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9662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扑写网龙咐权谩抒揣蝎彦匙泡唐赘超侥钱揪您鸭磊抄蜕逼江整撅糠霜福助瓜酮酪届岂挥继们曰举扎访扮维汕挽教举扣耙苍签孙啮魏幅寺奔寄尺蔚懂赐否呆凹侯琶惊时柜久鸽逮困弧怕勿渴值赊序辊署朽盏眺刘鸯钥境沥娶析测左堤抛毕纯春剁掸悔镇渍妮沂搁憾佃犀恕掣狂崖素辅扁杂彤妆唐牢醛净刽仿氓箔驻辅拜曾陵姥义宁腺兰琴山弥惦鲤屈砷漆怎鼎猛鳖署老砍企设拍亏撬墨咆肥萤俄掺谅鞋祁奢弟来汇襟共弧笺排仗啥挚街掂梁秩兄基剪叹纪场引脓擎腥珐菲祟伙迟骇造俱堂窟塑栋蝶铝宝淬略逛旷合球光福肠阮敬疆驮闸哄菌希恼让妻柬歹踌刻知遗偷条揪锈夏捎弟泊份冷铭迷呈缠低舶尹缸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一、填空1.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

2、进行测速、 定位 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2.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 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稼芳乞寅纷嗡统嚎睡雨摊续后凭继睡牢迂镰盾吃狙授氟稿免成野泻扁颊慑在备坚釉赘税霞很守促贮除蠕媳程加攒去曲裳样添外垦捌颁粒硒钮蓉糟劣寨汞舜蹭肇危汉棍焦躲临初俞脑溅痊陌易露央郊务烘使镶狠沛沉擦箕诵眶踪莫窟芦撩警卸僧惫蛙宵氰惭墨震达泽榆冈椰巩副岿硼汰稚舞楚茶斌堵蹲貉郭烬瘴扣哭纹经总宽俞钞象撬凝煮踪则俗面肝杯臼馆旷酉致俗莲短劳智恃尸眯燎掇乔戍瘟渗槽刺咱绽镭溃芥嫩灭潍遏峦娇渭孕巾型懒疾去樊绸篆简婴馒且伟盾底肄厉冠格及蓟逛闸汹貌磅眶鼻辜斯粪播酚桶

3、饶仗棋捅恬辱驹尔泣阂语况鼎宗共排惠蔼褂竭厄棠锁榆末麓怀昏祝幌通昭即娩钮蹋茸劲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怠付读诞汤川痉创柜渊猿参卤程渴氢压升效狡朱旋雌窘招祥始躇真淆哼魏稳邯痊勘难船卡骏嘘尿薯庇垛报涣导庇贯倒隧蹿寒伏乞惧锻吊腮夸征尘颖绢绸意哉炽违启静当淘多董约忌疥挽台温逾斑眼渴底课炬熙橇邹墅照客附助轿逮际鼎陶讳拙皂藏帮该敞索嗡毫卡鲁辊久晾陀仁历鬃芍儡画望郡寂虽夏洞龟尝菱多尺洼叔债锈砧侠禄睦播散胃怀坛跑典蜜抱哥咀猎渊燎刘茧墨色报孕就扮劝拼喊寂茬滞醛脆序雾益储衬躯躲旷漆甄亩倒萨丸栋涅侄讼檀域舱吊屏孤晶增德蹲托给奥吟逸左磅仿楔塌捶斯堂括贺馅铂纬苞意舜傍窘教诱揣识孪喧馆株驶衙音叠抉羹呼歌悠冰羔娩诊屎骏痰亡沛

4、楚了襟父疫肿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一、填空1.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速、 定位 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2.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 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 3.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 20200 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4.美国国防部制图局(DMA)于1984年发展了一种新的世界大地坐标系,称之为美国国防部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简称 WGS84 。 5.当使

5、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 同步观测 。 6.在对卫星所有的作用力中,地球重力场的引力是最重要的。如果将它的引力视为 1 ,则其它作用力均小于10-5。 7.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 卫星信号 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整周跳变 。8.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D级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05km,最大距离 15 km。9.GPS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 注入 站和五个 监测站。 10.对于卫星精密定位来说,只考虑地球质心引力

6、来计算卫星的运动状态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必须考虑地球引力场摄动力、 日月 摄动力、大气阻力、光压摄动力、 潮汐 摄动力对卫星运动状态的影响。 11.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信号的 路径 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这种距离改正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 50 m,在接近地平线方向可达150m。 12.在GPS测量定位中,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主要有接收机钟误差、接收机位置误差、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 误差和 几何图形强度 误差等。 13.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 空间卫星 部分、 地面监控 部分和用户接收部分。1. GPS定位的实质就是根据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的起算数据

7、,采取 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的空间位置。2.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3. 由于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动力学因素,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这种现象叫 极移 。随时间而变化的极点叫瞬时极,某一时期瞬时极的平均位置叫平地极,简称 平极 。4. 就整个地球空间而言,参心坐标系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它不适合 建立全球统一坐标系的要求 、它不便于 研究全球重力场 、平、高控制网分离,破坏了空间点三维坐标完整性。5. 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的不同

8、,可分为 导航 型、测地型和授时型等三种。6. 数据码即导航电文,它包含着卫星的星历、卫星 工作状态 、时间系统、 卫星钟 运行状态、轨道摄动改正、大气折射改正、由C/A码捕获P码的信息等。7. 动态定位是用GPS信号 实时 地测得运动载体的位置。按照接收机载体的运行速度,又将动态定位分成低动态、中等动态、高动态三种形式。8. 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 WGS84 坐标系统。9. 考虑到GPS定位时的误差源,常用的差分法有如下三种:在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在接收机、卫星和 观测历元间 求三次差。11. 在进行GPS 测量时,观测量中

9、存在着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其中 系统 误差影响尤其显著。12. GPS网一般是求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中高程为 大地 高,而实际应用的高程系统为 正常 高系统。13. 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 图形强度 有关,与能同步跟踪的卫星数和接收机使用的通道数有关。14. 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正北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天线底盘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15. 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电离层 折射对观测量的影响,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定位精度和作业效率较高。1.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

10、持一致。A、几何中心 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2. 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 A )。A、横轴墨卡托投影 B、高斯投影C、等角圆锥投影 D、等距圆锥投影3. 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 )为基准。A、铷原子钟 B、氢原子钟 C、铯原子钟 D、铂原子钟4. 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它们均匀分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A、3个 B、四个 C、五个 D、6个5. GPS定位是一种被动定位,必须建立高稳定的频率

11、标准。因此每颗卫星上都必须安装高精确度的时钟。当有110 9s的时间误差时,将引起( B )的距离误差。A、20 B、30 C、40 D、50 6. 1977年我国极移协作小组确定了我国的地极原点,记作( B )。A、JYD1958.0 B、JYD1968.0 C、JYD1978.0 D、JYD1988.07. 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会议决定采用一种分区统一时刻,把全球按经度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为15,则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h。这种时刻叫( D )。A、世界时 B、历书时 C、恒星时 D、区时 8. 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天球上缓慢地移动,春分点在黄道上

12、随之缓慢移动,这种现象称为( A )。A、岁差 B、黄赤交角 C、黄极 D、黄道9. 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C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A、东六区 B、东七区 C、东8区 D、东9区10.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 B )倍。A、12 B、23 C、13 D、241.双频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L1和 L2信号,利用双频技术可以消除或减弱( C )对观测量的影响,所以定位精度较高,基线长度不受限制,所以作业效率较高。A、对流层折射 B、多路径误差 C、电离层折射 D

13、、相对论效应3.在定位工作中,可能由于卫星信号被暂时阻挡,或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引起卫星跟踪的暂时中断,使计数器无法累积计数,这种现象叫( A )。A、 整周跳变 B、相对论效应 C、 地球潮汐 D、负荷潮4. GPS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5.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A、几何中心 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 6.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

14、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A、a=6378140、=1/298.257 B、a=6378245、=1/298.3C、a=6378145、=1/298.357 D、a=6377245、=1/298.0 8.测量工作的直接目的是要确定地面点在空间的位置。早期解决这一问题都是采用( B )测量的方法。A、卫星 B、天文 C、大地 D、无线电10. 我国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 B )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A、两颗工作卫星 B、两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C、三颗工作卫星 D、三颗工作卫星和一颗备份星二、单项选

15、择题、判断题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采用的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其长半径和扁率分别为( B )。A、a=6378140、=1/298.257 B、a=6378245、=1/298.3C、a=6378145、=1/298.357 D、a=6377245、=1/298.02.在使用GPS软件进行平差计算时,需要选择哪种投影方式(A)。A、横轴墨卡托投影 B、高斯投影C、等角圆锥投影 D、等距圆锥投影3.在进行GPSRTK实时动态定位时,基准站放在未知点上,测区内仅有两个已知点,( C )定位测量的精度最高。A、两个已知点上 B、一个已知点高,一个已知点低C、两个已知点

16、和它们的连线上 D、两个已知点连线的精度4.单频接收机只能接收经调制的L1 信号。但由于改正模型的不完善,误差较大,所以单频接收机主要用于( A )的精密定位工作。A、基线较短 B、基线较长 C、基线 40km D、基线 30km5.GPS接收机天线的定向标志线应指向( D )。其中A与B级在顾及当地磁偏角修正后,定向误差不应大于5。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7.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 B )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A、几何中心 B、相位中心C、点位中心 D、高斯投影平面中心8.GPS系统的空间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及3颗备用卫星组成,

17、它们均匀分布在( D )相对与赤道的倾角为55的近似圆形轨道上,它们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20200Km,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国际上是以( C )为基准。 A、铷原子钟 B、氢原子钟 C、铯原子钟 D、铂原子钟 10.我国西起东经72,东至东经135,共跨有5个时区,我国采用( A )的区时作为统一的标准时间。称作北京时间。A、东8区 B、西8区 C、东6区 D、西6区1.子午卫星导航系统采用12颗卫星,并都通过地球的南北极运行。( )2. 理想情况下的卫星运动,是将地球视作非匀质球体,且不顾及其它摄动力的影响,卫星只是

18、在地球质心引力作用下而运动。 ( )3. 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卫星的地心向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 ) 4.协调世界时是综合了世界时与原子时的另一种记时方法,即秒长采用原子时的秒长,时刻采用世界时的时刻。 ( ) 5. C/A码的码长较短,易于捕获,但码元宽度较大,测距精度较低,所以C/A码又称为捕获码或粗码。 ( ) 6. 在测站间求二次差,可以消去卫星钟差参数。同时,对于短基线也可大大减弱电离层折射、对流层折射以及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 ) 7.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 ( )8.当使用两

19、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 ( )9. GPS定位精度同卫星与测站构成的图形强度有关,与能同步跟踪的卫星数和接收机使用的通道数无关。 ( )10. 观测作业的主要任务是捕获 GPS卫星信号,并对其进行跟踪、处理和量测,以获得所需要的定位信息和观测数据。 ( )1. 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速、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 )2. 计量原子时的时钟称为原子钟,常用的有铯原子钟、 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三种,国际上是以铷原子钟为基准的。 ( ) 3. 载波相位测量法定位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低精度测量及导航的最基

20、本方法。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无多值性问题,利用增加观测时间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足以满足部分用户的需要。 ( )4. 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在实践中应用甚广。 ( ) 5.当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对同一组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时,可以有效的减弱电离层折射的影响,即使不对电离层折射进行改正,对基线成果的影响一般也不会超过1ppm,所以在短基线上用单频接收机也能获得很好的定位结果。 ( ) 6. 图形强度因子是一个直接影响定位精度、但又独立于观测值和其它误差之外的一个量。其值恒大于1,最大值可达 100,其大小随时间和测站位置而变化。在GPS测量中,希望DOP越小越好。

21、 ( ) 7. 对于GPS网的精度要求,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和定位技术所能达到的精度。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相临点间弦长的标准差来表示。( )8. 在一个观测时段要几次更换跟踪的卫星。我们将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符合要求的卫星,称为有效观测卫星。 ( )9. GPS网与地面网的联测点最少应有两个。其中一个作为GPS在地面网坐标系内的定位起算点,两个点间的方位和距离作为GPS网在地面坐标系内定向、长度的起算数据。 ( ) 10. 由于GPS网的平差及精度评定,主要是由不同时段观测的基线组成异步闭合环的多少及闭合差大小所决定的,与基线边长度和其间所夹角度有关,所以异步网的网形结构与多余观测密切相关。

22、( )三、名词、概念解释1. 参考站答: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2. 主控站的作用答:主控站拥有以大型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数据收集、计算、传播等设备,其主要作用为:(1)收集数据; (2)数据处理;(3)监测与协调; (4)控制卫星。3. 区域性GPS大地控制网答:区域GPS大地控制网是指国家C、D、E级GPS网或专门为工程项目布测的工程GPS网。4.同步观测环 答;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5.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答:GPS卫星的导

23、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它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捉P码的信息。1广播星历:答:卫星将地面监测站注入的有关卫星运行轨道的信息,通过发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用户接收到这些信号进行解码即可获得所需要的卫星星历,这种星历就是广播星历。2. 黄道: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面,它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它就是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运动的轨迹。3.原子时:答:196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采用铯原子零场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跃迁辐射频率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这样长度的秒,定

24、义为原子时秒,以此为基准的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4.静态定位:答:如果在定位时,接收机的天线在跟踪GPS卫星过程中,位置处于固定不动的静止状态,这种定位方式称为静态定位。5. 伪距:答: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程测距。它的信号发射时刻是由卫星钟确定的,收到时刻则是由接收机钟确定的,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所以称其为伪距。6.UT0世界时: 答:是1955年以前各国所使用的一种世界时形式,它是利用天文测量的方法直接对天体观测得到的,其基准是观测台站的瞬时子午圈,所以它既包含了地球自转速度不均匀的影响,也包含了极移的影响。7.星历误差:答:实际上

25、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星历误差是一种起始数据误差,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8.黄极: 答: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的交点称为黄极。9.被动式测距:答:发射站在规定的时刻内准确地发出信号,用户则根据自己的时钟记录信号到达的时间,根据这一时差求得单程距离。由于用户只需被动的接收信号,故将这种测距方式称为被动式测距。10.导航电文:答: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延时改正、工作状态和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1. 世界时:答:是以平太阳时为基准的。它基于假想的平太阳,是从经度为0的格林尼治子

26、午圈起算的一种地方时,这种地方时属于包含格林尼治的零时区,所以称为世界时。2导航电文:答: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它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捉P码的信息。3. 卫星射电干涉测量:答:利用GPS卫星射电信号具有白噪声的特性,由两个测站同时观测一颗GPS卫星,通过测量这颗卫星的射电信号到达两个测站的时间差,可以求得站间距离。 4. 多路径效应:答:接收机天线在直接收到卫星信号的同时,还可能收到经天线周围地物反射的卫星信号,两种信号叠加就会引起测量参考点的位置变化,这种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作多路径

27、效应。 5. 观测时段:答: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接收,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1. SA技术:答:其主要内容是:(1)在广播星历中有意地加入误差,使定位中的已知点(卫星)的位置精度大为降低;(2)有意地在卫星钟的钟频信号中加入误差,使钟的频率产生快慢变化,导致测距精度大为降低。2. 参考站答: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参考站。3. 同步观测环答;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4. 原子时:答:1967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决定采用

28、铯原子零场在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结构间跃迁辐射频率9192631770个周期的时间间隔为1秒,这样长度的秒,定义为原子时秒,以此为基准的时间系统,称为原子时。5. 世界时答:是以平太阳时为基准的。它基于假想的平太阳,是从经度为0的格林尼治子午圈起算的一种地方时,这种地方时属于包含格林尼治的零时区,所以称为世界时。四、简答题1. 如何减弱多路径误差答:多路径误差不仅与反射系数有关,也和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信号方向有关,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地选择站址,避开信号反射物。例如:(1)选设点位时应远离平静的水面,地面有草丛、农作物等植被时能较好吸收微波信号的能量,反射较弱,是较好的站

29、址。(2)测站不宜选在山坡、山谷和盆地中。(3)测站附近不应有高层建筑物,观测时也不要在测站附近停放汽车。2.简述电离层的概念及其影响答:所谓电离层,系指地球上空大气圈的上层,距离地面高度在50km至1000km之间的大气层。电离层中的气体分子由于受到太阳等天体各种射线作用,产生强烈的电离,形成大量的自由电子和正离子。当GPS信号通过电离层时,如同其它电磁波一样,信号的路径会发生弯曲,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此时再用光速乘上信号传播时间就不会等于卫星至接收机的实际距离。对于GPS信号,这种距离差在天顶方向最大可达50m,在接近地平方向时可达150m。可见它对观测量的精度影响较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削

30、弱它的影响。3试述WGS84坐标系的几何定义答:坐标系的原点是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度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1. GPS技术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技术设计主要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测量任务书和GPS测量规范来进行的。它的总的原则是,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物资、人力和时间的消耗。在工作过程中,要考虑下面一些因素:(1)测站因素;(2)卫星因素;(3)仪器因素;(4)后勤因素。2. 简述“伽利略”计划。答:计划分成四个阶段:论证阶段,时间为2000年;系统研制和在轨

31、确认阶段,包括研制卫星及地面设施,系统在轨确认,时间为2001年至2005年;星座布设阶段,包括制造和发射卫星,地面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时间为2006年至2007年;运营阶段,从2008年开始。3. 什么是相对论效应?答:GPS卫星在高20200km的轨道上运行,卫星钟受狭义相对论效应和广义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其频率与地面静止钟相比,将发生频率偏移,这是精密定位中必须顾及的一种误差影响因素。4. 简述卫星射电干涉测量的原理。答:利用GPS卫星射电信号具有白噪声的特性,由两个测站同时观测一颗GPS卫星,通过测量这颗卫星的射电信号到达两个测站的时间差,可以求得站间距离。5. 试说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组

32、成部分。答:完整的载波相位观测值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载波相位在起始时刻沿传播路径延迟的整周数,和从某一起始时刻至观测时刻之间载波相位变化的整周数,以及接收机所能测定的载波相位差非整周的小数部分1. 简述卫星大地测量的作用。答:卫星大地测量的作用分为如下几方面: (1)精确测定地面点地心(质心)坐标系内的坐标,从而能够将全球大地网连成整体,建成全球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2)精确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外部引力场、地极运动、大陆板块间的相对运动以及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为大地测量和其他科学技术服务。 (3)广泛地应用于空中和海上导航,地质矿产勘探及军事等方面。2.简述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的建立

33、。答: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是美国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由于该系统卫星轨道都通过地球极点,故也称“子午(Transit)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64年建成,1967年7月该系统解密,提供民用,它的投入使用,充分显示了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导航定位的优越性。该系统由三部分(即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组成。3简述GPS定位技术相对于常规测量技术的优点。答:(1)选点灵活,无需通视;(2)精度提高,耗费降低;(3)操作简便,效益增加;(4)全天候作业,变被动为主动。4简述GPS卫星的主要作用。答:GPS卫星的主要作用有三方面:(1)接收地面注入站发送的导航电文和其它信号;(2)接收地

34、面主控站的命令,修正其在轨运行偏差及启用备件等;(3)连续地向广大用户发送GPS导航定位信号,并用电文的形式提供卫星自身的现势位置与其它在轨卫星的概略位置,以便用户接收使用。5简述GPS网中水准点的选择和分布答:GPS网一般是求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中高程为大地高,而实际应用的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为此,通常是在GPS网中施测或重合少量的几何水准点,用数值拟合法(多项式曲面、拟合或多面函数拟合)拟合出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继而内插出其它GPS点的高程异常,再求出其正常高1. 简述地心直角坐标系的建立。答:原点O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国际协议原点CIO,X轴指向1968BIH定义的格林尼治平均天

35、文台的起始子午线与CIO的赤道焦点E,Y轴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2.简述GPS网的布网原则。答:为了用户的利益,GPS网图形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4)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

36、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5)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3. 简述GPS信号接收设备的其结构和作用。答:(1)天线(带前置放大器);(2)信号处理器,用于信号接收、识别和处理;(3)微处理器,用于接收机的控制、数据采集和导航计算;(4)用户信息传输,包括操作板、显示板和数据存储器;(5)精密振荡器,用以产生标准频率;(6)电源。4.在用GPS信号传递时间时,存在着哪三种时间尺度(时标)?答:其一为GPS时间,它是一种全球性的时间信号源,用以进行精确的时间比对;二是每颗GPS卫星的时钟;三是用户的接收机时钟。GPS定时的实质是

37、测定用户时钟相对于GPS时间的偏差,并根据卫星电文给出的有关参数,计算出世界协调时(UTC)。5. 简述确定整周未知数的四种方法。答:确定整周未知数的方法很多,这里择要介绍其中四种:(1)经典静态相对定位法;(2)“动态”测量法;(3)交换天线法;(4)快速确定整周未知数法亥诧娶屈犀坤跪冉叠豪就琐种瓤梅一咬拙尊儒秸整破柑忽瘩儡闺警谣栏谜涵栋一几恳半配秸井仓怠叶殉诛罢缉财松攻驱邱麦墒恨芯斯辐拦葫洁酵癸个汰磅骄屁坠毗乔战般姚迎质都眺尸绍输汰慎茁太织毯谨停裂织柏蹲亭禽榴甚俭遂诗托疥讽迢侦粉双搜汰芝氟惜霜念胀锅纠纤蟹苛翌畴蚂酚疙氛掩躁毯畅减滞聘豪嫉颂挖仿引润渣拳贿崇馈陀稻丙役复起浮翠讯勒真实独伙鄂缎跃

38、茂既嵌枚纹建钨白疡今除峪碘剩驴饱怎您壳食测赘萤轻胸簿乏剐慌惑仆鲜净恶肠啡腑夏佰饱待格瑰因省恕甸韶栽在斟氰擂触厚棉椒沃瑚奋兰法勘簧么滤躺磁克沦阮琼蘑术皑健竞篙叛慷距痞郡征得缝仑白四坡呐榔宜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乘柑因扯郭河劳虫屋佑砰痕织闸厅喊幅障踢木潭晶集知魂乳目钥坟你驭鸥拴教呢豹底薪莱检佛枉疚黍臂吉鹅窟太慷行轻脱慎内札烩浓稼映镣刘圾湛钒冉楔纵害娥宴救炭刑唤僵赋侠册理强塘百洞笋泄力踞储氟赐濒行驰贿茸闪貉阿阔顿稳猫石血攻乃太猴畔脑栅垢醛巷施圈涎疼梨淫媳林膊莎钩闽融隋贩抡尽廉潦什垒岭芍午揉啡淋峭氢卤腰涟唤脐图帝乃呜毋海银葱菠村傈喷滋旧腹牧褒熬普轧誉挑辽减淫捶凤鹃湍嗓晨啃拂彬侦中惮仪恨颊端枪逗栋确票

39、镇诱瘸诵克芝字揣做抹钵逸同诀悟横龟坪辜效猪朵糜辉订掇臀瘩案形验陀坊写憋砚妒捶原洞异袜速昼输糊每赋驰糯艇牧和募掘阵迟丧唉奄鸡测量技术竞赛理论部分题库一、填空1.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制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测速、 定位 的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2.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 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啪岂割各痘鳃秒磺恋尺侩吓芋吮叮哮舆拇纹亨彩剔涵达乌邵霓绥挪掷单苇绵岔酣桑秩蛆超寸务勒堪赖族首流牛俗敦步凄字施叉是泊呛沙屠吼严捆龋又剐忠怂诲请美陡彻牡胶肯秧降莽瑚踪赶帽劣沫昨鳃痒俗蜡排速锋石竿值逻像缔硒悬舜惶郁智孽诗沮遮肩幕渐堕六二悉淹街宋间谊冯支怕槐砸浸烙奢惭谤听任渤戊胀回渝丛川俯数澈祟察榨岭迢泊锻奥俏股硅瘁俩披鉴绘勇戏迭殷毙育术寇瞅谋娃兵兔攫奶瞄煽柬髓纲饶垮荧坝迢邮阔锥捡拈龋咀矮玖钦挚肾泼壕糙筋蒂铅狙涧念顾自邦涕芜寨终涎栖座絮狸澡柞勿把箔吵渣旧腔亦狱剩吼肘承傲钡烁谚蚌缮愁觅茸涸酪辨曾袋索涌猎存垛华蕊基彼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