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珠蚌的人工采苗.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99303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珠蚌的人工采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育珠蚌的人工采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珠蚌的人工采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珠蚌的人工采苗.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育珠蚌的人工采苗钩介幼虫的鉴别与采苗鱼的选择1 ,钩介幼虫成熟度的鉴别其方法是先用开壳器撑开河蚌,加塞固定到一定的宽度,然后用探针的尖端,在孕育鲤瓣的中部刺挑出少许钩介幼虫,如果挑出的钩介幼虫能互相粘连成一条链丝,为发育成熟。或者用小吸管刺破孕育鲤瓣,吸出少许,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如视野里的钩介幼虫大部分或全部破膜,两壳张开活动,足丝互相粘连,说明本批钩介幼虫已大部分或全部发育成熟,可以进行采苗。否则,视为尚未成熟,暂不宜用于采苗。作为采苗的钩介幼虫一定要发育成熟,只有发育成熟的钩介幼虫才能脱离卵膜,从亲蚌(雌蚌)的鲤腔中排出,可用其足丝和钩。附着鱼鳍和鲤上。倘若排出的钩介幼虫尚未成

2、熟,还裹在卵膜中不能附着,则达不到人工采苗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雌蚌的钩介幼虫的成熟规律,即鲤瓣后端的钩介幼虫先成熟,前端的后成熟,成熟一批,释放一批,分批排尽因此,在检查时,应在鲤瓣的近前端部位取样,如大部分卵成熟,表明此蚌的钩介幼虫破膜一半以上,可以进行采苗。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时间短,防止早产或流产2 .采苗鱼选择选好寄主鱼在人工育蚌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寄主鱼,钩介幼虫就完成不了胚胎发育的全过程,达不到繁殖后代的目的。寄主鱼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钩介幼虫的附着效果和变态率。选择合适的寄主鱼,是钩介幼虫顺利地完成变态发育,继而获得更多仔蚌的关键。各地的实践表明:采用黄颗鱼代替鳏鱼作寄主鱼,能获得*效果,因为黄颗鱼具有耐低氧、生活力强、不易死亡、外鲤大、寄生率高、性情温和、操作方便和容易管理等优点。也有人采用缩鱼。鳗鱼虽然温顺易养,但三角帆蚌的钩介幼虫通过其鲸时,多被滤食掉,附生的数量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