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今日视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的今日视野.ppt(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校本研修 的今日视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张 丰 二OO七年十一月,学校业务工作的反思与改进 改进教学过程管理 基于策划的教研活动 教师研究的定位与开展,学校教学业务工作,早期朴素的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教 育 科 研,继 续 教 育,课程改革催发的“校本”运动,反思与改进,校本研训的实质就是把教育科研的方法论与我们长期坚持的教学研究工作结合起来,把教师培养作为核心工作目的的研究取向。传统的教学研究工作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而教育科研工作的特点却是自下而上的,从群众性教育科研课题的点,到优秀成果的面的推广,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难出发,在积极尝试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对策,继而提出对类似问题具有普遍
2、性的建议。这样的工作方法论的引入,既是对教育科研活动的深化,同时又是对教学研究工作的机制与方式的有益补充。,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关注学校的业务状态,构建有效的学校业务工作体系,学校教学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学校教学工作负荷过满,普遍存在着重事务,轻业务的倾向,淡薄了人们的业务钻研热情与研究性工作风格;学校业务线工作条块太多,思想不统一,缺乏整体感;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命令指挥多,沟通服务少,工作布置多,指导帮助少,太多的“听布置,执行具体事务”,与核心的“教学研究”相比,“管”的色彩似乎偏浓;基于学科本位的考虑多,体现综合视野的业务工作策划比较少;校内竞争有余,合作不够,教学指导的依赖性渐强.,教师
3、研究范式不当,功利倾向严重.真假科研,虚实科研鱼目混珠,影响了老师对教育科研本质精神的理解;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客观困难导致老师对科研活动价值的怀疑;教育科研成果评价中由于人为因素或技术局限,导致教师在研究范式上的无所适从,助长了重形式包装,轻教改实践的不良风气;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工作状态被动,缺少主动学习与改革自然动力;,学校教学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由于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进步机制仍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单维度思维,导致对学生学习体验、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的忽视;由于对教育质量管理制度缺乏深刻的反思,在评价与评价运用方面,整体分析多,针对分析少;比较督促多,诊断改进少;量化排序多,定性分析少。教学业
4、务工作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分数,而忽略了对学生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教师的进步和成长。,学校教学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事务性 过程性 建设性 发展性学籍学分管理 教学计划执行 教学改革课题 教师业务管理 教学后勤服务 教学常规管理 课程资源建设 校本师资培训 调度组织考务 教研组管理指导 学生学习指导 评价分析与教学指挥 组织职能 调控职能 研究职能 培养职能,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体系的重构 校本教研组织机制的改革,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制度框架,反思当前教师研修活动的效率,教师培训的反思:我们的老师缺什么?,教研活动的反思:怎样让老师真有收获?,课题研究的反思:为什么做课题成效不显?,教师知识的结构,本体
5、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拓展性知识,未接受过师范教育的老师,系统师范教育后的老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机制?,传统教研活动 的合理机制,内容实用,贴近实际,切合教师水平现场体验,灵感交流,易于模仿迁移角色自由,话语主动,便于真实参与,为什么老师喜欢教研活动?,传统教研活动的问题剖析,为什么有些教研活动效果平平?,重展示,轻研究,缺乏问题意识重预设,轻生成,错失研究时机重接受,轻参与,流于单向授递重模仿,轻机制,关注表面处理重“输血”,轻“造血”,忽略学会学习,教师研修的层次性,教学过程管理,让教师心中有 规 则,让教师手上有 技 术,让教师脑中有 智 慧,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技能,促进专
6、业素养的进步,教研活动,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研修形式,让教学过程管理也成为教师的研修,教学过程管理的目标 就是改进质量的形成过程,让我们剖析质量的形成机制,层次一:改进教学过程管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质量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教学现场,学习评价,课堂教授,学习指导,课堂学习,作业复习,学习实践,生活体验 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的形成,学习愿望动机,学习体验,学习心理调控,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学习方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能力的进步身心健康发展与社会能力的成长质量的反映,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课程教学计划的执行与管理集体备课与备课管理改革课堂教学的视导 研究与改进作业管理与作业改革学习
7、方法指导与学习心理辅导学习评价改革与考试命题研究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备课管理与集体备课,学校备课管理中的问题 备课要求过于划一,重形式,轻思考 教案检查流于表面,看数量,不看内容 备课活动疏于指导,备课能力和效率止步不前,备课管理的改进 备课管理要与教学检查相结合 备课要求要因人而异,讲求实用 重视教案的形成过程,加强备课的指导 要促进意在改进教学设计的反思活动 改善备课管理双方的角色关系,集体备课的开展与发展 出于“减负”目的的合作编写教案 以学会备课为目的的教法研讨活动 为适应具体问题而促进个性化备课 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的的专题研究,作业管理与作业改革,关注作业的有效性 功
8、能单一 操作形式单调 评价方式落后 要求缺乏层次 作业布置随意,作业过程的优化 常规作业的选择与布置 创意作业的优化设计 发挥作业评改的诊断反馈作用,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的指导,学生辅导的现实状况 注意基于习题训练的知识补课 忽略学习体验与学习心理的调节与辅导 疏于学习方法的指导,当前基层开展学习指导的现状,老师研究教本知识多,研究学生特点少 研究表达技法多,研究学习规律少 深入研究 分散自发地指导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 有力的工作机制 依靠纪律规约和道理说教的多,参与式活动少 科学有效的活动 随机开展的有,有针对性的体现年龄特点的少 循序渐进的主题系列,小学阶段学习指导的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
9、积极性,激发学习乐趣与学习信心;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点,既能认识学习的乐趣,又能理解学习活动的艰巨,从而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和劳逸结合的思想;建立学习规范,理解并逐步达到各学习环节的学习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能正确对待自身缺点,及时反思改进;在掌握传统学习方式的基础上,体验并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能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学习,主动学习,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目标,了解初中学习要求,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了解各门课程的学习特点,熟悉学科学习导向与测验的趋势,克服学习与复习中的盲目性,切实提高应试能力进一步建立学习规范,提高各学习环节的把握能力和效率,培养起事后及时反思、分析、调整的
10、习惯;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合理调节学习心态,预防并克服学习心理上的困难;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掌握探究学习等基本方法;学会自己订立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九年级的复习方策,基础性阅读,知识整理扫描式训练,诊断问题针对性突击,查漏补缺适应性操练,积累经验调节性整理,复述回忆,学业评价改革与考试命题研究,学业评价的三种模式 常规参照的选择性评价 目标参照的水平性评价 个体发展参照的发展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地采用常模参照评价模式,对所有学生的各学习阶段都采用选拔意义的评价策略,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以失败的、被淘汰的体验面对学习。评价技术限于对即时的学科的知识掌握的评价,而对通用的学
11、习能力的评价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导致学校教学只是关注在纸笔测验中能够显性的结果,而忽略了一些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隐性的能力的发展。,当前学生学业评价中的突出问题,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仅仅停留在理论讨论,而实践层面以纸笔测验为惟一方式,导致应试训练的逐渐成熟,以及随之出现的简单地以应试训练替代本质学习的“过度学习”现象的泛滥 被动地认识考试,应对考试的老师多,主动地驾驭评价,运用评价改善学生学习状况的老师少,再加上学校对于评价结果的过度运用,使得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考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师生的教学常常为考试所“振荡”。,评价结果的过度运用,(1)无视学生基础与心态的滥用。(2)无视
12、学习阶段的过频过密地运用。(3)强调单一以纸笔测验成绩为依据的常模参照评价活动,明显削弱了其它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评价。(4)由于甄别功能在操作上的简易和加强,评价的其他功能无意间被削弱了,尤其是教育与改进功能的萎缩,甚可使评价沦为束缚和压抑学生的工具。(5)片面缩小常模参照的样本规模。,改进学校学业评价的措施,研究与实施过程性评价学会分析与运用评价结果在命题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从教师需求出发 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 反映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智慧,让我们分析有效教研活动的特征,层次二: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1 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形式的针对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13、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案例 透过开满鲜花的名师课堂一、策划缘起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来活跃的小学语文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新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流派纷纷涌现。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等各派名师脱颖而出,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展示,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关注,并成为一线老师揣摩、仿效的范本。物极必反。高度仿效容易造成盲目崇拜,让语文课堂陷入“跟风态”、“流行秀”的误区,也容易使部分教师忽视自我审视语文课堂能力的培养、忽视自己教学思想的生成、忽视对“家常课”的兴趣和打磨。如何研究和学习诸多名家的教学
14、艺术,如何将研习为己所用,可能是基层老师最需要的学习能力。因此,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面对需求差异的针对性可参与性必要的任务(操作任务,思考任务)(明确任务、暗示任务、诱导任务)合作分享的氛围,教研活动不是组织策划者为参加者提供解决教学问题的准确回答的活动,而是组织者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参加者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提供专业支持的过程。,教研活动是老师成长与进步的“扶手”,而“登阶”的关键是研究活动后是否形成能够帮助老师改进教学行为的理解与建议。针对性是一种预想,可参与性是一种可能,那么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设性,是基于这些预设的生成。,1 有效教研活动的观察视角,研究主题和对象的针对
15、性 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 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 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 关注过程的生成性 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案例 关于情境教学的滚动研究第一次研究情境创设的科学性、有效性第二次研究提高情境的利用率第三次研究如何处理课堂中情境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案例 一次QQ在线评课的生成小学数学衢州会议07.4 QQ在线评课 回避直面质疑的尴尬 省却传递发言的周折 但精彩观点混杂在一般感言中,这该如何利用?专家窗口 重要观点,关键问题“王老师的精彩在于他利用了学生的已知知识”,教师培训与研究都应把沟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作为着眼点。我们的目标并不在理论研究的深奥,而在于老师能讲出教育教学的朴素道理。教研活动是促
16、进教师学习理论与应用理论的“链接”与“导引”。如果能够通过理论的学习与运用,根据自己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抽象化或系统化为更高一层次的理论雏型,形成老师基于实践的理论。那就是教育教学研究的较高层次。,2 教研活动策划组织的方法 形势背景的分析与教师需求的调查 活动环节的策划与教师参与点的设计 预设与生成:教研活动的准备与调控 行为跟进:教研活动的延伸,案例 校本培训中的教师分工 发言者 聆听者 评议者 对话者 主持者 作业者,2-3 教研活动的准备活动过程的基本结构体现主题的研讨引子促进互动的参与性作业承载信息的文本资料促进“生成”的预案场所、环境与条件,2-3 教研活动的主持调控技术唤醒技术
17、传达技术聚焦技术对话技术铺垫技术生成技术,现场点评与小结;有结构意义的追问与记录;随时思考与随手笔记;记录、整理与再研究。,以观念更新为目的的有组织的理论学习;以落实教学常规为任务的教学过程管理;课例研究:以提高教学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分析;案例研究:以解决教学实际的困难为目的的实践反思;行动研究:系统化地研究解决教学困难的课题研究;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共享为目的的资源建设促进观点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和碰撞的教学沙龙将交流研讨和资源建设从现场移到网上的网络教研以竞赛比武的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3 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与目的,我们要建立教研活动的策划意识,提倡教研活动前的充分调研,提高活动的针对性
18、;改进教研活动过程环节的设计,避免活动的程式化;尊重教研活动过程中自然生成,反对过度预设的“教学秀”;重视活动过程中话语权的调控,重视活动后期研究共识的形成,和进一步行为跟进的部署和落实。,教师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 要让教师做可能的 有意义的研究,层次三:教师行动研究的开展,从问题到建议 是教师研究的关键特征,教师研究为了什么?教师应该研究什么?教师应该怎么研究?如何评价教师研究?教师研究的今日效率?,1 当前教师研究的困惑,目的:成长驱动&成果驱动,内容:教师研究&专业研究,范式:从“问题到建议”的教改行动,有效教师研究的五个特征,2 有效研究的特征针对性建设性学习性实践性资源性,学校研究的三
19、大领域 课程实施的探索 面向问题的课题研究 面向新情境的成果应用研究,3 学校研究的整体分析,教师研究的三种形态 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 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 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3 学校研究的整体分析,在案例中反思讲述教育故事(经历过程的白描)案例分析(明确问题指向)实践反思(突出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内省),教师关于课堂教学的“自我提问”这堂课在哪些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达到了,标志是什么?如果说没有达到,标志又是什么?这堂课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后续的教学打算有哪些?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我在课上是如何
20、处理这些差距的?处理的方法是否恰当?这堂课上发生了哪些令我印象至深的事件?这些事件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以后需要关注什么?,4 在行动中研究问题的筛理调查与归因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 伴随着“持续反思”的“行动”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环节一:问题的筛理调查与归因,问题1:我们遇到的是什么问题?问题2:该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现?问题3:该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还是特殊性问题?问题4:出现这个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问题5:各个原因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吗?问题6:该问题对教育教学可能有何影响?,问题筛理的思维策略反思策略从对立面思考问题换位策略转换角度思考问题解剖策略问题分类与分解对比策略比较之中见特色迁
21、移策略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案例 中学生作文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教研组的同事们对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有两个不同的主张。一是主张先告诉学生写作的要领(选材要真实,开头要点题,中间要注意详略得当,结尾要呼应),然后再让学生习作;二是主张先让学生习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段评析,共同讨论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办法。怎么办呢?到现场去对比研究。(1)讨论两堂课的教学思想的差异前一堂课假设学生的基础是“一张白纸”,在教师辅导后逐渐学会写作;后一堂课假设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在发现学生基础的特点和问题后,再针对性指导。,案例 中学生作文教学方式的对比研究,(2)讨论两种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前者有利于中等及中等略偏下的学
22、生,对于接受式学习的学生效果较好,但它会束缚基础较优学生的思维;后者有利于中等以上的学生的发展,对中等偏下学生来说比较吃力。(3)讨论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完善在研究课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容易上,对教师的要求也不算高。但后者对于学生的潜力发展有优势,从长远来看应该提倡这种方法。如何寻求后者的操作完善便成为下阶段的研究课题。而这次对比研究显然是明晰进一步研究的思路的绝好铺垫。,问题归因的主要方法理论归因从对立面思考问题经验归因转换角度思考问题调查归因问题分类与分解,案例 学生完成作业的独立性的调查与对策,很多老师都在关心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独立性问题。大家预感到问题的存在,但因为问题的隐蔽性而一时无从改进。不
23、过,严重与否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对影响作业独立性的有关因素的把握,和相应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于是,A老师开始了一项调查。了解某生平时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哪些作业能够独立完成,而哪些不能?学生对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归因,是自我分析,还是迁怒题目?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主要因素是态度、习惯、还是能力,抑或其它?对他人不独立完成作业的看法;对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有无预期?等等。,案例 学生完成作业的独立性的调查与对策,这些调查内容显然不能全部放到问卷中进行。所以调查方式分成:问卷调查。先是以向同学咨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的意见为名,了解不同学生对于不同类型作业的完成独立性,再是了解学生对他人作业独立完成和
24、不能独立完成的态度和想法;对若干重点学生的观察;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访谈;以测验调查形式,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独立完成作业。,环节二:问题的对策设想与行动计划,问题1:研究试图改变教育教学的哪些方面?问题2:其中最值得探索的是哪些方面?问题3:以往工作和研究中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问题4:最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问题5:研究的阶段策略如何安排更为合理?问题6:实施中可能会遇到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经验与文献的学习分析罗列了解背景,整理浏览已有成果比较分析异同,体会规律与特色扫描整体分析,寻找研究的切入点定位比照自己,调整自己原有思路启发“他山攻玉之石”的启发,根据主题类型筹划教学改革以能力意识培
25、养为中心以方法为中心以现象为中心以因果关系为中心主题的综合教育或综合改革,案例 从“能力的研究”变为“方法的研究”,课题“说明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的主题是“创新能力培养”,定语则是“说明文教学”。如果该选题恰当,则研究者应能谈出说明文教学与记叙文教学、论述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不同特点。但这是老师所不擅长的。比较三种文体的教学,说明文明显区别于记叙文、议论文的主要在培养“信息能力”上的作用。因此,课题“腾挪”为“说明文教学中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研究”。然而,要让老师对信息能力作概念界定,设计信息能力进步情况的评测方法,又会脱离教师的能力现实。怎么办呢?再将课题调整为“重视学生信
26、息能力培养的说明文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主题从“信息能力”移到“说明文教学模式”上,从“能力的研究”变为“方法的研究”,研究探索起来便容易很多。,环节三:伴随着“持续反思”的行动,问题1:行动效果如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关键因素是什么?问题2:行动措施是否具体可行?问题3:行动中有无意外变化和干扰?如何排除?问题4:行动背景有无变化?这对行动有无影响?问题5:行动结果有无出乎意料?有哪些新生成?问题6:行动措施的背后有无机制的突破?,观察的四种类型观察调查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测验调查,环节四:反思、总结并形成建议,问题1:研究初期对问题的界定是否明确?问题2:行动措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实际操
27、作性和可推广性如何?问题3:需要对建议作哪些完善与修改?问题4:资料收集与记录是否真实全面?资料的分析与解释是否恰当?问题5: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明力(效度)如何?问题6:本项研究有哪些局限?还有需要进一步 探索的问题吗?,促进教师有效研究应克服的四个问题 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缺乏问题意识和反思积累机制 对教师研究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指导与服务支持机制 对教师研究的要求,缺乏层次性的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研究与工作实践结合不够,缺少成果推广应用机制,5 学校教师研究的管理,教师研究需求的调查课题研究的管理与组织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 教师研究的评价制度,学校教师研究的工作制度框架,教师研究需求调查表临海大洋
28、小学,教龄,职称,任教学科,教师日常积累问题的“教历”临海大洋小学,班级,时间,任教学科,学校课题的管理,辩证认识课题管理的规范微型课题(包括未课题化的主题研究)的管理 摸 清 家 底 分 类 论 证 搭建交流平台 巡访研究现场 帮助总结经验 注意档案积累,成果推广应用,教师经验与研究成果的交流制度项目制的推广 在实践推进中开发与积累案例 分析解读其中的经验和策略课程化的推广,教师研究的评价,教师研究的评价导向 应在引导教师积极、自觉参与研究的同时,引导他 们的研究走向规范和深入;应在引导教师努力写作、发表论文的同时,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改进教学过程;应在引导教师个人深刻思考问题的同时,
29、引导他们乐于并善于进行广泛交流和相互学习。要将刚性的任务转化为体现导向的行动,意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但对校本教研内涵的理解有些模糊,望文生义地理解多,切入本质地思考不多;响应校本教研,开展活动与改革,但却是“博大箩筐,都往里装”,只要是场所移到学校的活动都作为校本教研,而“立足学校”这一机制变革却被忽略;对教师研修提出许多具体要求,但考虑教师工作特点不够,在工作体系,组织机制以及评价等未行改革的情况下的简单“加法”,可能反是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现象,当前校本研修工作的分析,管理过度,指导不够竞争过烈,合作不够需求过大,资源不够务虚活动过多,真实成效不够教师负担过重,精力时间不够研究定位过高,实践促进不够,机制,浙江校本教研推进的主要着眼点,组 织 机 制 教学过程管理 工作机制 教 研 活 动 教育行动研究 评 价 机 制 支 持 系 统,课堂研究技术的研究与普及教学过程管理的改进,教师评价的变革,区域推进的制度建设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教研队伍的能力建设(四级队伍),教学改革活动的策动与管理,学校业务工作机制的改进,推广教师研修活动的策划,谢谢!,电 子 信 箱:jyszfzj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