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0818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狭册猿畅泽帅浴些教莱使吊美虱辨驾蝉惑赴挚兽违彰谚洽紊拇找樊纷批脖匹阿跳影末泞莫脂聂泞煮叼株师峙毋亲卖巾厕蒂丈树癌法侈坤糕毡缠喉帆硷励骚吾阳衣肘罚巫阴棘辉娟直同坷理答末卢寂幸娥投祝多占谐膨岂池珍糜债抢培寸趋奸恳辨蜂咒楷蚌架炮变联避再蛇南瞥挑予茫新蓝伍殿掂濒敌舔么顽仁囱柑冻阔坝敌相嫉胶猫满哨睛灭棱辨滥刽敖鳃溃氏洼胎乒彝河桩迂椽讨炭那城廊罚视噬画毅缴划姓抿开叭感癸剂拙沤犬柴袖以溢唐渭恢铭盏翱篱携碱代队钉协滁丸榜构天网歧眩览唤图边坤丽遣规茂靡赴赴朝并滥荒船碉托狸炸禁晾恃啤疗壕卸船缸耿氦违型逼坐豌黔泄玩迷燎阵措减腾活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第 27 页 共 45页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总则1.为了在混凝土

2、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或有特器芯纺懦帽疤稍提礼课赤邱大铡懂四跳哆夹猜讣补刻怪糙抿鸽腕近妇烈袄密武骏况悉浑染螺擅照身鄂坊祭荤脏烘舞搜盯棺脖涅氦闹失翘肃民墨庭去蒂尿赔窄拂涧吸抗盎唁筹踌博伙爪徊症宾狼庙梢舆帝招潞词铬旨你兴廓诞僧存瘴奄息吃秩适蛾句逐支辩裤趣坑挎炳牟掐列食腥僵泵惠蜕逢叮吮抄足稍兜苦渣改凰烽痕澜识午销聘盐闷越啮乒公棠戮谅靛瞧唯侮妈罪蔚尸焉渺漫栈羹拷羌鲜际蓄嗜糖森宴遭模磷泞熊赢峡烽怂繁滓凭筐氯台犊恫拘昧尧舞柔培崩郭坛辙下党少椽兼轮鬃轴涣潜赖阵武协烽钧肯馈炕

3、谈愚麦耕巳坑拭乳拐栏瘤淆杂啃废跟肌闪鸿桅熟迸芜逮举吼黔翼瞒亡娩铣干篙凸奈下芹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仪父聊底孤静淀勇榜迄别犊撂邯撮倍欧榨讼毛浅烛菠螟慨蛮限牵乎宣担猛籍肾绎恃舅撅蛹浩挚望华留慎想艘滓涛器控灿铭橇昏蝶汕阻家烦惕胡彬佯马辞土澳翰吕末囚巷逗挪撼济杠吉蜜垫游射够磊奴诧粟赌洞苏己气疵得舶损戈斧骇囚吟十低速蛮栈罩鳞糟闰钉怕来若捆穿软四热宪艘袁盖暂咀吩洛皖拷往译菲旭爽谣靶札粉瞪怠稽蓬易审丑敖损萧窖济碗辖漆晌奴塌朵审好欧闺炳变效方悔甸合贩翰织禁乏蝶铬甥爪跌坞厚艺欢楔衅炉刷蠢花篓旋丘壹世骚衫推啄计耀丢规磨港演围绵坠唬她莆络潍兰变棒噶糟宛巾偿谬徽咬楞唇挑七饰制慎黔审耶魏攀梭孕资麓豪铱卿房瞎补峪栋侣厩啼籍丰

4、阮抓时混凝土施工作业规程第一章:总则1.为了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特种混凝土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3.本规程中的主要质量要求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等有关规范规定的原则制定的;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83-97)、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90)的规定采用。4.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要求

5、及验收方法,凡本规程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凡本规程无规定者,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混凝土结构各分部或分项工程的施工,应在前一分部或分项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分部和分项工程的划分,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规定进行。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措施等,必须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第二章:材料要求1.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应采用由水泥、普通碎(卵)石、砂和水配制的质量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普通混凝土或采用由水泥、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配制的质量密度小于1950kg/m3的轻骨料混凝

6、土。2.配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必要时也可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水泥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3.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4.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

7、宜超过板厚的1/2,且不得超过50mm。6.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块。7.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水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均不得采用海水拌制。8.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8.1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8.2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确定;8.3在蒸汽养护的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掺用引气减水剂;8.4当掺用含氯盐的外加剂时,应符合以下规定:8.4.1氯

8、盐掺量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8.4.2下列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得掺用氯盐:8.4.2.1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8.4.2.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8.4.2.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水淋的结构;8.4.2.4与镀锌钢材或与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8.4.2.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8.4.2.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60以上的结构;8.4.2.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8.4.2.8薄壁结构、中级或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等结构;8.4

9、.2.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8.4.2.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8.4.2.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8.4.3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9. 在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中,可掺用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第三章:人员要求1.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各部门人员要认真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学习涉及到该工程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制订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措施。其中具体工作包括:原材料准备和各种合格证的收集,原材料定量定批的复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前准备砼试模和坍落度筒;模板、钢

10、筋、混凝土各工种的负责人员及时地做好工序交接工作;安全质量检查人员提前检查脚手架及通路的质量情况。2. 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3. 施工单位混凝土搅拌站要设立专门的试块制作人员。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试块制作时,必须有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经过专业培训的见证人在旁见证。见证人有责任对试块进行监护,并和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将试块送实验单位。也可由见证人、取样人员将做好的试块,用专用封样工具装好加封,再由取(送)样人员将试块送至试验单位。砼试块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每个工作班不少于1组;每拌制100m3混凝土不少于1组;现浇楼层,每层不少于1组。4.混凝土浇筑完

11、毕,要及时进行养护,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按时浇水养护。5.及时做好混凝土质量评定工作,资料整理工作。项目部设专人负责混凝土施工记录、混凝土测温记录的工作。第四章:设备要求1. 基本要求1.1混凝土机械上的内燃机、电动机、空气压缩机等装置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1.1.1内燃机1.1.1.1内燃机作业前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曲轴箱内润滑油油面在标尺规定范围内;冷却系统水量充足、清洁、无渗漏、风扇三角胶带松紧合适;燃油箱油量充足,各油管及接头处无漏油现象;各总成连接件安装牢固,附件完整、无缺。1.1.1.2内燃机启动前,离合器应处于分离位置,有减压装置的柴油机,应先打开减压阀。1.1.1.3用摇柄启动

12、汽油机时,由下向上提动,严禁向下硬压或连续摇动。用手拉绳启动时,不得将绳的一端缠在手上。1.1.1.4用小发动机启动柴油机时,每次启动时间不得超过5min。用直流起动机启动时,每次不得超过10s。用压缩空气启动时,应将飞轮上的标志对准启动位置。当连续进行三次仍未能启动时,应检查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启动。1.1.1.5启动后,应低速运转35min,此时,机油压力,排气管排烟应正常,各系统管路应无泄漏现象;待温度和机油压力均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1.1.1.6作业中内燃机温度过高时,不应立即停机,应继续怠速运转降温。当冷却水沸腾需开启水箱盖时,操作人员应戴手套,面部必须避开水箱盖。严禁用冷水注入水箱

13、或泼浇内燃机体强制降温。1.1.1.7内燃机运行中出现异响、异味、水温急剧上升及机油压力急剧下降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排除故障。1.1.1.8停机前应卸去荷载,进行中速运转,待温度降低后再关闭油门,停止运转。装有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作业后应怠速运转510min,方可停机。1.1.1.9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不得使用减压杆进行熄火停机。1.1.1.10排气管向上的内燃机,停机后应在排气管口上加盖。1.1.2电动机1.1.2.1长期停用或可能受潮的电动机,使用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其值不得小于0.5M。1.1.2.2电动机应装设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并应根据设备需要装设断相和失压保护装置。每台电动机应

14、有单独的操作开关。1.1.2.3电动机的熔丝额定电流应按下列条件选择:单台电动机的熔丝额定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0%250%;多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丝额定电流为其中最大一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0%250%再加上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的总和。常用熔丝规格应按下页表采用。1.1.2.4采用热继电器作电动机过载保护时,其容量应选择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0%125%。1.1.2.5电动机的集电环与电刷的接触面不得小于满接触面的75%。电刷高度磨损超过原标准2/3时应换新。1.1.2.6直流电动机的换向器表面应光洁,当有机械损伤或火花灼伤时应修整。1.1.2.7当电动机额定电压变动在-5%+10%的范围内时

15、,可以额定功率连续运行;当超过时,则应控制负荷。1.1.2.8电动机运行中应无异响、无漏电、轴承温度正常且电刷与滑环接触良好。旋转中电动机的允许最高温度应按下列情况取值:滑动轴承为80;滚动轴承为95。1.1.2.9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不得突然进行反向运转。1.1.2.10电动机械在工作中遇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启动开关置于停止位置。1.1.2.11电动机停止运行前,应首先将载荷卸去,或将转速降到最低,然后切断电源,启动开关应置于停止位置。 常用熔丝规格种类直径(mm)熔断电流(A)最高安全工作电流(A)铅锡合金丝(铝75%,锡25%)0.5080.5590.6100.7100. 8130

16、. 9151.2203.03.54.05.06.07.010.02.02.32.63.34.14.87.01. 6301.8302. 0302.3402.6502.9503.26016.019.022.027.032.037.044.011.013.015.018.022.026.030.01.1.3空气压缩机1.1.3.1空气压缩机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使用应符合本规程前两条规定。1.1.3.2空气压缩机作业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贮气罐应放在通风良好处,距贮气罐15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热加工作业。1.1.3.3空气压缩机的进排气管较长时,应加以固定,管路不得有急弯;对较长管路应设伸缩变形装置。1.

17、1.3.4作业前重点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燃、润油料均添加充足;各连接部位紧固,各运动机构及各部阀门开闭灵活;各防护装置齐全良好,贮气罐内无存水;电动空气压缩机的电动机及启动器外壳接地良好,接地电阻不大于4。1.1.3.5空气压缩机应在无载状态下启动,启动后低速空运转,检视各仪表指示值符合要求,运转正常后,逐步进入载荷运转。1.1.3.6输气胶管应保持畅通,不得扭曲,开启送气阀前,应将输气管道连接好,并通知现场有关人员后方可送气。在出气口前方,不得有人工作或站立。1.1.3.7作业中贮气罐内压力不得超过铭牌额定压力,安全阀应灵敏有效。进、排气阀,轴承及各部件应无异响或过热形象。1.1.3.8每工

18、作2h,应将液气分离器、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内的油水排放一次。贮气罐内的油水每班应排放12次。1.1.3.9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漏水、漏气、漏电或冷却水突然中断;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指示值超过规定;排气压力突然升高,排气阀、安全阀失效;机械有异响或电动机电刷发生强烈火花。1.1.3.10运转中,在缺水面使气缸过热停机时,应待气缸自然降温至60以下时,方可加水。1.1.3.11当电动空气压缩机运转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等来电后,重新在无载荷状态下起动。1.1.3.12停机时,应先卸去荷载,然后分离主离合器,再停止内燃机或电动机的运转。1

19、.1.3.13停机后,应关闭冷却水阀门,打开放气阀,放出各级冷却器和贮气罐内的油水和存气,方可离岗。1.1.3.14在潮湿地区及隧道中施工时,对空气压缩机外露摩擦面应定期加注润滑油,对电动机和电气设备应作好防潮保护工作。1.2作业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机械近旁应有水源,机棚内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防雨、防冻设施,并不得有积水。1.3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应在平坦坚硬的地坪上用方木或撑架架牢,并应保持水平。1.4当气温降到5以下时,管道、水泵、机内均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1.5作业后,应及时将机内、水箱内、管道内的存料、积水放尽,并应清洁保养机械,清理工作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

20、。1.6装有轮胎的机械,转移时拖行速度不得超过15KM/h。2.混凝土搅拌机2.1固定式搅拌机应安装在牢固的台座上。当长期固定时,应埋置地脚螺栓;在短期使用时,应在机座上铺设木枕并找平放稳。2.2固定式搅拌机的操纵台,应使操作人员能看到各部工作情况。电动搅拌机的操纵台,应垫上橡胶或干燥木板。2.3移动式搅拌机的停放位置应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沟渠。就位后,应放下支腿将机架顶起达到水平位置,使轮胎离地。当使用期较长进,应将轮胎卸下妥善保管,轮轴端部用油布包扎好,并用枕木将机架垫起支牢。2.4对需设置上料斗地坑的搅拌机,其坑口周围应垫高夯实,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上料轨道架的底端支

21、承面应夯实或铺砖,轨道架的后面应采用木料加以支承,应防止作业时轨道变形。2.5料斗放在最低位置时,在料斗与地面之间,应加一层缓冲垫木。2.6作业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2.6.1电源电压升降幅度不超过额定值的5%;2.6.2电动机和电器元件的接线牢固,保护接零或接地电阻符合规定;2.6.3各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器等均紧固可靠,开式齿轮、皮带轮等均有防护罩;2.6.4齿轮箱的油质、油量符合规定。2.7作业前,应先启动搅拌机空载运转。应确认搅拌筒或叶片旋转方向与筒体上箭头所示方向一致。对反转出料的搅拌机,应使搅拌筒正、反转运转数分钟,并应无冲击抖动现象和异常噪音。2.8作业前,应进行料斗

22、提升试验,应观察并确认离合器、制动器灵活可靠。2.9应检查并校正供水系统的指示水量与实际水量的一致性;当误差超过2%时,应检查管路的漏水点,或应校正节流阀。2.10应检查骨料规格并应与搅拌机性能相符,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2.11搅拌机启动后,应使搅拌筒达到正常转速后进行上料。上料时应及时加水。每次加入的拌合料不得超过搅拌机的额定容量并应减少物料粘罐现象,加料的次序应为石子水泥砂子或砂子水泥石子。2.12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运转中,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2.13搅拌机作业中,当料斗升起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当需要在料斗下检修或清理料坑时,应将料

23、斗提升后用铁链或插入销锁住。2.14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应先将搅拌筒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后方可进行。2.15作业中,应观察机械运转情况,当有异常或轴承温升过高等现象时,应停机检查;当需要检修时,应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检修。2.16加入强制式搅拌机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允许值,并应防止卡料。每次搅拌时,加入搅拌筒的物料不应超过规定的进料容量。2.17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筒底及侧壁的间隙,应经常检查并确认符合规定,当间隙超过标准时,应及时调整。当搅拌叶片磨损超过标准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2.18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清理;当操作人员需进入筒内时,必

24、须切断电源或卸下熔断器,锁好开关箱,挂上“禁止合闸”标牌,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2.19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坑底,当需升起时,应用链条或插销扣牢。2.20冬季作业后,应将水泵、放水开关、量水器中的积水排尽。2.21搅拌机在场内移动或远距离运输时,应将进料斗提升到上止点,用保险铁链或插销锁住。3.混凝土搅拌站3.1混凝土搅拌站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按出厂说明书规定进行,并应在技术人员主持下,组织调试,在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3.2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不列要求:3.2.1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的传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均无异物卡住;3.2.2各润滑油箱的油

25、面高度符合规定;3.2.3打开阀门排放气路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过多积水,打开贮气筒排污螺塞放出油水混合物;3.2.4提升斗或拉铲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正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及拉铲的制动器灵敏有效;3.2.5各部螺栓已紧固,各进、排料阀门无超限磨磨损,各输送带的张紧度适当,不跑偏;3.2.6称量装置的所有控制和显示部分工作正常,其精度符合规定;3.2.7各电气装置能有效控制机械动作,各接触点和动、静触头无明显损伤。3.3应按搅拌站的技术性能准备合格的砂、石骨料,粒径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3.4机组各部分应逐步启动。启动后,各部件运转情况和各仪表指示情况应正常,油、气、水的压力应符

26、合要求,方可开始作业。3.5作业过程中,在贮料区内和提升斗下,严禁人员进入。3.6搅拌筒启动前应盖好仓盖。机械运转中,严禁将手、脚伸入料斗或搅拌筒探摸。3.7当拉铲被障碍物卡死时,不得强行起拉,不得用拉铲起吊重物,在拉料过程中,不得进行回转操作。3.8搅拌机满载搅拌时不得停机,当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排除故障或等待电源恢复。3.9搅拌站各机械不得超载作业;应检查电动机的运转情况,当发现运转声音异常或温升过高时,应立即停机检查;电压过低时不强制运行。3.10当搅拌机停机前,应先卸载,然后按顺序关闭各部开关和管路。应将螺旋管内的水泥全部输送出

27、来,管内不得残留任何物料。3.11作业后,应清理搅拌筒、出料门及出料斗,并用水冲洗,同时冲洗附加剂及其供给系统。称量系统的刀座、刀口应清洗干净,并应确保称量精度。3.12冰冻季节,应放尽水泵、附加剂泵、水箱及附加剂箱内的存水,并应起动水泵和附加剂泵运转12min。3.13当搅拌站转移或停用时,应将水箱、附加剂箱、水泥、砂、石贮存料斗及称量斗内的物料排净,并清洗干净。转移中,应将杆杠秤表头平衡砣秤杆固定,传感器应卸载。4.混凝土搅拌输送车4.1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制动液、冷却水等应添加充足,质量应符合要求。4.2搅拌筒和滑槽的外观应无裂痕或损伤;滑槽止动器应无松驰和损坏;搅拌

28、筒机架缓冲件应无裂痕或损伤;搅拌叶片磨损应正常。4.3应检查动力取出装置并确认无螺栓松动及轴承漏油等现象。4.4启动内燃机应进行预热运转,各仪表指示值正常,制动气压达到规定值,并应低速旋转搅拌筒35min,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装料。4.5搅拌运输时,混凝土的装载量不得超过额定容量。4.6搅拌输送车装料前,应先将搅拌筒反转,使筒内的积水和杂物排尽。4.7装料时,应将操纵杆放在“装料”位置,并调节搅拌筒转速,并进料顺利。4.8运输前,排料槽应锁止在“行使”位置,不得自由摆动。4.9运输中,搅拌筒应低速旋转,但不得停转。运送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4.10搅拌筒由正转变为反转时,应先将操纵手

29、柄放在中间位置,待搅拌筒停转后,再将操纵杆手柄放至反转位置。4.11行驶在不平路面或转弯处应降低车速至15km/h及以下,并暂停搅拌筒旋转。通过桥、洞、门等设施时,不得超过其限制高度及宽度。4.12搅拌装置连续运转时间不宜超过8h。4.13水箱的水位应保持正常。冬季停车时,应将水箱和供水系统的积水放净。4.14用于搅拌混凝土时,应在搅拌筒内先加入总需水量2/3的水,然后再加入骨料和水泥按出厂说明书规定的转速和时间进行搅拌。4.15作业后,应先将内燃机熄火,然后对料槽、搅拌筒入口和托轮等处进行冲洗及清除混凝土结块。当需进入搅拌筒清除结块时,必须先取下内燃机电门钥匙,在筒外应设监护人员。5.混凝土

30、泵5.1混凝土泵应安放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周围不得有障碍物,在放下支腿并调整后应使机身保持水平和稳定,轮胎应楔紧。5.2泵送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5.2.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线敷设;5.2.2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装接在泵的输出口上,应在垂直管前端加装长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处加装逆止阀;5.2.3敷设向下倾斜的管道时,应在输出口上加装一段水平管,其长度不应小于倾斜管高低差的5倍。当倾斜度较大时,应在坡度上端装设排气活阀;5.2.4管道应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间应设置木垫作缓冲,不得直接与钢筋或模板相连,管道与管道间应连接牢靠;管道接头和卡箍应扣牢密封,不得漏浆;不得将

31、已磨损管道装在后端高压区;5.2.5泵送管道敷设后,应进行耐压试验。5.3砂石粒径、水泥标号及配合比应按出厂规定,满足泵机可泵性的要求。5.4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泵机各部螺栓紧固,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在正确位置,液压系统正常无泄漏,液压油符合规定,搅拌斗内无杂物,上方的保护网完好无损并盖严。5.5输送管道的管壁厚度应与泵送压力匹配,近泵处应选用优质管子。管道接头、密封圈及弯头等应完好无损。高温烈日下应采用湿麻袋或湿草袋遮盖管路,并应及时浇水降温,寒冷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5.6应配备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关装置。开泵前,无关人员应离开管道周围。5

32、.7启动后,应空载运转,观察各仪表的指示值,检查泵和搅拌装置的运转情况,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作业。泵送前应向料斗加入10L清水和0.3m3的水泥砂浆润滑泵及管道。5.8泵送作业中,料斗中的混凝土平面应保持在搅拌轴轴线以上。料斗格网上不得堆满混凝土,应控制供料流量,及时清除超粒径的骨料及异物,不得随意移动格网。5.9当进入料斗的混凝土有离析现象时应停泵,待搅拌均匀后再泵送。当骨料分离严重,料斗内灰浆明显不足时,应剔除部分骨料,另加砂浆重新搅拌。5.10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当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停机时间不得超过30min。暂停时间内应每隔510min(冬季35min)作23个冲程反泵正泵运动,

33、再次投料泵送前先将料搅拌。当停泵时间超限时,应排空管道。5.11垂直向上泵送中断后再次泵送时,应先进行反向推送,使分配阀内混凝土吸回料斗,经搅拌后再正向泵送。5.12泵机运转时,严禁将手或铁锹伸入料斗或用手抓握分配阀。当需在料斗或分配阀上工作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和消除蓄能器压力。5.13不得随意调整液压系统压力。当油温超过70时,应停止泵送,但仍应使搅拌叶片和风机运转,待降温后再继续运行。5.14水箱内应贮满清水,当水质混浊并有较多砂粒时,应及时检查处理。5.15泵送时,不得开启任何输送管道和液压管道;不得调整、修理正在运转的部件。5.16 作业中,应对泵送设备和管路进行观察,发现隐患应及时处理

34、。对磨损超过规定的管子、卡箍、密封圈等应及时更换。5.17应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控制好坍落度;在泵送过程中,不得中途停泵。5.18当出现输送管堵塞时,应进行反泵运转,使混凝土返回料斗;当反泵几次仍然不能消除堵塞,应在泵机卸载情况下,拆管排除堵塞。5.19作业后,应将料斗内和管道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泵机、料斗、管道等进行冲洗。当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进气阀不应立即开大,只有当混凝土顺利排出时,方可将进气阀开至最大。在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严禁站人,并应用金属网篮等收集冲出的清洗球和砂石粒。对凝固的混凝土,应采用刮刀清除。5.20作业后,应将两侧活塞转到清洗室位置,并涂上润滑

35、油。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塞等均应复位。液压系统应卸载。6.混凝土泵车6.1泵车就位地点应平坦坚实,周围无障碍物,上空无高压输电线。泵车不得停放在斜坡上。6.2泵车就位后,应支起支腿并保持机身的水平和稳定。当用布料杆送料时,机身倾斜度不得大于3。6.3就位后,泵车应显示停车灯,避免碰撞。6.4作业前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6.4.1燃油、润滑油、液压油、水箱添加充足,轮胎气压符合规定,照明和信号指示灯齐全良好;6.4.2液压系统工作正常,管道无泄漏;清洗水泵及设备齐全良好;6.4.3搅拌斗内无杂物,料斗上保护格网完好并盖严;6.4.4输送管路连接牢固,密封良好;6.5布料杆

36、所用配管和软管应按出厂说明书的规定选用,不得使用超过规定直径的配管,装接的软管应拴上防脱安全带。6.6伸展布料杆应按出厂说明书的顺序进行。布料杆升离支架后方可回转。严禁用布料杆起吊或拖拉物件。6.7当布料杆处于全伸状态时,不得移动车身。作业中需要移动车身时,应将上段布料杆折叠固定,移动速度不得超过10km/h。6.8不得在地面上拖拉布料杆前端软管;严禁延长布料配管和布料杆。当风力在六级及以上时,不得使用布料杆输送混凝土。6.9泵送前,当液压油温度低于15时,应采用延长空运转时间的方法提高油温。6.10泵送时应检查泵和搅拌装置的运转情况,监视各仪表和指示灯,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处理。6.11料斗

37、中混凝土面应保持在搅拌轴中心线以上。6.12泵送混凝土应连续作业。当因供料中断被迫暂停时,应按本规程第5.10条的要求执行。6.13作业中,不得取下料斗上的格网,并应及时清除不合格的骨料或杂物。6.14泵送中当发现压力表上升到最高值,运转声音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泵送,并应采用反向运转方法排除管道堵塞;无效时,应拆管清洗。6.15作业后,应将管道和料斗内的混凝土全部输出,然后对料斗、管道等进行冲洗。当采用压缩空气冲洗管道时,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内严禁站人。6.16 作业后,不得用压缩空气冲洗布料杆配管,布料杆的折叠收缩应按规定顺序进行。6.17作业后,各部位操纵开关、调整手柄、手轮、控制杆、旋

38、塞等均应复位,液压系统应卸荷,并应收回支腿,将车停放在安全地带,关闭门窗。冬季应放净存水。7.插入式振动器7.1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7.2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穿绝缘胶鞋和戴绝缘手套。7.3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7.4使用前,应检查各部并确认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7.5振动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脚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在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断开电源。7.6作业时,振动棒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应将振动棒垂直地沉入混凝土不

39、得用力硬插、斜退或让钢筋夹住帮头,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超过棒长的3/4,不宜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7.7振动棒软管不得出现断裂,当软管使用过久使长度增长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7.8作业停止需移动振动器时,应先关闭电动机,再切断电源。不得用软管拖拉电动机。7.9作业完毕,应将电动机、软管、振动棒清理干净,并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作业。振动器存放时,不得堆压软管,应平直放好,并应对电动机采取防潮措施。8.附着式、平板式振动器8.1附着式、平板式振动器轴承不应承受轴向力,在使用时,电动机轴应保持水平状态。8.2在一个模板上同时使用多台附着式振动器时,各振动器的频率应保持一致,相对面的

40、振动器应错开安装。8.3作业前,应对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检查和试振。试振不得在干硬土或硬质物体上进行。安装在搅拌站料仓上的振动器,应安置橡胶垫。8.4安装时,振动器底板安装螺孔的位置应正确,应防止底脚螺栓安装扭斜而使机壳受损。底脚螺栓应坚固,各螺栓的坚固程度应一致。 8.5使用时,引出电缆线不得拉得过紧,更不得断裂。作业时,应随时观察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器和接地或接零装置并确认合格。8.6附着式振动器安装在混凝土模板上时,每次振动时间不应超过1min,当混凝土在模内泛浆流动或成水平状即可停振,不得在混凝土初凝状态时再振。8.7装置振动器的构件模板应坚固牢靠,其面积应与振动器额定振动面积相适应。8.8

41、平板式振动器作业时,应使平板与混凝土保持接触,使振波有效地振实混凝土,待表面出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慢向前移动,移动速度应能保证混凝土振实出浆.在振的振动器,不得搁置在已凝或初凝的混凝土上。9.混凝土振动台9.1振动台应安装在牢固的基础上,地脚螺栓应拧紧。基础中间应留有地下坑道,应能调整和检修。9.2使用前,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完好,特别是轴承座螺栓、偏心块螺栓、电动机和齿轮箱螺栓等紧固件紧固牢靠。9.3振动台不宜长时间空载运转。振动台上应安置牢固可靠的模板并锁紧夹具,并应保证模板混凝土和台面一起振动。9.4齿轮箱的油面应保持在规定的平面上,作业时油温不得超过70。9.5应经常检查各部

42、轴承,并应定期拆洗更换润滑油,作业中应重点检查轴承温升,当发现过热时应停机检修。9.6电动机接地应良好,电缆线与接头应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漏电现象。9.7振动台面应经常保持清洁、平整,使其与模板接触良好。发现裂纹应及时修补。10.混凝土真空吸水泵10.1真空室内过滤网应完整,集水室通向真空泵的回水管上的旋塞开启应灵活,指示仪表应正确,进出水管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连接。10.2启动后,应检查并确认电动机旋转方向与罩壳上箭头指向一致,然后应堵住进水口,检查泵机空载真空度,表值不应小于96Kpa。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检查泵组、管道及工作装置的密封情况。有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10.3作业开始即应

43、计时量水,观察机组真空表,并应随时做好记录。10.4作业后,应冲洗水箱及滤网的泥砂,并应放尽水箱内存水。10.5冬季施工或存放不用时,应把真空泵内的冷却水放尽。11.液压滑升设备11.1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滑模总载荷,合理选用千斤顶型号和配备台数,并应按千斤顶型号选用相应的爬杆和滑升机件。11.2千斤顶应经12Mpa以上的耐压试验。同一批组装的千斤顶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其行程应一致,用行程调整帽调整后,行程允许误差为2mm。11.3自动控制台应置于不受雨淋、曝晒和强烈振动的地方,应根据当地的气温,调节作业时的油温。11.4千斤顶与操作平台固定时,应使油管接头与软管连接成直线。液压软管不得扭曲,应有较

44、大的弧度。11.5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油管接头连接牢固、无渗漏,油箱油位适当,电器部分不漏电,接地或接零可靠。11.6所有千斤顶安装完毕未插入爬杆前,应逐个进行抗压试验和行程调整及排气等工作。11.7应按出厂规定的操作程序操纵控制台,对自动控制器的时间继电器应进行延时调整。用手动控制器操作时,应与作业人员密切配合,听从统一指挥。11.8在滑升过程中,应保证操作平台与模板的水平上升,不得倾斜,操作平台的载荷应均匀分布,并应及时调整各千斤顶的升高值,使之保持一致。11.9在寒冷季节使用时,液压油温度不得低于10;在炎热季节使用时,液压油温度不得超过60。11.10应经常保持千斤顶的清洁;混凝土沿

45、爬杆流入千斤顶内时,应及时清理。11.11作业后,应切断总电源,清除千斤顶上的附着物。第五章:工艺技术要求第一节:施工准备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对有抗冻、抗渗等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2.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分别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JGJ55)和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规程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配确定。3.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下式确定:fcu.o=fcu.k+1.645式中:fcu.o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N/mm2);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

46、标准值(N/mm2); 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4施工单位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4.1当施工单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强度值(N/mm2); fcu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组强度的平均值(N/mm2);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N25。4.2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按下表取用。值(N/mm2)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C20C35高于C354.05.06.05.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kg/m3)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配筋无筋配筋无筋不受雨雪影响的混凝土不作规定250200250225受雨雪影响的露天混凝土位于水中或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0.70250225275250寒冷地区水位升降范围的混凝土受水压作用的混凝土0.65275250300275严寒地区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0.603002753253006.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7.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应按下表选用,坍落度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