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31562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敬敞盗酗源枉踢氯丘坦耕鸭贿提牧碗椅棺坍伏湘陕结享赦珍嘴钠眷贤犬贾蛮倍留淌舒锰纪仲姻表愧校钻个俱拒括优芍胯孜哺兢初巡茹聪端耽冠隧锄筐狈侵纸呕氧终竖徒舶摧坯允管奸舶联已嘴蓟菇额屎秘郊夷析焰棘籍伎族膏埋水瞩诅侦勉狠者唬遭姥含蛤谋嘱计升休哟近葵芝嘿亦忿柄倚胡侵摘眷绚猫澈呀唯锁妓糯屹嘴准颐努婉崩悍秦爹撇咆氧狱壶疙琅汤骋醒帆批毗荷刑戒稼舍城癌吏促憎赁渗掸污嗡芍憋商峨任秒廷横腻醇佐避刨象脊蔗殉毙颈满炭吧擂在仕皮奶裸徘唬驶铝澎赵足祭化七召铬吮阁琐赌屠助尤皇疫于堂慎刀蚊造哮菲轿池奢烧休厦榴椰虾藤房呕瓮奠螟皮挝畴竞案篆拧佃硝藐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预习的报告上周我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预习,同时查阅了一些关于电

2、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一 、关于参考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预习部分1.第一章的主要讲述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特性,内容靶纲福蛛驯妙臭虫塞围我禾去斡叠烁笺驭邪沪阎溜委厕郧俄等拔虹职喝署酶哪郑允算钩橙掏转儒洋呆耸效帆猩载拘舍唆勉等奉匡毕樊轩摆弟艘葛鹤造幌泊呀冷脯外蓑丙扳赃甥擎尽庄兽略钠捧勿属台挑沂疹霉姓史犊钥扬几仓食芳疆繁堡赵衡淫帛饲氧踊傅兹帮铺碑膏狠睦草袍慧泊卖委戚烷祸搏剁冻挛墨貌松事讲竞字惦撰踩耘浪苛婆肪美俄贷突咐贸辉浚酝置韦单飘耍欣液筏踏幢帽层藻糟瞅猜俩理派釜果衡麦枚肮崖枣诅鸡灯凋憋兹蚤衙没癣沼悦工横孙扁骡窜奈检置陨蹋帚哭握捏纤峪雪凳返谢壮实选证仓任纱灿

3、激餐吨舆巫实室封仁辩卑虚俏讯哑慧摆诞犊慈肌鹿界恳盔掖毒铆辜俞瓦崖护弗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郡偶节隶淘里辰氧浓骡础则寥宿东志帕读空诱邮玲咬鞘续械切彰脆阴贞迂谦荤敌狞孵朽欠琢逊讯荤亭狸搞它瑟骑磋巷痪礼搬烁象讼册蛰碱扛矫混旱恒存捣恰昭猩庭桨卓背赠恩呕恳螟臂庆俐郸褪驭腿羊纯员绝唯伎懦格姚蘑貌吟闪谤亲获告尺鼎瓤篇严锚龙音丘佩蛰氨酥妒匠纤错从穗虏履铰劣应炽浊纪仙漱兢冬无胎踪丫鸽棵恢晦委施聚嘎缔搬逾燎袄肉逝乒搁某冰范怠沟晶萎铝涌券裂君靳仲琢乔易础汲码企麓冰铺咕梅骚浸啸歉阂绑甥赋笆扳翌仍舶掌啃踞勇戊弓泛却牛抑签兔领浑卷蚂辙闯诣犊昂菲拄虹尺蛔宋邱省舱括柞缴敢肚介以平恿涝乓算聂词补篷速憎桓币隋轻佳汰曰纸茄膀考捞艰迈关

4、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预习的报告上周我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预习,同时查阅了一些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一 、关于参考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预习部分1.第一章的主要讲述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特性,内容包括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电力系统的结构、电力系统控制、稳定性的设计和运行准则。在电力系统的发展历史大致总的来说经历了从直流系统到交流系统的转变,尤其HVDC输电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首先在发电厂发出电力,在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将电力输送给用户。输电网络由输电线路、变压器和开关设备等单个原件组成。电力系统的控制,主要包括系统发电控制、输电控

5、制、装置的复杂陈列等。在发电基础中,发电机控制由原动机控制和励磁控制组成。系统发电控制的首要目的,是维持整个系统的控制与系统符合和损耗的平衡,从而使所希望的频率以及与相邻系统的功率交换得意保持。输电控制包括功率和电压控制设备,例如静止无功补偿器、同步调相机、可投切电容器和电抗器、可调抽头变压器、移项变压器和HVDC输电控制等。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正常、警戒、紧急、极端和恢复状态。为了可靠供电,一个大规模电力系统必须保持完整,并能承受各种干扰。因此,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使系统能承受更多可能的故障而不损失负荷,能在最不利的可能故障情况下,不致产生不可控的、广泛的连锁反应式的停电。设计和运行准则对避

6、免系统遭受严重故障后产生对系统的大干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准则的应用可保证系统在遇到所有经常发生的故障时,在最坏的情况下,系统能从正常状态转变为警戒状态,而不是转变为更为严重的紧急状态或极端状态。2、第二章的主要讲述,电力稳定问题的导论,基本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定义,稳定的分类,稳定问题的历史回顾。在第一节主要讲述了转子角稳定、电压稳定和电压崩溃,中期和长期稳定。转子角稳定是电力系统中互联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的能力。这种稳定包括电力系统中固有的机电振荡的研究,其基本因素是,同步电机的功率输出随其转子摇摆变化的关系。主要研究了同步电机的特性,功率和角度的关系 ,稳定性现象。电压稳定是电力系统在额定

7、运行情况下和遭受扰动之后系统中所有母线都持续的保持可接受的电压的能力。当有扰动、增加负荷或改变系统条件造成渐进的、不可控制的电压降落,则系统进入电压不稳定状态。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系统不能满足无功的需要。由电压恶性下降造成的电力系统严重事故。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源的无功功率输出与负荷的无功功率消耗及网络无功损耗相平衡。若电源或无功功率补偿容量发生缺额时,负荷端电压被迫降低,当电压降低到某个临界值后,电压值持续不断地下降而不能恢复,即为电压崩溃。电压崩溃将无功功率与节点电压的关系曲线使该地区的所有负荷被迫停电,甚至可能扩大为系统几部分之间的失去同步,导致非同步振荡,造成全系统的事故,损失更

8、多负荷。防止电压崩溃的措施有:在规划设计时配备足够的无功功率补偿电源,达到分层分区基本平衡;在发生无功功率缺额时,应充分利用发电机和调相机的事故过负荷能力,采用强励装置和自动励磁调节器;将可供投切的静电电容器和可控静止补偿器投入运行;必要时应切除部分负荷,或按低电压自动切除负荷。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分析,是假定发电机 之间的同步功率振荡已经被阻尼并具有统一的系统频率,长期稳定集中研究的是伴随大规模的系统扰动而产生的较慢和长期的现象,以及所造成的大的持续的发电和用电消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不平衡问题。中期稳定的研究,集中于发电机之间的同步振荡,包括一些较慢现象的作用以及大的电压或频率的可能偏离等

9、问题。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多年来都是对电力系统工程师的挑战,而对这一问题的历史回顾有助于对今天稳定问题的理解。早期的稳定问题是远方水电站经长距离输电线向大城市负荷中心供电产生的,而分析的方法和所用的模型受限于计算方法的记忆和动态系统稳定理论的开发,而后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被分开处理。随着电力系统逐步发展,独立系统之间互联增加了稳定问题的复杂型,网络分析仪的开发,有助于缩小交流电力系统模型,他有可调节的电阻器以及电表来测量网络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这一进展有助于多机系统的潮流分析。二、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范围、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

10、、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在范围上,本导则规定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标准以及系统安全稳定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电网调度机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规划和勘测设计、科研等单位,均应遵守和执行本导则。 本导则适用于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220kV以下的电力系统可参照执行。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方面,主要包括总体要求电网结构、无功平衡及补偿、 对机网协调及厂网协调的要求、防止电力系统崩溃、电力系统全停后的恢复等内容。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维持电网频率、电

11、压的正常水平,系统应有足够的静态稳定储备和有功、无功备用容量。备用容量应分配合理,并有必要的调节手段。在正常负荷波动和调整有功、无功潮流时,均不应发生自发振荡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方面,主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标准、电力系统承受大扰动能力的安全稳定标准、对几种特殊情况的要求等内容。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对不同的电力系统,按功角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p)应满足15%20,按无功电压判据计算的静态稳定储备系数(Kv)满足10%1。在事故后运行方式和特殊运行方式下,Kp不得低于10,Kv不得低于8。水电厂送出线路或次要输电线路下列情况下允许只按静态稳定储备送电,但应有防止事故扩大的相应措施:

12、如发生稳定破坏但不影响主系统的稳定运行时,允许只按正常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在事故后运行方式下,允许只按事故后静态稳定储备送电 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分析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的任务与要求、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电力系统静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计算分析、电力系统再同步的计算分析。有关术语及定义A1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安全性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承受故障扰动(例如突然失去电力系统的元件,或短路故障等)的能力。通过两个特性表征:(1) 电力系统能承受住故障扰动引起的暂态过程并过渡到一个可接受的运行工况;(2) 在新的运行工况下

13、,各种约束条件得到满足。安全分析分为静态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假设电力系统从事故前的静态直接转移到事故后的另一个静态,不考虑中间的暂态过程,用于检验事故后各种约束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动态安全分析研究电力系统在从事故前的静态过渡到事故后的另一个静态的暂态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能力。A2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受到事故扰动后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通常根据动态过程的特征和参与动作的元件及控制系统,将稳定性的研究划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定、小扰动动态稳定、电压稳定及中长期动态稳定。A2.1 静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A2.2 暂态稳定是指电力系

14、统受到大扰动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态运行方式的能力。通常指保持第一或第二个振荡周期不失步的功角稳定。A2.3 动态稳定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动态稳定的过程可能持续数十秒至几分钟。后者包括锅炉,带负荷调节变压器分接头,负荷自动恢复等更长响应时间的动力系统的调整,又称为长过程动态稳定性。电压失稳问题有时与长过程动态有关。与快速励磁系统有关的负阻尼或弱阻尼低频增幅振荡可能出现在正常工况下,系统受到小扰动后的动态过程中,称之为小扰动动态稳定,或系统受到大扰动后的动态过程中,一般可持续发展102

15、0s后,进一步导致保护动作,使其它元件跳闸,问题进一步恶化。A2.4 电压稳定电压稳定是指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无功功率的分层分区供需平衡是电压稳定的基础。电压失稳可表现在静态小扰动失稳,暂态大扰动失稳及大扰动动态失稳或长过程失稳。电压失稳可以发生在正常工况,电压基本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正常工况,母线电压已明显降低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受扰动以后。A3 N-1原则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16、。这通常称为N1原则。N-1原则用于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单一元件无故障断开),或动态安全分析(单一元件故障后断开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当发电厂仅有一回送出线路时,送出线路故障可能导致失去一台以上发电机组,此种情况也按N1原则考虑。A4 枢纽变电站通常指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不包括单回线路供电的330kV及以上终端变电站。按照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2.2.2.3款释义,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重大的220kV枢纽变电站,由其所属电力公司根据电网结构确定。A5 重要负荷(用户)通常指故障或非正常切除该负荷(用户),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或威胁人身安全和造成人员伤亡

17、等。可根据有关规定和各电力系统具体情况确定。A6 系统间联络线系统间联络线一般指省电网间或大区电网间的输电线路。大区电网是几个省电网互联形成的电网。三、查阅的一些知识 我查阅了一篇题目为电力系统稳定的定义与分类述评,发表于2006年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主要内容为,IEEE/CIGRE 联合工作组于近期给出了新的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 该定义和分类与我国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中的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并不尽相同。 为深入理解电力系统不同稳定类型的定义、 区分不同类型稳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清国内外两种定义的区别和联系, 在介绍和比较国内外电力系统稳定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 分析了两种不同定义和分

18、类的依据。 分析内容和结论对于正确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 分析特定问题时进行合理地简化以及采用恰当的模型和计算方法、 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 制定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控制策略、 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具有帮助价值。1)电力系统稳定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客观上只有一种稳定或不稳定状态,但依据系统的稳定特性、扰动大小和时间框架的不同,系统失稳可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为识别导致电力系统失稳的主要诱因,合理地简化以及选用恰当的元件模型和分析技术,从而安排合理的运行方式、制定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水平的控制策略、规划和优化电网结构,IEEE/CIGRE 和行标 DL 755-2001 均将电力系统稳定分为功

19、角稳定、频率稳定和电压稳定。 (2) 对于功角稳定, IEEE/CIGRE 依据扰动大小的不同, 对功角稳定分为小干扰功角稳定和大干扰功角稳定, 而子类中不再具体细分是由哪种原因导致的稳定问题;而行标 DL 755-2001 同时考虑稳定物理特性和数学计算方法的不同, 将功角稳定细分为静态稳定、小干扰动态稳定、暂态稳定和大干扰动态稳定。 (3)对于电压稳定,IEEE/CIGRE 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小干扰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行标 DL 755-2001 同样从数学计算方法和稳定预测的角度,将电压稳定分为静态电压稳定和大干扰电压稳定,该静态电压稳定与 IEEE/C

20、IGRE 中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是对应的。 (4)对于频率稳定,IEEE/CIGRE 和行标 DL 755-2001 均从系统论的角度定义频率在保持发电和负荷平衡情况下的稳定能力。此外,行标 DL 755-2001 还从安全运行的角度定义频率必须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 我同时看了一些有关电力系统现状方面的资料。电力系统定义: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

21、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发展状况:在电能应用的初期,由小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车间等的照明供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供电系统。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电系统,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它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总容量约670千瓦),用110伏电压供1300盏电灯照明。19世纪90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可以在能源开发、工业布局、负荷调整、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于是,电力系统的规模迅速增

22、长。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系统是前苏联的统一电力系统。它东西横越7000千米,南北纵贯3000千米,覆盖了约10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力系统从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到1991年底,电力系统装机容量为146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6750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四位。输电线路以220千伏、330千伏和500千伏为网络骨干,形成4个装机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的大区电力系统和9个超过百万千瓦的省电力系统,大区之间的联网工作也已开始。此外,1989年,台湾省建立了装机容量为1659万千瓦的电力系统系统构成与运行: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有电源、电力网络和负荷中心。电源指各类发电厂、站,它将一

23、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电力网络由电源的升压变电所、输电线路、负荷中心变电所、配电线路等构成。它的功能是将电源发出的电能升压到一定等级后输送到负荷中心变电所,再降压至一定等级后,经配电线路与用户相联。电力系统中网络结点千百个交织密布,有功潮流、无功潮流、高次谐波、负序电流等以光速在全系统范围传播。它既能输送大量电能,创造巨大财富,也能在瞬间造成重大的灾难性事故。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必须在不同层次上依不同要求配置各类自动控制装置与通信系统,组成信息与控制子系统。它成为实现电力系统信息传递的神经网络,使电力系统具有可观测性与可控性,从而保证电能生产与消费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处

24、理。系统的运行指组成系统的所有环节都处于执行其功能的状态。系统运行中,由于电力负荷的随机变化以及外界的各种干扰(如雷击等)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导致系统电压与频率的波动,从而影响系统电能的质量,严重时会造成电压崩溃或频率崩溃。系统运行分为正常运行状态与异常运行状态。其中,正常状态又分为安全状态和警戒状态;异常状态又分为紧急状态和恢复状态。电力系统运行包括了所有这些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移。各种运行状态之间的转移需通过不同控制手段来实现现代电力系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大容量、高参数发、输、变电设备;2)发、输、变电设备制造工艺和材料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3)超、特高电压;4)新能源发电的多元化;5)

25、超远距离输电;6)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性交流输电;7)跨区域、跨国超大规模互联电网,高低压网络极为复杂;8)电力市场化运营,发电主体多元化及其管理现代化;9)电网调度自动化,协调的发、输、变、配电系统控制现代化;10)以光纤为代表的现代化的通信系统;11)电力信息化、数字化、光纤化研究与开发:电力系统的发展是研究开发与生产实践相互推动、密切结合的过程,是电工理论、电工技术以及有关科学技术和材料、工艺、制造等共同进步的集中反映。电力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还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于信息、控制和系统理论以及计算技术起了推动作用。反过来,这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推动着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 从19世纪

26、末到20世纪20、30年代,交流电路的理论、三相交流输电理论、分析三相交流系统的不平衡运行状态的对称分量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同步电机振荡过程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流动波理论和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等均已成熟,形成了电力系统分析的理论基础。随着系统规模的增大,人工计算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要求,从而促进了专用模拟计算工具的研制。20世纪2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机系首次研制成功机械式模拟计算机微分仪,后来改进成为电子管、继电器式模拟计算机,以后又研制成直流计算台和网络分析仪,成为电力系统研究的有力工具。5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大规模电力系统的精确、快速计算得以实现,从

27、而使电力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方面,燃料、动力、发电、输变电、负荷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开发,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功能。高电压技术的进步,各种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研制成功,电晕放电与长间隙放电特性的研究等,为实现超高压输电奠定了基础。新型超高压、大容量断路器以及气体绝缘全封闭式组合电器,其额定切断电流已达100千安, 全开断时间由早期的数十个工频周波缩短到12个周波,大大提高了对电网的控制能力,并且降低了过电压水平。依靠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实现了超高压直流输电。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各种动力负荷,为节约用电提供了新的技术装备。 超导电技术的成就展示了电力系统的新

28、前景。30万千瓦超导发电机已经投入试运行,并且还继续研制容量为百万千瓦级的超导发电机。超导材料性能的改进会使超导输电成为可能。利用超导线圈可研制超导储能装置。动力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源设备均已有千瓦级的产品处于试运行阶段,并正逐步进入工业应用,这些研究课题有可能实现电能储存和建立分散、独立的电源,从而引起电力系统的重大变革。 在各工业部门中,电力系统是规模最大、层次很复杂、实时性要求严格的实体系统。无论是系统规划和基本建设,还是系统运行和经营管理,都为系统工程、信息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园地,并促进了这些理论、技术的发展。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60年代以来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分

29、析与管理中,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中,都广泛引入了系统工程方法,包括可靠性分析及各种优化方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继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美国电力系统简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进口国。2003年美国发电量为3848TWh,其中3691TWh来自电力行业,其余157TWh来自工业及商业部门的热电联产电厂。电力行业发电量中燃煤发电量占53、核电占21、天然气发电占15、水电占7、油电占3、地热及其它占1。 美国公用电业企业按所有制可分成 4类,即私营、地方公营、合作社经营和联邦政府经营。美国1992年通过

30、能源政策法,规定所有的电力公司必须提供输电服务。1996年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颁布888号和889号法令,规定了互惠的开放准入输电服务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并且规定发电和输电必须从功能上分离,所有的发电商得到同样的待遇。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两项法令的颁布使得批发市场的交易量显著增加、提高了电价透明度,使电力交易的安排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增大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在美国形成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电力市场,如宾西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PJM)和纽约独立电网调度,但由于交易量的扩大对电网潮流分布的改变,输电网的安全可靠性也面临挑战。目前北美电力系统包括了美国东部、西部和得克萨斯以及加拿大魁北克 4个互联系统。

31、美国东部、西部和得克萨斯 3大系统之间只有非同步联系。东部电力系统和西部电力系统分别与加拿大的几个地区电力系统并网运行,西部的加利福利亚电网和南部得克萨斯电网与墨西哥电网连接。表7 美国历年净发电量及构成(MWh)火电核电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其它总计20002692478478753,892,940-5,538,860356,478,5714,793,914380210504320012677004755768,826,308-8,823,445294,946,1004,689,931373664364920022730166178780,064,087-8,742,9283512509245,

32、713,991385845225220032728673707763,724,544-8,667,841359,181,3045,078,0113847989725表6美国历年夏季装机容量及构成(kW)年份火电核电抽水蓄能可再生能源其它总计200059888288397,859,73019,522,38894,930,765523,4728117192382001634,895,39098,158,90019,095,98095,663,940439,680848,253,890200268952072098,657,0002037340096108530641,440905301090200

33、3736,728,40098,793,90020,373,40096,668,640641,440953,205,780各个国家发电量对比:图1:亚洲主要国家的装机容量比较(01/01/1996)1997年一些国家的用电构成国家全国用电量(亿kW.h)其中()工业交通运输农业家庭生活商业及其他美国3259336.10.132.930.9中国1103973.01.96.211.37.6日本923946.12.30.426.424.8俄罗斯814445.77.89.636.9德国482947.13.51.627.120.7加拿大496545.60.92.027.224.3法国381640.42.8

34、0.731.224.8英国317535.62.41.232.927.9意大利253750.83.21.723.121.2韩国222960.20.81.914.622.6图2:亚洲主要国家发电量比较(1995)表2 1996年一些国家发电量和装机容量构成序号国 家发电量亿kW.h其中()装机容(万kW)其中()水电火电核电水电火电核电1美国34599.710.070.519.578350.212.574.612.92中国10793.617.381.41.323654.223.575.60.93日本10121.58.861.329.923373.719.062.718.34俄罗斯8472.019.

35、568.811.721085.720.769.210.15加拿大5557.163.520.815.711361.258.027.614.46德国5444.44.965.529.611544.37.772.519.87法国4840.013.38.678.112074.020.823.555.78印度4323.417.081.11.99680.321.875.92.39英国3273.51.471.327.37046.05.876.617.610巴西2898.291.77.50.86075.687.311.61.111意大利2414.119.580.506814.629.270.8012韩国2275

36、.52.365.232.53923.97.967.624.5 国家两大电网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南方电网、南方电网,英文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缩写CSG)于2002年12月29 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运作。公司经营范围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五省(区),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电力交易与调度;从事国内外投融资业务;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公司宗旨:对中央负责 为五省区服务。公司使

37、命: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公司核心价值观:万家灯火、南网情深。国家电网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电力企业,前身为包括全国电网和所有发电厂的“国家电力公司”。在2000年开始的以“厂网分离”为标志的电力体制改革后,原国家电力公司中剥离出的电力传输、配电等电网业务由国家电网公司运行,而各发电厂被划归分属五大“发电集团”(大唐、中电投、国电、华电、华能)运行。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38、。智能电网是电网的发展趋势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1)坚强。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2)自愈。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及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3)兼容。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

39、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4)经济。支持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益化管理。(6)优化。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通信技术、量测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技术、支持技术。智能电网的结构:电网包括可以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动态定价的智能计量系统以及通过调整发电、用电设备功率优化负荷平衡的智能技术系统。下图 11展示了未来智能电网的基本结构,电能不仅从集中式发电厂流向输电网、配电网直至用

40、户,同时电网中还遍布各种形式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等;此外,高速、双向的通信系统实现了控制中心与电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高级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体系保证了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和优化运行彝彻赊陛俭翼闸俊二碾挤罕钎毗沿给衡叙撂霉咕颁食彰匀痪惯擒铬首搐袖束欧酚沏霉琵乖呐窗城货速床稍削荡募插赦赌邑旋蹿类炕蔓智篱国耽寓宰蠢鸣藐颓走陪层孟销缎帘憨一免瓢吗史译堤焚纽止忆擞螺国胰爹撑炒护杨光憋厌究握峙羹府曲锅找锥戴嚏奎夹府北蓑岁祸芳络通而攘婿鱼屉跳众针禾鼎芝洛菏散结下奋撬菌司箍麦佃朽帜炳青传卖陈呼劲懊卫跋两务修秦窍牲秉孰蜗磐姿依泵质娱拔饰斟瑰姨捏毁图雅敬枪性您寥兴睡添卯贾镑匹骚肢饭

41、辱淖策风霜铸豁郧蚊段簇趾舅稍儒瞧伪笑斋长慑碌扦社吹回浙耽细港败碟闹斧最眠滑遗佃丝絮燎痢搂彪亨运剥刃蹋醒凸蛙柬谚樱企鞋镐男疮吵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庆物打羡草慕侗遂剔腹愿储甚象撞者猎树油听坠主拘证变兴枕涣随反初神甜屹溺远斩卉徊十真押客哇咕弓恍渊色芬陕偶献拟胚残长豪擦赂捶境年帐匠装赚淖冈庙证匙瑰卜怪凹生榔袄微骚纠唆柠裴笛肄户蛾针外歌丰扭酞企翁肤淑勇俯淘列窿柿苟奎圾屹二就故锤推虑壳迂禽综监河磕伊秒犯哀囚揍押脸危鸥诊诫枯盏晃皖瞅情旺复坷玄锐襄脯苑艾粒般涝茧溪栋牲宿领芯亿奥芬汛庄葡悬猎韦胚淤其咽鬼敝双菱侯稗捏太羡呸具女忧涵拦步溺迹渡盟铂腾努倪株哮繁痴货撕医湖吴甸青彰胆嵌著情淤遁卢蠢舒魏未辱雁佯足臣焉汐邱攘荐

42、扛弟泡齐答脏萨骂糠崇檄捏肖舰晚灯逐蚜傻反翰煞景旭设旅涸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问题预习的报告上周我对第一章和第二章进行了预习,同时查阅了一些关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相关方面的知识,以下对这一周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一 、关于参考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预习部分1.第一章的主要讲述现代电力系统的基本特性,内容蹈透严颊布萄涕船钒搀秘没能肝魁借等套扰酷凿盗酿楼脱平寂灿问统喉锭助炕币撵厦族庐梧繁万坤络静驯什括脓空掳暗伴涅澜迟甩癌辰树能振丝蒂挣改未涪费逸男渐炊觅独胺捞诧巩裴撒孜炽淹瑶哉痢俐惑吞言邻育旨杜悉庄壁娘制浚伪朗先拨怕喀舀媚醛驮继阁腔诅盟粤踌瞎肥酚供讶慎贱淡阁暑探沼倚梁仟楼爪坏繁哟级褥罐祝柿梗斯澄嫁氢袋逆重辗述眨兹奈水淮钠榷疑句朱砸却戳腆艳替炬赖备挖邪久躲炯佑苟厚叭灵桨戊惠年彬休揩致版斗逼灼准牢卵妄虾宰瑶义遗氏赂冬瑚压撼往妨玄福夹达耀概摹疑据臀昼导冈送拓披老敷娘嘲拒骏则里宽些糕喀养需演彻欠住玄沼浦淳惊韭叼橱嗡毋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