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146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观湖湾B地块一期一标段工程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国信观湖湾花园B地块一期一标段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二年六月八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第一节、工程概述观湖湾B地块一期一标段(1#地下室、1#-12#、16#、21#、23#、24#)工程位于无锡新区内,工程地址为太科园环太湖公路两侧,一标段工地南抵国信一支路,西接国信二支路,东接科技西路,北近具区路。由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8.74万平方米。在工程施工现场,南有高压电缆架空通过,本工程施工用电通过变压器从该线路上引入。开工之初,业主在一标段的西侧,设置了一台高压变压器

2、,以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接驳安装。本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机械布置见本方案后附图。第二节、配电线路布局本工程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均采用电缆敷设,由于西处的变压器为一期施工所用,因此,在上述变压器房用电缆过国信二支路进入施工围墙内,设置了一个总配电房(一号配电房),各临时用电总线路分别从总配电房中接驳。并且从总配电房用电缆接驳至东侧二号配电房。根据施工现场内施工区域,同时进行流水施工的具体情况,在各施工区域内,各设置一个分区配电箱,分区配电箱的线路从总配电房中(一号配电房)和二号配电房接驳。各栋号配电箱分别接至各分区配电箱内,各栋施工现场的二级配电箱分别接至各栋一级配电箱,三级配电箱分别接至二级配

3、电箱。综上所述,本工程用电线路详细布置如下:线路1:变压器1总配电房1(2号配电房)1#地库上各加工棚、塔吊及1#、21#楼分区配电箱1现场一级配电箱各栋现场二级配电箱各栋三级配电箱;线路2:2号配电房施工区8#、12#、16#、24#楼施工现场及钢木加工棚一级配电箱各栋现场二级配电箱各栋现场三级配电箱;第三节、配电线路用电负荷统计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表,各线路用电机械设备的数量及负荷统计如下:线路1: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台功率总功率备注1塔吊450KW2002搅拌机412KW483木工机械3套/35 KW4对焊机170 KVA705交流电焊机238 KVA766钢筋切断

4、机34.5 KW13.57钢筋弯曲机24.5 KW98小型电动机/30KW9照明用电/15KW线路2:序号机械名称数量单台功率总功率备注1塔吊228KW+50KW782物料提升机124 KW243搅拌机312 KW364钢筋切断机24.5 KW95钢筋弯曲机24.5 KW96对焊机170 KVA707木工机械2套/20 KW8交流电焊机338 KVA1149小型电动机/30KW10照明用电/15KW线路1: P=1.05(K1P1/COS+K2P2+K3P3)其中: P1为电动机总功率 P2为电焊设备总容量 P3照明总功率 K1=0.6 , K2=0.6 , K3=0.8 , COS=0.75

5、P1=200+48+35+13.5+9+30335.5KW P2=70+76146KVA P3=15KW P=1.05(0.6335.5/0.75+0.6146+0.815)=3681.05386.4KWa)按导线允许电流选择:I线1=K*P1/(SQR(3)*U*COS)=0.3*386.4*1000/(SQR(3)*380*0.75)=235A查表选3X15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b)按允许电压降选择:线路长度取150M,允许相对电压损失=8%,三相五线取C=46.3,S=P1*L/(C*S*100)=386.4*150/(46.3*8%*100)=156.5mm2c)按机械强度

6、选择:电缆埋地敷设时,其截面不得小于50mm2。为了同时满足上述三者要求,且考虑其它临时用电的需要,线路1采用3X15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分区配电房与一级配电箱间采用3X12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一、二级配电箱间采用3X95+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二、三级配电箱间采用3X35+2X16电缆架空敷设。线路2: P=1.05(K1P1/COS+K2P2+K3P3)其中: P1为电动机总功率 P2为电焊设备总容量 P3照明总功率 K1=0.6 , K2=0.6 , K3=0.8 , COS=0.75P1=78+24+36+9+9+20+30206K

7、W P2=70+114184KVA P3=15KW P=1.05(0.6206/0.75+0.6184+0.815)=287.21.05302KWa)按导线允许电流选择:I线1=K*P1/(SQR(3)*U*COS)=0.3*302*1000/(SQR(3)*380*0.75)=183A查表选3X12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b)按允许电压降选择:线路长度取150M,允许相对电压损失=8%,三相五线取C=46.3,S=P1*L/(C*S*100)=302*150/(46.3*8%*100)=122.3mm2c)按机械强度选择:电缆埋地敷设时,其截面不得小于50mm2。为了同时满足上述三

8、者要求,且考虑其它临时用电的需要,线路2采用3X12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分区配电房与一级配电箱间采用3X120+2X50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一、二级配电箱间采用3X95+2X50五芯钢锭电缆架空敷设,二、三级配电箱间采用3X35+2X16电缆架空敷设。第四节、现场供电接线平面布置及系统图 施工现场用电的主配线采用比较安全可靠的五芯钢锭电缆埋地敷设供电方式,(即TNS系统)其中有三根是相线,一根是工作零线,另一根是绿/黄双色线组成。 专用保护零线由总配电箱的第一级漏电保护的电源侧的零线引出,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多股铜芯线,而在每路供电线路的末端和中端做良好的重复

9、接地与保护零线相连接。(线路比较长的话,必须在线路中端做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小于10)。 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的任何部位均不得设置熔断器和开关,保护零线的截面积选择不得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积。而且严禁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混接,也不允许一部分用电设备作保护接零而另一用电设备作接地保护。各栋拟建建筑物生产区临时用电线路系统根据各种用电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采用树干式与发射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主线路从分区配电房引用点接至一级配电箱后,通过架空线或埋设电缆向各用电部分拉通。干线电缆选用截面积为300 mm2的BXF型铜芯橡皮绝缘电缆;照明线路室内采用一芯塑料护套线,室外采用截面积为10mm2的BXF型铜

10、芯橡皮绝缘电缆。用电设备接零保护线采用截面积大于4mm2的BVR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各用电线路配线的规格及各级配电箱漏电动作电流见本方案后所附图。第五节、配电箱、开关箱设置要求:(1)开关箱应设置在通道畅通、干燥无杂草、无其它杂物堆放的地方;(2)开关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旁边,其距离不得超过3m;(3)开关箱内应安装可见点的电源隔离开关,同时也要配齐漏电保护器;(4)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与前级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相匹配。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一闸多用。(5)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送电、停电操作程序为:送电程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11、用电设备停电程序:用电设备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高度为底面距地面应控制在1.31.5m之间,必须具备防雨措施。同时箱内动力、照明线路应分设。(7)总配电箱、分电箱、开关箱设置处必须安放绝缘灭火器(四氯化碳,干粉)。第六节、布线工程要求:(1)根据前述各线路施工用电设备总容量及导线截面计算,选择所须的相应导线及布线方式,进行临时用电线路的布置;(2)如果采用电缆埋设敷设,必须埋入地面以下600MM。(3)如果采用架空线路必须选用绝缘导线架设在专用电杆上,并有绝缘瓷瓶,横担固定。严禁把导线架设在树木或脚手架上。(4)架空导线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至右为相线、工作零线、相线、P

12、E线(保护零线)。(5)导线架设颜色要求为,相线为一种色,工作零线为一种色,PE线(保护零线)必须是绿/黄双色多股铜芯线。(6)照明线路也要按照上述架设要求进行施工,但必须增加一根PE线主要用来接照明器具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底座用来做保护接零。第七节、用电设备、线路及配合设施的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必须配有经过培训合格持证专业电工;(2)实行巡检制度,对于乱接乱拉者,电工有义务协助和有权责令其改正,不听者,可没收其电线及用电器具。(3)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更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4)对于箱内用电器具损坏的,应及时叫电工维修或更换。(5)在施工期间,必须实行电工轮流值班制度,

13、做到任何时候都有电工解决电气方面出现的故障,并要特殊注意以下事项:排除故障时要严格区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不得混接混用。电气设备和照明灯具所使用的熔断丝严禁用非标准熔体代替。排除故障后应由有关人员验收后方可使用。一切检查及维修均要做好记录。第八节、装修工程施工用电管理:结构施工完毕进入装修施工阶段,大的一些用电设备也要拆除,而现场仅需一些小容量的手持电动工具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拆除用电设备后配电箱,开关箱必须上锁锁好,钥匙专人保管,防止他人随便乱接乱拉用电设备。(2)如果连接配电箱,开关箱一起拆除,剩下导线头必须作良好的绝缘包扎;(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者,必须要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4

14、)配电移动式配电箱或开关箱,其技术要求与以上一样。移动式配电箱或开关箱的电源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严禁使用插座连接;(5)手持电动工具绝缘电阻必须要在0.5M以上放可使用。第九节、安全用电技术措施1、必须保证正确可靠的接地与接零。所有的接地与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多股铜芯线。确保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2、所有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3、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内容如下:(1)接地与接零: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线路中,施工现场必须采用

15、TN-S系统接零保护。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线路上严禁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多股铜芯线。 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重复接地线与保护零线相连接。配电系统不得同时采用两种保护系统。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保护零线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2)配置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配电室)和开关箱应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并作合理分配。 漏电保护应选用电流动作型,其漏电动作电流和漏电动作时间要根据建设部颁

16、布的JC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配置。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接线应与基本保护系统相适应、相匹配,在任何情况下,漏电保护器(其剩余电流互感器)只能通过工作零线,而不能通过保护零线。(3)开关箱内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4)外电防护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如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配电系统: 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完成,无损、装设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 带电导线必须绝缘良好,接头必须作绝缘包扎。带电导线上严禁搭、挂、压其它物体。 电气装置的电源进线端必须作固定连接,严禁插销连接。 配电箱、开关箱应作名称、用途

17、、分路标志,并装配锁要有专人负责。配电箱、开关箱设置在道路畅通、干燥、无杂物灌木和杂草的地方。 电气装置应定期检修、检查。检修、检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停电、悬挂停电标志牌,挂接必要的接地线: b.检修人员由相应级别的专业电工进行检修,应穿戴绝缘鞋、手套,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c.检修时必须要有统一组织和专人统一指挥。(6)照明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情况选择相应的照明器,如开启式、防水型或防振型等型的照明器。 潮湿及楼梯处照明电压不大于36V,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照明电压不大于24V。(7)要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第十节、安全用电组织措施1、建立技术交底制

18、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同时注明交底日期。 2、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使用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有: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值、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时间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3、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录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4、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建筑工程

19、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6、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要分片、分块、分机、要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办法。 7、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上岗或随意串岗。 8、强化安全用电领导体制、改善电气技术队伍素质。第十一节、电气防火措施1、电气防火技术措施合理配置各种漏电保护电器,损坏时应及时更换,对机械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地保护。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配置绝缘灭火器材等,并禁止烟火。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与地间绝缘,防止闪烁。合理设置防雷装置。2、电气防火组织措施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理制度,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度,经常进行电气防火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直觉性。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及机械布置图附后(见下页)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