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162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教养知道中心的课程(参1).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3岁亲子课程,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亲子园?,担心孩子输在成才征途的“起跑线上”家长在亲子园可以学到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体验群体生活的乐趣,亲子园活动所占时间不多亲子园一般设在社区范围内,方便。为上幼儿园前做好准备,二、亲子园活动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成为早期教育的主体与执行者。以传播科学的早期教育为基础,向家长提供专业、规范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遵循零岁起步原则、激发兴趣原则、积极引导原则、生活课堂原则、和平对话原则。,三.亲子园教育活动原则,四、亲子园的课程特色,四、亲子园课程编制原则,0岁开始的早期教育,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手脑全面开发。并在课程设计

2、中动静结合。依据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编制课程内容。掌握婴幼儿敏感期的出现及结合其吸收性心智的潜能,在最佳时间给予幼儿和家长最佳指导。并在家里进行“延伸”活动。亲子园课程的安排要照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的孩子,因此一项活动要有多个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水平。以游戏和自然学习的形式进行活动,强调感官训练、体能锻炼和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开发,满足婴幼儿身心发展全面需求,增强亲子情感交流。,五.亲子园特色课程内容,亲子园,感觉统合活动,总目标:1发展婴幼儿的平衡感、触觉、前庭觉、本体感。2发展婴幼儿的肢体协调动作。3健全婴幼儿左右脑的均衡发展。4发展平衡感、触觉、前庭觉、本体感的肢

3、体协调训练。活动内容:1平衡感的训练(走线)2触觉的训练3前庭觉的训练4本体感的训练,语言认知活动,活动目标: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发展婴幼儿的视觉和听觉。2在动手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婴幼儿的认知能力。3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发智力,发展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活动原则:1提供适当的语言刺激(倾听、理解、表达)。2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说话、手势、动作)。3提供各种不同的活动经验。(听故事,学儿歌)三字儿歌:起床歌,穿衣歌,睡着了,亲子音乐活动,总目标:1培养音乐兴趣、发展听觉、培养节奏感及愉快情绪,开发婴幼儿的音乐智能。2发展婴幼儿听觉能力、音乐感受力、节奏感和愉快情绪。3加速婴幼儿语言和认知能

4、力的发展。4配合游戏,增进婴幼儿肢体协调能力。活动原则:1以培养兴趣为主的原则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节奏感和兴趣,如走走停停、捏拢放开。2以培养愉快情绪为主的原则将音乐的快乐带到日常生活中,学会享受音乐的乐趣。儿歌: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体能游戏,总目标:1发展走、跑、跳、蹲、弯腰、钻爬、投掷等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发展平衡能力、触觉、本体感及四肢协调能力。2促进婴幼儿各器官正常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3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婴幼儿的胆量、耐

5、力、毅力。活动原则:1以发展基本动作为基础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动作发展阶段与重点。2全面性、重复性动作技能练习应全面(大小肌肉、躯干四肢平衡协调发展)。3动静交替、定时定点、劳逸结合、有序锻炼、愉快体验。4重视安全和安全教育,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活动,用蒙氏教具刺激宝宝的感官,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独立性、秩序感、自信心及完整人格。活动内容:1用教具刺激婴幼儿的感官及实体认知感觉。2发展视觉活动:大小、颜色、形状的识别。3发展触觉的活动:皮肤、温度、重量等感觉。4发展听觉的活动:音的强度、高低。5发展味觉、嗅觉:基本味觉识别及各种气味的辨别。,五.亲子

6、园教育目标,年 龄:0.51岁身 心特 点:宝宝脑发育的高峰期,也是情感、调控、语言启蒙、认知培养及肢体动作协调的关键期。教 育目 的:帮助建立亲子情感纽带,使宝宝了解周围事物,取得对周围事物的信任,并产生安全感。启迪宝宝好奇心,激发宝宝对外界的探索兴趣和学习欲望;训练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感知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促进宝宝爬行、站立,四肢协调及手脚协调能力,适应感觉统合训练,发展前庭平衡能力。教 学方 法:在亲子互动的基础上,通过身体抚触、触觉学习、听声寻物、辨别方向、爬行训练等活动,使宝宝初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韵律及游戏的快乐,使宝宝在多方面得到锻炼。,大肌肉运动游戏,大龙球(游戏时间:

7、3-5分钟)主要目标:练习宝宝手眼协调能力,使宝宝感受肢体运动的乐趣。活动材料:大龙球.小空花球音乐:舒缓、优美的音乐。指导要点:让宝宝趴在大龙球上,在宝宝前方的地上放一个小空花球,家长双手握住宝宝的小腿,向前方滚动大龙球,使宝宝的小手触摸到前方地上的小空花球。当宝宝抓住时,大龙球往后滚动,宝宝即成半站立姿态。再把宝宝手中小空花球放到地上,游戏继续重复进行。当宝宝不愿再玩时,可以让宝宝斜躺在球上,家长向前后左右方向慢慢地滚动大龙球,使宝宝全身肌肉放松。家长可与宝宝一起自由的玩大龙球。,年龄:1.52岁身 心特 点:宝宝已经走得很稳,会跑,会单腿站立,会搭积木、玩套桶,会自然数口头数数,喜欢说话

8、,喜欢被称赞。善于用表情表达感情,是观察和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 育目 的:培养宝宝做事情的专注力、秩序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宝宝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对宝宝身体的大肌肉动作、手的精细动作、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锻炼。培养宝宝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教 学方 法:学习人称代词“你、我、他(她)”,以亲子互动游戏、感统训练、体育活动等训练宝宝的触觉、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训练,剥纸衣主要目标:会打开折叠的东西。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活动的灵巧性。活动材料:用各种颜色的皱纹纸,包纸珠子若干,或小玩具。指导要点:出示玩具,“小朋友看一看,好看的玩具都在纸做的衣服里面,想不想看一看

9、里面都有什么呀?快剥开它的纸衣,看一看吧!”家长耐心观察、等待宝宝自己一个一个地剥纸衣,以不撕开为好。当看到是什么玩具后,家长要表现惊奇,并说“原来是红色的珠子呀(或某某玩具)!”发展宝宝认知、语言能力。注意事项:提醒家长,不要让宝宝把玩具放到嘴里。,年龄:22.5岁身 心特 点:初步形成时间、空间知觉概念,会说一些简单的代词。能完成35以内的按手或按物点数,会用笔画直线,是宝宝语言快速发展、计数能力发展及模仿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 育目 的:培养宝宝做事情的专注力、秩序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宝宝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对宝宝身体的大肌肉动作、手的精细动作、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锻炼。

10、培养宝宝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教 学方 法:做初步了解,了解10以内数的前后关系和数量多少的比较。增加宝宝语言理解、认知学习(如方位词、时间代词),以感统训练、体育活动对宝宝进行锻炼。,认知游戏,分糖主要目标:学习抓握物品,能把颜色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活动材料:红色、黄色的糖果若干颗,红色、黄色的筐子每人两个。指导要点:家长拿着一筐红黄色的糖果说道:“宝宝,看!这里有这么多好吃的糖果,都混在一起了,帮助妈妈把它们分开好吗?”家长可引导宝宝把黄颜色的一个一个地给妈妈,或把红色的一个一个地给妈妈。也可以把红颜色的糖放入红筐子,黄颜色的糖放人黄筐子。宝宝在练习抓、捏物品的同时,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

11、建 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宝宝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宝宝自己拿玩具或抓物品玩,教他有意识地辨别不同颜色,练习手指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年龄:2.53岁身 心特 点:此阶段是宝宝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语言秩序感、社会交往能力、大肌肉动作、手指精细动作及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宝宝可以很自如地走、跑、跳跃,可以认识712种颜色,对语言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 育目 的:培养宝宝动手操作能力、强化语言表达,提高对音乐的节奏、韵律的掌握,训练宝宝有目的地用笔、剪刀、筷子等手的技巧,游戏中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教 学方 法:通过感统训练、蒙氏学习、亲子互动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宝宝个性的发展,使宝宝掌握更多的

12、词汇,特别针对此年龄段而设计的感统训练及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幼儿大肌肉动作的综合能力。,语言游戏,哪个动物不见了主要目标:引导宝宝口齿清楚地说出图片上小动物的名称,促进记忆力的发展。活动材料:有动物图案的木块玩具,每个宝宝三块。指导要点:请宝宝告诉家长木块儿上的图案是什么小动物。家长引导宝宝记住这些小动物。请宝宝闭上眼睛,家长拿走一块木块,宝宝睁开眼睛,看一看,想一想,说出什么动物不见了。建 议:家长可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增加或减少小动物的数量。回家可利用宝宝的玩具或家中宝宝熟悉的物品玩耍此游戏。,六.亲子园主题课程形式,全脑课程,适合月龄:7-10个月教学准备:点名游戏-育婴娃娃叮当时间-背景

13、音乐MA002(摇摇乐)体能训练-羊角球、带铃铛的玩具、欢快的曲子温馨时刻-走线曲(温柔的爱)宝贝智多星-工作毯、细小珠子或蚕豆快乐时光-彩虹伞、快慢节奏音乐碟一、点名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社交能力,及基本礼貌意识)1、老师自我介绍。2、家长带宝宝到前面来进行自我介绍。所有家长为唱“问候”歌!二、叮当时间(目的:训练大运动平衡能力,帮助母亲塑形。)妈妈躺在地垫上,双腿曲起,双脚平放,宝宝坐在妈妈身上,妈妈拉住宝宝的双手。,三、体能训练(培养宝宝对节奏的感知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妈妈把宝宝抱起坐在球上,扶着宝宝腋下,上下颤动孩子的身体(建立孩子的重力感觉)可在地垫的终点放上若干铃铛玩具,用比赛

14、的形式家长带宝宝一起往前滑行运玩具。四温馨时刻:走线(目的:秩序感练习)五、宝贝智多星主题宣布:捏小豆活动目的:训练宝宝双手的协调性及手眼的协调能力。方法:老师将小筐里的豆子和珠子捏入小碗里,示范举起自己的三只手指(中指、食指、拇指)捏取。,六、快乐时光音乐彩虹伞目的:对孩子进行视觉刺激的训练及感知身体对音乐节奏的控制。教具:彩虹伞、音乐碟(节奏快、慢、停)方法:家长抱着宝宝站在伞上,老师放一段有节奏快慢停的音乐,音乐响起,老师带领家长宝宝围着伞走起来,音乐停后,家长必须抱着宝宝踩在一种颜色的彩虹伞内。七、快乐告别老师可自编一首再见歌结束,或用特殊的方式。,运动课程,适合月龄(17-22个月)

15、小小乒乓球第一步 请你跟我这样做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反应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培养。当教师说:“请你学我这样做”同时做出一个动作,请宝宝模仿,并要求宝宝在模仿的时候说:“我就跟您这样做。”第二步 小小球真淘气游戏目的:刺激宝宝身体各部分感官,及听觉记忆能力。教师指导家长用乒乓球在宝宝的脸上滚动,并说儿歌:“小小球,真淘气,滚过来,滚过去。一滚滚到里。”第三步 小球在哪里?游戏目的:视觉能力训练,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及记忆能力 教师家长和宝宝围坐成圆,中间放三个小碗(扣放),老师把乒乓球放入其中一只小碗中,教师把小碗与其它2只碗简单的换动,让宝宝仔细看好,换动结束后,请宝宝猜一猜,小球

16、在哪知碗中。,第四步 小小服务生游戏目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分发给每位宝宝一个塑料托盘和一个篓子,请宝宝用两只小手握住托盘的两边,从妈妈处走到教师身边,教师在宝宝的托盘里放入一只乒乓球,请宝宝端到对面妈妈那里,妈妈把球在抛入离她有点距离的篓子里。第五步 收拾玩具游戏目的:让宝宝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按照教师的要求,将道具放在指定地点。第六步 和老师说再见可准备一个小律动结束今天的课程。,社交课程,快乐家庭适应年龄:2328个月课程目标:提高肢体协调能力,训练语言的连贯性,培养合作精神。课程准备1音乐温柔的爱2各种颜色彩泥若干,一、感受集体的爱二、介绍自己三、我们一起玩游戏兵板,

17、兵板(双方自拍一下手,再对拍一下手)兵兵板板(双方自拍两下手,再对拍两下手)上上下下(双方在自己的上方拍两下手,在下方拍两下手)左左右右(双方在自己的左方拍两下手,在右方拍两下手)前前后后(双方在自己的前面拍两下车,在背后拍两下手)轱辘、轱辘(双方握拳,双手做绕线动作两次)锤(双方出右手拳)轱辘、轱辘(动作同上)叉(双方右手出剪刀)轱辘、轱辘(动作同上)一个(双方右手出食指)轱辘、轱辘(动作同上)三(双方右手出食指、中指、无名指)打跑灰狼再回家(双方猜拳)。四、糖果小礼物 教师带领宝宝一起包糖果。,五、客人来做客切白菜切白菜切切切妈妈在宝宝的小手上作切菜的动作;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一妈妈在宝宝的手臂上轻轻的做捏的动作;客人来了点三点妈妈在宝宝的脸蛋上点三点;客人走了没三点跟刚才点的顺序刚好相反。六、再见舞蹈,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要求:1.五大领域中(语言.精细动作.大运动.社会交往.认知)可任选一项设计.2.设计中要有游戏名称,游戏目的,游戏教具,指导要点及适合的月龄段。,感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