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499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937 大小:1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7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7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7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7页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6版课件.ppt(9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2,一、人类活动的特点,自古到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3,管理热潮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后二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中国学习管理的必要性资源短缺科技落后专业化社会分工凝结全体成员力量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二、管理的必要性,人类

2、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4,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福莱特管理是一种实践彼得德鲁克管理就是决策赫伯特西蒙,三、管理的定义,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5,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哈罗德孔茨 海因茨韦里克管理是对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加雷思琼斯管理是通过协调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

3、织目标的过程斯蒂芬罗宾斯,管理的定义(续),人类的管理活动人类活动的特点管理的必要性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6,本书定义: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应当是有效的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管理的定义(续),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7,一、管理的职能,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8,决策:制定目

4、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它一切活动的保证和依托领导:指导行为、增进了解、统一思想、激励成员控制: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管理的职能(续),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9,管理职能循环图,管理的职能(续),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0,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也是社会劳动中的一项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二、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上述

5、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1,管理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服务的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已经多元化,三、管理的社会属性,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12,一、管理者的角色,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

6、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3,管理者的角色(续),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管理职责的性质决定了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决策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如果信息不用于决策,就会丧失其应有的价值。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

7、战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4,根据罗伯特卡茨(Katz,1974)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技术技能:运用其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关系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二、管理者的技能,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5,管理者的技能(续),各种层次的管理者管需要的技能比例:,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16,21世纪的管理将会

8、面临以下四种趋势:,三、管理者面临的挑战,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的特点和结构,17,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关系图,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的特点和结构,18,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试验法: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

9、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的特点和结构,19,演绎法:从某种概念出发,或从某种统计规律出发,也可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找到一般的规律性,并加以简化,形成某种出发点,建立起能反映某种逻辑关系的经济模型(或模式),这种模型与被观察的事物并不完全一致,它反映的是简化了的事实,它完全合乎逻辑的推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续),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的特点和结

10、构,20,本书编写过程中努力遵循以下三条宗旨:从管理科学知识海洋中提炼出共同的规律性从各个学科中汲取有用的养分学习外国先进管理理论,考虑中国的实际,三、本书的特点和结构,人类的管理活动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的特点和结构,21,本书的结构,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24,长城、兵马俑等浩大的工程

11、大规模战争孙子兵法儒家思想的影响,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任何管理思想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而一定的社会文化又都割不断与历史传统的联系,并且总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25,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26,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27,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进(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

12、发展,28,早期的管理实践:金字塔、空中花园亚当斯密:劳动价值和劳动分工理论巴贝奇:“边际熟练”原则罗伯特欧文: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29,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这个阶段所形成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或“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

13、有的律师家庭,中学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不幸因眼疾而被迫辍学。1875年,他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1878年转入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厂(Midvale Steel Works)当机械工人,他在该厂一直干到1897年。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其中包括在国会上的证词,1911年)。泰罗通过这一系列的著作,总结了几十年试验研究的成果,归纳了自己长期管理实践的经验,概括出一些管理原理和方法,经过系统化整理,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理论。泰罗在管理理论方面做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工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被后人尊为

14、科学管理之父,这个称号并被铭刻在他的墓碑上。,主要实验,秒表测时搬运生铁实验铁锹实验高速钢实验,秒表测时,秒表测时的原因资本家不知道工人能干多少工人偷懒秒表测时的方法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把他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动作,在其最紧张劳动时,用秒表测量并记录完成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后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分析研究,对其中合理的部分加以肯定,不合理的进行改进或省掉,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规定完成每一个标准动作的标准时间。,搬运生铁实验,1898年,在伯利恒工厂进行了有名的搬运铁块实验。该公司有75名工人负责把92磅重的生铁搬运30米的距离装到铁路货车上,他们

15、平均每天搬运12.5吨,日工资1.15美元。泰罗找了一名矮小工人进行试验,试验搬运的姿势,行走的速度,持握的位置对搬运的影响,以及多长的休息时间为好。经过分析确定装运生铁的最佳方法和57%的时间用于休息,使每个工人的日搬运量达到47至48吨,同时使工人的工资提高到1.85美元。实验取得了成功。,铁锹实验,实验前:工人自备铲子,铲子大小不一,铲起的重量不一样。认为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实验发现最佳铁锹装9.5公斤效率最高;泰罗根据不同物料的情况,准备了8-10个不同的铲子,使每铲的重量尽量接近9.5公斤,完成同样的工作量,需要的铲掘工人数量从400人减少到140人,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每年为企

16、业节约了80000美元。,金属切削实验,历时26年,耗用80万吨钢材。泰罗研究了根据金属的成分、工件的直径、切削深度等12个变量确定金属切削中的切削速度、角度等问题,提高了金属切削的效率。在他人的帮助下,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泰罗同时发明了高速钢并取得专利。,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36,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一)泰罗

17、的科学管理理论,心理革命,“思想革命”或“心理革命”两个意思,一是劳资双方都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而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盈余增加了,如何分配的争议也就不必要了;二是如何增加盈余的问题,劳资双方都必须承认,对厂内的一切事情(方法和时间),要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来代替旧的个人经验和判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38,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以下管理制度: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标准化)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奖励机制)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18、科学培训)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制度规定)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职能分离),(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续),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泰罗及其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P57(英)亨利甘特甘特图、计件奖励工资制,它基本上是一种线条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要安排的活动,线条表示在整个期间上计划的和实际的活动完成情况。甘特图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什么时候进行,以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美)杰布蕾斯和他的妻子,心理学者莉莲杰布蕾斯以进行“动作研究”而著称。(砌砖实验)(美)福特生产标准化、流水生产线,中国传

19、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1,积极性: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并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创了新局面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生产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局限性:把人看作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员工感情、态度等因素,(二)对泰罗制的评价,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名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

20、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时间,甚至上厕所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发动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档上,为送货车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

21、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发挥了积极的影响。虽然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管理

22、风格?这种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三)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法国人,曾任矿业公司的总经理、军事大学的管理教授,创办过管理研究所等。1916年法国矿业协会的年报公开发表了他的管理理论,1925年出版著作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这本著作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他认为他的管理理论虽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除了可应用于工商企业外,还可应用于政府、教会、慈善机构、军事组织和其他各种事业。所以,法约尔被公认为是第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

23、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由法国的法约尔和德国的韦伯来加以补充。他们的理论奠定了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组织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6,企业经营的六大职能活动:,(三)法约尔的

24、组织管理(续),管理的五大职能P61,计划:预测将来和制订行动计划。组织:确立企业在机器、物资和人员的结构。指挥:对下属的活动给以指导,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互相协调配合。协调:协调企业各部门及各个人员的活动,指导他们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控制:确保实际工作与规定的计划、标准相符合。,“管理五职能论”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它明确地从功能的角度对管理的普遍本质进行剖析,对管理过程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早期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48,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只有按照这些原

25、则组织成合理的管理机构,才能够充分地履行管理的职能,才能有效地发挥管理的重要作用。的重要作用。,(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续),管理活动的十四条原则P60,(1)分工。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种分工不仅限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2)权力与责任。管理者必须有命令下级的权力,管理人员的权力分为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强调权责统一。(3)纪律。雇员必须遵守和尊重组织的规则。(4)统一命令。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双重命令对于权威、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5)统一领导(统一方向)。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都仅应有一

26、个领导人和一套计划。统一领导与统一命令不同,统一命令是针对下属而言的(对人),统一领导则是针对组织或者活动而言的(对事)。(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任何个人的利益都不能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7)员工的报酬要公平。尽可能使职工和公司双方满意。(8)集权(集中)。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权,降低这种重要性的做法就是集权。就集权制度本身来说,无所谓好与坏关键在适当。(9)等级链(权力线)。从最高层管理到最低层的管理的直线职权是一个等级链,是一条权力线,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特殊情况下,允许横向或越级联系。(“法约尔桥”或“法约尔跳板”),(10)秩序。所谓秩序是指“凡事各有其位”。法约尔认为这一原则

27、既适用于物质资源,也适用于人力资源。每一工作岗位有称职的职工,每个职工都有适合的岗位。(11)平等。管理者应当友善和公正地对待下属。(12)人员保持稳定。鼓励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长期为公司服务,避免影响工作的连续性。(13)主动性。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或发明。当然员工主动性的发挥要受到等级链和纪律的限制。(14)集体精神(团队精神)。鼓励团队精神会在组织中建立起和谐与团结,这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思想交流尤其是口头交流有助于提高人员团结。,法约尔的主要贡献与局限性,主要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管理,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人他的管

28、理五职能论这种框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课堂。局限性过于追求管理理论的一般性,忽视了对具体管理过程的分析,忽视了技术层面的研究,以至于缺乏可操作性。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如:统一指挥原则一个下属只能接受唯一一个上级命令,这与劳动分工原则可能发生矛盾。,比较泰罗与法约尔,科学管理与组织管理理论的比较,1)泰罗与法约尔不同的人生经历导致了他们对管理的研究的着眼点和研究等级的差异。泰罗以工人身份进入工厂,关注的是微观、具体的操作过程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关注的是系统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整个过程比泰罗而言,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他对管理五大要素的

29、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更科学的理论构架。,2)泰罗与法约尔在管理哲学层面上对“人”的理解以及在“人”与“事”矛盾关系上的处理却是相似的,在泰罗看来,“人”是追求自私自利的“经济人”,他把人当作“活机器”。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论点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而不是关注人的感情。法约尔以俯视的姿态看待管理,认为所有组织的管理都离不开某种程度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实质就是由精细设计的管理各步骤、过程来保证目的、任务的实现。人,在他那里根本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相反,我们可以感觉到一如继往的“工具人”的遗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

30、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56,二战以后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的变化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57,1、行为科学的由来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召开了一次有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等参加的跨学科的科学会议,讨论了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会议给这门

31、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行为科学认为“人”不单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一、“行为科学”学派,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梅奥),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美国管理学家,原籍澳大利亚,早期的行为科学人群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出生在澳大利亚的阿得雷德,20岁时在澳大利亚阿福雷德大学取得逻辑学和哲学硕士学位,应聘至昆士兰大学讲授逻辑学、伦理学和哲学。后赴苏格兰爱丁堡研究精神病理学,对精神上的不正常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成为澳大利亚心理疗法的创始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霍桑试验,时间:1927

32、1932年,地点: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参与及领导:梅奥(美国心理学和管理学家),过程:四个阶段,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问题:霍桑试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的试验?,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梅奥),(1)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照明度与作业效率没有单纯的直接关系,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作业条件,而是职工的情绪,获取职工内心真正的感受,发现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因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通过四个试验,梅奥等人认识到,生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等因素的影响,更要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影响。,(2)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P68,梅奥工

33、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年总结出了人群关系理论,主要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认为人不但有经济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有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3)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P68)正式组织以效率和成本为导向,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导向。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于工人之中,也存在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取决于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主要是要组织好集体工作,措施是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的合作。即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员工的满

34、意度。,什么叫经济人?,“经济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泰罗认为“工人”还是“雇主”都是经济人。企业投资者作为“经济人”追求最大利润。工人作为“经济人”则追求最大的工资收入。科学管理旨在寻找一种方法,使工人追求最大工资收入的同时实现企业投资者最大利润的要求。,什么叫社会人?,“社会人”,认为工资、作业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社会人固然有追求收入的动机和需要,但并不仅仅如此,他在工作生活中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全、尊重和归属等需要。因此,要调动积极性,还须从社会、心理等方面去努力。,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35、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美国心理学家)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威廉.大内的Z理论,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66,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67,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你认为你现在处在哪个层次上?,互动话题,

36、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69,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当它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它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0,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

37、,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1,“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2,3、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X理论和Y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4,、行为科学的

38、主要理论Z理论(威廉大内)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相对缓慢的评价与稳步提拔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行为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5,、“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使衡量各项活动效果的标准定量化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特别是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

39、和管理方法,二、“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6,、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模型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描述,它必须反映实际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还必须反映与所描述的实际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的构成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模型,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是否能很好地表现所描述的系统或程序,“管理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

40、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7,、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按作用可分为:描述性模型和规范性模型按变量种类可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管理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8,、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企业管理的任何个别事物,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研究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此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企业作为

41、一个系统的构成要素:人、物资、设备、财、任务、信息,“管理科学”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79,“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三、“决策理论”学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80,成功管理的最重要的两条基本原则是对组织的自豪感和其对工作的满腔热情管理基本的发展方向是:在

42、完善企业及一切公共部门的管理技术的同时,应当更加信任、重视、依靠组织的职工和自己的顾客,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再思考,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世纪的管理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81,世纪的管理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管理管理指导思想创新管理原则创新经营目标创新经营战略创新生产系统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世纪的管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新趋势,82,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我国革命

43、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十年动乱造成了管理的大倒退,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新趋势,83,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1年)以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二、社会主义经济体

44、制改革,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新趋势,84,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变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新趋势,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第二节 系统管理第三节 人本管理第四节 责任管理第五节 效益管理,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87,原理是指某种客观事物的实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管理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

45、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管理的基本原理概述,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88,管理原理的特征,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管理原理的特征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89,管理原理,是现实管理现象的一种抽象,是大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指导一切管理行为掌握管理原理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研究管理原理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对于管理原理的掌握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

46、问题的途径和手段,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0,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其本质来说,系统是“过程的复合体”,系统的概念,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1,集合性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组成层次性系统是由处于不同地位的子系统、子子系统等组成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系统的特征,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2

47、,整体性原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动态性原理掌握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种种影响,努力从开放中扩大本系统从外部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原理的要点,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系统的概念系统的特征系统原理要点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3,环境适应性原理作为管理者既要有勇气看到能动地改变环境的可能,又要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局限,才能实事求是地作出科学的决策,保证组织的

48、可持续发展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系统原理的要点(续),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4,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逐步认识的,这个认识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职工是企业的主体,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5,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

49、罚,使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结合,使企业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6,两条途径的比较:前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企业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当企业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政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当职工经济

50、上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续),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管理是为人服务的责任原理效益原理,97,封建时代:完全遵守资本主义:利己、守信当今时代:利人、利己,民主平等、等级观念并存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发展,现代管理的核心,成功的管理者要引导和促进人性的发展。只有管理者的人性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才能使企业职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全面发展,而职工队伍的状况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管理原理的特征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职工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