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0370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简史及赏析方法包括沁园春长沙.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典诗词发展简史及赏析方法,其一歌到春秋方成诗,离骚一曲有赋辞。汉朝两代乐府盛,大唐绝律至今时。其二宋词把酒烟柳巷,元曲街头弄文章,明代小说成一派,民国新诗话短长。,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晚唐五代的发展,到宋代已蔚为大观。宋词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它与宋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词产生于民间,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宋代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官享受的待遇非常优厚。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就公开鼓励大臣们“多买歌儿舞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整个社会形成了竞相追求享乐的风气。又由于宋代(特别是北宋)社会相对安定,政局相对稳定。词这种带着浓厚的娱乐色彩,几乎没有传统的政治、道德负荷的文学形

2、式,在宋代终于找到了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所以便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发展起来了。,韩馥蕖,“羞杀李白,气死杜甫。”后人续人间词话评道:“韩氏之词,夺苏辛2分半豪迈,占后主2分半凄绝,骑易安2分半婉约,留三变2分半传众。”加起来正好十分,所以得了个“十全”词人的雅号。,咏闪电 忽然天空一火燫,可能神仙要抽烟,如果不是要抽烟,为何又是一火燫。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上头细来下头粗。有朝一日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宋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时期。北宋初中期的词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特点,在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内容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3、,艺术上多用白描手法。代表词人主要有柳永、张先、欧阳修、晏殊、晏几道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柳永。北宋后期的词,最大的特色是词的诗化,主要词人有苏轼、秦观、周邦彦、贺铸等。南宋前期的词强烈地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词人有李清照、张孝祥、张元干等。南宋后期的词分为两派:一派以辛弃疾及其追随者为代表,多表现爱国精神;一派以姜夔、吴文英等为代表,主要在艺术上精雕细刻。,词的起源,词最先是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歌辞而出现的,属于音乐文学的形式范畴。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讲,词乃是在隋唐之际配合隋唐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歌辞形式。节选自刘尊明词的起源面面观,(2)词调与词题 词调描写词时

4、所依据的乐谱、乐调。每个词调都有个名字,即词牌。词牌不像我们平常写作文的题目一样,它与词的内容是不一致的。比如说相见欢龟虽寿,听起来好像是写欢喜、高兴的气氛,但其实是描述悲凉、凄惨的曲调。因此从北宋起,就有人在词牌下加一个小标题,表明题意。词题起一个补充作用。,(3)词体 根据乐调的变化,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一般来说,是这样分为三类:小令:58个字以内 中调:5890个字 长调:91个字以上。最短的小令只有14个字,最长的长调有200个字以上,可见悬殊是很大的。每一首词有分段,词中称为:单调:不分段,往往就是一首小令,篇幅较短;双调:两段,也叫片或阕或遍,上片下片,前阕后阕;三叠、四叠:即三

5、段四段,尤其四叠极少见。,古典诗词鉴赏方法,一、知人论世,兼及流派风格其一、了解诗人的生平简历。掌握作家的生平,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其二、把握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中都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其三、熟悉诗人的诗歌流派及风格。同一流派作家的作品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他们在题材的选择、形象的塑造、语言的风格以及创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读古诗词,甄别流派,可以更好的把握诗的意旨及其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是由创作个性决定作品在思想与艺术上总的特色,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艺术个性。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的不同

6、,在创作中就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古典诗词,都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就具体而言,如陶渊明的淡远拙朴,王维的恬淡空灵、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王安石的雄健高峻、苏轼的乐观旷达、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同时要注意的是,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也往往是高考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悲歌;苏轼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而著称,却也有“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婉约之作。,二、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意境,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是诗的灵魂,

7、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分析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又叫艺术手法或表现方法。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是考查古典诗歌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通感、双关、设问、反问等。诗中修辞手法运用之处往往正是全诗最为精彩,韵味最为悠长之处,必须仔细咀嚼,反复吟咏,才能深入领会作品的神妙之境。描写手法有衬托(从侧面进行描写,作为陪衬,以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分为正衬和反衬),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白描

8、(不加渲染、铺陈,使用最简炼的笔墨,抓住形象主要特征进行描写,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对比,抑扬,远近、高低、点面等结合,动静,闹静,渲染,烘托,跌宕,炼字等.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其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加强诗歌的感染力。融情入景的写法可以使诗歌含蕴蕴藉,余韵悠长),托物言志(先咏物,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借助它来抒情,是通过塑造一个形象整体象征,以达到抒发某种感情的目的。),借古讽今(通过吟咏历史以讽喻现实的一种手法,也是咏史诗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沁园春.长沙,月落乌啼霜满天,

9、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忧国伤己),(清静无为),(少年壮志),(老而弥坚),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 舸 遒 遏,1、前三句点明了、及,3、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2、寒秋作何理解?,三、研习全文,绿色给人以活力,竞争给人以动力,“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5、齐读下阕,说说这

10、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练习一: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明确:上阕为设问,引出下文;下阕为反问,回应前文。,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总结: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四、结合沁园春雪,复习有关词知识。,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

11、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练习二:根据有关词的知识,从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一项:沁园春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呤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12、。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A、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B、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 C、渐月华收练;此事何难 D、渐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阅读以下两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作品。,咏蛙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人静夜寂叫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咏蛙 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地上似虎形。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毛泽东在离家乡五十多里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当时学校规定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为言志,学生们写的大都是些尊孔读经、追求成名成家的内

13、容。而毛泽东满腔热情地抒发了一个青少年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校长李元甫及监考的国文教员读后惊呼:“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大才。”(此诗写于1906年,诗人时年13岁。),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毛泽东写了一首诗给父亲,表现了他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七绝呈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不经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走近作者:初步了解作者作品特点:,气冲斗牛,胸容天下。,到了写作本诗,已是年。三相比较,他的精神更丰富了,他的志向更明确了,他的人格更完善了。在自己的人生中,诗人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这才是人生真谛。一个发展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命运的升降起伏。得意而不忘形,悲哀而不丧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这对我们是很有教益的。这警省我们要与时俱进,一步一层楼,一层一重天。要记住,时时丰富自己,人生无止境,避免人生无谓的悲剧。诗言志,歌咏言。在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下,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险境中,毛泽东给我们吟唱了一首昂扬的青春砺志之歌。,作业,请仔细诵读本词,并能熟练背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