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程序、沉降、调查表、防治措施建议表、评估报告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程序、沉降、调查表、防治措施建议表、评估报告提纲.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工作技术程序框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按图A.1开展工作。图A.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技术程序框图附录B(规范性附录)北京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表B.1进行划分。表A.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类别/条件复杂中等简单备注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发育强烈:现状地质灾害3种或以上,或单种地质灾害规模达到大型,危害较大地质灾害发育中等:现状地质灾害2种3种,或单种地质灾害规模为中小型,危害中等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现状地质灾害1种或无,个别地质灾害规模小,危害小地形地貌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微地貌发育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单一,有古河道等微地貌
2、分布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微地貌不发育构造地质与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距离小于IOOOm,非全新世断裂发育与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距离1000m3000m,非全新世断裂较发育与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距离大于3000m,非全新世断裂不发育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含水层为多层结构且地下水位年际变化大,岩土体结构复杂、性质差,水文地质变化很大含水层为2层3层结构且地下水位年际变化较大,岩土体结构较复杂、性质较差,水文地质变化较大含水层为单层结构,地下.水位年际变化小,岩土体结构简单、性质良好,水文地质变化不大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注:每
3、类条f卜中,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为该类复杂类型。附录C(规范性附录)区域评估成果不适宜建设项目C.1北京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不适宜建设项目清单a)对于开发利用孔隙承压水、岩溶水的地下水项目;b)重要线状工程(铁路、轻轨地铁、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架路、隧道工程、油气管线等);c)地下水开采、矿产资源开采、机场、高层建筑、水库(枢纽)、供(给)水厂、通信、学校、医院等重大工程;d)对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化工项目、垃圾填埋场项目、污水处理、液(气)罐站场项目等;e)其他的需要一事一议,单独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项目。附录D(资料性附录)地面沉降估算D.1地面沉降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D.1.1分
4、层总和法a)黏性土及粉土层按下式计算:S=AP.1+6。b)砂土卵石层按下式计算:ES一含水层(黏土层、粉土层、砂层、卵石层)最终沉降量(mm);八一黏土层、粉土层压缩系数;eo黏土层、粉土层原始孔隙比;H计算土层的厚度(mm):一由于地下水位变化施加于土层上的平均荷载(kPa);E一砂土的弹性模量,压缩时为Ec,回弹时为Es(MPa);总沉降量等于各土层沉降量的总和。D.1.2单位变形量法以已有的地面沉降实测资料为根据(预测期前34年的实测资料.),计算在某一特定阶段(水位上升或下降)内,含水层水头每变化Im相应的变形量,称为单位变形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5cIc=c式中:Is、IC水位升
5、、降期的单位变形量(mm/m);hshc同时期的水位升、降幅度(m);SsSc相应于该水位变幅下的土层变形量(mm)。为反映地质条件和土层厚度与IS、IC参数的关系,将上述单位变形量除以土层的厚度(mm),称为该土层的比单位变形量,按下列公式计算:r,IsASsIs=HAhsxHr,IcScIc=HMcxH式中:IsI,c水位升、降期的比单位变形量(1./m)。在己知预期的水位升降幅度和土层厚度的情况下,土层预测回弹量或沉降量按下列公式计算:S=Is=FszHSc=Ic=IcAhH式中:Ss、Sc水位上升或下降Ah(m)时,厚度为(mm)的土层预测沉降量(mm)。D.1.3为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
6、趋势,在水位升降已经稳定的情况下,土层变形量与时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计算:式中:St预测某时刻t月以后的土层变形量(mm);U固结度();t时间(月);N时间因素;Cv固结系数;压缩时为Cvc回弹时为Cvs(mm?/月);H土层的计算厚度,两面排水时取实际厚度的一半,单面排水时取全部厚度(mm)。注:C1.,单位一般用cm2s,换算关系为1.cm2s=2.59108mm2yH0附录E(资料性附录)地质环境调查表地质环境调查按表E.1执行。表D.1地质环境调查表调查点编号野外局程(m)室内位置地理位置大地坐标经度:。,”纬度:。,“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现象描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描述:人类活
7、动类型描述:照片记录及编号:项目名称:填表:月日复核:时间:年附录F(资料性附录)地裂缝调查表地裂缝调查按表F.1执行。表E.1地裂缝调查表名称地理位置省(市、区)县(市、区)乡村组编号野外:坐标经度:。,“高室内:纬度:。,“发育特征单缝特征缝号形态延伸向倾向倾角长度宽度深度性质位移填充物出现时间及活动性1直线O折线口弧线度mmm拉张,平移口下错方向:距离:年月日口停止,口尚在发展2群特征缝数分布、发育情况发生发展情况面积km2问距:mm排列形式缝的规模始发时间盛发时间停止时间尚在发展C1.平行,产状:阶步指向:长m至m年月日年月日至年月日年月日口趋增强口趋减弱口斜列,产状:阶步指向:宽m至
8、m口环围,圆心位置深m至m口杂乱无章成因类型口地下开挖引起口抽排地下水引起地震和构造活动引起胀缩土引起形成地质环境条件裂缝裂缝-区地貌特征:口山顶,口山坡,口山脚,口平原与山脊、山坡、山脚或平原土坎的走向关系:口平行,。横交,斜交裂缝(受裂)巨岩土层时代:岩性:受裂土层时间:土性:F伏层时间:岩性受裂岩土层:时间:岩性:胀缩土特性:膨胀性:口强,口中口弱,含水量%条件裂缝区构造断裂1组:走向,倾向,倾角2组:走向,倾向,倾角岩层中的主要断裂产状:土层中有无新断裂及其产状主要构造断裂产状1组:走向,倾向,倾角2组:走向,倾向,倾角有无新的构造断裂及其产状诱发动力因素地下洞室开挖(含矿山采空区)抽
9、排地卜.水口地建口水理作用洞室埋深m洞室规模:长宽高与裂缝区位置关系:开挖时间:开挖方式:开挖强度:口井、孔、坑道,井深或坑道埋深m水位降深:日出水量:与裂缝区的位置关系:抽排水时间:口始于年月日口止于年月日口仍在继续烈度,发生时间年月日断层活动活动断层的位置:产状:长度:性质:活动时间:活动速率:断距口降雨,口水库水,口地表水,口地下水作用时间:水质(PH):口开挖卸荷作用开挖时间:方式:深度:口其它作用引起的干湿变化灾害情况已有灾害损失潜在灾害予页测毁房间,阻断交通处小时,伤亡人员人陷坑发展预测潜在损害预测口缝数增多;口原有裂缝加大:口行动强度增加毁房间:阻断交通处:伤亡人防治情况已采取的
10、防治措施及效果今后防治建议附录G(资料性附录)活动断裂调查表活动断裂调查按表G.1执行。表F.1活动断裂调查表断裂名称地理位置调查点编号大地坐标经度:。“纬度:。,”断裂性质时代类型出露地表断裂口隐伏断裂上断点埋深(m):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位移(m)活动性质正断层口逆断层走滑断层正-走滑断层逆-走滑断层上盘时代:岩性: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下盘时代:岩性: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基本特征破碎带地形地貌特征对建(构)筑物及市政设施的影响示意图填表:复核:时间:年附录H(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表按表H.1执行。表G.1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表分区编号分布位置建设项
11、目类型地质灾害类型综合评估危险性防止措施一级分区二级分区组团01、片区、街道街区组团02、片区、街道街区注1:各分区可根据不同建设工程类型分别做表注2:本表与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图配合说明表G.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表地质灾害类型监测工程治理措施地面沉降大型优先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监测和InSAR技术地下水回灌井、注浆加固、回填加固、预留标高、桩加长、充填注浆、换应变基础中型以卫星定位系统监测和InSAR技术为主,水准测量为辅小型以精密水准测量,基岩标、分层标组监测技术为主地裂缝巨型、大型、中型一级监测用水准对点监测、短水准剖面监测、三维变形测量仪监测;二级监测以水准对点为主、卫星定位系统监测为辅
12、。避让、换应变基础、加强变形监测、高压喷射注浆和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上部结构、横跨或斜跨地裂缝的建筑物部分折除、填土掩埋、回填、夯实等小型一级监测用水准对点监测、短水准剖面监测、三维变形测量仪监测:二级监测以水准对点为主、卫星定位系统监测为辅:三级监测应监测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监测。活动断裂避让砂土液化采用振冲法、挤密碎石桩法、强夯法、板桩围封法进行地基处理附录I(资料性附录)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报告提纲1.1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报告提纲按可按下列章节进行编制。前言应包含任务由来、工作依据、目标、要求等内容。1评估工作概述1.1 评估区概况1.2 评估区规划与建设概况1.3 以往工作程度1.4
13、工作方法、完成工作量及质量评述1.5 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1.6 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2地质环境条件2.1 区域地质背景2.2 气象、水文2.3 地形地貌2.4 地层岩性2.5 地质构造2.6 工程地质条件2.7 水文地质条件2.8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1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3.2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3 现状评估结论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1 规划区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2 规划区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3 预测评估结论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5.1 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指标的确定5.2 地质灾害危
14、险性综合评估5.3 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5.4 防治措施6结论与建议6.1 结论6.2 建议附图应包括实际材料图、工程地质剖面图、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图、适宜性评价等系列图件1.2图件宜按下列要求进行编制1.2.1 实际材料图应反映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所获得的实际地质资料,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a)图上应包括区域评估区范围和调查区范围,各类地质灾害调查点、勘探点、水样、土样、地质灾害监测点等的位置及编号,典型剖面的位置和编号;b)按规定的色谱表示简化的地理、地质要素;c)采用不同颜色的线型符号表示评估区、调查区的范围;d)采用线型符号表示各类典型剖面的位置及编号等。1.2.2 工程地质剖面
15、图应反映垂向地质结构,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a)水平比例尺一般为1:2000,垂直比例尺1:200-1:1000,采用线型符号表示剖面的位置等;b)按规定的色谱表示简化的地理、地质要素;c)采用点状符号表示剖面图代号、钻孔编号及间距、标高、终孔标高、岩土单元体代号、层面标高、层底标高、层厚变化情况。1.2.3 地质灾害现状、预测评估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分布规律及趋势,并湎足下列要求:a)现状评估图在评估区范围内或附近各类已发地质灾的位置、类型、成因、规模、稳定性、危险性等,采用显著颜色的点状、线状、面状符号表示地质灾害现状;b)预测评估图主要反映地质灾害灾种、规模、危害性、危险性、发
16、展趋势等,采用符号及显著颜色表示在图中相应位置,符号及颜色应与己发生地质灾害表示的颜色及符号有所区别。1.2.4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应主要反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结果。其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a)平面图按规定的素色表示简化的地理、地质要素;采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结果;b)采用显著颜色的线性符号或者面状普染颜色表示评估区内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结果;c)综合分区说明表内容主要包括:分区编号、分布位置、建设工程类型、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类型、危险性级别、规划建设用地适宜性、防治措施建议等。1.2.5 建设场区适宜性评价图主要反映
17、区域评估区规划区建设工程适宜性评估结果采用不同面状普染颜色表示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附录J(资料性附录)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类型部署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类型每平方千米工作量部署按表J.1执行。表1.1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地质灾害类型每平方千米工作量部署序号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量单位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调查点个20105地面沉降监测点个231-2钻孔个23I2地裂缝地质灾害调查点个20105钻孔个23I2砂土液化地质灾害调查点个352312钻孔个2312标贯原位实验孔231-21-2活动断裂地质灾害调查点个20105实测剖面km231-2钻孔个231-2注1:不足1平方千米按照1平方千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