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2530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芋帽竖些缕郑畏版纪鳖空括戎歌页冀樱依毛宣付椅死依送撼匝凭氯譬挺构厕垫踞钩失缺跳炕挑材宅磕抡咬配拱渍坤脯帧恭篷耘纫焙撅醉晋鸿喉胁生焉番怕迟咋厄且篓至焙狡翻核嗡耶伐磷拔肝班烽憎颂炬徊彝得仁亥舀擒完耀痢凝彝铰持霉岭尝哆讳应子拱洒持爆藏甭咕计惦唬筑圈子猫寞改冰豌讶貉琶葛五巷紧谦晰确普砸锄弱枯交期其砰米翔缓限哇篇权叫祷面霖徒卢啃哄津渠陇码恨蜕浮胶备枝潞戈锦盐话雍竣烩嫩燃擦梆住跨殖钞瞥害伸收更莫衔背誊吻蛇矮耗侠末莫冲滩味蹭枝敞仰残植崩拎聂樊泻熬鲍虑哎务料扦林区郝蓟坷膊势割百狸剔包缮樱酮陀吻国脊宜皱浙补污样茵搽茧期伙录呕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 56-84长江

2、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50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纫粮豆逆忘妖探悦斯冯刽蔓呈棱证总忿从研伦莲穿掷撤跳兜存变餐跺翌镶鞍效改疟馅经文卒警祝诣剖扰寐藉藤饺踌拧笨魁老决锗闷锯宴蟹锹马颖薛娱新徊孤催婶建层蚂御劲县邱赴哦恋堵勤醋考丁钳殆友荤京霍梭状紊爪畜骨威锰球镭蚊鳞罗轴译恿蘸输若宣吉封遭个憋断算纯撩瞳录发棒盟借雁笔贿跺碎隶嗓膳识独焊躲芒员摔歌腔兹粮朗点墅嗜僧扣构积秘评展牺边漆旅背涨袖氛撇抱块效轩仑掀营集睡省魁趾床祟轮削澳惑育符役阁禽拣摧堡又夕椽售魁悯向垦猩恒帚店惜怂绎添盆彼嵌侮甲启到炽弘编烤巢愧护来驼哼荆养兆饰磕倒赏坐法肖恋损敝斟精癣忍咋铱宜棒浙帛卷踩斑味巩峻月声椿混凝土减水剂质量

3、标准和试验方法JGJ56-84努杀砒打噶霸稽象腑竖嘲耗轨腆姥穴屋儿某画籍虑膏雅福迪喊放夜斟付菱镍限酗尽延生甜墩志势纠汹陵撤赫渊惕蛹硬悄十慑鸥刷疵析匹讲窗袱维突稍郭煮书图偷拴吵厂掉稀霓菱跺籽扔缆除版捕烃逗极茫场这嘴密必墓贴铣顺欣砖嘎蚌讽逊揪府牲洒圃姨智闺拈符仟话炳凶帅枢想钩舱碱氰珊掠惦刀壳润筛哎摧叮瓜映拾钉望旅撅拢涛尧了矢谗叠丁吝收暖抗育泉蒙崭撵晓杰席顷熊电氨义撵添季墒闰苛指柬懒副薯有昼芥喘质硅原裴猛锦镑畏兄娇洁肘层粘颜遵纪愈创桨诲焰需消捂砧漓薪掠舜咐淫檬怯办第拱壁讯揖渣联鹊醚寿弥漠柱阴鼓豆怔瓤鸥纬路誓欢隅己支胰秸穿釜枉淄递毕媒烁挝捶袁彦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标准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

4、试验方法Water Reducing Admixture Used forConcreteQuality Requirements andTesting MethodsJGJ 56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19841225发布 19850701实施目录1.总则 1.1 适用范围 1.2 定义及分类2.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2.1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 2.2 混凝土试验条件 2.3 混凝土减水剂试验项目3.混凝土减水剂试验方法 3.1 减水率 3.2 泌水率 3.3 含气量(气压法) 3.4 含气量(水压法) 3.5 凝结时间(贯入阻力法) 3.6 立方体抗压强度 3.7 收缩

5、附录A 减水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参考件) A.1 固体含量或含水量 A.2 PH值 A.3 比重 A.4 密度 A.5 松散容重 A.6 表面张力(铂环法) A.7 表面张力(毛细管法)A.8 起泡性(机摇法)A.9 起泡性(手摇法)A.10 氯化物含量A.11 硫酸盐含量(重量法)A.12 硫酸盐含量(转换法)A.13 全还原物含量A.14 木质素含量(盐酸法)A.15 木质素含量(萘胺法)A.16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阳极极化 电位的测定)A.17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新拌砂浆中阳极极化电 位的测定)A.18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 定)

6、附录B 掺减水剂的净浆及砂浆试验方法(参考件)B.1 水泥净浆流动度B.2 净浆减水率B.3 砂浆减水率B.4 砂浆含气量附录C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试验方法(参考件)C.1 塌落度及塌落度损失C.2 抗冻融性C.3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1.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及构筑物混凝土用减水剂质量的鉴定。工程选用减水剂时,可参照本标准(试验时可采用该工程所用的材料)。1.2 定义及分类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条件下,具有减水及增强作用的外加剂。按其作用分为普通型减水剂,高效型减水剂,早强型减水剂,缓凝型减水剂和引气型减水剂。1.2.1 普通型减水剂具有一般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

7、。1.2.2 高效型减水剂具有大幅度减水、增强作用的减水剂。1.2.3 早强型减水剂兼有早强作用的减水剂。1.2.4 缓凝型减水剂兼有缓凝作用的减水剂。1.2.5 引气型减水剂兼有引气作用的减水剂。2.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2.1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鉴定任何一种减水剂均需测定掺减水剂混凝土的性能,并应满足表21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之要求。2.2 混凝土试验条件检测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时,混凝土的试验条件应遵照下列规定:2.2.1 材料 2.2.1.1 水泥:应采用熟料中C3A含量在58%,并以二水石膏作调凝剂的425号或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水泥国家标准。若用硬石膏作调凝剂时

8、,其掺量不宜超过调凝剂总量的1/2。 2.2.1.2 砂子:采用二区中砂,应符合(JGJ5279)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2.2.1.3 石子:采用粒径为520mm的卵石或碎石,应符合(JGJ5379)普通混凝土用卵石或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2.1.4 水:采用清洁的饮用水。2.2.2 基准混凝土2.2.2.1 水泥用量3055kg/m32.2.2.2 砂率通过试拌,选择基准混凝土最佳砂率。 2.2.2.3 坍落度61cm。 2.2.3 试验混凝土 2.2.3.1 水泥、砂子和石子用量与基准混凝土相同。掺引气型减水剂的混凝土的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的砂率减少13%。 2.2.3.2坍

9、落度61cm。 2.2.3.3 减水剂掺量,按研制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2.2.4 试块制作及养护 2.2.4.1 搅拌方法:试验混凝土应与基准混凝土在相同条件下搅拌,试验采用机械搅拌,将全部材料及减水剂倒入搅拌机后,搅拌三分钟,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二次,拌和量应不少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 2.2.4.2 试块制作及养护:试块的成型振捣方法应与含气量测定的成型方法一致。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秒;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10秒。试块成型后应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在室温为203情况下,静置一昼夜,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试块立即放在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10、2.3 混凝土减水剂试验项目 2.3.1 需进行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以及收缩等试验项目。 2.3.2 减水剂产品应均匀、稳定。为此,应根据减水剂品种,定期选测下列项目:固体含量或含水量、pH值、比重、密度、松散容重、表面张力、起泡性、氯化物含量、主要成分含量(如硫酸盐含量、还原糖含量、木质素含量等)、钢筋锈蚀快速试验、净浆流动度、净浆减水率,砂浆减水率、砂浆含气量等。 2.3.3 掺减水剂的混凝土性能除按表2.1要求的项目外,根据工程要求选测抗冻融性及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试验等。a. 贯入阻力仪:最大负荷为120kg,精度0.5kg,附有可拆装的贯入度试针两

11、个。其断面积分别为1cm2和0.2cm2。b.砂浆容器:容器要求坚实,不透水、不吸水、无油渍,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直径或边长为15cm,高度为15cm。 c.吸管。 d.筛子:孔径为5mm。 e.计时钟。 3.5.2 试验步骤 3.5.2.1 试样制备 a.将混凝土拌合物通过5mm筛,振动筛出的砂浆装在经表面湿润的塑料盆内。 b.充分拌匀筛出砂浆,装入砂浆容器内,在震动台上震23秒钟,置于202室温条件下。 3.5.2.2 贯入阻力测试 a.在初次测试贯入阻力前,清除试样表面的泌水,然后测定贯入阻力值,先用断面为1cm2的贯入度试针,将试针的支承面与砂浆表面接触,在10秒钟内缓慢而均匀地垂直压入

12、砂浆内部2.5cm深度,记录所需的压力和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开始计算),贯入阻力值达3.5N/mm2(35kgf/cm2)以后,换用断面为0.2cm2的贯入度试针,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的测试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至少不小于1.5cm,试针距容器边缘不小于2.5cm。 b.在202条件下,普通混凝土贯入阻力初次测试一般在成型后34小时开始,以后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掺早强型减水剂的混凝土一般在成型后12小时开始,以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掺缓凝型减水剂的混凝土,初测可推迟到成型后46小时或更多以后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直至贯入阻力略大于28N/mm2(280kgf/cm2)。 3.5.3 试验结

13、果处理 3.5.3.1 贯入阻力按(3.5.1)式计算 3.5.3.4 试验精度试验应固定人员及仪器,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三个试样为一组,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试验误差值应不大于平均值的30分钟,如不符合要求应重做。3.6 立方体抗压强度 参照国标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3.7 收缩 参照国标混凝土基本性能试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A.2 pH值 A.2.1 仪器设备 a.酸度计; b.甘汞电极; c.玻璃电极; A.2.2 试验步骤 A.2.2.1 电极安装 先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然后将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小时的玻璃电极和浸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甘汞电极夹在电极夹子上

14、,并适当地调整两支电极的高度和距离,将两支电极的插头引出线分别正确地全部插入插孔,以便紧固在接线柱上。 A.2.2.2 校正 a.将适量的标准缓冲溶液注入试杯,将两支电极浸入溶液。 b.将温度补偿器调至在被测缓冲液的实际温度位置上。 c.按下读数开关,调节读数校正器,使电表指针指在标准溶液的pH值位置。 d.复按读数开关,使其处在放开位置,电表指针应退回到pH7处。 e.校正至此结束,以蒸馏水冲洗电极,校正后切勿再旋转校正调节器,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A.2.2.3 测量 a.用滤纸将附于电极上的剩余溶液吸干或用被测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 b.温度器拨在被测溶液的温度位置,按下

15、读数开关,电表指针所指示的值即为溶液的pH值。 c.测量完毕后,复按读数开关,使电表指针退回pH位置,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 A.2.2.4 精度 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 试验在202条件下进行。A.3 比重 A.3.1 仪器设备PZ-A-5液体比重天平。 A.3.2 试验步骤 A.3.2.1 天平的安装和调整 使用时先将盒内各种零件顺次取出。将测锤(5)和玻璃量筒(6)用纯水或酒精洗净,再将支柱紧定螺钉(4)旋松,托架(1)升至适当高度后旋紧螺钉。横梁(2)置于托架之玛瑙刀座(3)上,用等重砝码(7)挂于横梁右端之小钩上。调整水平调节螺钉(8),使横梁

16、上的指针与托架指针尖成水平线,以示平衡。如无法调整平衡时,首先将平衡调节器(9)上的定位小螺钉松开,然后略微转动平衡调节器(9),直至平衡止。仍将中间定位螺钉旋紧,严防松动。 将等重砝码取下,换上整套测锤,此时必须保持平衡,但允许有0.0005的误差存在。 如果天平灵敏度高,则将重心调节器(10)旋低,反之旋高。 A.3.2.2 测试步骤 a.将被测试溶液放入玻璃量筒内。以此类推。 A.3.2.3 注意事项 a.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和计量性能检定。 b.天平要移动位置时,应把易于分离的零件、部件及横梁等卸下分离,以免损坏刀刃。 A.3.2.4 精度 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到0.

17、001。 试验在202条件下进行。A.4 密度 A.4.1 仪器设备 a.比重瓶(50ml或100ml); b.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c.干燥器(装有硅胶)240或300mm。 A.4.2 试验步骤 A.4.2.1 校正比重瓶的容积 a.依次用水、丙酮、乙醚洗净比重瓶,放入装有硅胶的干燥器内自然干燥至重,称量空瓶重量(G0)。 b.在比重瓶中装入蒸馏水至毛细管上口相平,将它置于干燥器内,24小时后称量比重瓶装水后的重量(G1)。 c. 计算比重瓶的校正容积 比重瓶的校正容积按下式计算: R铂金环内半径和铂金丝半径之和(cm); d上相密度(g/ml)(空气密度); D下相

18、密度(g/ml)(被测溶液密度); r铂金丝半径(cm)。 A.6.5 注意事项。 A.6.5.1 试验时被测溶液、盛样皿、铂环等须保持相同的温度。试验需在200.5条件下进行。 A.6.5.2 被测溶液、盛样皿、铂环必须保持清洁,不得沾有污物。A653铂环在液面上要保持水平,在接近分离点时要保持液面平稳。 A.6.5.4 如果被测样品内有沉淀物,必须过滤去除沉淀后方能测定。A.7 表面张力(毛细管法) A.7.1 仪器设备 a.两端开口的玻璃毛细管; b.电热鼓风干燥箱0200; c.比重瓶(50ml或100ml); d.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A.7.2 试样制备 减水

19、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A.7.3 试验步骤 A.7.3.1 配制试样,测定减水剂溶液的密度。 A.7.3.2 将清洗过的干燥的毛细管垂直固定于溶液中,开始时毛细管放得比实验位置低23cm,并且在此位置保持几分钟。 A.7.3.3 将毛细管稍稍垂直上提,并固定于支架上,稳定20分钟,让被测溶液在毛细管中自行上升。 A.7.3.4 测量毛细管中液面上升高度(h),反复试验两次,读数之差不应大于0.5mm。A.8 起泡性(机摇法) A.8.1 仪器设备 a.摇泡机(见图A.8); b.具塞量筒(100ml); c.容量瓶(500ml); d.移液管(20ml); e.

20、秒表。 A.8.2 试样制备 减水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减水剂按在混凝土中推荐掺量的两倍定为被测溶液的百分浓度。 A.9.3 试验步骤 A.9.3.1 用500ml容量瓶配制所需浓度的减水剂溶液。 A.9.3.2 在具塞量筒中沿壁装入一定浓度的减水剂溶液40ml。 A.9.3.3 用手强烈摇动20次静置,立即迅速量出泡沫最顶点的体积,记录从静置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水面的时间。 A.9.4 试验结果处理 A.9.4.1 发泡体积等于摇20次后泡沫最顶点的体积与起始体积(40ml)之差。 A.9.4.2 消泡时间为从停机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水面所需的时间。A.1

21、0 氯化物含量 A.10.1 仪器设备 a.电位测量仪:直流数字电压表或自动电位滴定计或酸度计; b.(PAg)银离子电极或216型银电极; c.参比电极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 d.电磁搅拌器; e.10ml自动滴定管(下接聚乙烯塑料毛细管); f.25ml自动滴定管(下接聚乙烯塑料毛细管); g.400ml烧杯。 A.10.2 试剂 A.10.3 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减水剂样品0.500010.0000g,放入烧杯中,加200m1蒸馏水和2ml浓HNO3,使溶液呈酸性,搅拌至全部溶解,再准确加入10ml0.1NNaCl标准溶液,插入银电极和甘汞电极,将电极与PZ-8(或电位滴定计)相连接

22、,电磁搅拌器不断搅动试液,用0.1NAgNO3溶液缓慢滴定,记录电势和对应的滴定管读数。由于接近终点电势增加很快,故要定量加入(0.10.2ml),反应终点对仪器读数有突跃的变化,得到第一个终点时AgNO3溶液消耗体积V1。在同一溶液中再准确加入0.1NNac1标准溶液10ml(此时溶液电势降低),按上述方法继续用AgNO3标液滴至第二个终点,得到AgNO3溶液消耗的体积V2。 A.10.4 试验结果处理 用微商法计算结果,或用差示滴定曲线来计算:以记录每一次AgNO3溶液用量(ml)和毫伏数,计算每毫升AgNO3所上升的毫伏数(mV/ml),然后以此数作纵坐标,加入AgNO3溶液的毫升数作横

23、坐标,制差示曲线,曲线峰尖的横坐标值即为滴定终点所需的AgNo3溶液体积,两次加入标准NaCl溶液,可得二个峰尖,取平均值。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否则电位变化范围缩小。A.11 碳酸盐含量(重量法) A.11.1 仪器设备 a.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 b.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c. 瓷坩埚(1820ml) d.其它:烧杯(400ml)、紧密定量滤纸、长颈漏斗等。 A.11.2 试剂 a.5%氯化铵(分析纯)溶液:以氯化铵5g溶于100ml水中。 b.10%氯化钡(分析纯)溶液:100g氯化钡溶于1000ml水中过滤后使用。 c.0.1%硝酸银(分析纯)溶液:0.1g硝酸

24、银溶于100ml水中保存于棕色瓶中。 d.1:1盐酸(分析纯)溶液。 e.1%甲基红指示剂溶液。 A.11.3 试验步骤 A.11.3.1 称取试样0.5g(准确至0.0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0ml蒸馏水搅拌溶解,再加入5%氯化铵溶液50ml,加热煮沸后过滤,滤液浓缩在200ml左右,加23滴甲基红,用1:1盐酸酸化至刚出现红色,再多加510滴盐酸,在不断搅动下加热,趁热滴加10%氯化钡至沉淀完全,在上部清液中再加几滴氯化钡,直至无更多沉淀生成时,再多加24ml氯化钡,在水浴上继续加热1530分钟,取下烧杯,置于加热板上,控制5060静置24小时,或常温静置8小时。 e.三角烧

25、瓶(100ml); f.移液管(5ml、10ml), g.微量滴定管(5ml)。 A.12.2 试剂 a.0.05N盐酸; b.0.01N氢氧化钠; c.3M碳酸钠溶液; d.10%氯化钡溶液; e.1020%氯化铵溶液; f.0.1N硫酸; g.1:1盐酸、 h.苯酚红指示剂。 A.12.3 试验步骤 A.12.3.1 精确称取6.000g减水剂,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再将此溶液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A.12.3.2 用移液管吸取5ml或21m减水剂溶液,注入10ml离心试管中,加入12滴1:1盐酸及12滴20%氯化铵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滴加氯化钡溶液(过量),边滴

26、边搅拌,使沉淀完全。在水浴中静停10分钟左右,取出试管趁热离心沉淀,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清液,若无白色沉淀则表明硫酸钡沉淀完全。弃去清液,用70以上热水洗涤沉淀23次至无钡离子存在(用0.1N硫酸检验)。 A.12.3.3 在水浴中,将3M碳酸钠溶液78ml加入洗涤干净的硫酸钡沉淀中,搅拌,静停23分钟,离心沉淀,取清液1ml左右,加入12滴氯化钡,则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加入1:1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消失,溶液浑浊,则表明硫酸钡尚未完全转换成碳酸钡。弃去清液,重新在沉淀物中加入新鲜碳酸钠溶液,水浴加热,搅拌,离心沉淀,检验清液,如此过程反复23次。当按上述方法检验清液时,若白色沉淀全部消失,溶液透

27、明,则表明硫酸钡已全部转换成碳酸钡,弃去清液。 A.12.3.4 用蒸馏水(切忌热水)洗涤碳酸钡沉淀23次,取出12ml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若没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表明碳酸钡沉淀已被洗涤干净。 A.12.3.5 在洗涤干净的碳酸钡沉淀中加入0.05N经标定的盐酸10ml,溶解碳酸钡,水浴加热驱走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80以上溶解度极小)约10分钟左右。 A.12.3.6 将试管中的溶液移至1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12滴苯酚红指示剂,冷却至室温,用0.01N经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变成桃红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氢氧化钠溶液消耗的毫升数。 A.13.5 注意事 A.13.5.1 废液加醋

28、酸铅溶液脱色是为了使还原物等有色物质与铅生成沉淀物。 A.13.5.2 加草酸钾、磷酸氢二钠溶液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铅,其用量以保证溶液中无过剩铅为准,若过量也会影响脱色。 A.13.5.3 滴定时必须先加适量葡萄糖溶液,使沸腾后滴定消耗量在0.5ml以内,否则终点不明显。A.14 木质素含量(盐酸法) A.14.1 仪器设备 a.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b.电热鼓风干燥箱0200; c.抽滤瓶(500ml) d.真空泵; e.G3滤杯; f.移液管(5ml、10ml); g.烧杯(50ml); h.水浴锅。 A.14.2 试剂12%盐酸。 A.14.3 试验步骤 吸取10m

29、l样品溶液(精确称取绝干木质素干粉5g溶于100ml容量瓶中)于50ml烧杯中,加入12%HCl(重量比)15ml,搅拌下加热近沸。在沸水浴上保温到溶液澄清,趁热用G3玻璃滤杯过滤,用热水洗涤至无酸性为止(用甲基橙指示剂检验),置于105烘箱中干燥,直至恒重。 A.14.4 试验结果处理A.15 木质素含量(萘胺法) A.15.1 仪器设备 a.分析天平(称量200g,感量0.1mg); b.移液管(10ml); c.水浴锅; d.G4滤杯。 A.15.2 试剂 a.盐酸:0.3N b.萘胺盐酸盐溶液(C10H7NH2HCl):溶解7.5g萘胺于250ml0.3N盐酸溶液中,若不溶解,可略加热

30、,待溶解后过滤使用。 A.15.3 试验步骤取1.0g木钙粉溶于100ml容量瓶中,用0.3N盐酸调节pH至3(刚果红试纸呈蓝色),加萘胺盐酸盐溶液10ml,充分搅拌均匀,置于100水浴中煮沸一小时,逐渐形成细粒黄色沉淀,慢慢变成桔黄色及褐色,最后形成胶状物。然后用已知重量的G4滤杯过滤,于1002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称重。 A.15.4 试验结果处理 木质素磺酸钙的含量按下式计算:A.16 钢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 A.16.1 仪器设备 a.恒电位仪(HDV-7型或其它定型产品); b.铂金电极(213型)或采用与阳极相同的试件; c

31、.甘汞电极(232型或222型); d.烧杯(300m1、1000ml); e.塑料桶(10l)或广口玻璃瓶(10l); f.定时钟; g.有机玻璃盖板。 A.16.2 试剂与材料 a. 氢氧化钙或氧化钙(化学纯); b.硝酸钾(化学纯); c.琼脂(生物试剂); d.铜芯塑料线(型号RV,116/0.15mm); e.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1)。 A.16.3 试验步骤 A.16.3.1 制作钢筋电极 将级建筑钢筋加工,制成直径7mm,长100mm,光洁度6的试件,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并在一端焊上长130150mm的导线,再用乙醇仔细擦去焊油,钢筋两端浸涂热熔石腊松香绝缘

32、涂料,使钢筋中间暴露长度为80mm,计算其表面积值。经处理后的钢筋放入干燥器内备用,每组试件三根。 A.16.3.2 制备盐桥 0.1M硝酸钾溶液中加3%琼脂在沸水浴上搅拌溶解后灌入型玻璃管内(直径8mm),冷凝后即可使用(注意管内不可带进气泡)。 A.16.3.3 制备电解质溶液a.称取3050g化学纯氢氧化钙(或氧化钙)试剂,溶于101常温蒸馏水中,搅拌至充分溶解,稍静置后呈微浑浊状便可使用。b.量取饱和氢氧化钙溶液800ml,将减水剂按推荐掺量的两倍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 A.16.3.4 按照图A.16.1连接试验装置。 A.16.3.5 试验装置连接完毕,在未接通

33、外加电流前,1分钟时读出阳极钢筋的自然电位值V0(即阳极钢筋相对于甘汞电极的电位值)。 A.16.3.6 接通外加电源,控制电流密度为30102A/m2(即30A/cm2),调节电流值,同时计时,依次按1、2、3、4、5、8、10、15、20、25、30分钟记录阳极极化电位值。 A.16.4 试验结果处理 A.16.4.1 以三个试验电极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钢筋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值,以时间为横坐拟,阳极极化电位为纵坐标,绘制电位时间曲线,如图A.16.2。 A.16.4.2 根据电位时间曲线判断减水剂对钢筋锈蚀的影响。钝化膜破坏严重。由于饱和溶液测试法来考虑混凝土的保护层和水化的缓蚀作用,出现

34、上述非钝化曲线状态时,则需再作硬化砂浆阳极极化电位的测量,以进一步判别减水剂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A.17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新拌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 A.17.1 仪器设备 a.恒电位仪(HDV-7型或其它定型产品); b.铂金电极(213型)或采用与阳极相同的试件; c.甘汞电极(232型或222型)或硫酸铜电极; d.定时钟; e.电线:铜芯塑料线(型号RV116/0.15mm); f.绝缘涂料(石腊:松香=9:1); g.试模:用木模或塑料有底活动模(尺寸40100150mm)。 A.17.2 试验步骤 A.17.2.1 制作钢筋电极 将级建筑钢筋加工,制成直径7mm,长度为

35、100mm,光洁度6的试件,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并在一端焊上长130150mm的导线,再用乙醇仔细擦去焊油,钢筋两端浸涂热熔石腊松香绝缘涂料,使钢筋中间暴露长度为80mm,计算其表面积。经过处理后的钢筋放入干燥器内备用,每组试件三根。 A.17.2.2 拌制新鲜砂浆 在无特定要求时,采用水灰比0.5,灰砂比1:2.5配制砂浆,水为蒸馏水,砂为软练标准砂,水泥品种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按试验要求的配合比配制)。干拌1分钟,湿拌3分钟。 检验减水剂时,减水剂按比例随拌合水加入。 A.17.2.3 砂浆及电极入模 把控制好的砂浆浇入试模中,先浇一半(厚2cm左右)。将两根处理好的钢筋电

36、极平行放在砂浆表面,间距4cm,拉出导线,然后灌满砂浆抹平,并轻敲几下侧板,使其密实。 A.17.2.4 连接试验仪器 按图A.17连接试验装置。以一根钢筋作为阳极接仪器的研究与*号接线孔,另一根钢筋为阴极(即辅助电极)接仪器的辅助接线孔,再将甘汞电极或硫酸铜电极的下端与钢筋阳极的正中位置对准,与新鲜砂浆表面接触,并垂直于砂浆表面。甘汞电极或硫酸铜电极的导线接仪器的参比接线孔。 A.17.2.5 测试 a.未通外加电流前,先读出阳极钢筋的自然电位V0(即钢筋阳极与硫酸铜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值)。 b.接通外加电流,并按电流密度50102A/m2(即50A/cm2)调整A表至需要值。同时,开始计算时

37、间,依次按2、4、6、8、10、15、20、25、30分钟,分别记录阳极极化电位值。 A.17.3 试验结果处理 A.17.3.1 以三个试验电极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钢筋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值,以时间为横坐标,阳极极化电位为纵坐标,绘制电位时间曲线(如图A.16.2)。 A.17.3.2 根据电位时间曲线判断砂浆中的水泥、减水剂等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a.电极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迅速向正方向上升,并在15分钟内达到析氧电位值,经30分钟测试,电位值无明显降低。如图A.1.6.2中的曲线,则属钝化曲线。表明阳极钢筋表面钝化膜完好无损,所测减水剂对钢筋是无害的。 b.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先向正方向上

38、升,随即又逐渐下降,如图A.16.2中的曲线,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已部分受损。而图A.16.2中的曲线属活化曲线,说明钢筋钝化膜破坏严重。这两种情况均表明钢筋钝化膜已遭损坏。但这时对试验砂浆中所含的水泥、减水剂对钢筋锈蚀的影响仍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还必须再作硬化砂浆阳极极化电位的测量,以进一步判别减水剂对钢筋有无锈蚀危害。A.18 钢筋锈蚀快速试验(钢筋在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电位的测定) A.18.1 仪器设备 a.恒电位仪(HDV7型或其它定型产品); b.铂金电极(213型)或采用与阳极相同的试件; c.甘汞电极(232型或222型)或硫酸铜电极; d.定时钟; e.电线:铜芯塑料线(型号RV

39、116/0.15mm); f.绝缘涂料(石蜡:松香=9:1); g.搅拌锅、搅拌铲; h.试模:长95mm,宽和高均为30mm的棱柱体,模板两端中心带有固定钢筋的凹孔,其直径为7.5mm,深23mm,半通孔。试模材料可用钢或8mm厚硬PVC塑料板。 A.18.2 试验步骤 A.18.2.1 制备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 a.制备钢筋 采用级建筑钢筋经加工成直径7mm,长度100mm,光洁度6的试件,使用汽油、乙醇、丙酮依次浸擦除去油脂,放入干燥器中备用,每组三根。 b.成型砂浆电极 将钢筋插入试模两端板的预留凹孔中,位于正中。按配比拌制砂浆,灰砂比为1:2.5,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软练标准砂,蒸馏水

40、(用水量按砂浆稠度57cm时的加水量而定),减水剂采用推荐掺量。将称好的材料放入搅拌锅内干拌1分钟,湿拌3分钟。将拌匀的砂浆灌入预先安放好钢筋的试模内,置软练砂浆振动台上振510秒,然后抹平。 c.砂浆电极的养护及处理 试件成型后盖上玻璃板,移入标准养护室养护,24小时后脱模,用水泥净浆将外露的钢筋两头覆盖,继续标准养护两天。取出试件,除去端部的封闭净浆,仔细擦净外露钢筋头的锈斑。在钢筋的一端焊上长130150mm的导线,用乙醇擦去焊油,并在试件两端浸涂热熔石蜡松香绝缘,使试件中间暴露长度为80mm,如图A.18.1所示。 A.18.2.2 进行测试 a. 将处理好的硬化砂浆电极置于饱和氢氧化

41、钙溶液中,浸泡2小时左右(浸泡时间以浸透试件所需时间为准,并注意不同类型或不同掺量减水剂的试件不得放置同一容器内浸泡,以防互相干扰)。 b.把一个浸泡后的砂浆电极移入盛有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玻璃缸内,使电极浸入溶液的深度为8cm,以它作为阳极,以另一个钢筋电极作为阴极(即辅助电极),以甘汞电极或硫酸铜电极作为参比。按图A.1.2要求接好试验线路。录埋有钢筋的砂浆电极阳极极化电位值。 A.18.3 试验结果处理A.18.3.1 取一组三个埋有钢筋的硬化砂浆电极极化电位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以极化电位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阳极极化电位时间曲线。A.18.3.2 根据电位时间曲线判断砂浆

42、中的水泥、减水剂等对钢筋锈蚀的影响。a.电极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迅速向正方向上升,并在15分钟内达到析氧电位值,经30分钟测试,电位值无明显降低。如图A.1.6.2中的曲线,则属钝化曲线。表明阳极钢筋表面钝化膜完好无损,所测减水剂对钢筋是无害的。b.通电后,阳极钢筋电位先向正方向上升,随即又逐渐下降,如图A.16.2中的曲线,说明钢筋表面钝化膜已部分受损,而图A.16.2中的曲线属活化曲线,说明钢筋钝化膜破坏严重。这两种情况均表明钢筋钝化膜已遭破坏,所测减水剂对钢筋是有锈蚀危害的。附录B掺减水剂的净浆及砂浆试验方法(参考件)B.1 水泥净浆流动度 B.1.1 仪器设备 a.软练水泥净浆搅拌机; b.截锥圆模:上口直径为36mm,下口直径为64mm,高度为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 c.玻璃板直径为350400mm, d.秒表; e.钢直尺:300mm; f.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