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18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暂行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数据安全、稳定运行,规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征信业务的操作和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用户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采集、整理、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人信用状况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监管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数据库系统。该系统由人民银行组织开发建设,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具体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第三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征信业务是指

2、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数据报送格式,定期向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数据信息;根据人民银行授权,建立用户体系,查询、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及其他数据信息。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以及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其中个人基本信息是指自然人身份识别信息、职业和居住地址等信息;个人信贷交易信息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自然人在个人贷款、担保等信用活动中形成的交易记录;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是指除信贷交易信息之外的,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相关信息。第五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和保存了我国银行业及有关部门的全部个人客户的信用信息,属

3、于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仅供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内部控制信用风险时使用。公积金管理中心向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及查询到的信用信息属客户的商业秘密,严禁向无关人员泄漏。第六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征信业务受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所有运行和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部门和职工。第二章 部门职责第八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信息技术科负责协调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日常运行管理、查询使用和数据报送工作,指导各管理部个人征信业务,组织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和查询使用等操作培训,对接收到的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反馈错误数据及时转交各管理部进行修改,

4、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建立本中心用户体系,管理本中心用户;负责网络联通和数据提取报送工作,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查询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第九条 各管理部负责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报送数据质量,保证导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符合数据报送质量要求。并且对反馈的错误数据进行修改。第十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配备1名专职人员,专岗负责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维护和异议信息核查等工作,监督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平稳、高效、安全运行。各管理部需设立征信业务岗2个(分为A、B岗),负责本管理部个人信用信息的查询

5、使用、信息核查、异议信息处理等日常管理工作。第三章 用户管理第十一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用多级用户体系,用户分为管理员用户、查询用户和数据上报用户。管理员用户负责管理查询用户、数据上报用户,管理权限包括新建用户、修改用户资料和权限、查询用户信息、停用或启用用户、重置用户密码等。查询用户负责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权限包括单笔信用报告查询、修改登陆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等。数据上报用户负责向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我中心个人征信数据,权限包括报文预处理、报文报送、报文上报情况查询、修改登陆密码、查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权限等。管理员用户、查询用户和数据上报用户不得相互兼任。管理员用户不得随意

6、增加、修改、删除用户的权限。 第十二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行逐级用户创建管理。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创建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员用户。公积金管理中心管理员用户创建各管理部查询用户、数据上报用户。第十三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已注册用户均不能删除。管理员用户可以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查询用户、数据上报用户进行停用和启用操作。凡离开相关岗位的查询用户和数据上报用户,应及时停用,待返回本岗位后再重新启用。第十四条 管理员用户应制作用户管理登记册,对用户进行创建、停用、启用、修改权限和信息等操作时,登记有关信息资料。管理员用户应定期检查清理用户登记册,保持用户的系统内注册信息、登记册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

7、一致。用户基本信息发生变动时,应立即向管理员用户申请修改本人信息。管理员用户应根据申请内容修改用户基本信息。不得随意修改用户的基本信息。 第十五条 管理员用户应按照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的要求,向其备案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查询用户、数据上报用户的注册信息。第十六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所有用户凭用户ID和密码进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有关操作。用户ID和密码被他人使用进入系统操作的,视为用户本人的操作。第十七条 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密码,第一次登陆系统后必须立即更改密码,以后至少两个月更改一次密码。经用户申请并填写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密码重置申请单(见附件1),管理员用户可以重置该用户密

8、码。第四章 查询与使用第十八条 查询用户在下列情况下应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当事人的信用报告:1.审核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申请,经被查询人书面授权的;2.审核个人作为担保人,有必要考察其信用情况,经被查询人书面授权的; 3. 对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贷后风险管理,需要考察相关个人信用情况的。除上述三种情况外,不得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第十九条 本办法颁布实施后,办理新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时,必须取得客户就下列事项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书面授权:1.授权本中心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客户的基本信息和公积金贷款业务信息;2.授权本中心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以及相关风险跟

9、踪管理中,通过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打印和保存客户的个人信息和信用报告。上述授权需采取授权书的形式。第二十条 本办法颁布实施后,根据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客户信息报告进行贷款审批时,应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使用操作规程(以下简称操作规程)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 对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进行贷后风险管理时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填写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申请单(见附件2),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由查询用户执行查询操作。第二十二条 客户个人信用报告(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申请单),应与相关的个人信用业务申请书、合同和贷后管理文件等档案

10、文件一同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保管。第二十三条 查询用户发现个人信用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时,应及时上报数据上报用户处理。第五章 异议核查和纠错第二十四条 客户如果对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告提供的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存在异议,应建议客户向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或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提出异议核查申请。异议核查和纠错处理要严格按照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规程中的具体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各管理部分别设有异议处理岗位和异议核查岗位,共同负责异议的核查和处理,并组织对错误信息的纠错工作。第六章 数据报送 第二十六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11、数据信息报送应严格遵守中国人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规程(暂行)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报送管理规程(暂行)的有关规定。第二十七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及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处理平台,按照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新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的要求,汇集并处理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住房公积金业务信息,生成数据报文,每月定期向人民银行征信服务中心报送或通过当地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转报。第七章 保密和安全管理第二十八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属商业秘密。凡接触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的部门和人员,在数据生成、传递、报送和保

12、管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保密观念,贯彻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及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数据信息保密的有关规定,不得泄密。第二十九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客户个人信用报告涉及客户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结果和个人信用报告用于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以外的其他目的。第三十条 公积金管理中心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更改审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客户的个人征信数据信息。第三十一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各级用户应规范使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杜绝对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滥用行为。第三十二条 建立数据信息备份环境,以便在系统发生意外瘫痪时及时恢复。个人信用

13、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要及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且必须由专人负责数据备份工作,一旦发生数据丢失或数据损坏,要由相关人员及时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避免造成损失。第八章 罚则第三十三条 管理员用户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未对用户进行有效管理或未及时登记、上报用户信息的,给予通报批评。第三十四条 未按要求进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信息生成和报送的,对承担数据生成责任的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第三十五条 查询用户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未得到客户授权即进行查询,或将查询结果用于本办法规定以外其他目的的,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第三十六条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业务出现的其他违规行

14、为,依照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章 附则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制定并负责解释和修改。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密码重置申请单 2. 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申请单附件1: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密码重置申请单申请人姓名申请人所属机构申请人用户ID申请人所属部门申请人联系电话申请日期申请密码重置原因:申请人签字:受理申请管理员用户签字:主管领导签字:密码重置日期:填写说明:1.上述各项内容均为必填项。2.各项签字应为本人签字。附件2: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申请单申请部门(机构)申请日期申请查询事由1.贷后首次跟踪管理( )2.贷后日常管理( )3.常规业务检查( )4.信贷在线监控( )5.审计工作检查( )6.外部监管部门检查( )7.其他:申请查询内容查询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是否需要打印查询结果:1.是( )2.否( )申请人签字:受理申请部门负责人签字:经办查询用户签字:查询日期:填写说明:.1.本申请单供信用业务风险跟踪管理中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或没有注册查询用户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确实需要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使用。2.上述各项内容均为必填项,各项签字应为本人签字。3.查询内容较多时,可附查询内容清单。4.“申请查询的事由”为勾选项,选择“7.其他”的,应写明具体事由。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