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938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卢梭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的简介.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 卢梭,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卢梭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父亲又因为惹上官司远走他乡。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他基本上靠着寄人篱下窘迫寒酸地长大。如果卢梭有履历表,那“职业”一栏他会填:学徒、家教、小偷、小白脸、男仆、游吟歌手、浪漫作家、哲学家。1778年,

2、已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的卢梭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死时穷困潦倒,死前被马车撞翻,又被狗扑伤践踏。,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卢梭的几点重要思想,一、平等理论二、社会契约论三、人民主权学说,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就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在他看来,要实现个人自由,离不开平等,因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卢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财产占有应该尽可能地平等,以及在法律规定下人人权利平等的原则,为人民主权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一、平等理论,卢梭针对当

3、时社会财富占有极端不平等的现状,他又明确提出“政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他的财产划分标准是:“就财富而言,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用更通俗的话讲,就是“应该既没有乞丐,也没有富豪”。他在自传体小说忏悔录中,申述过自己向往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土地”的愿望,这些显然都是维护小私有制的要求。这表现出他不仅反对封建的特权制度,而且也要求限制过快地发展资本主义大工商业的倾向,这和当时多数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一、平等理论,在论政治经济学中,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不平等,他主张国家干预工商业活动,反对经济自由;国家专心致力

4、于农业,确保小私有制;进行税制改革,对打私有者可以财产累进税,按土地比例征税,对一些奢侈品征收重税;制定取缔奢华,限制继承权的法律等等。与此相对,他把农业和手工业放在一切技术的首位,认为它们“是最自由的,而且是最接近于独立操作的”。这些主张在政治上是激进的,在经济发展思想上却是倒退的。,一、平等理论,卢梭政治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17、18世纪流行的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的思想。但他的叙述带有鲜明的人民性,卢梭把这一点概括为“人民和主权者的同一”。卢梭设想的社会契约基本过程是:人们在缔定社会契约时,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由于任何一个结合者也同样这样做,他就可以从集体那里获得自

5、己所让渡给别人的同样的权利,得到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并且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人民是主权者,就不会损害全体成员和任何个别的人。,二、社会契约论,他这样概括社会契约的宗旨是“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他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维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而“服从自己本人”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特征和矛盾。它力图把自由和服从这种对立的东西统一在国家的整体里。,二、社会契约论,从国家方面看,卢梭要求人民整体拥有最大的权威和力量,要求个人有服从国家的精神。他把政治意义上的公民称为“分数”、“整体的一部分”,把国家比喻为“公共人格”。他反复强

6、调,个人愈彻底地把个人权利交给整体,愈密切地融合于整体,这个国家就愈完美。他甚至赋予国家权利以“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服从公意,全体可以迫使他服从,这等于“迫使他自由”。从个人方面看,卢梭认为经过社会契约,个人以道德的自由、社会的自由代替了天然的自由,而且获得了法律面前的平等。他认为,这种法律权利上的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就是说,“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定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二、社会契约论,卢梭在近代西方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人民主权学说。从字面上看,他赋予最高权威的性质同布丹和霍布斯的提法很相似,但由于他坚持人民是主权者,法律和政府服从

7、于人民主权,所以权威与民主又是统一的。,三、人民主权学说,卢梭提出,主权实质上由公意构成。主权权力是绝对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任何公众决定、任何一种根本法律,都不能约束人民共同体。具体讲,主权的性质有以下几点:首先,主权是不可转移的。因为主权者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有自己的意志,所以主权只能由人民掌握。如果人民唯唯诺诺地服从,就等于丧失人民的品质。,三、人民主权学说,其次,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某一部分人的意志不成其为公意。他明确反对前人的分权学说,反对将立法权、行政权、税收权、司法权、战争权、内政权、外交权并列平行的提法。他以为这些权力仅是主权权威所派生的东西,是从属于主权的,它们只能执行最高

8、意志。再次,主权是不能被代表的。因为公意是不可能被代表的。他反对英国式的代议制,认为这是人民腐化、国家败落的征象,意味着人民丧失了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对公共事务的热心。他认为,英国人民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选举之后不过是奴隶,人民等于零。,三、人民主权学说,在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上,卢梭提出了他的法律思想。卢梭认为法律是国家的唯一动力,所谓社会契约赋予政治体以生命,立法赋予政治体以行动。立法的原则是法的意志的普遍性与法的对象的普遍性。法律是公意的行为。立法者只能是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这一权力同样是不能剥夺、不可转移的。,三、人民主权学说,卢梭特别要求,人民的意志高于其他政治团体,所

9、以任何个人的命令不能构成法律;反之,任何个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否则法律就不具备本身真正的性质。他的用意,在于强调立法活动不能流于偏私。法律的目的在于人民全体最大的幸福,可以概括为两大主要的目标,即自由和平等。,三、人民主权学说,卢梭的教育思想,一、论人的天性二、自然教育理论三、公民教育理论,1、论人的天性 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他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在他看来,儿童之所以乖张任性,不是自然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不良导致的。卢梭的天性哲学体现在教育上,便要求教育脱离社会文化的监牢而使人性得到发展。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

10、归于自然”,弃恶扬善,恢复其天性。也就是说,教育要“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人要成为“天性所造成的人,而不是人所造成的人”。,教育思想 1、论人的天性,2、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影响 卢梭指出:“教育有三个来源:或来自自然,或来自人,或来自事物。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致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卢梭还进一步指出,“教育的这三种要素,其中自然教育完全非人力所能控制,事物的教育我们对他也只具有一部分的势力;只有人的教育是我

11、们所能够支配的。”因此,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教育相配合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思想 2、自然教育理论,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并不是回复到原始社会的退化之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即身体强壮、心智发达、能力强盛的“新人”。卢梭猛烈地抨击封建教育。他指出,封建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发展、抹杀儿童天性与成人的区别,以至不根据儿童特点施教,硬将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因此,他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主张根据每个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教育思想

12、 2、自然教育理论,(1)婴孩期(出生2岁)。这一时期教育以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通过合理的饮食、衣着、睡眠和游戏,养成健康的体魄,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2)儿童期(2岁12岁)。这一时期是“理性的睡眠时期”,以感觉教育为主要教育内容。另外,仍应继续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康身体。他认为,“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反对这一时期让孩子读书。在他看来,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教育思想 2、自然教育理论,(3)少年期(1215岁)。这一时期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的时期。卢梭主张,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青年期应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以道德教育为主的青春

13、期应以社会科学为主。他比较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在他看来,问题不在于学到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而在于他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即反对古典主义,主张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主张行以求知。卢梭非常注重劳动,认为劳动不仅可以学到技术,而且可以锻炼身体。通过智育和劳动教育,爱弥尔将会成为一个手脑并用的人,将来既是一个工人,又是一个哲学家。,教育思想 2、自然教育理论,(4)青年期(1520岁)。这一时期以道德教育为主,其中有宗教信仰的养成。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善良的感情、良好的意志和判断能力。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反对惩罚,主张自然后果法,即让儿童经受由于过失招致的后果,而自知纠正错误行为。“他打坏他

14、所有的家具,你别忙着给他另外的家具,让他感觉到没有家具的不方便。他打破他房间的窗子,你就让他昼夜都受风寒,决不要埋怨他给你造成的种种麻烦,不过,你要让他头一个感觉到这些麻烦。”在宗教教育方面,主张“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反对宗教迷信,主张对上帝的深刻信仰必须凭借理性和良心。反对给儿童灌输各种关于上帝的荒诞的观念,反对强迫儿童记诵宗教教条和宗教礼拜仪式等。,教育思想 2、自然教育理论,3、公民教育理论 在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一文中,卢梭提出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公民的思想。卢梭认为教育要培养忠诚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从一个人诞生的时候开始。主张从儿童能阅读时就看关于本国知识的书籍,

1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理解国家的物产、省区及城市,学习本国的历史以及一切法规,20岁时就是一个良好的公民。另外,他主张由国家掌管学校教育,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即使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的公家教育,不管是哪一处,所收的费应该是放低到使最贫苦的也能付与。”,教育思想 3、公民教育理论,卢梭有力地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地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的观念,提出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等。出于他在教育上所起的革命作用,有人将卢梭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教育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如德国教育家巴西多以及裴斯泰洛奇

16、、杜威等深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思想的简析,当然,卢梭教育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过分强调儿童的需要、兴趣及个人生活经验的价值;强调家庭教育,忽视学校教育;要求离群索居,脱离社会的影响培养“自然人”,反映了其思想偏激的一面,或者说是反社会的一面。,教育思想的简析,卢梭的影响力,卢梭的政治原则影响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反映在重要的历史文献当中。法国革命中诞生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确认“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可以见到卢梭思想的痕迹。在1791年宪法中,承认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可剥夺的和不可转移的,“主权属于国民”。1793年宪法更为充分

17、地体现了卢梭的一系列政治原则。,卢梭对政治思想的影响,卢梭有关政府权力来自主权者人民,应该服从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政府官员在于人民的任用,以及他的批判与革命精神等等,被以后的民主主义者接受和发扬,例如德国的费希特和美国的潘恩、杰弗逊。卢梭的公共意志论在德国政治哲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康德和黑格尔都把自己政治原则的提出描述为自由意志的演化。,卢梭对政治思想的影响,卢梭的政治思想论著对中国的影响,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叶资产阶级改良派身上。康有为、梁启超曾经在理论上承认,社会历史最终有进步到民主共和的阶段。只是他们认为民主只是将来的事情,当时的中国只能取法英国和日本,实行孟德斯鸠的君主立宪制。

18、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曾在1901年著文介绍过卢梭的“民约学派”,1903年又写下近世欧洲四大家政治学说,其中以最多的篇幅介绍了卢梭,是中国最早系统地介绍卢梭政治学说的论著之一。,卢梭对政治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和刊物的大量发行,译书汇编开始翻译连载卢梭的民约论。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卢梭的民主学说为思想武器,猛烈批判反动的清王朝,批评改良派的观点,号召发起民主革命。当时名噪一时、销行量达百万余册的邹容的革命军,就明确借用了卢梭的思想,自始至终贯穿了人民自由平等和革命权利的原则,全面地明确地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口号、政策和原理。在日本出版的新湖南上,杨笃生的文章

19、也宣传了卢梭“个人权利主义”、人民主权和公意的思想。,卢梭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他的三权分立思想后被美国采用演变成将权力分给总统、参议院、政议院,三者互相制约。美国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潘恩在人权论中无情的抨击主权在君的主张:“主权作为一种权利只能属于国民,而不属于任何个人;一国的国民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一种不可剥夺的固有权利去废除任何一种它认为不合适的政府,并建立一个符合它的利益的、意愿和幸福的政府。”虽然人民主权的思想源远流长,但卢梭在该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卢梭对人民主权原则进行了独创性的、合乎逻辑的系统表述。,卢梭对美国的影响,美国的1787

20、年宪法和后来的人权法案,都体现了卢梭思想的精神。更值得注意的是,卢梭思想的影响甚至超出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而达于社会主义运动。恩格斯曾经评价说,平等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作用,在大革命的时刻以及在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作用,而今天差不多在一切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自然起着很大的鼓励作用。”,卢梭对美国的影响,启蒙时期的思想家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均提出过分权的原则,其中以孟德斯鸠的“说”影响最大。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而确立的州宪法通常明确地表达了分权的观点。早期州宪法的分权制度虽不完善,但它将殖民地时期集权的混合政府管理体制改造为由三个部门分享政府权力的管理体制,既有效地阻止了专制

21、统治,也杜绝了清教徒的寡头政治,维护了人民主权原则。,卢梭对美国的影响,殖民地十三个州为了争取独立组成邦联政府,制定了邦联条例,但是邦联条例并未实行原则,这是因为战争的特殊环境需要国家政府高度集权,但各州又不愿放弃原有的重大权力,联邦政府只能把有限的权力集中于国会,以便能迅速有效地做出决断。在这种情况下,邦联条例的制定使美国初步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领导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为美国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卢梭对美国的影响,作为自然和感情的宣扬者和提倡反对哲学家的感情宗教的战士,卢梭在文学上的影响力是所向无敌的。他走上了1750年以前由汤姆森的四季译本在德国开始,继而由瑞士的一些评论家和

22、反对当时流行的伪古典主义的田园诗人所开辟的道路。青年时代在日内瓦呆过几年的雅各比把他的作为宗教真义的感受论至少部分归功于卢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以歌德的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和席勒的剧本强盗为标志的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革命是由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的,据说,后来克林格尔作出了这个惊人的论断:卢梭(通过爱弥儿)是这位年轻人一生中最好的导师。甚至连席勒和赫尔德也一度热情地赞美过卢梭。特别重要的是:席勒的美育书简显然是针对把自然和国家对个人的要求协调起来的问题而发的。因为,席勒认为,自然和国家之间的必要的协调的关键在于可在美好事物中发现的感情和理智的一致,这种看法使我们看到三种主要类型的经验集中于

23、一个焦点,在三者的融合中出现了一种新唯心主义。,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卢梭的作品,1761年,小说新爱洛绮丝发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这部小说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作者指出,封建的等级偏见和道德观念,才是造成这对青年悲剧的根本原因。书中,朱丽的父亲是个有着浓厚封建等级偏见的贵族,他顽固地反对将女儿嫁给一个出身第三等级的家庭教师,强迫她嫁给贵族德伏勒玛。作品中的圣普乐和朱丽,都具有反封建精神,他们反对封建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圣普乐是个品学兼优,才貌双全的知识分子,他不承认封建道德和等级观念,把恋爱视为基本的人权。,新爱洛绮丝,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这两部书既引起了百科全书派的

24、尖锐批评,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当时,法院下了通缉令,教会也发出声讨书,两本书在许多地方被教会当众焚烧。瑞士当局下令逮捕他,他只好逃往普鲁士管辖下的讷沙泰尔,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但是,此时,卢梭的名声已经传播到欧洲各地。卢梭同伏尔泰之间的矛盾也加剧。卢梭一度到英国居住,不久又回到法国。,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表述是探究是否存在

25、合法的政治权威,“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所说的政治权威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他的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一说,就划分了一个时代。社会契约论被誉为“人类解放的第一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第一个煽动者”。,社会契约论,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出版,这两部书既引起了百科全书派的尖锐批评,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当时,法院下了通缉令,教会也发出声讨书,两本书在许多地方被教会当众焚烧。

26、瑞士当局下令逮捕他,他只好逃往普鲁士管辖下的讷沙泰尔,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但是,此时,卢梭的名声已经传播到欧洲各地。卢梭同伏尔泰之间的矛盾也加剧。卢梭一度到英国居住,不久又回到法国。,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是一篇很大程度上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这是西方第

27、一个完整的教育哲学以及第一部教育小说。,爱弥儿,卢梭晚年时最有名的著作是忏悔录。在残酷迫害、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他写了这部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充满逼人的悲愤。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是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说,“只有正直的人才会幸福”,“善的意志”成为他的理想国的基础。卢梭也相信人性善,他提倡宽容理性,坚定地反对任何政治暴力。同是论述理想国的

28、原则,不同于柏拉图,卢梭将其理论框架完全建立在“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自由意志”。这个基础就实在多了。,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卢梭情史,那时我已经十六岁半。我虽然不能说是一个美少年,但是我那小小的身材却很匀称,腿脚纤小玲珑,神态洒脱,容貌清秀,嘴小而可爱,乌黑的眉毛和头发,一双小而微陷的眼睛有力地放射

29、出热血中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我当时对于这一切丝毫没有理会,而且我从来也未曾想到过我的风采,只是在以后我已不能拿它取得好处的时候才想到过一下。因此我除了因年龄关系而胆怯以外,同时还因为天生多情而胆怯,我总是怕自己使别人不痛快。此外,虽然我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世面,对社交方面的礼节习惯完全不懂,我的知识不但不能弥补我的短处,反而使我越发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因此更加胆怯了。节选自卢梭的忏悔录,十六岁时卢梭的长相,卢梭曾受到一名美丽贵妇德华伦夫人的接济,他在她家中住了将近十年。德华伦夫人成为他情妇的同时,还是他的义母1743 年,在另一位贵妇的帮助下,卢梭成为了当时法国驻威尼

30、斯大使的秘书。1745年,他开始同旅馆中的佣人黛蕾丝勒瓦色同居。两人一共育有5 个孩子,却一直到卢梭56 岁时才得以完婚。,卢梭情史,卢梭住在德华伦夫人的奢华庄园里,不停书写情诗以滋养这段传奇的恋情。他这样记录下他的邂逅:“我所见的是一个风韵十足的面庞,一双柔情美丽的大蓝眼睛,光彩闪耀的肤色,我立刻被她俘虏了”。年轻英俊的卢梭由于经常受到来往于华伦夫人家庭里的贵妇小姐,甚至那些不甘寂寞的厨娘们的关注,她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挑逗勾引他。为了使她认为少不更事的卢梭不致走上邪路,华伦夫人决定亲自做卢梭的性启蒙教师。在卢梭20岁时,他们终于突破所谓“母子”界限,发生了肉体关系。,卢梭情史,在卢梭与华伦夫人

31、两个人相爱的同时,还存在一位第三者管家阿奈。他们构成了微妙的三人世界,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不过,在与华伦夫人享受肉欲之欢后,卢梭总感觉有一种难以克服的忧伤,好像犯下了乱伦罪似的。在与华伦夫人相爱的同时,卢梭也爱过很多女人,并无所顾忌饱尝肉体之欢,尽管每每事过之后,他会觉得有愧于华伦夫人。这恰如卢梭自己所说,“我的整个一生被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爱情各占去一半,甚至我曾在同一时间亲身体验了这两种爱情”。,卢梭情史,卢梭在30年后(1768年),回到格勒诺布尔华伦夫人的墓前悼念致哀。在最后的一部回忆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卢梭用充满爱情的词语回忆起德瓦伦夫人:“在四五年里,她享受了一个世纪的生

32、命和纯洁而完美的幸福”是的,来过安纳西的人,是幸福的。,卢梭情史,1745年,卢梭和黛蕾丝勒瓦色同居了。黛蕾丝是他在巴黎的旅馆中的佣人。此后他们一起生活,有了五个孩子,但卢梭把孩子全部送进了育婴堂。谁也不明白,是什么东西引动卢梭接近黛蕾丝。她又丑又无知;她读写全不通;她不晓得十二个月份的名称,不会合计钱数;她的母亲贪得无厌卢梭声言他对黛蕾丝从来没有半点爱情。黛蕾丝晚年贪酒,甚至曾追逐过少年养马夫。大概卢梭喜欢的是这种优越感:感觉在财力上和智力上都毫无疑问比她优越,而且她是彻底倚赖着他的。他与大人物为伍总不自在,从心底欢喜贫贱愚直的人;但是他把她几乎当妻子般看待,所有赞助卢梭的名伶贵妇都不得不容

33、忍她。,卢梭情史,有人说,卢梭不是完全依靠前人的文化滋养成长起来的一个思想家,而是依靠女人、直觉及大自然而触发灵感的一个思想家。他有天生的英俊面庞和匀称健美的身材,他的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有着天然的吸引贵族妇女的魅力。他的文学素养是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在华伦夫人和大自然的教育熏陶之下逐渐形成的。他写情感充沛的抒情散文诗,而且具有异常细腻而优美的文笔。他的语言与表达之优美,以至让那个生活严谨得比钟表还精确的康德都自愧弗如。,卢梭情史,两个女人在卢梭的生命中占有着最重要的地位,一个就是华伦夫人,另一个是和卢梭相濡以沫数十年最后终成眷属的戴莱丝。卢梭对前者的爱情成分少,尊敬的成分多。在后者那里,卢梭真正的收获了爱情,虽然戴莱丝只是一个女仆,但是她给予了卢梭信任,宽容和理解。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仰视,而应该是两个人平等的对望。,卢梭情史,有人批评卢梭是一个极其神经质的人,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是一个思想不切实际的、糊涂的思想家,这样的批评大体上是正确的。但是远比他的缺点更重要的是他的洞察力和杰出的创造精神所闪现出来的思想火花,两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影响着现代思想。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他坚持自然神,反对无神论,唯心主义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简评卢梭,The End,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