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2096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群的特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的特征》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节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的要点: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构成 全部个体的总和。,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3世界上的全部鸟 4一个岛上的全部绵羊,思考?,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表示方法: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一、调查种群密度的

2、方法,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样方法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 种群密度估计值。举例:选取1m2山地,计算马尾松为20棵,则该样方的马尾松密度为20120(棵m2)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在统计样方中个体数量时,遇到的问题之一是边缘效应,即如何处理样方边缘上的个体。一般而言,样方顶边、左边及左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 不作统计。,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确定调查对象 蒲公英,2、选取样方,3、计数,4、计算种群密度,1 2 3 4 5 6 7 8 9 10,11 13 12

3、 14 12 10 13 17 11 15,讨论1、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讨论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2)标志重捕法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计算公式

4、: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举例:先捕获39只鼠并标记,一段时间后,再重捕34只,其中一标记的为15只,那么根据公式,该地段原有总鼠数为39 X 341588只使用范围:动物,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

5、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N(46889)57只hm2,N(4238)12133只,2.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3)举例说明: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

6、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4.年龄组成(1)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3

7、)年龄组成的意义: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思考与讨论,P63,1.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会越低。,发展时期,稳定时期,衰退时期,时间,种群数量,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例: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1)此图表示_型的种群。(2)该种群中_个体多,_个体少。(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政策。,增长,年轻的,年老的,不断增长,计划生育,5.性别

8、比例(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

9、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100,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 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人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 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结 论,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种群密度。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年龄组成。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10、。,种群数量(种群密度),迁入,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死亡率,迁出,出生率,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信息主要来于 A 人口密度 B 年龄组成 C 性别比例 D 出生率和死亡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一个种群,该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人口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都会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但是它们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的。例如,在人口种群内,老人口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处于生育期的人也比较多,男女比例接近11,此时的出生率可能较高。但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而使其死亡率增加,那么此时种群数量并不一定随出生率的增加而增大。所以种群数量的变动是出生率、死亡率综合作用

11、的结果。因此应选D。,例:,、种群是指。、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F环境中阳光不足G寄生生物增多H寄生生物减少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一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一窝蚂蚁、一个狼群、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1、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鱼类 的捕捞2、害虫的防治蝗虫的防治,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意义?,直接因素:出生率、死

12、亡率、迁入、迁出,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种群数量的变化,例如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每年的增长率保持不变,第二 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倍,则一年后该种群的数量应为:N1=N0,二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2=N1=N0 2,t年后则为:Nt=N0 t,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当种群密度上升时,空间食物相对减少,以该种群为食的捕食者数量增加,会使这个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停止增长,将这种增长方式用坐标图表示出来,就会呈现“S”曲线。,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13、,生态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3。种群的数量变化,S型增长曲线,环境负荷量,K/2,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缓慢,增长速度最快,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3.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 曲 线,“S”型 曲 线,个体数量,时间,环境阻力,K(环境允许最大值),两种曲线的关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甲、乙两个动物 种群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如图,请分 析后回答:,种群数量,3 6 9 12 3 6 9 12(月份),(1)甲、乙两种群间的关系是(),其中甲是(),乙是()。(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下降,很可能是因为(),()。(3)种群数量变化周期是()。,甲,乙,例1.,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 数量变化,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增长的 最大值,例2.,某地三年前办了一个养兔场,由原来 不到50只,繁殖到现在上万只,在这 三年内,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符合,A.“J”型曲线B.“S”型曲线C.直线上升D.抛物线,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