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30711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 试验方法起草小组51、 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综合201356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制订的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 试验方法国家标准(计划编号20130728-T-605)。2) 编制和协作单位本次标准的编制单位包括安徽马钢比亚西钢筋焊网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3) 主要工作过程(1)2012年根据焊网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国内焊网产品的生产厂家、终端用户及产品质量检测

2、机构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依照现行标准进行产品试验、检验的具体情况。(2)2013年对收集的数据、调研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为标准草案的制定作好准备工作,2014年10月份,完成了该标准初稿的拟定。4)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的工作简要说明本次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徐尚华、朱文生、郭嗣宏等同志,主要负责: 收集、对比国内外相关标准、技术协议及国际标准的翻译校对等工作;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各项性能指标在不同状态下的试验操作,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 汇集生产厂家、终端用户及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焊网试验方法的意见、建议; 写本标准各稿和标准编制说明、标准水平对比分析、意见汇总及处理

3、、实物试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钢筋秘书处刘宝石、王玉婕等同志负责标准立项申报、标准技术内容和编制说明的编写及标准报批工作。2、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及制修订标准的原则1)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a.试验方法的水平及使用情况目前,国内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的试验方法主要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中第7部分试样与试验中涉及的一些钢筋焊接网的试验方法,但内容不够全面和具体,导致厂家、客户及检测机构之间对标准的理解、尺度的把握存在差异,影响了对产品质量状况的判定。b. 试验设备及仪器情况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的试验方法对实验设备及仪器配置的要求不高,能够满足试验、检测的要

4、求,但对于焊网性能检测所需的辅助工装、卡具等规定不甚清晰,实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2)制修订标准的原则(1)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科学、合理、先进、适用”的基本原则。(2)根据我国现有国情,考虑国内生产厂的生产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3)有利于稳定并提高焊网产品的品质。(4)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标准体系资源,既满足标准体系要求又与相关标准保持协调,同时,提高标准制订过程的效率并降低标准制订成本。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在原有国际标准ISO 15630-2:2002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等的基础上,结合焊网产品多年的发展,修改并

5、增加新的内容,从而形成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标准。(5)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编写规则进行编写。3、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目前已有适用于钢筋焊接网的试验方法的ISO标准,此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在制定我国国标时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标准进行修改,并补充一些技术内容,采取等效采标。4、标准主要内容4.1 总体说明本标准是以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为基础,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15630-2:2002,并结合国内焊网产品多年的发展,修改、完善并增加新的内容,从而

6、制定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标准。4.2 本标准条款的编制说明4.2.1 试样总体要求4.2.1.1该条在GB1499.3-2010的基础上结合ISO 15630-2:2002进行了补充完善,明确试样应取自交货状态的成品网片,以体现试样产品的真实性;补充“不易采用气割等易造成试样性能发生变化的热加工”。“且每个试样应至少有一个交叉焊点”以体现焊网特征。4.2.1.2为了反映产品的真实使用状态,克服短期应力对性能的影响,借鉴了ISO 15630-2:2002的相关内容,增加了用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测定力学性能时对试样的时效,并给出了时效条件。4.2.2拉伸试验4.2.2.1对于采用5.2.5.3所述的人

7、工法测定最大力总伸长率的试样补充了在卡具之间的最小自由长度为350mm。同时对原始标距的标记进行了明确“应用小标记、细划线或细墨线标记原始标距,但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做标记”,以避免操作实施当中由于不规范而带来的歧义。4.2.2.2根据GB/T 228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要求结合焊网自身特点对焊网拉伸试验的设备及辅助器具进行了明确。“试验机应按照GB/T 16825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应为1级或优于1级准确度;如使用引伸计,其准确度级别应符合GB/T12160的要求,其引伸计不劣于2级准确度;应使用分辨率优于0.1mm的量具或测量装置测定断后标距(LU),准确到0.25mm”。细化目

8、的就是进一步的要求,因为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对于设备特别是量具不重视的现象存在,影响了检测结果。4.2.2.3 在原GB1499.3-2010的标准里对拉伸试样的试验方法指出要按GB/T 228.1的规定执行。本标准遵循了这一原则,并进行了细化,对室温、夹持方法和试验速率做出了要求;对抗拉强度(R m)、屈服强度(ReL)的测定按GB/T 228.1要求执行,同时,结合ISO 15630-2:2002对于试样断裂后伸长率有效性的判定原则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4.2.3焊接面弯曲试验原标准只是简单地指出了弯曲试验应按照GB/T232的规定进行。而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借鉴了ISO 15630-2:200

9、2的部分内容,并根据GB/T232的条款对具体的操作进行了明确,主要体现在:4.2.3.1对弯曲试样进行了进一步的要求:在具备一般性要求外,对单根钢筋在两个方向上不同线径的网片,应对大直径的钢筋进行弯曲试验。对并筋钢筋焊接网,并筋钢筋中的一股应进行弯曲试验。4.2.3.2针对生产焊网的不同品种钢筋的弯曲角度、弯心直径进行了明确。同时根据GB/T232的要求推荐了优选冷弯试验的设备及相应工装。4.2.3.3试验程序,受弯曲部位方面继续沿用原标准GB1499.3-2010“试样应保证试验时受弯曲部位离开交叉焊点至少25mm”的规定,而此与ISO 15630-2:2002“试样弯曲应超过弯心使得试样

10、弯曲部位的中心位于焊接部位,焊接部位在此处受到拉伸”是有明显不同。不能等效采用的原因是在按ISO标准进行操作时试样出现明显脆断,无法得到合理的试验结果。4.2.4焊接剪切力(Fs)的测定4.2.4.1对于焊接剪切力试样的要求与原标准GB1499.3-2010一致。4.2.4.2试验设备及其卡具的要求与ISO 15630-2:2002保持一致。4.2.4.3在试验程序上,根据ISO 15630-2:2002要求又进行了细化,“横向钢筋支点间距应尽可能小。建议d施加于拉伸钢筋上的拉伸力,其应力速率在660N/mm2之间”;“施加于拉伸钢筋上的拉伸力,其应力速率在660N/mm2之间”。4.2.5轴

11、向负载疲劳试验较原GB1499.3标准增加的内容,在借鉴了GB /T 3075-2008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轴向力控制方法 的基础上与ISO 15630-2:2002保持一致。其中介绍了试验原理,并对试样选择、试验设备和试验程序作出了规定和要求。4.2.6焊网几何特征的测量较原标准增加的内容,与ISO 15630-2:2002保持一致,主要规定了几何特征测量的试样、量具要求及测量的项目、程序。4.2.6焊网重量偏差的测量与计算较GB1499.3-2010补充了取样要求。4.2.7试验报告按照一般性要求进行编写,包含了试验报告应具有的相关信息,并补充了标准中需记录的信息。4.2.7附录保留了原

12、GB1499.3-2010标准中资料性附录“推荐采用的抗剪力试验专用卡具”,其中补充了对几种卡具的简单说明。增加了规范性附录“钢筋在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定方法”。5、标准水平分析本标准参照了ISO标准且符合我国国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评价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6、与有关标准、法规的一致性本标准是对现有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2010)中试验方法条款的补充和完善,其中具有冲突的条款以本标准为准。本试验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与其他标准及法规不存在冲突。7、与专利关系本标准中不涉及专利内容。8、预期的经济效果在现有基础上制订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 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对焊网试验中的焊网试样的总体要求、拉伸试验、焊接面弯曲试验、焊接剪切力(Fs)的测定、焊网几何特征的测量、重量偏差的测量和试验报告等进行了更加细致、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本标准实施后将会对焊网产品的整体品质提高产生积极作用。9、标准属性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10、标准实施建议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对现有标准中相应条款的细化、完善和补充,各相关单位在贯彻执行中只需对原有的操作行为对照该标准进行改进、规范,以期达到制定合理、标准清晰、操作统一、判断一致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