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0607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集成电路设计基础,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与信息学院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殷瑞祥 教授,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9.1 TTL基本电路 9.2 CMOS基本门电路及版图实现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 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 9.5 了解CMOS存储器,2,9.1 TTL基本电路,3,TTL反相器,4,具有多发射极晶体管的3输入端与非门电路,与非门电路,5,TTL或非门,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9.1 TTL基本电路 9.2 CMOS基本门电路及版图实现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 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 9.5 了解CMOS存储器,6,9

2、.2.1 CMOS反相器,7,NMOS和PMOS的衬底分开NMOS的衬底接最低电位地,PMOS的衬底接最高电位Vdd。NMOS的源极接地,漏极接高电位;PMOS的源极接Vdd,漏极接低电位。,输入信号Vi加在两管g和s之间,由于NMOS的s接地,PMOS的s接 Vdd,所以Vi对两管参考电位不同。,CMOS反相器的转移特性,8,Vi Vtn 导通,Vi Vdd-|Vtp|截止Vi Vdd-|Vtp|导通,NMOS:,PMOS:,PMOS视为NMOS的负载,可以像作负载线一样,把PMOS的特性作在NMOS的特性曲线上,整个工作区分为五个区域A B C D E,CMOS反相器的转移特性(续1),9

3、,A区:0 Vi Vtn,NMOS截止 Idsn=0PMOS导通Vdsn=Vdd Vdsp=0,反相器转移特性(续2),10,B区:Vtn Vi Vdd,NMOS饱和导通,等效为电流源,NMOS平方率跨导因子,PMOS平方率跨导因子,PMOS等效为非线性电阻,在Idsn的驱动下,Vdsn自Vdd下降,|Vdsp|自0V开始上升。,反相器转移特性(续3),11,C区:Vi Vdd,NMOS导通,处于饱和区;PMOS也导通,处于饱和区;均等效于一个电流源。,反相器转移特性(续4),n/p对转移特性的影响,12,反相器转移特性(续5),13,D区:Vdd/2 Vi Vdd/2+Vtp,与B区情况相反

4、,PMOS导通,处于饱和区,等效一个电流源:,NMOS强导通,等效于非线性电阻,反相器转移特性(续6),PMOS截止,NMOS导通。Vdsn=0|Vdsp|=VddIdsp=0与A区相反,14,E区:Vi Vdd+Vtp,反相器转移特性(续7),15,CMOS反相器的转移特性和稳态支路电流,反相器转移特性(续8),PMOS和NMOS在5个区域中的定性导电特性。,16,对于数字信号,CMOS反相器静态时,工作在A区 或E区Vi=0(I=0)Vo=Vdd(O=1)Vi=Vdd(I=1)Vo=0(O=0)状态转换时:(I=0)(I=1)(I=1)(I=0),Is-s=0 Pdc=0,Is-s 0Pt

5、r 0,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研究瞬态特性必须考虑负载电容(下一级门的输入电容)的影响。脉冲信号参数定义上升时间tr Vo=10%VomaxVo=90%Vomax下降时间tf Vo=90%VomaxVo=10%Vomax 延迟时间td Vi=50%VimaxVo=50%Vomax,17,NMOS和PMOS源、漏极间电压的变化过程为:Vdsn:0Vdd|Vdsp|:Vdd0,即 123原点,18,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续1),Vi从1到0 CL充电,考虑到上拉管导通时先为饱和状态而后为非饱和状态,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可分为两段来计算。,19,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续2),Vo|Vtp|,

6、20,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续3),饱和状态时,假定VC(0)=0,恒流充电时间段有,非饱和状态时,NMOS的导通电流开始为饱和状态而后转为非饱和状态,输出脉冲的下降时间也可分为两段来计算。,21,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续4),Vi从0到1 CL放电,22,CMOS反相器的瞬态特性(续5),饱和状态,假定VC(0)=Vdd,恒流放电时间段,非饱和状态,tf=tf1+tf2,反相器电路图到符号电路版图的转换,(a)电路图(b)漏极连线,(c)电源与地线连线(d)栅极与输入输出连线,23,各种形式的反相器版图,(a)垂直走向MOS管结构,(b)水平走向MOS管结构,(c)金属线从管子中间穿

7、过的水平走向MOS管结构,(d)金属线从管子上下穿过的水平走向MOS管结构(e)有多晶硅线穿过的垂直走向MOS管结构,24,并联反相器版图,(a)直接并联(b)共用漏区(c)星状连接,25,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与非门和或非门电路:(a)二输入与非门(b)二输入或非门,26,与非门的版图,(a)按电路图转换(b)MOS管水平走向设计,27,或非门版图,(a)输入向右引线(b)输入向上引线,28,传输门,传输门不仅是MOS集成电路中的一种基本电路,而且还是一种基元,因为其它基本电路,如反相器,实际上也是由传输门组成的。,NMOS传输门电路只含有一个MOS管,栅极加控制电压V,衬底接地。MOS管

8、的漏极D与源极S分别接输入与输出。输出负载是一个电容CL,它是后级的输入电容。,NMOS传输门,MOS管的结构是对称的。D和S在结构上没有任何差别。通常,规定输入端为D,输出端为S。因为:这种电路是不加电源电压的;电路正常工作所需的能量全由输入端提供。当MOS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就对CL充电,在CL上建立输出电压,其能量由输入端提供。或者CL对输入端放电,把能量还给输入端。因而,输出电压总是小于或等于输入电压。所以,规定输入端为D,输出端为S。,NMOS传输门(续),传输门电路很简单,但分析还相当麻烦。因为:1)控制MOS开关导通与否的电压是Vgs=VVO,而不是V。这里VO既是输出电压,又重新

9、作用在 g-s之间,是百分之百的负反馈,象一个“源极跟随器”。2)负载是一个电容CL,它有充放电过程,输出电压Vo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当开关断开,停止充放电时,电容CL上的电荷将保持不变,相应的输出电压Vo也保持不变(MOS呈高阻态)。所以,传输门不仅仅是一只开关,而且还有记忆能力。,NMOS传输门(续),规定符号:,NMOS传输门(续),1)=0(V=0),NMOS不通,VO和O保持不变,即 VO=VO,O=O 2)=1(V 0)NMOS导通与否取决于Vgs=V-VO若 VO V-Vtn Vgs Vtn NMOS导通,这时若Vi VO CL被充电 VO上升 Vomax=V-Vtn若Vi V-V

10、tn Vgs Vtn NMOS不通 VO=VO,NMOS传输门(续),假定:=0 V=0=1 V=Vdd I=0 Vi=0 I=1 Vi=Vdd则传输门的输出电压Vo特性为,=0 VO=VO=1 VO=min(Vi,V-Vtn),NMOS传输门(续),1)传输门由控制开关通断。当=1,MOS开关导通。=1 O=I当=0,MOS开关不通。=0 O=O 这时,Vo=Vo,是前一个状态之值。这表示,传输门是一种记忆元件,是一种时序逻辑。2)当NMOS传输门用作开关以传输逻辑信号时,传输“0”逻辑将是理想的。传输“1”逻辑则不理想,因为电平是蜕化的:尽管输入Vi=Vdd,输出却为Vo=VddVTn。,

11、NMOS传输门(续),NMOS传输门特性,如果电路工作频率较低,状态改变慢,则电容中存储的电荷将消耗掉,O=0,这时,NMOS输入输出逻辑函数关系为,PMOS传输门,1)PMOS管的门限电压VTp是负的,只有当Vgs VTp,即负得足够时才会导通。2)在PMOS电路中,通常是加负电源电压Vdd,而正端接地。3)衬底接最高电位,即地。,I=input,O=output,=phase(control),PMOS传输门(续),早期的PMOS电路采用负电源,负逻辑,上述各点都正确。然而,PMOS逻辑电路已经淘汰。目前,PMOS管仅用于CMOS电路。它采用正电源,正逻辑。于是,衬底接Vdd。PMOS传输

12、门的工作原理同NMOS传输门完全一样.定义:电压变量为Vi,Vo,V;逻辑变量为I,O,。=0 V=0=1 V=VddI=0 Vi=0I=1 Vi=Vdd,PMOS传输门(续),1)=0(V=0)若 VO Vtp Vgs-Vtp PMOS导通Vi VO CL充电 VO上升 VO=ViVi VO CL放电 VO下降 VO=VOmin=Vtp=0 VO(t)=max(Vi,Vtp)2)=1(V=Vdd),PMOS不通,VO和O保持不变,即 VO(t)=VO O=O=1 VO=VO,PMOS传输门(续),PMOS传输门用作开关传输逻辑信号时传输“1”逻辑,将是理想的。传输“0”逻辑,不是理想的。因为

13、电平是蜕化的,即Vi=0,Vomin=Vtp.PMOS放电放不到底!PMOS 传输门也是由控制的.=0,MOS导通,传输信号=1,MOS截止,VO=VO PMOS 传输门也是一种记忆元件,可构成时序逻辑,PMOS传输门(续),PMOS传输门特性,PMOS传输门的基本特性为:,在的控制下,传送I=0 O=I=1 O=O,CMOS传输门,将NMOS传输门和PMOS传输门的优缺点加以互补,得到特性优良的CMOS传输门,=0,NMOS和PMOS都不导通,VO(t)=VO(t-Tp)不传输信号=1,NMOS和PMOS导通,有两条通路若I=0,则NMOS通路更有效 CL可以放电放到 0若I=1,则PMOS

14、通路更有效 CL可以充电充到 1这样,输出电平要么是0,要么是1(Vdd),没有电平蜕化,可理想地实现信号传送。,43/78,传输门的连接,传输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串联、并联、串并联通过适当的连接可以实现特定的逻辑关系。,串联,两个NMOS传输门的控制信号分别是1与2,Va是连接点a上的电压。当两个管子都导通时,最后输出电压VO应当是Va与(V2VTn)之间的最小值。Va是前级的输出电压,应当是Vi与(V1VTn)之间的最小值。,VO=min(Va,V2VTn)=minmin(Vi,V1VTn),(V2VTn)=minVi,V1VTn,V2VTn,传输门串联,传输门串联(续),1=0 V1=0

15、 2=0 V2=01=1 V1=Vdd 2=1 V2=Vdd I=0 Vi=0 I=1 Vi=Vdd-VTn,22,00,01,11,10,I,0,1,传输门串联(续),1)控制信号1与2的作用是以联合形式出现的。若12=0,总有一个开关不导通,输出就保持在前一个状态之值,VO=VO。若12=1,则两个开关都导通,可以传输数据2)传输“0”逻辑是理想的,但传输“1”逻辑则产生电平蜕化。其蜕 化程度为 min(V1VTn,V2VTn)。3)输入I与输出O之间的关系为,O=12(I)12=1 O=I12=0 O=O 4)推广到任意k个传输门串联,有O=12k(I)但电平蜕化更严重。,传输门并联,当

16、12=1时,电路是冲突的。因为这时两个传输门都把各自的输入信号传输给共同的输出。如果两路输入状态相同,且电压值也相等,Vi1=Vi2,则这类传输仍是许可的。但若两路输入的状态不同,电压值不等,且若两个MOS开关也很理想,则电路就矛盾。,传输门并联(续),V1 V2,Vi1 Vi2,0 0,0 Vdd,Vdd Vdd,Vdd 0,0 0,0 Vdd,Vdd Vdd,Vdd 0,1 2,I1 I2,00,01,1 1,1 0,00,01,11,10,不出现冲突情况下,实现与或逻辑。使能信号1 2均为0,输出为高阻。,传输门并联(续),从传输的角度出发,逻辑关系表示为:O=1(I1)+2(I2)即,

17、在1控制下传输I1,而在2控制下传输I2,二者发生线或。传输门并联可推广到任意k个NMOS传输门的并联:O=1(I1)+2(I2)+k(Ik)需要注意的是,传输门并联,必须保证各个输入的逻辑电平一致,否则,将会出现冲突,需要外电路来强制输入电平趋于一致。,传输门串并联,串并联是传输门网络的最基本形式,O=13(I1)+24(I2)+12(I3)+34(I4)对一个复杂的传输门网络,上式可写为,O=P1(I1)+P2(I2)+Pk(Ik)式中Pk是第k路的各控制变量的逻辑乘积,由传输门构成开关逻辑,51,开关逻辑与或门,传输门符号,异或和异或非门电路,52,异或,异或非,B,线或电路,53,要实

18、现线或,两个信号必须只能有一个信号有效,另一个为高阻态,CMOS传输门版图实现,54,三态门,55,三态门版图,56,驱动电路及其版图,57,多个管子并联使用增大输出驱动能力,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9.1 TTL基本电路 9.2 CMOS基本门电路及版图实现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 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 9.5 了解CMOS存储器,58,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59,标准单元设计流程图,库单元设计,标准单元库中的单元电路是多样化的,通常包含上百种单元电路,每种单元的描述内容都包括:(1)逻辑功能;(2)电路结构与电学参数;(3)版图与对外连接端口的位置;对于标准

19、单元设计EDA系统而言,标准单元库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逻辑单元符号库与功能单元库;(2)拓扑单元库;(3)版图单元库。,60,库单元设计 例,61,简单反相器,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9.1 TTL基本电路 9.2 CMOS基本门电路及版图实现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 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 9.5 了解CMOS存储器,62,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63,输入单元,主要承担对内部电路的保护,一般认为外部信号的驱动能力足够大,输入单元不必具备再驱动功能。因此,输入单元的结构主要是输入保护电路。,为防止器件被击穿,必须为这些电荷提供“泄放通路”,这就是输入保护电路

20、。输入保护分为单二极管、电阻结构和双二极管、电阻结构。,输入单元例,64,单二极管、电阻电路,双二极管、电阻保护电路,9.4.2 输出单元,A.反相输出I/OPAD 顾名思义,反相输出就是内部信号经反相后输出。这个反相器除了完成反相的功能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提供一定的驱动能力。图9.37是一种p阱硅栅CMOS结构的反相输出单元,由版图可见构造反相器的NMOS管和PMOS管的尺寸比较大,因此具有较大的驱动能力。,65,输出单元 例,p阱硅栅CMOS反相输出I/OPAD,66,输出单元 例,去铝后的反相器版图,67,输出单元(续),大尺寸NMOS管版图结构和剖面,68,输出单元(续),反相器链驱动

21、结构假设反相器的输入电容等于Cg,则当它驱动一个输入电容为fCg的反相器达到相同的电压值所需的时间为f。如果负载电容CL和Cg的CL/Cg=Y时,则直接用内部反相器驱动该负载电容所产生的总延迟时间为ttol=Y。如果采用反相器链的驱动结构,器件的尺寸逐级放大f倍,则每一级所需的时间都是f,N级反相器需要的总时间是Nf。由于每一级的驱动能力放大f倍,N级反相器的驱动能力就放大了f N倍,所以f NY。对此式两边取对数,得:N=lnY/lnf反相器链的总延迟时间ttol=N*f*=(f/lnf)*lnY,69,输出单元(续),直接驱动和反相器链驱动负载时的延迟时间曲线,70,输出单元(续),B.同

22、相输出I/OPAD 同相输出实际上就是“反相反相”,或采用类似于图9.40所示的偶数级的反相器链。为什么不直接从内部电路直接输出呢?主要是驱动能力问题。利用链式结构可以大大地减小内部负荷。即内部电路驱动一个较小尺寸的反相器,这个反相器再驱动大的反相器,在同样的内部电路驱动能力下才能获得较大的外部驱动。,71,输出单元(续),C.三态输出I/OPAD所谓三态输出是指单元除了可以输出“0”,“1”逻辑外,还可高阻输出,即单元具有三种输出状态。同样,三态输出的正常逻辑信号也可分为反相输出和同相输出。图9.42是一个同相三态输出的电路单元的结构图。同相三态输出单元电路结构,72,输出单元(续),同相三

23、态输出单元版图,73,输出单元(续),D.漏极开路输出单元漏极开路结构实现的线逻辑,74,9.4.3 输入输出双向三态单元(I/O PAD),在许多应用场合,需要某些数据端同时具有输入、输出的功能,或者还要求单元具有高阻状态。在总线结构的电子系统中使用的集成电路常常要求这种I/OPAD。输入、输出双向三态单元电路原理图,75,第九章 数字集成电路基本单元与版图,9.1 TTL基本电路 9.2 CMOS基本门电路及版图实现9.3 数字电路标准单元库设计 9.4 焊盘输入输出单元 9.5 了解CMOS存储器,76,9.5 了解CMOS存储器,77,存储单元的等效电路,78,9.5.1动态随机存储器

24、(DRAM),A.DRAM单元的历史演变过程(a)含两个存储节点的四晶体管DRAM单元;(b)含两条位线和两条字线的三晶体管DRAM单元;(c)含两条位线和一条字线的双晶体管DRAM单元;(d)含一条位线和一条字线的单晶体管DRAM单元,79,三晶体管DRAM单元的工作原理,80,字线上通过预充电电路将电容C2和C3充电到VDD字线电容比存储电容C1要大很多,工作原理(续),在写“l”时序中,VT1接通,电容Cl和C2的电荷共享,在读取“l”过程中,VT3选通,列电容C3通过晶体管VT2和VT3进行放电,81,工作原理(续),在写0时序过程中C1和C2通过VT1和数据写入晶体管放电,在读取0过

25、程中列电容C3不放电,82,工作原理(续),对三晶体管DRAM单元进行四个连续操作:写入“l”,读取“1”,写入“0”和读取“0”时的典型电压波形,在预充电周期电流通过VTl和VT2开始对列电容C2和C3进行充电,83,单晶体管DRAM单元的工作过程,带选取线路的典型单晶体管(1-T)DRAM单元;,84,单晶体管DRAM单元的工作过程,85,带控制电路的单晶体管DRAM单元阵列的存储结构,9.5.2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86,CMOS SRAM单元的电路拓扑结构,87,9.5.3 闪存,闪存单元由一个带浮栅的晶体管(1967)构成,该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可通过在其栅极上施加电场而被反复改

26、变(编程)。闪存存储器(1984)的数据编程及擦除方法(a)热电子注入法(b)Fowler-Nordheim隧穿法,88,闪存单元的等效耦合电容电路,当给控制栅极和漏极加电压(VCG和VD)时,浮栅的电压(VFG)可以用耦合电容表示为:QFG为存储在浮栅中的电荷,Ctotal为总电容,CFC为浮栅和控制栅之间的电容,CFS,CFB和CFD是浮栅和源极、浮栅和本体、浮栅和漏极之间的电容,VCG和VD分别为控制栅和漏极的电压。,89,闪存单元的等效耦合电容电路(续),用VT(FG)代替式(9.26)中的VFG并整理可得到导通控制栅晶体管的最小控制栅极电压(VCG)如下:其中,VT(FG)为导通浮栅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同样,两种数据存储状态(“0”和“l”)的阈值电压差可表示为:,90,控制栅压具有低和高阈值电压的闪存单元的I-V特性曲线,91,思考题,1画出CMOS标准反相器的电路图和版图。2画出二输入CMOS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电路图和版图。3负载为大尺寸器件时,如何考虑前级电路的驱动能力?4列出CMOS存储器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