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84214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石港中学 管维萍,1、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8分),(1)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2)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

2、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2、据调查,一些大城市的中学生“吃的看广告,穿的看牌子,玩的看流行”的现象比较严重。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消费甚至超过了父母消费的总和,给家庭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许多家长无奈的表示: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1)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怎样看待它?(4分)(2)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才是理智的?为什么?(4分),(1)这是一种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购买商品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用和生活需要,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以获得一种优越感。购买时往往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会给家庭生活带来压力。这种消

3、费心理是不健康的。(2)求实心理才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在选购商品时考虑到价格、质量、功能、服务等因素,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讲究实惠,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造成经济损失。,表现,特点,态度,从众心理引 发的消费,标新 立异,过分标新立异 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 盲目性,不健康的心理 不值得提倡,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讲究实惠,理智的消费 值得提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盲目从众不 可取,自主探究,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的区分从众心理是一个人因受别人影响而按照别人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现象。攀比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收入阶层之间,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以高

4、阶层的消费方式为参照进行模仿。,1、什么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如何理解?,2、人们的消费受到哪些心理的影响?怎样才能做到避免盲从,理性消费?,4、你怎样看待现在社会上流行的“打包”这一现象?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3、什么是绿色消费?它有哪些特征?有什么意义?,意义:绿色消费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提倡。,1、(1)涵义: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就是要求人们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理解: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

5、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于国于家不利。,(不超前消费),(不滞后消费),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劣行也会推动社会进步。观点二:我国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请辨析两种观点。,(1)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2)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3)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

6、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材料:“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上述事实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2分)(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资源浪费”出谋划策。(6分),消费心理面面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

7、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金钱不是万能的,离开金钱是万万不行的。2.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无论是进行生产建设还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都离不开金钱。3.金钱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不在于金钱本身,而在于人们对金钱的态度。4.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我们应该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去致富,并且对金钱要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适当消费。,正确对待金钱,金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金钱可以买到房子,但买不到

8、家;金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丽;金钱可以买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金钱可以买到谄媚,但买不到尊敬;金钱可以买到权威,但买不到威望;金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金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金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金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金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普希金,江苏几位反贪局长谈金钱 苏州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说,从事这么多年反贪工作,经历过犯罪分子企图送我10万元钱诱惑的考验,也听到过朋友让我辞职开公司、当律师赚大钱的劝告。但我始终认为,追求金钱不应成为人

9、生的唯一目标,否则就会走入迷途。查办苏州市外经委原副主任一案对我触动很大。他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大敛横财近300万元,但他仍不满足,他的目标是要在任职期内积累500万元的原始资本,受贿、索贿、贪污等手段都用上了。有了这么多钱他不敢存银行,家里到处藏着钱,但花钱又非常吝啬,他儿子上大学因为一分之差,要花1万元转本科他都不愿意。很多人像他一样,看待金钱没有一颗平常心,目标定错了,路也就跟着走错了。,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一位副检察长曾当过多年反贪局长。她说,如果有人问我有钱好还是没钱好、钱多了好还是钱少了好,我肯定会回答:“有钱好,钱多了好。”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些钱必须是自己诚实劳动所取得的合法收入。从事

10、17年反贪工作,我接触过几百名跌倒在金钱面前的人,这些人职位高低不同、犯罪情节不同、涉案金额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错位”,随之而来的是金钱观的严重扭曲。金钱成了他们炫耀、虚荣的资本,事业、亲情与金钱相比反而“一文不值”。省计经委原副主任受贿70多万元,他家里书中夹的是钱,床下铺的是钱,但他的亲哥哥带着儿子来南京找他,回去没有路费,却假装身上没带一分钱,向同事借了100元钱给哥哥。他哥哥和侄子在回去的路上不幸因车祸丧生,他被抓后提起失去亲人之事就痛哭流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按照公平分配的原则取得自己的合法收入,同时以努力工作来回报社会和人民,这就是我的金钱

11、观。,太仓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谈了她当反贪局长时办的一个案子,这个罪犯的金钱观,给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太仓市自来水公司原总经理敛财200多万元,家里却没什么像样的东西。人家送的螃蟹、甲鱼,甚至丈夫钓来的几条鱼,她都拿到饭店去卖掉,几年来饭店都记着账,一共3万多元。听到查案风声紧了,她就把钱埋在地下,过一阵子见没动静,就请假回家将钱拿出来晒,最后连女儿都不相信她节俭的妈妈有那么多钱。这个案件对我触动很大,该怎样摆正金钱在心中的位置?金钱的多少与人生价值的大小能画等号吗?我看不能,不义之财越多,人的价值反而越低。,1、人人都是消费者。但在消费者活动中,有人花钱如流水,有人精打细算;有人对名牌趋之若鹜,

12、有人注重实际,讲求实用;有人崇尚流行、赶时髦,有人在各种诱惑和压力下不受干扰,自主决定消费行为。这说明()A人们的消费心理具有复杂性B消费是由每个人的个性决定的C消费需要社会作出统一的规定D消费者要践行统一的消费观,A,近年来,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假日上夜校、上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据此回答:2、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A是量入为出的适度消费 B看到了知识就是力量,是发财致富的根本途径C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D是从众心理的体现,具有盲目性3、材料中的“充电”行为,是一种()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精神文化消费享受资料消费A B CD,C

13、,B,前几年,“打包”现象不太常见,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据此回答:4上述材料说明()A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是一成不变的B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C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日趋理性和成熟D铺张浪费现象已不存在了5对上述“打包”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打包”现象越多越好B“打包”现象越少越好C“打包”是合理消费的结果D“打包”是勤俭节约的体现,要大力提倡,C,D,目前,我国都市中出现了一群被称作“月光族”的年轻人,他们信奉享受生活,每月工资全花光,只要有人敢借给他们钱,多少钱都敢花,他们中甚至有人靠消费信贷,提前住上

14、了豪华房子,开上了私家车。据此回答:6对于“月光族”的认识,正确的是()A这种消费习惯有利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B这种消费方式违背了适度消费的原则C这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他人无关D传统的节俭观念已经过时,能挣会花是时尚7银行为“月光族”提供消费信贷()A应充分考察其还贷能力与信用,减少贷款风险B符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应积极支持其消费 C有助于促进青年人计划消费,改变不良消费习惯D必然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引发通货膨胀,B,A,探究题:请进入下列情境,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写出你的观点和建议。(本题18分)8高中生是重要的消费群体,在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总平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合理消

15、费变得越来越重要。某班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合理消费”的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第一小组的同学调查了本校同学对目前消费的看法。甲说:“现在物价涨幅那么大,以后还不知能长到什么程度,有钱就赶快花。”乙说:“物价上涨已经使得人们手中的钱无形中贬值了,现在更不能消费。”丙说:“消费需要考虑自己的收入情况和需要,不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1)如果该班邀请你参加讨论,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别对三位同学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1)甲: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但盲目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乙:看到了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从而节制当前消费有一定合理之处,但过分

16、抑制消费是不可取的。(2分)丙:根据自己的收入和需要适度消费,是理性的消费者。(2分),第二小组在社会调查中发现,若干年前,人们普遍存在“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然而,社会的高速发展却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吃饭追求营养,穿衣追求时尚,精神追求愉悦、享受”已为更多人所赏识。(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们观念变化的原因。,(2)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消费观念的转变。(3分)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3分),第三小组在调查中发现,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燕尾服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如何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请你为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两条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3)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限制耗能大污染严重企业的生产等,理由是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作用。(3分)又如: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绿色消费、制定减少浪费的政策措施等,理由是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推动作用。(3分),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