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1707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异同.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異同中醫與西醫的異同,主持人:林文源教授演講者:李如英醫師時間:2009年12月31日 下午15:2016:20對象:有想法的大學生,經 歷,演講者1、中國醫藥學院醫學士2、李如英中醫診所院長3、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兼任級講師4、清華大學中醫社指導老師,第1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大 綱,一、前言二、傳統醫學的發展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四、現代醫學的發展五、現代醫學的特色及內容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七、討論八、結論,第2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一、前言,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有相同的區塊也有不同的地方。,第3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一、前言(續),在古代世界中,一般認為有

2、五大文明圈。即中國 印度 美索不達米亞(即現在的伊拉克)希臘及埃及文明,第4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一、前言(續),每一個文明圈,各其發展出其特殊的醫學,在世界其他各地,還有許多原住民醫療,如墨西哥、美國的印地安及台灣原住民等的醫療方法,也是傳統醫療之一。,第5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一、前言(續),在全球諸多傳統醫學,有價值且值得研究的,根據WHO傳統醫學整合政策,歸納三個系統:1、傳統印度醫學(ayurveda medicine)2、傳統中國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傳統埃及、阿拉伯及希臘醫學(unani medicine),第6頁,演講人:李如英

3、醫師,一、前言(續),(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第7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一、前言(續),此次主要精神是 希望藉由討論機制來了解傳統醫學及現代醫學的異同。,第8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二、傳統醫學的發展,1、傳統印度醫學(traditional ayurveda medicine)字面意義是 science of life 強調身心靈的健康及“生命能量的平衡”也強調每個人有其獨特性,不同藥可治同樣的病。與中醫的“異病同治;同病異治”雷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9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採Yoga和行為諮詢來治病,認定任何自然物質均可成為藥品,人工合成物就不值得成為藥品。

4、歷史悠久自3000BC迄今著名著作有Samhitas。,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0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2、傳統埃及希臘醫學(unani medicine)unani 士阿拉伯語源自古代希臘人的 Ionia地名。著名醫書:閃族筆記(Sumerian table 2500BC,在古代美索不達美亞,現今伊拉克幼發拉底河口被發現)美索不達米亞醫學經過阿拉伯人與回教徒吸收後,又納收了埃及、希臘醫學與文化,形成unani醫學。,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1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諸如著名醫者 如Hippocrates(460-370 BC)Galen(129-199)Mohammed(570

5、-632)及Avicennna(980-1037)等人,四千多年傳 承全世界。現許多國家醫師異業發願當醫師常用以宣 誓的就是“Hippocrates誓約”,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2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1)神農本草經乃中國最早的藥學點及成書約200BC收集約365種藥草。(2)黃帝內經是中醫最早的醫學著作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770-300BC)-奠定中醫治病用藥的理論基礎。(3)反映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3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4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5頁

6、,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4)周朝時代:醫、巫分開。陰陽五行,相生相剋學說興起。(5)東漢時代:張仲景(150-219A)傷寒雜論(包括傷寒論及金匱要略)問世,奠定中醫“辨証論治”的基礎。,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6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6)三國魏晉南北朝(220-580AD):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奠定針灸醫術的完整化及王叔和的脈經集合了古代脈診之大成。(7)隋朝時代(AD581-AD617):有了最早的病因證候學的紀錄。,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7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8)唐代時代(AD618-AD90

7、6):編著了全世界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9)宋朝(AD907-AD1127):研製銅人及針灸圖經。(10)金元時期(AD1115-AD1367):金元四大家形成醫學創新、醫家證實腧穴療效、外傷科興盛、制定飲食衛生法則。,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8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11)明代(AD1368-AD1643):出現滋陰派、溫補派及末期溫病學派。主張外科應內外兼治。針灸以及歷代大成。李時珍之本草綱目 提出當時世界最先進藥物分類。通行亞歐洲具學術地位的專著。中國古代的最大的方書普濟方。,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19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

8、(12)清朝(AD1644-AD1910):溫病學已形成獨立專題。本草綱目拾遺總結了中醫19世 紀以前的藥學成就。,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0頁,二、傳統醫學的發展(續),3、傳統中國醫學(續)(13)中醫近代史 中西醫匯通及科學化。,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1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1、辨證論治是中醫獨特的理論,相當重 要。歸納如下圖:,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2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3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其中以“八綱辨證”及“六淫辨證”最被廣泛運用。,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4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2

9、、精氣血津液學說 認為人體基本組成物質為精、氣、血、津液,由此發展預防、治療及養生的方法。,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5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3、經絡學說 認為人體氣血藉由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及十五絡脈通行全身。,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6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7頁,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8頁,4、陰陽學說,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29頁,5、五行學說,三、傳統醫學的特色及內容中醫(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0頁,四、現代醫學的發展,現代醫學(modern med

10、icine),始於17-19世紀文藝復興。(renaissance)時期:由於解剖學、顯微鏡之發明,隨之細胞學、細菌的發現、滅菌法麻醉、外科手術、化學、免疫學、內分泌學、X光、分子學、基因學、盤尼西林、抗生素、抗體血清、及疫苗等之發明與登場接踵而來。,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1頁,四、現代醫學的發展(續),這股醫學大躍進,主要形成在歐美,隨之日本、亞歐國家而擴及全世界的科學化醫學,蔚成了現代醫學(modern medicine),一般慣稱對抗醫學(allopathic medicine)成為現代醫學的主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2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特色:(1)講求科學及實證並尋

11、求症狀及病徵的公分母(common denominator)或症候群(Syndrome)以助診斷及治療。,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3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2)診斷非常確實,先探討疾病的原因,再加以治療。,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4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5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3)現代醫學的另一派為整骨醫學(osteopathic medicine)在美國南北戰爭由Dr.Still所創迄今。仍是美國最盛行的現代醫學之一。強調身體力學與器官功能的關聯、全人的治療、觸診診斷及治療。,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6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

12、與內容(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7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4)順勢醫學(homeopathic medicine)是以少量的藥物來治病的一種醫 學。在英、美相當多人採用。,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8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39頁,五、現代醫學的特色與內容(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0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1)傳統醫學(中醫)的四診:望、聞、問、切。相當於現代醫學的 視診(inspection)聞診(smelling)問診(history taking)及觸診(palpution),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1頁,演講人:李如

13、英醫師,第42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3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續),(2)傳統醫學強調身、心、靈或身心合一的照顧,多採自然療法(naturoputhic treatment),自然治療過程(natural healing process),“即全人的身心靈照顧”。,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4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續),(3)現代醫學以alloputhic醫學為主流 抗生素(antibiotics)和抗癌藥(anti-cancer drugs)為典型藥物,一般較多副作用。手術、電療也是常用治療手段。強調實證但也無法百分之百找到證據。醫師也要靠經驗。,演講人:李如英醫師

14、,第45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續),“醫學不是純粹的科學”為了瞭解病人及全人照顧,在人文、倫理,甚至心靈方面的考量,與照護非常重要。,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6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續),自癒力,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7頁,六、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比較(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8頁,七、討論,再藉由醫藥真言(張毅生醫師著)的三篇文章來討論。1、醫學是不是科學?2、西方醫學非絕對的醫學3、醫療的主流、非主流之分,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49頁,七、討論(續),張毅生醫師曾遊學牟宗三先生門下攻修傳統哲學,並負笈美國,1983年獲布朗大學醫學博士,並擔任美國知名癌症中心

15、主治醫師及急診主任,並獲選美國內科醫學院士。任教康乃爾醫學院副教授及東西醫學論壇學術主任等。,第50頁,七、討論(續),主要強調在科學脫離不了社會意識形態(ideology)的限制,有時甚至是一種教條。至於醫學、基礎科學只是西醫學的部分,一離開理論的層次,加以實踐,使會受到文化、價值觀、宗教、政治、經濟等影響。,第51頁,七、討論(續),不再能說它代表絕對的真理,及純粹的科學。,第52頁,七、討論(續),也要了解西醫學只是世界各醫學種類其中的一支,西醫學本身也各分門派。,第53頁,七、討論(續),單就英、美、德、法來說,雖然醫學的科學基礎相同,實行起來,也受各地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因素呈現多元化

16、。無法以絕對標準衡量,在Taiwan一樣。,第54頁,七、討論(續),各地西醫是同一套科學訓練出來,但病症因地而異,病人的文化及價值觀不同,加上保險制度有別,所以各地西醫經驗也會差異,所以診斷治療也會不同。,第55頁,七、討論(續),所謂非主流醫學或另類醫學是相對文化背景及傳統而言。中醫在中國是傳統,並曾是唯一正統的醫療,今日則與西醫並存。,第56頁,七、討論(續),西醫另類醫療“泛指”正統醫學內、外科以外的醫療體系及治療方法。,第57頁,七、討論(續),美國較流行脊椎整合療法,西歐較流行同類療法、反射療法及芳香療法、西草藥、中醫、針灸。,第58頁,七、討論(續),正統西醫特點是重理論基礎,科

17、學性強,且應用大量高科技診斷及治療。,第59頁,七、討論(續),相對中醫學、傳統醫學則以實踐及經驗為重心。另外林文源教授推薦“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栗山茂久著作,其中古代中國及希臘文化對身體的“表現性”闡述很豐富。,第60頁,七、討論(續),希臘文化及醫學對測量脈搏,及中國醫學之切脈的差別。,第61頁,七、討論(續),對血液、對風的觀念差異。對觀察身體器官的內在觀點的不同,皆非常精闢。,第62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醫學是不是科學?,第63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64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65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

18、師,第66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西方醫學非絕對的醫學,第67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68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69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醫療的主流、非主流之分,第70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71頁,七、討論(續),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72頁,八、結論,(一)現代醫學:是歐美十九世紀後半所形成的醫學。壯大的幾個里程:使用顯微鏡建立細胞病理學說,使用化學合成藥物及尖端儀器。(二)建立在兩千年以上的中國醫學,著力在增長人體固有的自然治癒力或引導人體發生自然治癒力,使用天然藥物及處方治病。,演講人:李如英醫師

19、,第73頁,八、結論(續),(三)中西醫兩者互有所長:西醫:重視病原及撲滅病毒細菌等,因此在公共衛生及流行病上有所長。中醫:重視個人體質,在個人醫學上較擅長。(四)近來細菌性、病毒、寄生蟲疾病減少了,成人慢性病增多了。大致西藥針對局部病灶;中醫則針對全身起作用。,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74頁,八、結論(續),(五)藥即三分毒,西藥毒性較強,中藥較溫和。(六)現在潮流走向中西醫整合的路線。,演講人:李如英醫師,第75頁,九、參考書目,演講人:李如英醫師,1.傅維康等編著(2006)。圖說醫藥史話。台北:知音出版社。2.楊維傑(1988)。中醫學概論。台北:樂群出版事業有限公司。3.栗山茂久著(2

20、008)。身體的語言。台北:究竟出版社有限公司。4.幼福製作部(2005)。中國歷史一本通。台北: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5.吳清忠(2006)。人體使用手冊。台北: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6.唐雲(2004)。走近中醫。台北:積木文化出版社。7.朱晟何瑞生(2007)。中藥簡史。台北:世潮出版有限公司。8.林鉅超蔡佳蓉(1995)。條件醫學導讀。台南:大春中醫雜誌社。9.通鑑文化編輯部(2005)。中國宮廷祕史。台北:通鑑文化出版社。10.吳清忠(2008)。人體復原工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11.Andrew Weil,M.D.著(2003)。自癒力-痊癒之鑰在自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2.張毅生(1996)。醫要真言。台北:民生報社。13.呂鴻基.張永賢.林宜信(2005)。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編。,第76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