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1115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54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病理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病理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病理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病理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知识讲座.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基础知识,一、血脂二、高脂血症三、心脑血管病理,一、血脂,血液,血细胞,血 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晶体物质溶液,脂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RBC)1、正常范围 男:500万/立方毫米 女:420万/立方毫米2、功能(1)输送氧气(2)运走二氧化碳(3)缓冲作用,白细胞(WBC)1、正常范围 400010000/立方毫米2、功能(1)防卫功能(2)吞噬功能(3)免疫功能,血小板(B-P)1、正常范围 10万30万/立方毫米2、功能(1)止血(2)促进凝血,血浆的组成,1、血浆的主要成分(1)晶体物质溶液 主要是钠、钾、钙等小分子有

2、机化合物。不同的晶体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都是人体所必须的。(2)脂类物质,胆固醇1、正常范围 2.85.7毫摩尔/升2、生理功能(1)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 起关键作用。(2)是合成类固醇激素和胆酸的重要原料。3、病理意义 血清胆固醇过高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甘油三酯1、正常范围 0.231.8毫摩尔/升2、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产生与贮存)(2)形成的脂肪组织对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外力损伤。3、病理意义 甘油三酯过高,可以造成动脉壁损伤,诱发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二)血脂,食物中的脂类,体内合成的脂类,脂库动员释放(饥饿

3、),去路,氧化供能,脂库储存,构成生物膜,转变为其它(VitD3),来源,1、血脂的定义 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2、血脂的来源与去路,3、血浆脂蛋白,(1)脂蛋白定义 血浆的脂质与特殊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球状巨分子混合物。(2)脂蛋白构成脂蛋白,核心不溶于水的物质,外壳单层分子,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磷脂,载脂蛋白,(3)脂蛋白的分类 A、分类依据 脂蛋白中脂类和蛋白质的组成B、具体分类 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 是血管的保护因子。将周围组织中及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提取出来,运 回肝脏并分解排除掉。抑制胆固醇及脂类在血管壁上沉积。血液中HDL浓度与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程度成反比。

4、,低密度脂蛋白(LDL),功能 将在肝脏和肠中的胆固醇通过血液运送到周围组织,并将多余的胆固醇存放在血管壁。血液中的LDL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程度成正比。,乳糜微粒(CM)功能 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到身体组织器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功能 将在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运输到周围组织及器官。(通过在肝脏中转变成LDL实现功能),二、高脂血症,1、定义 当血液中脂质代谢失调,血液中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时,就称为高脂血症。2、正常值 胆固醇:2.85.7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0.231.7毫摩尔/升3、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1)年龄。35岁以后,人体开始衰老,导致DHA

5、、EPA缺乏,但发病人群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上病情进展快,(2)性别 一般男性居多,雌激素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但绝经后就不具备这种优势。(3)遗传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极度升高,机会增加为5:1。(4)饮食不规则 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高糖、盐、动物脂肪,缺乏纤维素。(5)吸烟酗酒 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一氧化碳浓度高,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HDL下降。(6)工作压力大 如:精神紧张、压抑,过度疲劳。,4、高脂血症的分类(1)高胆固醇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中总胆固醇超过5.7毫摩尔/升,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介于5.2毫摩尔/升和5.7毫

6、摩尔/升的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不正常。(2)高甘油三酯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浆甘油三酯超过1.7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中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5、高脂血症检查注意事项:(1)禁食 前一天晚9点次日早9点之间不要进食。空腹12小时后辰间取血。(2)忌用高脂饮食及饮酒 饮酒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3)忌过分饥饿 过分饥饿会引起脂肪总动员,甘油三酯升高。(4)生理状态稳定 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塞、妇女月经、妊娠等都有可能引起血脂的变化。,6、高脂血症引发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 包括脑动脉硬化

7、,冠状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硬化还有眼底动脉硬化。(2)高血压(3)脑血栓,三、心脑血管疾病,(一)动脉粥样硬化1、发病率 据尸检结果,在40岁到49岁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检出率为58.36%和88.31%。2、发病原因,(1)年龄。35岁以后,人体开始衰老,导致DHA、EPA缺乏,但发病人群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上病情进展快。,(2)性别 一般男性居多,雌激素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但绝经后就不具备这种优势。(3)遗传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极度升高,机会增加为5:1。(4)饮食不规则 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高糖、盐、动物脂

8、肪,缺乏纤维素。(5)吸烟酗酒 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一氧化碳浓度高,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HDL下降。(6)工作压力大 如:精神紧张、压抑,过度疲劳。(7)高血压和高脂血症也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3、病理变化,(血脂)升高,(血液黏度)变大,(血管腔)变窄,(血压)升高,血管壁变厚、变硬,弹性下降,4、病变过程,脂斑(纤维斑块),血栓,变硬、钙化,脂纹(脂质条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如图),5、临床表现 不同的病变部位症状有所不同。(1)脑动脉粥样硬化 表现为眩晕、头痛、昏厥、呕吐、意识丧失、肢体瘫痪、失语、脑萎缩时引起痴呆、行动失常、智力、记忆力降低。(2)肾动脉粥样硬化 表现为肾

9、区疼痛、尿闭、发热、肾功能衰竭、尿毒症。(3)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行走时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又出现。(4)眼底动脉硬化 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等。(5)冠状动脉硬化(后边详细介绍),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各个器官的动脉硬化,(二)高血压1、血压的定义 血液在血管壁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2、血压正常值 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 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3、高血压参考值 收缩压:大于140160毫米汞柱 舒张压:大于9095毫米汞柱,4、病因(1)遗传(2)摄取食盐量高(3)应激事件(4)内分泌因素

10、(5)肥胖5、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有时有心前区不适、心绞痛。6、并发症 心(左心室肥大),脑(脑出血),肾(肾小动脉硬化)眼(眼底动脉硬化)。,7、预防(1)清淡饮食(2)限制体重(3)加强体育锻炼(4)生活要有规律(5)戒烟限酒(6)多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7)多吃水果和蔬菜,(三)冠心病1、定义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是使血管腔堵塞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脏病。2、发病率 美国约有700万人患此病,50余万人死于此病,在我国,北京、天津发病率较高。3、病因 年龄(40岁以后易发病)、性别(男性居多)、遗传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

11、吸烟等。4、一般症状 憋气、胸闷、全身乏力、心悸、房颤、心绞痛等,严重的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等。,5、分类(1)原发性心脏骤停 病人突然心脏停止跳动,发病前基本没有任何征兆。此时,病人呼吸也很快停止,如果无人抢救或抢救不及时就会造成死亡。(2)心绞痛:临床表现:胸骨体 上段、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 左 臂、左肩内侧。胸骨常为压迫、发闷、或者紧缩性、有烧灼感。诱因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饮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3)心肌梗塞,临床表现心前区疼痛,而且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胃肠道症状。心率失常(早搏、心动过速、心脏阻滞)。低血压和休克

12、。(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以至纤维组织增生。特点是心脏逐渐扩大)诱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先兆 数日至数周内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有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四)脑血栓1、定义 是指在脑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其供应的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2、形成机制脑动脉血管壁变厚 血管腔变窄 血小板粘附、聚集 凝血 或血黏度增高 血流速度减慢 脑血管完全堵塞,3、病因家族史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中老年人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检查不正常的经常发生头痛、头晕、四肢麻木物理或者感觉异常,4、预防(1)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提前做好预防(管住自己的嘴,灵活自己的腿,调控自己的心)(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史的应做好预防。(3)40岁以上,绝经妇女。(4)调节血脂是预防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