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8542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之三,一、工业化的内涵、实践、思想,1、工业化的内涵,工业化的提法出现比较晚,而且有许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1)狭义的定义:即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2)广义的定义(张培刚的观点):指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 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 化的过程。,这种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以机器(包括电脑等日益先进的工具形式)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第三、工业化必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2、世界近代工业化的实践,18世纪60年代

2、开始,英国先后在棉纺、织布、造纸等部门实现从手工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19世纪30年代在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工业化。法国在17891794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开始了工业化 美国在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以后,开始了工业化历程。德国在1848年以后,机器大工业开始快速发展。3、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工业化实践的发展,也催生了工业化思想。工业化思想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萌芽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感性认识,发端于18611894,形成于1895民国初期,成熟于20世纪3040年代。,二、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发端,1、洋务运动及早期洋务派的工业化思想,(1)标志中

3、国工业化开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发展军事工业为重点,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秩序为目的的一次自上而下的现代化运动。这一运动从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算起,一直持续到甲午战争。大约40年,中国在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从工业化角度考察,洋务运动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在机器大工业的引导下,进入了工业化时期。,(2)早期洋务派的工业化思想,第一、关于近代工业的必要性认识,a、机器制造一事,为自强之本。曾国藩说:“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力,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精通其法,仿

4、效其意,使西人擅长之事,中国皆能究之,然后可以徐图自强。”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认为:“始则师而法人,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b、采用机器生产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冯桂芬说:“又如农具、织具,百工所需,多用机轮,用力少而成功多,是可资以治生。”李鸿章:“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信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第二、关于工业化过程重点产业发展的认识,a、以军事工业为重点的思想 曾国藩:“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

5、造轮船等具为下手功夫。”李鸿章:“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中国若不认真取法,终无由以自强。”,b、以民用工业为发展重点的思想 郭嵩焘:“日本在英国学习技艺二百余人,而学兵法者甚少。盖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嵩焘欲令李丹崖携带出洋之官学生,改习相度煤铁及炼冶诸法,即兴修铁路,即电学,以求实用。”,第三、工业化过程必须坚持自主发展的原则,冯桂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说:“或曰:购船雇人何如?曰:不可,能造、能修、能用则我之利器也;不能造,不能修,不能用则人之利器也。”,第四、工业化的实现必须注重人才培养,曾国藩:“宜博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书院及军政、船政

6、等院,分门学习。”,李鸿章:“选募学生出洋肄习西学,培养人才,实为自强根本。”,2、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工业化思想,第一、发展机器大工业的直接原因在于机器能提高劳动效率,提高 产品质量。,郑观应说采用机器可以“事半而功倍,亦工省而价廉”,而且制造出的商品“精巧绝伦”。,薛福成提出了机器能“殖财养民”,因为机器使“一人兼百人之工”,“所获之价,一人可兼二、三”。,第二、机器大工业是振兴商务的基础。陈炽:“工者,商之本也”郑观应:“论商务之源,以制造为急,而制造之法,以机器为先”,第三、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发展民族工业,郑观应说:“人但知购办机器可得机器之用,不知能自造机器则始得机器无穷之苗永业。各机

7、器能自造,则各种货物亦自能制造,所造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售于人,不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第四、主张采用民办的形势发展近代机器大工业,郑观应批评官督商办是“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马建忠认为:“为今之际,不但不禁,且必多方劝导”,凡是“富有之家及小有资本者皆可纠集股份,广设棉艺之局。”,三、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形成,1、后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工业化思想,(1)康有为的工业化思想,第一、实现工业化是世界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他说:“夫今己入工业之世界矣,己为日新尚智之宇宙矣,而吾国尚以其农国守旧愚民之治与之竞,不亦滇乎?”,第二、工业化的本质就是“成大工厂以兴实业”,他说:“今为机器之世,多机

8、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而“机器所成,倍人者三十,故其国富强之力亦倍三十。”,第三、工业化的目标是定为工国,他说:“皇上诚讲万国之大势,审古今之时变,知非讲明国是,移易民心,去愚尚智,弃守旧,尚日新,定为工国而讲求物质,不能为国。”,(2)梁启超的工业化思想,第一、工业化的目标是以工立国,第二、工业化的组织形式是走托拉斯垄断之路,1897年,他指出:“中国之人耐劳苦而工价贱,它日必以工立国者也。”,他说:“托辣斯者,生计界之帝国主义也。夫政治界之必趋于帝国主义,与生计界之必趋于托辣斯,皆物竞天择自然之运,不得不尔。”,第三、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依靠力量是中国的大资本家,他指出:“古代之英雄,多出于政

9、治家与军人;今日之英雄强半在实业界。”,(3)严复的工业化思想,第一、工业是国民财富的源泉,他说:“百工之事,于国财有增进否?平而观之,必有所增,殆无疑义?”,第二、发展工业比发展农业更有利,他说:“农业恒有畛畔,不若工业之易扩充也。一厂既立之后,使求者日多,其为广供至易,农则势有不能。”,2、洋务派后期主要代表人物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1)张之洞与洋务运动,第一、办新式工业的重点有所不同。致力于钢铁工业和修建铁路。因为这是中国对兴办新式工业已有一定经验,世界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第二、重视为洋务运动进行理论上的辩护和论证。他发挥自己清统名士的学术专长,写出了劝学篇等书,为洋务运动辩解。,第三、以举洋债作为洋务活动的主要资金来源。,(2)张之洞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详细分析了农工商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以工为本”的主张。,第二、发展新式工业的具体原因在于解决养民和塞漏卮两个现实问题。,第三、提出了以发展钢铁工业为重点产业的思想。,第四、举洋债是兴办近代新式工业的主要依赖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