法,此

12、时应严格控制射线束的透照角度,如有可能尽量使射线束与焊缝垂直。底片评定时应特别注意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避免漏评、错评。超声波检测时要严格按照检测工艺卡制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操作,对检测结果必须有UT级两人相互复查,以保证检测结果。四、工程概括新建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重质液体化工原料管道设计输量1300104t/a,最大输量1400104t/a,起输量660104t/a,管道全长106km,管径为660,设计压力为8.5MPa;液体化工产品管道设计输量500104t/a,最大输量610104t/a,管道全长106km,管径为406,设计压力为10.0MPa,液体化工产品1与液体化工

13、产品2输送比例为2:3;5座阀室(4座RTU阀室)。 本工程线路所经的地区有丘陵和平原,并有多处穿越大中河流、公路及铁路等,沿线地形 地貌复杂,对防腐层的综合性能要求严格,为确保防腐层的质量可靠,推荐全线采用三层 PE 防腐层进行防腐。自控系统主要是采用SCADA系统对各站实施远距离的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安全保护盒统一调度管理。五、工程总体施工部署5.1 施工工期计划安排5.1.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三天内到达现场与监理单位取得联系,尽快布置好办公和住所并具备开展作业条件。5.1.2与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环保部门、业主、监理单位、管道施工单位配合,在规定期间完成管道检测任务。5.1.3工程检测结束

14、后进行交工资料的整理工作,检测结束十天内完全交出并达到归档要求。5.2项目管理及要求 5.2.1检测项目部由公司总部按照业主、监理单位及检测合同要求组建,项目人员及检测设备等器材的配备满足工程检测的最低条件。5.2.2检测项目部负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HSE管理、技术文件、交工资料等与管道工程有关的工作和内容。5.2.3检测项目部在开工前需办理开工报告。5.2.4检测技术措施以及HSE管理方案需报监理单位审批。5.2.5检测项目部要及时接受监理检测指令,组织安排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任务并回执检测结果。5.2.7按时上报检测月报表、周报表,及时应答业主或监理单位的响应。5.2

15、.8参加业主及监理单位组织的工程例会和专题会议。5.2.9积极配合业主及监理单位组织的检查活动。5.3材料采购、检验、保管和管理措施5.3.1检测设备及原材料采购办法项目部依据项目承包合同及有关附件、项目施工总进度、项目开工报告,组织编写器材采办计划,确定各种类别的设备、材料的采办周期,优先安排关键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办,纳入项目的施工计划。采办计划编制完成后报业主或工程监理单位和公司总部批示并按具体批示实施。5.3.2检测材料验收办法5.3.3.1检测材料验收项目出厂合格证、质保书、有效期限。5.3.3.2检测材料管理员负责按计量要求对入库材料的数量进行验收,并报综合管理办公室。 5.3.3.

16、3入库材料由综合管理管理办公室委派验收人员对其质量进行审验。审验内容如下:采购材料应附有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及计量检验证书;产品的品种、规格或批号等应与证件相符。5.3.3.4在确认验收质量合格后,设备材料管理员填写验收记录并办理入库。5.3.4检测材料的保管和管理5.3.4.1检测材料应有专人建帐负责保管。5.3.4.2根据材料的用途和特点分类进行存放,如X射线胶片应放置在远离辐射、远离热源、通风、干燥的环境中;渗透剂应放置在远离热源、火源、温度相对低的地方。5.3.4.3材料发放使用时,应根据进货时间和有效期合理调配使用,防止过期失效。5.3.4.4在夏季应对检测材料保管仓库应有防雨、

17、防火、防潮措施。5.3.4.5检测材料作为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使用、采购及保管等环节必须进行监督检查。5.3.4.6检测材料的质量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采购定货时必须强调产品质量证明书和使用说明书。5.3.4.7射线胶片以及相配套的显定影药液的采购必须从其代理商处直接进货。5.3.4.8着色渗透剂必须使用有关部门认证合格和业主认可的品牌。5.4 施工管理5.4.1 按照业主或监理单位批复的开工报告及规定的进场通道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测作业。5.4.2现场检测作业完全按照监理指令指定的检测方法进行。5.4.3如需在作业现场建立临时设施存放检测设备或检测材料时,向业

18、主或监理单位提出设施的尺寸、类型,业主或监理单位批准后在指定的位置和区域建设。5.5 进度计划与控制5.5.1检测施工进度应与施工单位制定的总体进度同步,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5.5.2在安排检测进度计划时,应综合考虑人力资源、材料采购、施工交叉作业、气候和周边环境影响、设备故障等因素。 5.5.3进度控制措施5.5.3.1选派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多次参加长输管道检测的人员到本工程中,参与技术质量管理和现场检测协调工作。5.5.3.2充分发挥检测项目部的管理职能,合理安排统一指挥,对整个施工检测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为现场检测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抓好各环节的衔接与工序间的配合,使管道检测工作紧密而有

19、序进行。5.5.3.3 合理平衡劳动力和检测设备,充分提高人力及设备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减少窝工与浪费。5.5.3.4 项目部要根据业主和管道施工单位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机组布置、进度计划安排等情况,制订出合理的检测进度计划,并随时了解掌握施工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检测进度计划,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5.5.3.5为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施工进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管道爬行器,缩短胶片的现场透照和暗室处理时间,尽早反馈检测结果。5.5.3.6及时供应检测所用材料和器械,满足现场检测工作需求。 5.5.3.7配备优质高效办公设备,同时具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通讯手段以保证信息、指令以及回执的

20、传递及时和畅通。5.5.3.8 根据管道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检测工作量情况,制定合理的检测措施,保证检测工作的及时性。5.5.3.9 充分发挥公司长输管道检测技术优势,积极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5.5.3.10发生不可抗拒的情况时,积极与业主、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配合进行统筹协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最大努力将对延误的工期进行有效补偿,以保证最终工期。六、工程施工方案6.1无损检测内容6.1.1 对所有焊缝应进行100%射线探伤,并按以下要求超声波进行探伤复验:三级地区的所有管道焊口;穿越三级以上公路、铁路的管道焊口;穿越地下管道、电缆、光缆的管道焊口;钢管与弯管连接的焊口;分段

21、试压后的碰头焊口;每个机组最初焊接的前100道焊口。6.2检测手段6.2.1 射线检测设备检测作业优先使用使用X射线爬行器进行中心透照法射线透照,对于无法使用中心透照法进行透照的焊接接头,满足源透照条件的可用源检测,不满足的用X射线定向机检测。6.2.2 超声波检测仪器检测使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仪器的最大声程灵敏度余量必须大于80分贝,且可储存100幅图形以上,应能清晰打印出检测发现的缺陷波形图。6.2.3 对比试块超声波检测试块应满足标准要求,SRB试块必须按照标准规定制作。每个检测机组应配备一套试块。6.2.4使用人工方法冲洗底片。6.2.5 射线检测胶片 为保证射线检测质量,在本项目中完

22、全使用爱克发(AGFA) C7型胶片。胶片宽度不得小于80mm。6.2.6 所有检测设备(仪器)均应经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6.2.7 按照检测标准规范和业主的要求自行采购无损检测材料,所有材料必须具有相关质量证明文件。6.3人员资质6.3.1 参加本工程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相应项目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七、无损检测工程施工方案7.1特殊地段检测方案和检测条件7.1.1山区陡坡检测方案7.1.1.1山区陡坡段管道焊口检测,对于检测人员行走和检测设备的搬运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要特别注意作业安全。7.1.1.2在固定检测设备时要使用两个拉紧器,以防止设备滑动影响底片成像

23、质量和缺陷的评定。7.1.1.3在坡度较大为防止操作人员站立不稳时可使用安全带和牢靠的牵引绳。7.1.1.4作业前核对检测技术参数,确保检测质量。7.1.1.5考虑到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的安全因素,原则上在陡坡地段不提倡采用中心透照法和单壁单影法对焊口进行射线透照。7.1.2雨季施工、水网检测方案7.1.2.1在雨季进行检测作业时,要特别注意作业面周围是否可能发生坍塌和滑坡现象。7.1.2.2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配备必须的防雨器具,保证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设备的操作安全。7.1.2.3雨季检测作业时,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证检测设备的用电安全。7.1.2.4在水网区域进行检测作业时应配备抽水泵,以确保作

24、业条件满足检测技术要求。7.1.2.5使用胶带封住暗袋接口并在外面加套塑料带。7.1.2.6作业前核对检测技术参数,确保检测质量。7.1.2.7必要时采用双胶片法以确保射线探伤的成功率。7.1.3直管段、热煨弯头、冷弯管检测方案7.1.3.1直管段、热煨弯头、冷弯管焊口尽可能采用中心法进行射线透照。7.1.3.2对于不能进行中心法进行射线透照的热煨弯头焊口可采用双壁单影法进行透照。7.1.3.3由于热煨弯头厚度一般比直管段管壁厚,对选择检测技术参数时要满足标准要求,特别时在底片评定时要特别注意对缺陷的辨认和区别。 7.1.3.4在对热煨弯头焊口进行超声波检测时要仔细辨认和判定焊缝根部反射波和缺

25、陷反射波。7.1.4穿越工程和单独试压工程检测方案7.1.4.1穿越工程的管道焊口由于后期检修、维护等难度较大,焊接质量以及检测质量都相对要求高。7.1.4.2对穿越工程焊口的检测应按照监理指令要求,及时安排检测工作并尽早反馈检测结果。7.1.4.3对于整体穿越工程焊口的检测要保证所有射线底片合格、超声波检测合格,如果有超标缺陷应提供返修通知单尽快通知施工单位并返修并及时安排复查。7.1.4.4对于边组焊边穿越工程的焊口检测,每次射线检测完成应及时安排胶片按时处理,尽快反馈结果为下道工序争取时间。7.1.4.5为了保证检测质量,边组焊边穿越工程焊口的射线检测时可采用双胶片技术,避免底片伪缺陷造

26、成的影响。必要时,如果监理单位同意,可在作业现场设立工作场所进行胶片处理和底片评定。7.1.4.6对于单独试压工程焊口由于地理位置和条件特殊,在安排检测作业时要考虑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和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确保任务及时完成。7.1.4.7单独试压工程焊口的超声波检测时要保证超声波设备参数调试准确,检测结果需两人相互验证。7.2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及检测工艺卡 7.2.1一般要求7.2.1.1射线检测人员a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b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

27、1533的规定。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 7.2.1.2观片灯a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b观片灯的主要性能指标除了亮度以外还包括:亮度的均匀性、外壳温度、噪声、绝缘程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9400 cd/m2、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2.5D4.0时观片灯的亮度不应低于100000 cd/m2。7.2.1.3黑度计a 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应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0.05。b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校验一次。校准黑度计用的标准黑度片必须在有效期内,并通过计量部门的鉴定(2年)新购置的标准黑度片只要在有效期内也允许。7.2

28、.1.4增感屏a X射线照相和Ir-192射线源时选用铅屏增感屏。B Ir-192射线源时铅屏增感屏的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均不能小于0.1mm。c前屏和后屏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7.2.1.5像质计a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 7902的规定,JB/T 7902中未包含的丝径、线号等内容,应符合HB 7684的有关规定。b像质计的材料可选择碳钢或奥氏体不锈钢。7.2.1.6表面要求和射线检测时机a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b为防止延迟裂纹倾向射线检

29、测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7.2.1.7辐射防护a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b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携带剂量报警仪。7.2.2透照布置7.2.2.1透照方式选择中心法和双壁单影法。7.2.2.2透照时射线束中心一般应垂直指向透照区中心,需要时也可选用有利于发现缺陷的方向透照。7.2.2.3一次透照长度应以透照厚度比K进行控制。焊接接头所需的透照次数可按照透照

30、方式计算确定。双壁单影法:100%透照焊缝时的最小曝光次数N和一次透照长度L3由下式求出(参照下图)透照时射线束应指向被检部位的中心,并使射线源与被检区平面或曲面的切面垂直。如需要时,也可以有利于发现缺陷的其它方向进行透照。当采用双壁透照法时,一般应使射线偏离焊缝轴线所在的平面进行斜透照,以免两侧焊缝影象重叠。N=1800=+=cos-11+(K2-1)T/D0k=sin-1D0sin2F -D0当D0T时, cos-1K-1L3=D0N 中心透照法:中心法透照时透照厚度比K=1,理论上称为一次曝光。7.2.2.4焊口双壁单影透照时一次透照长度和透照次数见下表。管 径2733256.4透照次数

31、6次/X射线6次/射线一次透照长度115mm170mm7.2.3射线能量7.2.3.1 X射线照相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管电压。在采用较高管电压时,应保证适当的曝光量。 7.2.3.2Ir-192射线源适用的透照厚度范围20 mm。但经过合同各方同意,且灵敏度满足要求时,适用的透照厚度范围可降低到10 mm7.2.4曝光量7.2.4.1射线透照时,当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的推荐值为不小于15mAmin。当焦距改变时可按平方反比定律对曝光量的推荐值进行换算。7.2.4.2采用Ir-192射线源透照时, 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7.2.5曝光曲线7.2.5.1对每台在用射线设

32、备均应做出经常检测材料的曝光曲线,依据曝光曲线确定曝光参数。7.2.5.2制作曝光曲线所采用的胶片、增感屏、焦距、射线能量等条件以及底片应达到的灵敏度、黑度等参数均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7.2.5.3对使用中的曝光曲线,每年至少应校验一次。射线设备更换X射线管和高压包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校验或重新制作。7.2.5.4当实际拍片的条件与制作曝光曲线的条件不一致时,必须对曝光曲线作相应的修正。7.2.6无用射线和散射线屏蔽7.2.6.1应采用金属增感屏、铅板、滤波板、准直器等适当措施,屏蔽散射线和无用射线,限制照射场范围。7.2.6.2对初次制定的检测工艺或当在使用中检测工艺的条件、环

33、境发生改变时,应进行背散射防护检查。 检查背散射防护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贴附“B”铅字标记,一般B铅字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按检测工艺的规定进行透照和暗室处理。若在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增大背散射防护铅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现 “B”字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7.2.7像质计的使用7.2.7.1像质计一般应放置在工件源侧表面焊接接头的一端(在被检区长度的1/4左右位置),金属丝应横跨焊缝,细丝置于外侧。当一张胶片上同时透照多条焊接接头时,像质计应放置在透照区最边缘的焊缝处。7.2.7.

34、2像质计放置原则a)双壁单影透照规定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b)中心周向曝光时,至少在圆周上等间隔地放置3个像质计。c)当像质计放置在胶片侧时,应在像质计上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作为标记, F标记的影像应与像质计的标记同时出现在底片上,且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7.2.8标记7.2.8.1透照部位的标记由识别标记和定位标记组成。标记一般由适当尺寸的铅(或其他适宜的重金属)制数字、拼音字母和符号等构成。7.2.8.2识别标记一般包括:桩号编号、焊口编号、底片编号和透照日期等。返修后的透照还应有返修标记。7.2.8.3定位标记一般包括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指示透照部位区段的中心位置和分段编号的方向,

35、一般用十字箭头表示。搭接标记是连续检测时的透照分段标记,可用符号“”或其他能显示搭接情况的方法表示。除中心100透照或连续多张一次曝光外,否则每张底片上均应有中心标记。7.2.8.4标记一般应放置在距焊缝边缘至少5mm以外的部位,搭接标记放置的部位还应符合标准的规定。所有标记的影像不应重叠,且不应干扰有效评定范围内的影像。7.2.8.5标记摆放要求A B D E F G “B” 桩号编号焊口编号中心标记底片顺序返修标记透照时间透照厚度搭接标记背散射标记象质计7.2.9胶片处理7.2.9.1采用手工冲洗胶片,防止采用增加或减少显影时间来控制底片的黑度。7.2.9.2胶片处理一般应按胶片使用说明书

36、的规定进行,在工艺文件中要明确胶片处理的方式和处理的条件。7.2.10评片要求7.2.10.1评片一般应在专用的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7.2.10.2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从阳光下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一般为5 min10min;从一般的室内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应不少于30s。评片适应过程规定的目的是光强的突然变化会使人的视觉灵敏度下降从而造成评片时的漏检。7.2.10.3评片时,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

37、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7.2.10.4底片评定范围的宽度一般为焊缝本身及焊缝两侧5mm宽的区域。对低合金高强钢要特别注意热影响区的观察。7.2.11底片质量7.2.11.1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7.2.11.2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AB级为X射线1.5D4.0 ,射线1.8D4.0。7.2.12射线检测工艺卡7.2.12.1 X射线中心法透照检测工艺卡焊口射线检测工艺卡QMS/NDTLJ-CQ-RT-01工程名称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工程编号LCCY-02材 质L415规 格66011.9mm焊接方式下向焊检测标准SY/41

38、09-2005合格级别级检测比例100%射线源类型X射线设备型号爬行器增感方式铅箔 前后屏0.1mm胶片牌号AGFA-C7规格尺寸30080mm底片黑度2.0-4.0透照方式中心法透照技术要求: 2.0 作业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布置好警戒范围;3.0 底片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及象质计摆放位置要正确,识别标记应有检测日期、规格尺寸、桩号编号、焊缝编号、片位号、焊工编号等;3.0沿介质流向按顺时针布片,焊口顶部平焊位置1作为起点,见以下示意图; F(焦距)330mmW(透照厚度)13.9 mmKv(管电压)140KVmA(管电流)5mAT(透照时间)2min象质计型号10Fe16象质指数12N(透照

39、次数)1L(有效区长)260mm暗室处理处理方式冲洗条件显影液温度20编制日期年 月 日定影液温度20审核日期年 月 日显影时间6min批准日期年 月 日7.2.12.1 X射线双壁单影透照检测工艺卡焊口射线检测工艺卡QMS/NDTLJ-CQ-RT-01工程名称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工程编号LCCY-02材 质L415规 格66011.9mm焊接方式下向焊检测标准SY/4109-2005合格级别级检测比例100%射线源类型X射线设备型号XXG-2505增感方式铅箔 前后屏0.1mm胶片牌号AGFA-C7规格尺寸30080mm底片黑度2.0-4.0透照方式双壁单影技术要求: 4.0 作业前

40、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布置好警戒范围;5.0 底片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及象质计摆放位置要正确,识别标记应有检测日期、规格尺寸、桩号编号、焊缝编号、片位号、焊工编号等;3.0沿介质流向按顺时针布片,焊口顶部平焊位置1作为起点,见以下示意图; F(焦距)660mmW(透照厚度)27.8 mmKv(管电压)220KVmA(管电流)5mAT(透照时间)5min象质计型号6Fe12象质指数9N(透照次数)8L(有效区长)260mm暗室处理处理方式冲洗条件显影液温度20编制日期年 月 日定影液温度20审核日期年 月 日显影时间6min批准日期年 月 日X射线中心法透照检测工艺卡焊口射线检测工艺卡QMS/NDTL

41、J-CQ-RT-02工程名称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工程编号LCCY-02材 质L415规 格4066.4mm焊接方式下向焊检测标准SY/4109-2005合格级别级检测比例100%射线源类型X射线设备型号爬行器增感方式铅箔 前后屏0.1mm胶片牌号AGFA-C7规格尺寸30080mm底片黑度2.0-4.0透照方式中心法透照技术要求: 1、作业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布置好警戒范围;2、底片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及象质计摆放位置要正确,识别标记应有检测日期、规格尺寸、桩号编号、焊缝编号、片位号、焊工编号等。 F(焦距)204mmW(透照厚度)8.4 mmKv(管电压)120KVmA(管电流)5mA

42、T(透照时间)1min象质计型号10Fe16象质指数13N(透照次数)1L(有效区长)214mm暗室处理处理方式冲洗条件显影液温度20编制日期年 月 日定影液温度20审核日期年 月 日显影时间6min批准日期年 月 日7.2.13焊缝质量分级按照GB/T12605标准要求,对焊口内部质量进行综合评定。7.2.14 返修及复查7.2.14.1底片上若有超标缺陷,应及时填发焊缝返修通知单,注明缺陷性质、缺陷数量、缺陷部位和底片级别通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X射线双壁单影透照检测工艺卡焊口射线检测工艺卡QMS/NDTLJ-CQ-RT-02工程名称莱州昌邑液体化工输送管道工程工程编号LCCY-02材 质

43、L415规 格4066.4mm焊接方式下向焊检测标准SY/4109-2005合格级别级检测比例100%射线源类型X射线设备型号XXG-2505增感方式铅箔 前后屏0.1mm胶片牌号AGFA-C7规格尺寸30080mm底片黑度2-4.0透照方式双壁单影技术要求: 1、作业前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布置好警戒范围;2、底片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及象质计摆放位置要正确,识别标记应有检测日期、规格尺寸、桩号编号、焊缝编号、片位号、焊工编号等。 F(焦距)408mmW(透照厚度)16.8 mmKv(管电压)150KVmA(管电流)5mAT(透照时间)4min象质计型号6Fe12象质指数11N(透照次数)6L(有效区长)214mm暗室处理处理方式冲洗条件显影液温度20编制日期年 月 日定影液温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