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1357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部分遗传变异.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遗传变异,第一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一)染色体(二)质粒(三)噬菌体(四)转座子 含义:质粒是存在于菌细胞内,独立于染色体外的一种遗传物质。不受染色体控制,可自我复制,也可随意丢失。特性:1.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 2.可编码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3.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4.可转移性 5.可分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两种,种类:F质粒决定性菌毛产生 R质粒决定细菌耐药性 Vi质粒决定毒力,一、形态结构的变异 1.L型变异 2.荚膜的变异 3.芽胞的变异 4.H-O变异二、菌落的变异(S-R变异)三、毒力的变异四、耐药性变异,第二节 细菌变异的现象,一、基因突变,影印培养示意图,第三节 细菌变异

2、的机制,二、基因转移与重组1.转化概念:某些细菌可直接从外环境摄取遗传物质,进行基因重组,然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小鼠体内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试验,2.转导概念: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传给受体菌进行基因重组,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性状,普遍性转导模式图,局限性转导模式图,3.溶源性转换概念:某些细菌被噬菌体侵袭后,引起基因改变然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4.接合F质粒的接合、R质粒的接合,5.原生质体融合,第四节 变异的意义1.诊断 2.治疗 3.预防 4.基因工程,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是指存在于机体一定部位,具有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在正常条件

3、下对机体有利无害的微生物群或细菌群。,条件致病菌:指正常菌群在某些非正常条件下(如防御机能下降、使用抗菌药物、改变寄居部位等)也能导致机体致病。菌 群 失 调:指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的比例发生失调。菌群失调症:指因菌群失调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又称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第二节基本概念感染(传染)、传染性、致病性、致病力第三节细菌致病的条件从病原菌角度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菌的毒力、数量及侵入门户。(一)毒 力:由侵袭力和毒素构成侵 袭 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侵入机体,并在机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扩 散、蔓延的能力。构成因素:病原菌的某些表面结构(荚膜、表面抗原、菌毛)和侵袭性酶类。,

4、血浆凝固酶的种类及作用机制,游离血浆凝固酶(类似凝血酶原样物质),结合血浆凝固酶(凝聚因子),血浆中激活 因 子,凝血酶样物质,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浆凝固,抗吞噬作用,感染灶局限,脓汁粘稠,链激酶的作用机制,链激酶(类似酶激活剂),溶纤维蛋白酶原(胞浆素原),溶纤维蛋白酶(胞浆素),纤维蛋白,溶解,细菌易扩散,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三、机体的防御机能:(略)四、传染发生、发展、结局及传染类型,传染源,内源(条件致病菌),外源(病人、带菌者,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虫媒创伤,机体,免疫力强,免疫力弱,隐性传染(健康带菌者),显性传染(传染病),类型:根据感染发生时间快慢分:急性和慢性感染;根据有

5、无明显临床表现分:隐性和显性感染;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分:局部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又根据其临床表现象分为: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五、影响传染的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因素,第四节医院内感染,一、概述医院感染(hospital infection)又称医院内感染或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的其他感染或者是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感染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对象指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多见于以下五类:门诊病人、探视者、陪护、医院工作人员、住院病人。,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消毒灭菌消除传染源2.隔离预防切断传播途径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加强监督管

6、理以人为本,第八章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病原体检查,抗原、抗体检查,核酸检查,第一节细菌感染的检查,一、病原体检查:(一)标本采集及送检原则1、根据疾病种类和病程不同,采集不同标本2、早采集:疾病早期,如甲肝 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机体免疫因素形成之前 未出现合并或继发感染之前,3、注意无菌采集,避免人为污染。4、标本的量要够,质要鲜5、快接种(床旁)或保温送检。标本采集的准确性是关系检查结果的可靠性。(二)病原菌的检查程序1、直接镜检 显微镜放大(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主要用于观察病原菌的某些形态特点及运动性 常用的方法

7、有压滴法和悬滴法。,(2)染色标本的检查单染色:只用一种染料进行染色可分正染和负染用于观察形态,不能鉴别染色性。复染色: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染料进行染色常用的有革兰染色、抗酸染色、荧光染色既可观察形态、结构,又可鉴别染色性。,革兰染色法:制片:涂片干燥固定染色:,结晶紫初染1分钟,水冲洗,碘液媒染1分钟,95%乙醇脱色30秒左右,稀释复红复染30秒,干后,油镜下观察结果,水冲洗,水冲洗,水冲洗,结果,染成紫色称革兰染色阳性 G菌,染成红色称革兰染色阴性 G菌,意义,鉴别细菌,指导用药,了解致病性,原理 三个学说,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通透性学说,2、分离培养 培养特性:培养基种类、温度、pH、生长

8、时间、附加条件 菌落形态特征:大小、表面、透明度、边缘、高度、色素、溶血、气味3、病原菌鉴定(1)生化反应鉴定 分解产物鉴定(生化反应试验)合成产物鉴定(酶和毒素测定),内毒素测定,体内法动物致热作用,体外法鲎试验,外毒素测定,体内法小白鼠毒力试验,体外法ELeK平板毒力试验,(2)血清学鉴定(3)噬菌体鉴定,二、免疫学检查(一)抗原检查(二)抗体检查三、分子生物学检查(一)核酸杂交(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四、药敏试验(一)纸片琼脂扩散法(二)连续稀释法,(三)核酸指纹图谱技术是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排列序列分析,主要用于菌种或菌株的鉴定。(四)细菌质粒图谱的测定可对细菌型别鉴定常用作流行病学调查。五、其他检查(一)气相色谱法(二)酶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