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学生创新的基石——体育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思妙想学生创新的基石——体育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奇思妙想,学生创新的基石体育教学案例案例背景:新的课程改革向我们体育教师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转变到“引导学生探索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自主创新学习,关注差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收获,这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识,也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向。本案例,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奇思妙想能大胆的得到展现。通过教师的善导,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主创新、主动参与的运动态度,增强自尊和自信心。案例描述:刚上课,体育委员钟宇微带着队伍就来到了操场。虽然是二年
2、级的学生,但是,体育委员还是勉强的维持了纪律,整理了队形。我向学生问好后就宣布了本节课的内容,准备活动做往返跑接力游戏。我把学生分成了4小组预备着,他们跃跃欲试,斗志激昂。比赛开始了, “加油!加油”!助威声如雷贯耳。一轮比赛结束,取得胜利的组在兴高采烈,而失败的组在愤不平。我趁机问道:“同学们,怎样才能跑得更快啊”?同学们纷纷讨论了起来。此时,在班里比较出名的调皮、捣蛋的钟晓添同学走到我面前:“老师,我能不能用手脚一起跑啊?”,正好离我较近的一些学生听到钟晓添这么一说,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我顺势观察了钟晓添的表情,他不像是在捣蛋,且很认真,我也干脆跟着他的思维想问个究竟:“为什么要用手脚一
3、起跑呢”?“老师,我前天在电视里看动物世界的时候,电视里说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确实跑得很快,三两下就追到了其他的动物!他不就是四只脚跑的吗?那我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用“四只脚”跑呢”?钟晓添认真地说着。却引来了同学的一阵嘲笑。我心想,他说的还是很有他的道理”。此时钟晓添同学正面对这么多学生的嘲笑,他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我看到这种局面,心里默默告戒自己,此时要做的就是不但不泼钟晓添这种奇思妙想的冷水,还得让大家信服。我忽然灵机一动,说道:“同学们,你们可能觉得钟晓添的想法很奇怪,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很有思想,他平时应该很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事和物,我们的确还能“四只脚”跑,接下来,我们
4、就来一次“四只脚”跑的接力赛好吗”?“好”!同学们异口同声,“那我们先请钟晓添同学给我们做个示范好吗”?“好”!大家都鼓起了掌声。此时的钟晓添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但非常情愿地走出了队伍,他双脚左右稍开立,身体前俯,双手撑地,还真像猎豹准备起跑一样,开始示范起来了,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滑稽,但确实还挺快的,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模仿起他的动作来。比赛开始了,气氛异常激烈,想不到同学们对这种奇思妙想的创新跑法还挺感兴趣,但是由于俯着身子用四肢快速跑,少些学生好像不是很适应。而钟晓添同学却跑得异常自信。此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种跑法好像有点质疑。便问:“同学们,刚才一个回合下来,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总结一
5、下,我们人类应该用哪一种跑法更快啊”?同学们交头接耳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自发的组织比赛,自然是两脚跑PK四肢跑。钟晓添首当其冲的担任“四脚跑”的队员。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之后,结果很明显,钟晓添输了。结论可想而知,大家觉得人类用两脚跑是跑的最快的方法。这时候的钟晓添似乎也领悟到人用四肢跑不是最佳的方法,不但慢,而且吃力。有几个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说什么钟晓添就知道调皮捣蛋。 这时候,我赶紧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也知道了“四脚跑”的动作。我们应该感谢钟晓添同学,是他的奇思妙想让我们有机会学会了用四肢跑的方法,如果没有他的创新,我们刚才就没有这开心的课堂。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
6、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奇思妙想。此时的钟晓添脸上到露出难为情表情,学生们向他投去的却是和睦的微笑。案例分析:钟晓添在班里是比较出名的调皮、捣蛋的一个同学,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任课老师都说他是个很聪明,思维很活跃的学生。本节课我没有轻易地把他的行为定格为捣乱,我沉着冷静的抓住时机,正确、恰当的引导钟晓添同学在课堂上的创新和奇思妙想的表现,这样既没有伤害钟晓添的自尊心,更是鼓励了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能灵活、机智的对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并给予必要的启发与指导,使学生从中领略创新与运动所带来的快感。案例反思:新课程强调: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要珍视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7、体验与理解。我想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与感悟,与他们真诚对话,不用预定的 “标准”答案去匡正学生的不同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价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张扬学生个性,启发学生灵性。作为教师更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怎样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成功的机会。 对学生在课堂上那种出其不意的创新问题,如果老师及时给孩子鼓励与支持,那么就会使孩子信心倍增。这种鼓励与支持能促使孩子自觉地努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老师给孩子太多的压束,使学生始终处于老师预设的框框里,那么会使学生变成懒于思考,没有创新能力的接受者,那又跟工厂的模具生产流水线的产
8、品又有什么区别!作为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平时在教育教学中,看似一件小问题 ,或者是一次小“捣乱”,往往这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学习过程,是成长的一种阅历,同时,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奇思妙想”给我最大的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易地把孩子有时所谓不好的行为一味定格为捣乱。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给他们提供支持的环境,以接受、尊重学生的创新或奇思妙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设计方案来锁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循规导矩。尤其是对那些比较好动、出名的调皮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奇思妙想一味的定格为捣乱。而是应该以尝试者的身份把问题摆在学生的面前,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这样学生在尝试中自己找到答案,获得意外的满足和成功。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抹杀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