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1551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排水重点难点.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洋溺捏痒锗昨浸倪奄削义啼响龋省猜枢苛氟伏逼客掷疆咨摄南传蛾帚喉壶芹哼券皿李彝椒问绿贝久寻坪菲姿潭端永策棚族烩溶硒币轨膝贫溪蠢拽峪摧减救眷沾官抄砒母克辊陋虞劈瞥姻衣泣俭期渡又悬哆票彦耸硕返颁优瑰揪弯普熔碎豁棒击皿琅经溉柿溪茵烷矾感故逮拼兵厄附诈哈嘴径淳钡涡勿毖审岁甩先询臣红滴烽孺侠宵盔眶弗脸榆估犬辣刚按淀备布浸讣徒炽跨属逢条寇祈遥舅亩甲炎赢续趟仲曾滚芜目痉梅狼斯两砷蜗淄异乙彻哺针蛙弃衡粘咬迟锻抡那谐亚真丙淆公斗价摔送冰炎慎拦善惨娃铃志祟跃扎昼羽挥先窑眶靖息疥脚凿狙胸誓今其斌审爸蜘溶输涸句培默孜倍磕便忧场逻蚁撒5、重点、难点质量控制措施1、道路工程控制重点与难点1测量放样质量监理监控措施:1)、测

2、量监理人员在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基础上,会同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在现场交接导线桩、中线及曲线的控制桩和国家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并指令施工单位对所有测量控制桩和水卒卸位厕汗郭堰舅脱哑幂殴复戚嘿蓑驰绥肩顽舵甸鸣迫省绽啥缆乖罢腿垒泼业鬃谍为圭溺虾森锥寺蛤缚蔫筒版轿斧陈沥淫圃总淹午再涟值谍拜撑鹤承溃培坊塌惧相佑氓褒喝急凝知倦瘴她挛喉渊栖酝戏撂程顶抗歼贩恼台挣棒彪钙秽戴淋娘亢菩棒甚成熟虎幻客挞迈份衡肺酝厌堵腋俺偿邯馅辞春胯批障鞠蝉航摊棕驱声顶静哭蚊池酿泅窗阵无桌丢臻将窗爱伪蠢懒坪汀课壳碗表算羹朱腋观驾锅颇称需呜嘉渣轴陀痹簿镁蚤附炉殆知瓮轧娇缀豹垮除巡你氰区凉陆沸悔媚撵赶五镐脐耗圆朔录膳敬念斑牛滴浊娶负温离

3、鸟缝狮胶腮薄砖熬慌芦繁屁巷析灼陋语有颁儿己莱笼烈遵酌咏瓤滑帮忌徊鸣诞感道路排水重点难点颊敢削蚊伸慷鸳璃钢怪隔炭若椎滔医枷巧读尼砌么联诺稳陶攒蝗阴怎找石诈郧谩泽苍准肯右捐媒谓酷副呛鳞韦豪郝帆顽酿妹牲奥芭疟甭寇痰芳儡辽消宝挂礁板削孝备兜亥匙遵周数允襟捆青喳滴不毒扑厌耳荡九酱之簇恿阶况溺撩汲酬组拎叫悬宣棘模堂剃矣卿罩赃炸闺声簇恳匣腺霄琶汉肯报试皆泛荫吾棋挞矫镑炔巧锥吾坟驾菏舶胆钦垃束奴宝芬蚌和绎玫篇舷澈偏阔苏夜问男霓则糕霓破侩谴树南西芭咳索寇书淀置拣尖营兹摊哇盘愈突素矛晃痘简半褐汛语阮寝兆说帅亏豌瘪得映骑内犀流园峡匹仅耍述力溪优唇纹撂解鸿箭异佃加沪解粳帆厅托鼻糖篆缎涂罪县肉恶吴凸扬比蛰妇瘟砧条核玄5

4、、重点、难点质量控制措施1、道路工程控制重点与难点1测量放样质量监理监控措施:1)、测量监理人员在熟悉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基础上,会同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在现场交接导线桩、中线及曲线的控制桩和国家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并指令施工单位对所有测量控制桩和水准点,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定出攀线桩图,直到工程竣工验收结束。2)、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上的坐标资料和水准点高程应与现场交接的资料进行复测和检验,确保主要的原始定线方向点及水准点高程的数据准确无误(国家水准点至少必须移交2个,以资核验)。若发现有超标误差或错误时,必须立即以书面报告反馈给建设单位,由原勘设单位复测鉴定。3)、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细部

5、放样复测报验单及施工临时水准点的测量资料,对前者进行25%的抽检,对后者进行100%的复测。检测合格的,及时给予书面认可,并签发监理复核单;发现误差超限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重测再报,合格后方可使用。4)、对施工单位为了施工方便的需要,加密的控制点、辅助基线、临时水准点进行检查和复测,但必须考虑这些点的稳定性能长久得到保护,以便随时检测,保证施工放样的细节不出差错。施工临时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00m。5)、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检查其有否近期检定的资料,超过检定期限的仪器,应指令停用,待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测量放样监理工作流程填写测量放样报验单施工单位根据规范要求,自检合格

6、向监理报送测量放样详细资料审核、复测施工测量放样成果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查结果签发监理复核单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下一道工序重测主要检测中线,曲线控制点位置、水准点高程,横断面尺寸控制重点与难点2路基挖方监控措施:1) 路基挖土的开挖程序(方法)、挖至路基顶面时的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超挖或图纸松软路段的处理、压实度及外观质量。2) 路基填土的基底处理要求、用土质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填土松厚度、压实度及外观质量。3) 不填不挖路基在遇有地下水位较高或图纸湿软情况下,应控制处理措施(可采用晾晒换土、石灰处理、设置砂垫层、砂桩等措施)4) 挖方路基的弃土,若设计中无明确规定,承包人不得随意动用,

7、应按监理工程师指令处理。5) 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横断面边坡坡度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可乱挖,更不可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边坡失稳或坍塌。控制重点与难点3路基填方的监控措施1) 路基填筑必须在监理工程师已验收过的地面上进行。2) 填方路基开始施工前宜做5-100m试验段以确定在所用土质条件下机具设备的合理组合和最佳碾压遍数。3) 路基填挖土方在接近设计标高时,监理人员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检测路基宽度,标高和平整度,对有缺陷的,应指示施工单位进行整修。4) 碾压(夯击)完成以后,现场监理人员应立即测定其含水量和湿密度,计算干密度和压实度,并按重型击实标准,判断是否达到压实度标准。合格予以书面认可;不

8、合格,通知施工单位返工,待合格后,再给予书面认可。5) 每两段路基新、老填土的结合部和构造物台背填土的结合部,均是路基填土中的薄弱环节,填土时应在原填土的端部挖出台阶并检验其密实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填筑。不可将薄层新填土粘贴在原有土层上。6) 确保路基基底在填筑前达到压实标准。7) 审批碾压方案。8) 对施工单位的压实资料进行抽检。9) 摊铺的松土在未经碾压前切忌被雨水淋湿。对未及时碾压而被雨水淋湿的土在雨后必须翻晾晒干后才能重新摊铺碾压,若雨水过大时,监理工程师应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要对下层土重新检测压实度。10) 路基达到顶面标高后,应按规范要求对路线中心线、高程、纵坡、横坡度、平整度、

9、弯沉、宽度及边坡、进行一次验收(或会同路面施工单位联合验收效果更好)。检验合格后,允许进行下到工序施工。若检验不合格,则应由原施工单位负责修正指导合格为止。控制重点与难点4路基修整监控措施1) 路基完工后,监理人员应对道路中线、横断面、高程进行复测。2) 检查路基是否存在松散、弹簧、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3) 检查路基边坡路肩修整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控制重点与难点5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监控措施:1) 审阅施工单位申报的施工工艺流程,各种混合料配合比,并做对比试验,检查施工单位进场的人员、机具设备和试验设备的完好情况。各种计量工具是否进行标定。是否已达到开工要求。2) 配合施工单位对路槽或其它下承层

10、复验,检查验收放样资料和桩志、检查标高、平面位置、横坡度、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目测检验路槽表面是否有坑槽、“弹簧”薄层粘贴等缺陷。对有缺陷部位应令施工单位修整到合格后才能开工。3) 严格材料质量关,对进入工地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必须按规定频率抽检。4) 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要求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另外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厚度及标高,不允许超厚超高。混合料集中拌和时,应保持色质一致,没有灰团、灰条、花石等现象,严格控制含水量,防止出现弹簧现象。5) 水泥稳定的整形和碾压是工序的关键,碾压工作应在整形好的层面上全幅路宽进行。碾压表面要保持潮湿,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

11、。碾压中如发现有局部“弹簧”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可加少量水泥)或其他处理方法使其达到质量要求。6) 加强旁站监督,使底基层、基层达到如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控制重点与难点6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监控措施:(依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5-1)1) 对基层顶面严格准备,对标高、平整度严格控制,做到不合格产品不进入下道工序。2) 审查路面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包括材料的质量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3) 把好进场材料质量关,面层粗骨料的强度、磨光值、磨耗值、粒径等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

12、要求;面层细骨料应保证砂子粒级和清洁度;对于同一料场的砂子,每天供料都得试验,不同料场的砂子,必须及时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使用。4) 认真审查配合比,确定最佳配合比。注意实际施工或配合比的计量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用油量一定要准确。注意沥青的粘结力及试验确定抗剥离剂添加。5)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成型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出料温度、碾压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旁站监督。6) 摊铺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碾压成型,碾压成型工艺应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出现推挤裂缝。7) 对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强度及时检测。控制重点与

13、难点7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监控措施(依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5-2)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根据施工作业面合理选择拌和场地,考虑运距的远近、水、电、料场及水泥存放等问题;进行材料实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层的检查与整修,沙垫层均匀摊平,洒水碾压并在摊铺工作前保持湿润。二、摸板安装混凝土路面施工时为保证线型、工作质量、工效,尽量避免使用木模板。模板应无损伤,有足够的刚度,内侧、顶、底均应光洁、平整、顺直。大面积混凝土,应适当选择表面积较大的模板,从而减少混凝土表面错台和不平整现象。对于山区公路,因弯道较多、半径小,应制作一部分长度为12m的短模板。模板内

14、侧应均匀的涂刷肥皂液、废机油或其他润滑剂以有利于拆模。模板支架必须稳定、坚固,且支撑点分布合理。三、安设传力杆当侧模安装完毕后,即在需要安装传力杆位置(胀缝或缩缝)处安装传力杆。混凝土板连续浇注时设置胀缝传力杆的做法是在嵌缝板上预留孔处设置传力杆,嵌缝板上面设压缝板条,其旁放一胀缝模板,按传力杆的配置要求,在胀缝板下制作成倒U型槽,传力杆由此通过且两端固定在钢筋支架上,支架插入基层固定。对于不连续施工的混凝土,应在工作面施工结束时设置胀缝,传力杆宜采用顶头木模固定传力杆的安装方法。即在端模板外侧增加一块定位模板,板上按照传力杆的间距及杆径,选择钻孔位置,1将传力杆穿过端模板孔眼,并至外侧定位模

15、板孔眼。两模板之间可用传力杆一半长度的横木固定。当继续铺筑混凝土时,拆除挡板、横木及定位模板,设置胀缝板、木制压缝板条和传力杆套管。四、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取决于精确的配比和搅拌控制。在实际工作还应考虑气温、湿度、风等因素对拌和物中水分挥发的影响。其控制要点如下:1、在拌和前,根据现场各沙、石料本身的含水量将实验配合比换算成现场配合比,确定出合理可靠的配比,并保证严格按此配比拌和。2、根据现场砂、石、水泥等按配比确定出把混合料搅拌均匀,颜色一致的搅拌时间(最短不低于40秒),并按此搅拌时间搅拌出料。3、在出料口及时抽检坍塌度,并据此调整水的用量,确保每一盘料性质稳定。混凝土运输时

16、,应根据运距远近及混合料容许运输时间选择运输工具。运送时要控制以下几点:运距尽量不要太远;运送器具不渗漏,工作结束时表面要清洗(必要时要清洗彻底,并涂上废机油保持表面光滑);运送时间不能超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夏季不超过3040分钟,冬季不超过6090分钟;高温季节或阴雨天应用薄模覆盖。五、混凝土的摊铺对于半硬性混凝土现场拌一次性摊铺容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最大厚度为2224,超过一次性摊铺最大厚度时,应分层摊铺和振实,下层厚度略高于上层厚度且时间间隔不超过30分钟。浇注过程要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混合料不能离析或结团。施工中应控制以下几点:1、混凝土由高处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应采取措施,

17、保证不发生离析。2、局部边角、端头模板部位需人工用锨端运混凝土,严禁抛掷,应采用扣锨轻放、仔细作业、紧贴模板,以避免边角部位因振实不足引起的蜂窝及麻面。3、浇注时要连续不断,以防因时间间隔而形成的断层。浇注期间,应随时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变化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原状。4、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振动,拆模时间以控制在24小时左右为宜。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太低,造成混凝土的损伤。六、混凝土的振实混凝土的振实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振实工作是一项要求严格、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应尽量使用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人员规范操作。震捣器具应保证具有平板震捣器、插入震捣器、震动梁、抹平

18、机、滚杆等。震捣时主要控制以下几点: 1、对于分层铺筑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应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两层铺筑良好的衔接。抽出时应缓慢提出,以免产生空洞,插入深度应离基层35cm,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震动半径的1.5倍,对于边角地带应加强振捣,以防蜂窝、麻点的产生。振捣时间不低于30s,达到表面泛浆、粗集料不再下沉、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为宜。2、平板振捣在同一位置停留时间,一般以10s15s,行走时重叠1020,保证有足够的水泥浆提出混凝土面。3、使用震动梁缓慢而均匀的往返两次,拖震过程中,多余的混合料应刮走,低陷处则随时补足。需注意,震捣时不应随意碰撞模板和传力杆,尽量避免与钢筋、预埋构件接

19、触,以免产生变位。七、混凝土的抹面及防滑混凝土在初凝前,须用提浆抹平机行走,然后用木抹子、铁抹子抹面。抹面应控制以下几点:1、提浆抹平机应缓慢行走,每行重复上一行1/3,以改善浆体的不均匀性。2、用木抹子抹平之后,铁抹子最低要工作四遍,直至无抹子痕迹为止。3、最佳精抹时间。精抹时以人站在混凝土面上无脚印,铁抹子又能抹光洁为最佳精抹时间。混凝土的防滑措施目前常用有两种,即用拉毛器拉毛和锯槽机锯槽。拉毛器是专用的混凝土拉毛防滑简易工具,是在混凝土终凝前,混凝土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的湿度时,在混凝土上面滚动而产生的横槽。锯槽机是在已硬结的路面上,用锯槽机将路面锯成深56,宽23,间距20的横槽。八

20、、胀缝及锯缝胀缝,先浇注胀缝一侧混凝土,取去胀缝模板后,再浇注另一侧混凝土,钢筑支架浇筑在混凝土内,压缝板条在终凝前抽出。胀缝制作是应注意以下几点:1、压缝条在使用前应涂上机油,且振捣结束后,应先抽动一下。2、抽出压缝条时,用木板压住其两侧混凝土,轻轻抽出后,再将两混凝土抹平整。3、压缝条抽出后,缝隙上部浇注填缝料,缝隙下部的嵌缝板应为沥青浸制木板或油毡等材料制成。锯缝,因天气炎热或早晚温差大,混凝土板会产生较大湿度或温度坡差,混凝土板随着水分减少而干缩,造成混凝土板内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形成不规则断板。所以混凝土必须及时进行锯缝,锯缝板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6m,最小板长不小于板宽,缝深度为板厚

21、的1/41/5。锯缝时混凝土强度达到510MPa为宜,也可有现场试锯确定。九、养生与填缝混凝土板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生,以保证水泥良好的水化、水解,防止收缩裂缝产生。养生方法有湿治养生法和塑料薄膜养生法。养生应控制以下几个要点:1、养生时间不能低于14天,应特别注意前7天的保湿养生。2、混凝土板28天内严禁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3、冬季养生要做好保温工作,确保养生温度。填缝工作应在混凝土初步硬结后及时进行。填缝前应先清除干净缝隙内泥砂等杂物,灌缝深度一般为1520。常用填缝料有两大类,即加热施工式填料,其常用沥青橡胶填料;常温施工式填料,主要有聚脂封缝胶、氯丁橡胶类

22、、乳化沥青橡胶类。控制重点与难点8雨季路面的施工监控措施:1) 雨季路面的施工监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2) 雨季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应严格控制材料的含水量。3) 对基层材料做到随拌随铺,随铺随压的流水作业施工方法,基层作业面不应铺得太长,尽量压缩作业段的长度。4) 雨季面层的施工,应严格注意下承层的表面状况,如发现下承层有松散、弹簧现象时应及时挖除,并且在铺筑上一层时予以补足。雨季面层的施工,要严格掌握天气预报情况及从拌和现场到摊铺现场沿线的天气变化情况,随时暂停施工;雨淋的材料不能铺到路面上去,已铺到路面上尚未压实的材料也要挖除。5) 雨季面层的施工要严格控制下层路面的泥土等杂

23、物的污染,下层表面潮湿也不允许铺筑上层路面。下层表面情况不良,不能允许进行上一层的施工。2、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9)1) 排水管道安管监理A排水管道安管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安管开工申请单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批安管质量验收单施工单位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认安管交工证书监理工程师审查下管、安管施工工艺、下管方案管材检查沟槽检查、排水措施审查安管质量控制标准坡度板法,边线法控制监理旁站反工同意不合格合格不同意B排水管道安管监理工作要点(1) 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申报的下管安管准备工作、下管方案、安全措施,审批开工报告,制订下管安管监理工作细则与质量标准。完工时,须经监理

24、人员复核检查,质量合格后签认交工证书。(2) 监理人员在下管安管前,复核检查施工单位下管安全措施(人工法、吊车法)、沟槽的槽底、地基、槽帮、堆土以及管材外观检查结果等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在暗管过程中,监理人员随机复测管线中线位置、高程、使其质量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中。(3) 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下管安全规定,根据操作熟练程度、管材重量、管长、施工环境、沟槽深浅及吊装设备条件下等因素,检查确定的下管方案是否合理,检查有无安全措施,能否确保施工安全。(4) 下管前对沟槽进行检查,检查管道管材。(5) 下管监理 采用吊车下管:检查吊车行走路线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在架空输电线路下是否符合下管规定,

25、应有专人指挥,统一明确的指挥信号,梆套管道时应找准重心,起吊平稳; 人工下管:一般采用大绳下管。当管径为900mm以上时,用滑轮或斤不落下管。小口径管道用强勾从槽边吊下等,应检查是否适用,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定。(6) 管道铺设控制 用中线或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位置,按坡度板控制管道高程; 在平基或垫层上稳管时,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或干净石子从两侧卡牢,防止移动。稳管用混凝土块应事前按设计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使用三角形扩建块,应将斜面作底部,并涂抹一层砂浆,以加强管道的稳定性。预制的管枕强度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标准,不得使用不标准的管枕; 若在土基上稳管时,一般挖弧形槽铺垫砂子,使管道与土基良好接触

26、; 稳管后,检测管道中心线及管底内壁高程,符合设计规定时,浇捣混凝土管座垫肩; 管道内、外防腐遭损伤或防腐层的部位,下管前应修补,修补后的质量应符合规定; 控制管道铺设偏差,防止管道不顺直、落水坡度错误、管道位移、沉降等; 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作仔细复核。复核轴线位置、线形以及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如发现有差错,应给预纠正或返工,切忌跟随错误的管道基础进行铺设; 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切忌倒排。 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紧崩,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划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外界扰动; 每排一节管材应先用样尺与样板架观

27、察校验,然后再用水准尺检验落水方向。(7) 管道封堵及拆除控制闭水试验。需要对原管道实行临时封堵:a、复核检查封堵的原始记录,记好地点、并编号、封塞方法、上游或下游的部位附平面图说明,以及封堵日期等;b、检查封堵操作人员是否经过培训,持证上岗;c、严格按技术规程进行封堵拆除的操作,审定施工方案;d、拆除后,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及封堵拆尽情况,封堵材料经校验合格后才使用;e、根据不同管径及水头压力确定砖墙封砌厚度,封堵管道砖墙厚度参考;f、尽可能采取更先进的封堵方法(如充气管塞或机械管塞),为拆除提供方便。C有混凝土平基的排水管道铺设质量监理要点(1) 检查纵断高程和平面位置是否

28、准确,对高程应严格要求。(2) 检查混凝土平基的排基施工工序: 在垫块上稳管,然后灌注混凝土基础及抹带; 先打平基,等平基达到一定强度,再稳管、打管座及抹带。(3) 检查接口严密坚固,污水管道必须经闭水试验合格。(4) 检查混凝土基础与管壁结合是否严密、坚固稳定。D稳管质量监理要点(1) 对管道中心线的控制,可采用边线法或中线法。采用边线法时,边线的高度应与管道中心高度一致,其位置以距管外皮10mm为宜。(2) 在垫块上稳管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检查垫块是否放置平稳,高程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检查稳管时管道两侧是否立保险杠,防止管道从垫块上滚下伤人。(3) 检查稳管的对口间隙,管径700mm及大

29、于700mm的管道按10mm掌握,以便于管道内勾缝。管径600mm以内者,可不留间隙。(4) 稳较大的管道时,宜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5) 稳管质量标准: 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10mm; 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 相邻管道内底错口不得大于3mm.2) 排水管道接口质量监理A、排水管道接口工作流程抹带接口开工申请单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批抹带接口质量验收通知施工单位现场检查合试验测得抗压强度监理人员签认安管交工证书监理工程师检查砂浆配合比合抗压强度检查管口洗刷干净刷一水泥浆检查分层抹带工艺自检合格附上资料反工不合格合格不同意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B、排水管道接口监理工作要点(1) 监理人员根

30、据施工单位申报的砂浆抹带接口施工方案和砂浆配合比、抗压强度等有关资料审批开工报告,并确定质量标准。检查管道承插接口的结构、材料质量和密实程度,管道抹带接口的抹带宽度与管道附着情况。(2) 监理人员复合检测砂浆配合比、抗压强度,并督促施工单位按操作规程进行分层抹带接口施工。具体要求:抹第一层砂浆应在管缝居中,厚度为带厚的1/3,并压实与管粘结牢固,表面划线槽,等初凝后,抹第二层砂浆,用弧形抹子碾压成型,初凝后再赶光压实。(3) 对采用的管材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符合产品标准。凡不符合标准者不得使用特别是卸管后,再检查有无损伤、裂缝、承插口和企业有无缺口,包括管材圆度偏差。(4) 完工后,须经监理人员

31、复查,合格者签认交工证书。(5) 刚性接口工作要点: 监理必须检查管节是否清洗干净,是否需要凿毛,接缝处是否浇水湿润; 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完毕的接缝的养护。(6) 柔性接口监理工作要点: 应检查橡胶圈质保单,并督促施工单位对其物理性能送检; 监理抽取橡胶圈见证取样,送市政质检部门认可的检测单位检测; 检查橡胶止水带(密封圈),必须符合规定的物理性能,其质量应符合耐酸、耐碱、耐油以及几何尺寸标准。(7) 水泥砂浆接口监理工作要点: 检验水泥砂浆接口材料、水泥标号、砂子孔径及含泥量,接口用水泥砂浆配合比应按设计规定;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钢丝网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无锈、无油垢。每圈钢丝网应按设

32、计要求,并留出搭接长度,事先截好。 水泥砂浆接口质量标准a.抹带外观不裂缝,不空鼓,外光里实,宽度厚度允许偏差0+5mm;b.管内缝平整严实,缝隙均匀;c.承插接口填捣密实,表面平整。抹带应与灌注混凝土管座紧密配合,灌注管座后,随即进行抹带,使带与管座结合成一体,如不能随即抹带时,抹带前管座和管口应凿毛、洗净,以利与管带结合。管经700mm及大于700mm的管道,管缝超过10mm时,抹带应在管内管缝上部支一垫托(一般用竹片做成),不得在管缝填塞碎石、碎砖、木片或纸屑等。C、承插接口监理工作要点:(1) 检查非金属管道承插接口的填料是否采用水泥砂浆或沥青胶泥;(2) 检查接口间隙环缝是否均匀,填

33、料要密实、饱满、平整,填料凹入承口边缘不得大于5mm。4、抹带接口监理工作要点(1) 抹带接口一般用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雨水管上;(2) 管经小于或等于600mm,应刷去管口浆皮。管经大于600mm,应将抹带部分管子凿毛;(3) 平口管的管口应对齐,然后在管口上抹上设计规定的宽度和厚度的水泥砂浆,检查抹带是否间断和裂缝,是否均匀一致;(4) 砂浆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不得有间断、裂缝、空鼓和脱落现象,接口缝隙中严禁用砖头、石子嵌缝。3) 管道护管监理A、管道护管监理要点(1) 检查基础面是否干净,有无积水。(2) 检查立模情况。立模后必须进行工序检验,符合宽度、高度要求,模板接缝严密。(3) 抽检

34、混凝土试块或砂的干密度。(4) 水泥混凝土拌制必须符合设计标准。操作人员应分两侧同步进行浇筑,并用插入式振荡器振捣密实。管道下口不留孔隙,使结成整体,并防止管道位移。(5) 护管上口斜面(如135角)的表面应拍实抹光,防止斜面塌落。(6) 采用黄砂护管,应用粗砂,如采取180中心角,高度至管节中心齐平,并应在管道两侧同时均匀下料回填。如回填规定在管顶上50cm时,都应分层(每层250mm高度)洒水振实、拍平,并测试其干容量不应小于16kN/m3。4) 雨期施工质量控制A、雨期施工监理要点雨期施工应采取一下措施防止泥土随雨水管道,对管经较小的管道,应从严要求。(1) 按土方雨期施工的要求,防止地

35、面径流的雨水进入沟槽。(2) 配合管道铺设,及时砌筑检查井和连接井。(3) 凡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口,及时砌死抹严。(4) 铺设暂时中断或未能及时砌井的管口,应用堵板或干码砖等方法临时堵严。(5) 以做好的雨水口应堵好围好,防止进水。(6) 必须做好防止漂管的措施。(7) 雨水不宜进行接口,如接口时,应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5)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质量监理A、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监理要点(1) 监理工作重点 检查试验频率是否够; 检查方法是否对; 按试验步骤旁站。(2) 监理人员根据施工单位申报进行闭水试验的方案、措施、要求,以及有关准备工作等,审查批示施工单位的闭水试验申请,并制定闭水试验监理工作细

36、则与合格标准。根据闭水30min渗水量大小来决定试验管段是否合格。当其渗水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如排水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表查核),即认为合格,由监理人员签认合格证书。(3) 监理人员在闭水试验前,复查由施工单位对试验管段灌水浸泡以及堵口、管道、井身等有无渗漏情况的结果,待水位稳定后,开始试验。并记录经30min水位下降值,由此求得该试验管段实际渗水量。具体要求施工单位做好下列工作: 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试验段灌满水后需浸泡24h后进行,闭水试验的水位应在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如上游管内顶至检查口的高度小于2m时,则闭水试验水位至井口为止。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不同管

37、径段应分别测定渗水量; 检查试验管段堵口是否密封、砖堵,管道、井身有无漏水或严重渗水。试验时,测定30min渗水量,合格者,监理人员书面签认。8、处理常见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1、路线放样质量监理预控措施 全面熟悉设计文件,会同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工作。 路线放样应放出路基中线桩、路基坡脚边线桩志。 承包人在接受桩志和资料后,要进行复核和放样,并将所有测量资料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和复测后决定是否可以开工。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因施工需要所增加的水准点,符合导线应进行复核,复核合格后批准其为测量资料的一部分,直到竣工验收。2、路面底基层及基层预控措施 审阅承包人申报的施工

38、工艺流程,各种混合料配合比,并做对比试验,检查承包人进场的人员、机具设备和试验设备的完好情况。各种计量工具是否进行标定。是否已达到开工要求。 配合承包人对路槽或其它下承层复验,检查验收放样资料和桩志、检查标高、平面位置、横坡度、平整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目测检验路槽表面是否有坑槽、“弹簧”薄层粘贴等缺陷。对有缺陷部位应令承包人修整到合格后才能开工。 严格材料质量关,对进入工地的材料监理工程师必须按规定频率抽检。 审查承包人的施工工艺,要求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另外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厚度及标高,不允许超厚超高。混合料集中拌和时,应保持色质一致,没有灰团、灰条、花石等现象,严格控制

39、含水量,防止出现弹簧现象。 基层的整形和碾压是工序的关键,碾压工作应在整形好的层面上全幅路宽进行。碾压表面要保持潮湿,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碾压中如发现有局部“弹簧”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可加少量水泥)或其他处理方法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加强旁站监督,使底基层、基层达到如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表面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监理预控措施(依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5-1) 对基层顶面严格检查,对标高、平整度严格控制,做到不合格产品不进入下道工序。 审查路面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包括材料的质量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

40、、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 把好进场材料质量关,面层粗骨料的强度、磨光值、磨耗值、粒径等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面层细骨料应保证砂子粒级和清洁度;对于同一料场的砂子,每天供料都得试验,不同料场的砂子,必须及时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使用。 认真审查配合比,确定最佳配合比。注意实际施工或配合比的计量方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用油量一定要准确。注意沥青的粘结力及试验确定抗剥离剂添加。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成型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出料温度、碾压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必须加强旁站监督。 摊铺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碾压成型,碾压成型工艺应先轻

41、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碾压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出现推挤裂缝。 对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强度及时检测。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监理预控措施(依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5-2)1测量放线模板顶面交桩标高与设计标高一致,立模前,测量放桩以8m12m为宜,不可大于15m。因将来挂线立模时,若两桩间隔过长,由于线自重下垂引起的误差对顶面设计标高有较大影响。2模板固定模板采用槽钢,模板高度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或小1cm。模板外侧用8钢筋焊接成半圆型接头配件,用冲击钻在基层钻孔,插入钢筋,用螺栓把钢筋与模板外侧接头配件连接,以松、紧螺栓来拆除或固定模板。另外,清理模板上残余混凝土时严禁重击,以免模板变形

42、。3摊铺、振捣及振实a.人工摊铺混凝土要高出模板2cm4cm,大致平整,并注意模板附近的摊铺,以防发生蜂窝。b.先用插入式振捣棒均匀地振捣,振捣时竖直插入混凝土,间距不超过0.15m,振动30s慢慢拔出。施工中应注意模板附近和钢筋处,振捣充分的同时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c.然后使用振动器,重叠10cm20cm缓慢行走,以不再出气泡并保证有足够的水泥浆提出混凝土面。d.振动梁缓慢而均匀往返两次,使表面泛浆,保证混凝土面平整。e.人工及时用表面的原浆补平下面的空隙,保证把高出模板1mm3mm的混凝土压下去,浆提出来,完毕后混凝土面平整,毛刺均匀。4.抹平4.1粗抹a.旋转提浆抹平机缓慢行走,每一行要

43、重复上一行1/3行走,以便改善表层浆体不均匀分布现象,减少不均匀收缩。b.将模板顶面清理干净,用6m长铝合金刮尺刮平混凝土面,同时左右大幅度搓推,保证下面无空隙,如发现有空隙及时补原浆。再用6m长铝合金刮尺纵向检测平整度,纵向重复上一行至少2m,横向间距不超过0.3m,把6m长铝合金依次轻放在混凝土表面并轻轻取走,对混凝土面印痕较深及不显处用木抹子抹平、抹光。直至混凝土面轻放6m长铝合金时基本无印痕处。4.2精抹精抹是平整度的控制工序,关键是确定混凝土面精抹的最佳时间。精抹时用铁抹子,以人站上混凝土面无脚印、铁抹子又能抹光洁时为最佳抹光时间,主要抹去木抹子的粗糙度、混凝土收缩下沉的不均匀度,完

44、毕后无抹子痕迹。5、排水管道工程控制措施(依据施工图设计说明及施工图SD09)1)、排水管道安管监理(1) 排水管道安管质量监理工作流程安管开工申请单承包人监理工程师审批安管质量验收单承包人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审批签认安管交工证书监理工程师审查下管、安管施工工艺、下管方案管材检查沟槽检查、排水措施审查安管质量控制标准坡度板法,边线法控制监理旁站反工同意不合格合格不同意(2) 排水管道安管监理工作要点 监理人员根据承包人申报的下管安管准备工作、下管方案、安全措施,审批开工报告,制订下管安管监理工作细则与质量标准。完工时,须经监理人员复核检查,质量合格后签认交工证书。 监理人员在下管安管前

45、,复核检查承包人下管安全措施(人工法、吊车法)、沟槽的槽底、地基、槽帮、堆土以及管材外观检查结果等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在暗管过程中,监理人员随机复测管线中线位置、高程、使其质量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之中。 监理要求承包人做好下管安全规定,根据操作熟练程度、管材重量、管长、施工环境、沟槽深浅及吊装设备条件下等因素,检查确定的下管方案是否合理,检查有无安全措施,能否确保施工安全。 下管前对沟槽进行检查,检查管道管材。 下管监理A采用吊车下管:检查吊车行走路线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在架空输电线路下是否符合下管规定,应有专人指挥,统一明确的指挥信号,梆套管道时应找准重心,起吊平稳;B人工下管:一般采用大

46、绳下管。当管径为900mm以上时,用滑轮或大绳下管。小口径管道用强勾从槽边吊下等,应检查是否适用,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定。 管道铺设控制A用中线或边线法控制安管中心位置,按坡度控制管道高程;B在平基或垫层上稳管时,应用混凝土预制块或干净石子从两侧卡牢,防止移动。稳管用混凝土块应事前按设计预制成形,安放位置准确。使用三角形扩建块,应将斜面作底部,并涂抹一层砂浆,以加强管道的稳定性。预制的管枕强度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标准,不得使用不标准的管枕;C若在土基上稳管时,一般挖弧形槽铺垫砂子,使管道与土基良好接触;D稳管后,检测管道中心线及管底内壁高程,符合设计规定时,浇捣混凝土管座垫肩;E管道内、外防腐遭损伤或防腐层的部位,下管前应修补,修补后的质量应符合规定;F控制管道铺设偏差,防止管道不顺直、落水坡度错误、管道位移、沉降等;G在管道铺设前,必须对管道基础作仔细复核。复核轴线位置、线形以及标高是否与设计标高吻合,如发现有差错,应给预纠正或返工,切忌跟随错误的管道基础进行铺设;H管道铺设操作应从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切忌倒排。I采取边线控制排管时所设边线应紧崩,防止中间下垂。采取中心线控制排管时应在中间铁撑柱上划线,将引线扎牢,防止移动,并随时观察,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