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3175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0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史嘉权.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型计算机技术 及应用(第4版)戴梅萼 史嘉权,目标,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应用,要点,内容怎样选择、安排;讲课怎样讲好;实验怎样配合;考试怎样反映实际情况。,内容怎样安排,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从第1版到第4版的改进和考虑;,第一版编写的背景,多年的教学(84年开始教微型机原理,当时,Z80、m6800、Intel8085到底哪个占领市场不定),编程Z80、8085Intel公司在中国第一个资助的实验室和Intel研究中心,三个基点,多年的教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总结。Intel公司提供的大量资料(从香港转运)、台湾大学咨询系赖飞罴教授多次寄出的资料、外国教材中心、清华大学大量资料。,写书的

2、目标,参加听课和实验的学生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没有机会到学校听课和做实验的读者理解、掌握和应用关键性的技术;正在从事微型机科研工作的人有益的帮助和启迪。,第1版教材的成绩和不足,印刷9次发行14万余册,几十个学校使用。并由台湾儒林图书公司印刷台湾版发行于台、港、澳和新加坡。在四年一次的教材评选中,于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一等奖。以16位为对象。盒式磁带机等内容不适合微型机。没有配套实验系统。,第2版教材的改进,以80386为对象;着重对32位机片内存储管理技术、虚拟存储技术、流水线技术以及高速缓存技术作了较详细阐述。对80486和Pentium的技术关键作了说明和归

3、纳。删除了音频盒式磁带机原理等不太常用分内容。重写了单片微型机章节。有了配套的实验系统,并且,设计了配套的习题集和实验题集。,第2版教材的成绩和不足,被国内400多所院校使用。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受到了同行的好评,也由此与很多国内同行有了联系,能够听到许多同行的建议和意见。32位机成为主流机型。微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微型机技术的教学中,具体知识和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跟踪新技术)两者的关系处理成了一个关键点和难点。,第3版教材的改进,讲深讲透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灵活应用,注重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清讲好最新的技术,在此

4、过程中,注重其与基础技术之间的承上启下关系和创新点,以此让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同时,跟踪微型机技术的更新思路,培养和提高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删去了陈旧内容和过细说明,删除单片机一章;对各个部分尽量结合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作充实和优化,并尽可能通俗易懂地阐述每个新技术的设计思想和创新点。,第3版教材的成绩和不足,被国内400多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电子类专业长期选为教材,笔者也由此与兄弟院校众多同行成为学术距离很近的朋友。2004年,本书参加当年度的畅销书评奖,在152家出版社送评的902套教材中,获全国优秀畅销书金奖杯。Pentium占领市场,80386的技术在Pentium中得到更多优化,书

5、中叙述不够。总线部分对PCI叙述不够。Pentium微型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变化较多,归纳不够。,第4版的改进1,删除了第3版中有关16位微型机的大部分内容。Pentium的中断机制、描述符机制、保护技术、段页两级存储管理机制、指令系统,以及液晶显示器,鼠标。PCI总线技术,作为重点更新内容,反复推敲、反复修改。有些章节从初稿到定稿,曾修改12遍之多。汇编语言部分完全按照Pentium指令系统编写。,第4版的改进2,最后一章介绍Pentium微型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其中对系统控制芯片组和BIOS进行重点讲解,前者是联系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枢纽,后者是联系硬件和软件的纽带,由此使学生建立关于微型机系统的

6、整体观念。对第3版的所有保留的章节,从文字上进行三遍以上修改,以期望更加条理清晰、更加深入浅出。并且纠正了美国一本著名教材中的重要错误。,第4版的改进3,配置了演示文稿,并提出了对每部分的教学建议和重点,有利于教师使用。配置了一套综合训练题集。配置了2套试卷和答案。为不同专业做了考虑。,第4版主要特点,1。以Pentium为主要对象。2。剖析和阐明了多个精巧而重要技术的由来、设计方法和优化思路。3。配套教材中提供的综合训练题,兄弟院校老师评议,为此,第4版对综合训练题部分作了更全面的技术考虑,使其尽量配合和覆盖主教材中讲述的内容。4。有配套的演示文稿作为教学课件用以协助教学。,第4版 内容安排

7、的考虑1,用较少篇幅通过对16位CPU的讲述,讲透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作为重点之一的接口技术用16位和32位联合起来讲,先以16机制讲述,但同时讲清关键技术:高档CPU和低档接口芯片通过地址错位机制来实现兼容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笔者在科研中分析清楚并在科研项目中使用的。,第4版 内容安排的考虑2,对于32位微型机的先进技术,先用概述性语言讲述,再对最重要的技术仔细讲述。对输入/输出设备,针对自学安排进行编写,所以,叙述比较详细,又不太深。但如果读者从事这方面的深入工作,又起到了引导和入门作用。最后讲述当前的Pentium微型机系统。,一共16章内容1,1 微型机概述216位和32位微处理器3P

8、entium的指令系统4 存储器、存储管理和高速缓存技术5微型计算机和外设的数据传输6串并行通信和接口技术7 中断控制器8DMA控制器9计数器/定时器和多功能芯片,一共16章内容2,10模/数和数/模转换11键盘和鼠标12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13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技术14软盘、硬盘和光盘子系统15总线16Pentium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三种专业的不同的安排,本书在教学使用中,可根据三种情况作选择1,一是对计算机专业,一般按64学时安排,可选19、15和16章;而对计算机控制专业,也按64学时安排,可加选第10章。二是对电子类专业,一般按48学时,可大致按第一种情况安排,但可不讲高

9、速缓存技术,并简约PCI总线的扩展传输和配置机制部分。三是对非计算机专业。,本书在教学使用中,可根据三种专业作选择2,对于安排有汇编语言课程的专业,不必讲第3章,但读者仍可读一遍这章,此为笔者设计20000多行汇编语言程序基础上所总结编写。对于没有列入必选部分的章节,笔者在编写时为自学作了更充分的考虑。,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建议1,计算机专业的微型机技术课程一般对应64学时,主要内容是:微处理器(重点是编程结构、操作时序、工作方式、描述符)(学时:连同第1章,一共8学时)存储器技术(重点是体系结构、连接、虚拟存储、两级存储管理、三类地址和Cache技术)(6学时)数据传输接口技术(串行接口、并

10、行接口、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控制器和DMA控制器(重点是信号分类、数据传输方式、地址错位连接、编程结构、工作方式和使用方法)24学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建议2,总线技术(重点是PCI总线层次化结构、传输方式、配置结构)(8学时)微型机系统结构9(重点是总体结构、BIOS、控制芯片组)(2学时)16学时用于综合训练题集或者实验。,计算机计算机(控制)专业的教学建议3,模/数和数/模部分只对计算机控制专业定为必讲内容,其他专业不必讲,学生用到时可以自学。第1114章是关于外设的,这些部分内容不难,叙述清晰,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电子类专业的教学建议:,和计算机专业类似,但有差别。,对于非计

11、算机专业的教学建议1:,非计算机专业的微型机原理和计算机专业同类课程的差别是:不必讲那么多章节。如,CPU、汇编语言部分不必讲得太细。比如,存储器部分,总线部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建议2:,非计算机专业的学时一般为48:微处理器(重点是Pentium)(学时:连同第1章,一共6学时)存储器技术(重点是虚拟存储、两级存储管理和Cache技术)(3学时)数据传输接口技术(串行接口、并行接口、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控制器和DMA控制器(21学时)总线技术(重点是PCI总线技术)(4学时)微型机系统结构(2学时)12学时用于综合训练题集或者实验。,关于讲课好演示文稿1,有两点却保持“一成不变”:一是

12、上课的时候,主要是“讲”,而不能主要是“写”或者“演示”。二是上课的时候,不能把板书或演示文稿写得太多太详细。理工科的专业的特殊性。,关于讲课好演示文稿2,正是出于这样的体会和考虑,一方面,我们准备了配合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一书教学的演示文稿。另一方面,我们建议,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上课时,要把精力化在讲解上。演示文稿是配合讲解的,而不是反过来,用讲解去配合演示文稿。,关于教学的体会和总体建议,每个教师可以按序从笔者提供的演示文稿中选择一部分作为讲课材料,由此组织适应于本校学生状况和教学要求的课件。在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4版编写时,听取了许许多多老师和学生的建议,在内容组织和表达上尽量有利于自学,所以,实际上,相当多的内容可以完全靠自学使学生掌握。,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