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全套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4499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391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1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1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1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1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全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全套课件.ppt(3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管理学,Management,问题导引 管理是一种职业吗?,管理工作职业化,美国MBA教育:1919-1920年学年度美国商学学位授予数量为1676人,1939-1940年学年度达到19725人,1957-1958年学年度进一步达到55404人。中国MBA教育:1991年,经教育部批准,有9所院校开始招收MBA学员,全国当年招收了86名学员。到2000年,全国已有62所院校可以招收MBA学员,全国当年报考春季MBA考试的考生达到35201人,录取学员1万多名。2002年,报名参加2003年春季MBA考试的考生达到44730人。社会上接受各种机构开展的工商管理教育培训的人数估计可能是在校MBA

2、人数的几十倍。,管理工作职业化意味着用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替代经验管理。管理工作职业化意味着管理工作要靠法治而非人治。管理工作职业化意味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管理工作职业化意味着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管理活动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征,第一节 管理活动,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二、管理的职能,1.信息获取2.决策

3、3.计划4.组织5.领导6.控制7.创新,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创新,控制,领导,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一)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角色2.信息角色3.决策角色,(二)管理者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四、管理的属性,(一)自然属性(二)社会属性,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宏观管理方面 经营战略管理方面 组织管理方面 经济预测方面 工程建筑方面(二)中国近代的管理思想,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一)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三)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四)马萨诸塞车祸与

4、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五)欧文的人事管理(六)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七)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八)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管理理论概述,二、古典管理理论学习经典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理论提出者有什么特点?#理论提出者遵循了什么样的分析思路?#提出者采取了何种解决办法?#这种解决办法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问题?#这种理论在今天的利用价值如何?,(一)科学管理理论(二)组织管理理论(三)行为管理理论(四)数量管理理论(五)系统管理理论(六)权变管理理论(七)质量管理理论,不同时期管理理论关注的重点,19世纪末2

5、0世纪初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 二战之后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管理与管理反思21世纪初的企业家时代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管理理论的侧重点,侧重于效率-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流程再造理论 侧重于效果-决策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战略管理-权变管理侧重于人-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企业文化-人性化管理,第四节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征,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研究各类组织、各种管理活动中的共性的、基础性问题。都必须开展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与

6、变革等管理职能工作。都必须做好人员激励工作 都要坚持基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原则,二、管理学的特征,#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管理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或称交叉科学#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问,日本企业与美国企业的对比,终身雇佣制缓慢的评价和晋升非专业化的经历道路含蓄的控制集体的决策过程集体负责整体关系,短期雇用迅速的评价和升级专业化的经历道路明确的控制个人的决策过程个人负责局部关系,日本企业,美国企业,补充阅读资料,管理思想,管理艺术大师德鲁克,【英国金融时报8月4日文章】题:管理艺术大师德鲁克 彼得德鲁克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管理大师。他在协助确定经理的任务和职责方面做出的贡献比任何人都

7、大。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在德国上完大学后,他成了一个金融记者。希特勒上台后他又离开德国去了伦敦,在那里他成了一位银行家。1937年他来到美国。1941年在本宁顿学院教书,不久去了纽约大学。现在他已退休,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至今他已经编写了35本书并为报刊杂志撰写了多篇文章。德鲁克兴趣广泛。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他写了一系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极富思想内容的书籍,其中包括对通用汽车公司管理模式进行的重要研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他又写了一系列管理书籍,这可以说是他的经典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他又对技术和社会变革对于管理和商业的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德鲁克的作品摈弃了

8、管理和组织的正规理论,转而鼓励管理者去问一些基本问题。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公司?这其中最有名的是,他主张管理者不要谋求管理过程,而要力争管理结果,强调结果而非职能。在他看来,管理者应该成为组织运转的核心,而不是自上而下控制组织的主管,或是在前线统率部队的军官。在德鲁克看来,给企业注入生机、保持企业运转的正是经理。他说:“企业只能按照经理的意愿决策、执行和运转。”除了利用资源、创新产品之外,管理者有更重要的任务:开创市场。在一篇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的段落中,德鲁克说商业的目的只有一个:“创造消费者。市场不是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利益创造的,而是商业管理者创造的。”德鲁克强调管理者

9、需要考虑的是客户的需求和动机,而不仅仅是价格和营销问题。,德鲁克还强调了管理者的责任,他将其分为三部分:取得经济成绩、富有成效地工作和管理企业对所处环境的社会影响。第三部分尤其重要。德鲁克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商业成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德鲁克视管理为一门艺术,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门科学。他的这一看法,加上简洁精辟的写作风格和一针见血的论述能力,使得他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受欢迎的管理学作家。也许直到1990年,当一位韩国商人为了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表示敬意而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彼得德鲁克时,德鲁克最终的荣誉才算到来。,明茨伯格:伟大的离经叛道者,【英国金融时报8月5日文章】题:伟大的离经叛道

10、者(作者 摩根威策尔)亨利明茨伯格乐于抨击过去在商界和管理界奉为圣典的概念,故有“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之称。但是他在管理方面注重实际的态度赢得了大批追随者。他尤以商业策略著作而闻名。他的著作揭示了理论上的战略概念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明茨伯格1939年生于蒙特利尔,大学期间主修工程,并为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工作,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土学位,后进麦基尔大学执教,直到今天。明茨伯格喜欢给管理者实际所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完成其任务下定义。,“管理界的普遍看法”是,管理者是在对可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定的理性人物。经验告诉明茨伯格,管理工作并非那样,因为它不像人仃嘶想象的那样有条

11、不紊。他对处理具体工作的管理者的观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决定都是很快作出的一往往是在行动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直觉和经验,而不是根据深思熟虑的分析。行动重于思考。根据他的观察,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有一半的事务每一件的处理时间不到10分钟,只有10需要的时间超过1小时。按照明茨伯格著作的描述,管理者及其任务令人同情。他们常常要“救火”,在压力之下处理一些问题。他们不是寻求可能最佳的解决办法,而是寻找力所能及的最佳办法。另外,明茨伯格说,由于公司都有各自的文化和需要,管理者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各不相同。管理一个企业,可能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正确”方式。,这对战略有影响。理论上的战略概念认为制定战略是高层

12、管理者的职责,他们应冷静地考虑并制定战略。对此,明茨伯格同样持有异议。在现实世界中,战略制定是临时性的,是根据直觉,而没有固定的程式和计划。“战略计划”概念变成了一个矛盾的说法。明茨伯格认为,这种对战略的态度是可取的。“应急战略”他这样称是根据需要而不断调整变化的战略;他还有关于“精心制定战略”的说法。在此过程中,管理者根据企业和环境的需要而制定战略。在这方面,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是相互依存的。他把制定战略的艺术比作制陶,把管理者比作陶工,他们删作物件的形状在他们手中变化。,科特勒:营销界第一人,【英国金融时报8月6日文章】题:营销界的第一人菲利普科特勒说,营销“是联结社会需求和产业运作的纽带”。

13、他说,营销远不止是销售,它应该是一种使消费者和公司共同受益的社会行为。在科特勒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任何管理的优先次序中都必须居首位。他被美国销售业协会描述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营销人员。科特勒1931年出生于芝加哥。他最早接受的是经济学教育,在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并同米尔顿弗里德曼和保罗萨缪尔森共过事。1962年他将研究方向转为营销学,在西北大学接受了一个职位,并一直留在那里。他撰写的教科书市场营销管理1967年第一次出版,后又多次再版,成为全世界学生阅读的经典科目。,科特勒对市场营销和管理的贡献大致分为三方面:首先,他提升了营销的重要性,将它从一个次要行为转变为一个更为“重要”的

14、生产活动,在这方面,他的贡献超过了其他任何作家和学者。第二,他延续了彼得德鲁克开创的一个趋势,把重点从价格和分配转移到一个更大的领域,即满足消费者需要和一种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利润。第三,他将营销的概念从单纯销售扩大到一个更笼统的传播和交换的过程。他还展示了营销如何能延伸并应用到慈善团体、政治党派和很多其他非商业情况。,科特勒营销理念的核心是:相信营销不仅仅是一个商业交易的问题,它还涉及社会价值观。每一个被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执行一种社会功能。营销是一种社会行为。科特勒说,营销最精明的形式是“明白全体管理人员的任务是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兴趣,并以一种保护或提高消费者或社会福利的方式,比竞争者更加快

15、速有效地得到想要的结果”。这种方法的结果之一是将合乎道德的行为同利润动机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结合了起来。,科特勒强调,理解消费者如何及为什么作出购买决定很必要。人们会估计一种产品可能给他们带来的价值,并选择他们认为能提供最好价值的那种产品。购买之后,他们评估这种产品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价值。如果它达到了,人们便会感到满意并再次购买这一产品。这看起来简单。但是科特勒认为,为了使市场有效,公司不仅必须以充足的资源提供营销功能,还必须将营销置于其战略核心。整个公司应该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并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做好准备。科特勒说,营销必须成为所有经理经营宗旨的一部分。,戈沙尔:个人化的捍卫者,【英国金融时报8月

16、7日文章】题:个人化的捍卫者(作者 摩根威策尔)苏曼特拉戈沙尔是国际上最知名的管理学权威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在与克里斯托弗巴特莱特的合作中崭露头角,发展了“跨国公司”的概念,并提出,一种新的国际商业战略和机构模式正在崛起。从那时起,戈沙尔与巴特莱特等合作者就指出,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千载难逢的最深远的管理变革”。戈沙尔1948年出生于加尔各答,曾在印度石油公司工作,后来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1988年以后他到欧洲工作,先在法国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又到了伦敦商学院。他被认为是对欧洲管理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989年出版的跨越边界的管理标志着戈沙尔与巴特莱特的首次

17、合作。他们提出,老式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全球效率和本地响应性的呼声推动下已经不得不改革了。面对全球化和本地化的选择,公司只能同时接受这两种策略。戈沙尔与巴特莱特称,这样的结果就是“跨国公司”的产生,它兼具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特性,可以同时进行全球和地区化的运营。与集权化和等级森严的结构不同,跨国公司实行网络化运作,其“遍布全球的越来越专业化的基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协调运作。他们理论体系的核心是要求经理人具备一种心态,使他们能够跨越国界工作,整合各地的队伍和资源,以实现战略目标。,到90年代中期,戈沙尔与巴特莱特又出版了个人化公司一书,对商业的变革做了更深入的探究。他们说,眼下正在发生一场革

18、命,牵头的是ABB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先驱公司,他们不再强迫员工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而是对机构本身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员工的才干和能力:这完全可以称得上“个人化公司”。通过这样做,这些公司“释放了被企业束缚的人质”,让个人能有创新和为公司增添价值的空间。戈沙尔说,目标比战略或体制更为重要。让机构的每个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是机构变革的关键。当今最成功的大公司都认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并把目标而不是那些先入为主的公司概念和策略作为关注焦点。,野中郁次郎:日本管理学思想家,【英国金融时报8月8日文章】题:野中郁次郎日本管理学思想家(作者 摩根威策尔)在90年代中期,野中郁次郎已经是日本管理学方面最重要的

19、思想家之一,他的知识创新公司一书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这本书成为了全球畅销书并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奖项。日本作家、咨询家大前研一称其为“日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管理学著作”。野中1935年生于东京,取得过政治经济学学位,曾在日本富土电机制造公司工作10年,之后踏入学术界。他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5年后回国。从1981年以后,他一直在一桥大学工作,同时还兼任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全局”是在野中著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他从全盘着眼,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与其说它们是结构关系,不如说它们是一系列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企业的形式由商业策略的需要决定。接下来,影响策略的是革新与创造可持续优势的能力

20、,影响革新的是创造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直接受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由此看来,成功的管理需要理解和控制这些流程和动力的能力。野中认为,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的观点目前已成为知识管理学的思想核心。他说,以索尼,松下、本田、佳能、日本电气和富士复印机等日本公司为例开展的研究表明:企业必须不断创新,而知识才是创新之源。,他说,知识和创新并不是研发、策划或销售部门等“一小部分特定人员的责任”,而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创新必须要有强烈的个人信念和责任感。他认为“创新既是观念也是目标”。知识的更新与改革的推广才是管理者的中心任务。野中强烈反对美国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的观点:后者在80年代提出

21、,企业中层管理是多余的累赘,应该将其取消以增加企业的创造性和灵活性。野中认为,这等于挖走了企业的核心:中层管理不仅在知识创新方面而且在新知识的推广和企业团结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有很大区别:前者通常是有形的,也容易被学习掌握;后者则是事物固有的,很难用语言表述和交流。野中认为后者更为重要,这对西方普遍认为知识最好由教育和培训来传递的看法提出了挑战。他说,最有价值的知识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坎特:大公司的“舞蹈老师”,【英国金融时报8月11日文章】题:大公司的舞蹈老师 罗莎贝丝莫断坎特是为数不多的取得国际地位的女性管理大师之一。20世纪80年代,她因呼

22、吁大公司(尤其是美国公司)进行改革而闻名。她的两部主要著作变革大师和巨人学舞都是畅销书。它们在商业领域也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很多大公司遵循她的观点进行改革以变得更灵活。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等一些公司的经理认为,正是坎特促使他们进行了变革。坎特女士1943年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她在布林莫尔学院和密歇根大学学习社会学,并曾在耶鲁大学、布兰代斯大学和哈佛大学执教。她从1986年起一直呆在哈佛,除其他职务外,19891992年她还担任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作为女性承担管理工作的积极支持者,她是“国际妇女论坛”创立委员会的成员之一。,她的基本观点是公司的构建方式会阻碍沟通

23、和创新。她认为,创新是成功的关键,不仅对于单个的企业,对于国家和文化都是如此。根本的问题是大多数企业不习惯于管理创新。在西方,创新在传统上是单个的企业家的职责。公司面临的挑战是学会如何“创造条件,使个人得到试验、创造、开发、检验也就是创新的力量”。坎特说,大多数公司的现实恰恰相反,创新受到限制和拖延。沟通是关键。企业必须把信息和知识的自由流动置于首位。如果沟通的渠道不通畅,较低级的员工就会感觉同上层的决策者隔离了。这种隔离的感觉会使他们作出以下的反应:或者努力得到晋升,使自己进入能获知信息且对决策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上层;或者陷入坎特所说的积极性和生产能力都开始下降的“停滞状态”。,解决这一问题

24、的方法是打破体制壁垒,并创造一种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使知识的流动得到鼓励和刺激的企业文化。坎特强调诸如员工参与和团队合作这样的观念。这些做法能使组成这个公司的分散的部分和个人联系更加密切。协调和合作是必要的。在现代企业的复杂环境中,“自行其是”的企业家不再有任何空间。因为几乎没有单独的个人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非常复杂的管理。相反,她说,我们正在进入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后企业家”时代。坎特说,未来将要求公司用更少的成本取得更多的收益。“这就构成了伟大的企业平衡行动。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多利润,并在新领域也这样做”。,反省中的合作者,【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文章】题:反省中的合作者(作者 摩根威

25、策尔)加里哈默和CK普拉哈拉德被公认是20世纪90年代最受人瞩目的商务学术论文撰写人,他们曾为哈佛商业评论撰写过不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并且合作出版了畅销书为未来竞争。在合作结束后,两人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重要著作。财富杂志把哈默称为“今天商务领域内的首席战略专家”,普拉哈拉德则被视为全球商务领域内的头号理论家。,哈默普拉哈拉德,普拉哈拉德于1941年出生在印度的哥印拜陀,他最初就职于美国化学制品集团联合碳化物公司,担任工程师。后来,普拉哈拉德进入印度管理学院学习,并于197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78年以来,他一直在密歇根大学教授战略和国际商务。普拉哈拉德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是一份关于跨国

26、公司战略需要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他坚持认为,虽然跨国公司的势力可以渗透到世界各地,但它们永远不可能完全适应当地的文化。哈默于1954年出生在美国的密歇根,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并且成为伦敦商学院的一名教员。1990年哈默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就读期间,他首次遇到了普拉哈拉德。两人的合作产生了战略意图和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如今,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主流商务思想的一部分。,在他们合作发表的著作为未来竞争中,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反对当前把主要精力放在竞争压力上的战略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竞争的主要目标是从对手那里赢取市场份额,它们的战略策划和决策过程也会受到对手的行动或潜在行动的影

27、响。哈默和普拉哈拉德认为,这种思想有误导之嫌。在他们看来,企业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优势和顾客的需求上,而不应首先考虑对手的做法。把市场定位对准顾客需求是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他们创造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有时也被定义为某种独无二的技能或特性:“公司最擅长的东西。”事实上,这一概念要比上述定义复杂得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指一个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衡量,而是指在顾客眼里这个公司有多大的价值。任何定义都必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假如公司的某个特性并不是顾客想要的,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战略原则:假如公司经理充分意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们就能以此为基础制订一个既满足顾

28、客需求、又达到公司目标的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很难模仿,因此可以使每个公司的竞争战略变得独一无二。哈默和普拉哈拉德的著作提供的第二个重要概念是战略意图。他们认为,公司高级经理应该大力宣传他们的战略观点,直到这种观点渗入整个企业。挑战和动力是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员工必须对这种战略观点深信不疑,随时准备迎接挑战,并且努力将其转变为现实。哈默和普拉哈拉德强调“战略弹性”的重要性。理想地说,公司战略会向人们发出挑战,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哈默和普拉哈拉德把竞争战略从环境中分离出来,单独调查组织本身,认为企业的成功源于它们和竞争对手有不同之处。在后来的著作领导革命中,哈默敦促企业创新和改革

29、,努力成为“无情的创新者”,不停地追求超越顾客需求,永远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朱兰:质量管理论权威,【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文章】题:质量投入实践(作者摩根威策尔)约瑟夫朱兰与爱德华兹戴明、菲利普克罗斯比等人都被称为质量管理运动的先驱。戴明和克罗斯比更多地从哲学角度来阐述质量问题,并主张公司应将质量作为一种概念来接受,而朱兰则一直致力于质量体系的计划和实施。朱兰1904年生于罗马尼亚,但他成长在明尼苏达的乡间,后就读于明尼苏达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同时还是国际象棋冠军。毕业后朱兰到西方电气公司工作,并在那里发展了自己一些最重要的质量理念。二战以后,朱兰到纽约大学任教,并开始进一步修正和发表他的见

30、解。这使他得以在五六十年代到日本开展了一系列讲座和咨询项目。,朱兰曾经获得过诸多奖励和荣誉,其中包括日本政府授予外国人的最高奖项神圣宝藏勋章。尽管朱兰一再说,即使没有他和戴明的贡献,日本的质量革命也照样会发生,但两人对日本企业质量管理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1979年,这个罗马尼亚人建立了专门研究质量管理的朱兰研究所,他本人担任第一任所长,直到1987年退休。朱兰认为,质量是对“一个公司要实现其质量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的确定和实施过程”。他提出了两条原则:第一,经理人必须认识到,“不是工人,而是他们自己应担负起公司表现的大部分责任”;第二,他们要明白,一旦质量成为首要任务后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他就

31、这样首次将质量列入了管理范畴。他说,提高质量需要一套系统的、全公司范围的方法;单个小组或部门的微薄之力是不起作用的。朱兰坚持认为,质量是由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的。如果顾客认为一件产品质量不好,这就意味着公司失败了。因此对于质量的评估,管理层必须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意见。对质量的评估是建立质量体系的第一步,它需要公司分析顾客的感受,并判断企业组织内部是否已经建立起了种“质量文化”。最重要的是,企业应该了解生产低质量产品会导致的经济代价。在建立质量体系的时候,经理人必须成为带头人。朱兰提出组建“质量委员会”,它由各部门的高级经理人组成,他们可以负责质量体系在整个公司中的协调。,质量的实施分为三

32、个阶段:首先是计划阶段,确定质量的目标;分配好资源;然后是控制阶段,将工作情况与目标进行对比和评估,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最后,对于每个差距,要找出一套能弥合差距的质量改进方法,并付诸实施。这是一套简单但需要下苦功的质量管理方案,不过许多公司的实践已经证明它非常有效。朱兰是个实用主义者,他相信解决质量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公司应该循序渐进,依次解决每一个质量问题;而且,由于新问题可能会不断出现,因此它将是贯穿公司始终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过他认为大多数质量问题都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坚持基本原则就可以成功地实现每次质量改进。,本尼斯:领导艺术的指导者,【英国金融时报8月12日文章】题:领导艺术指导者(作者

33、 摩根威策尔)沃伦本尼斯以其关于领导艺术的著作而闻名,但他的写作题材并非仅限于此。还涉及群体及改革管理与行政系统等问题。他是一位多产作家,40年间,共撰写和编辑了26本专著、1500多篇文章。本尼斯曾因其论述管理问题的优秀书籍两度获得麦肯锡奖,并且获得过其它许多奖项和赞誉。本尼斯1925年生于纽约。在二战期间曾任美军军官,并因作战英勇而获得勋章。战争结束后,他先后在安蒂奥克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心理学和商业,后来曾在几所美国大学执教,并从事过几年大学行政管理工作,现在供职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本尼斯最早的学术著作研究的是群体及其活力。他认为,群体乃至所有组织只有在一种人人都愿意并且能够

34、相互信任的开放气氛中才能有效地运作。他声称,因循守旧、等级森严的组织容易压抑信任,助长内部竞争和分歧。在他看来,旧式的“指挥与控制”注定将被淘汰,一种变化业已开始。将来,组织将不得不更加开放,允许更多的自由,而更多的自由将导致组织的变革:官僚机构解体,并被“临时委员会”所取代。临时机构灵活机动,会随着不断变化的需要而改变,并采取不同的形式。本尼斯教授最早著作的源头是他早期对组织活力的研究。他对上升到领导地位的人以及他们如何从普通员工和经理当中脱颖而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又导致了他对领导问题本身的思考,进而将其定义为“提出令人信服的设想、并将它转化为行动而且使之持续下去的能力”。,要取得成功,一

35、名领导必须不仅能够为组织提出一种设想,而且还能就这种设想与员工有效地进行沟通。而这又需要“自我管理”以了解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宣传这一设想。最后,一位领导人需要有培养并维持信任的能力,而信任是“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粘合剂”。要培养信任感,领导人必须表里如一,令人信服。他们应该从正面进行领导,要被大家认为愿意接受挑战和勇于承担责任。与约翰科特一样,本尼斯也认为领导才能未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学而得之。他所偏重的培养领导人的方式是单兵训练,而不是集体培训,必须鼓励领导者尊采他人之长。有时他会为未来的领导人提出一项学徒计划,使他们能够面对作为领导者将遇到的某些挑战,并在承担上层领导之

36、责时对自身有更多的了解。本尼斯说;杰出的领导人有三个共同特点:雄心、能力、诚实。所有这三点都必不可少,而诚实尤其重要。没有诚实,雄心和能力最终将把领导人本身和组织引入危险之中。,波特:迄今最重要的谋略大师,【英国金融时报8月15日文章】题:谋略大师(作者 摩根威策尔)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迈克尔波特作为商业竞争和政府间竞争问题的专家而声名鹊起。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曾撰写过不少广受欢迎的商业战略方面的书籍,介绍了战略性思维的一些基本技巧,比如“五力”模式和价值链。他的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999年,财富杂志称他是当代乃至迄今最重要的谋略大师。波特教授1947年生于密歇根的安阿伯,曾先后

37、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1973年起在哈佛任教。他同时还是一位备受尊重的顾问,杜邦、壳牌公司,以及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瑞典政府都曾请他出谋划策。,波特教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战略问题,他的实施战略的思想是构建在对竞争和其它经济力量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他看来,战略不是孤立的一个公司的选择总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他著名的“五力”模式就表明了竞争和环境对战略的制约作用。波特提出的“五力”指的是:新加入者和竞争对手的威胁;现有市场竞争者之间的对抗程度;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可能使市场收缩的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每一股力量的强度在各行业中是不同的,但是放在一起就可以决定长期利润率

38、。公司只有综合分析“五力”的作用,才能最终决定价格、资源成本以及竞争需要的投资力度。,继外部环境问题之后,波特又转而研究公司本身。他认为,公司不仅可以制造产品并把它们送到消费者手里,而且还能通过多种途径在基本产品之上增值。比如说,可以通过增加新技术来直接给产品增值,也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间接增值。波特教授说,每个产品在公司中都要经过从开端到作为成品交货的流程。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机会增值。他把这个过程称为“价值链”。价值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表明了公司不仅仅是其内部组成部分和生产活动的总和;所有的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步骤的工作会影响到其它的步骤。公司应该很好地检查它的价值链,确定

39、在哪里能最有效地增值,以适应行业内的竞争压力。这些理念可以应用于整个行业,国家经济以及个人的公司,而波特教授正在继续发展和丰富他的国家间竞争理论。,科林斯:伟大公司的见证者,【英国金融时报8月18日文章】题:见证丰功伟绩的人(作者摩根威策尔)吉姆科林斯说他自己是“一个见证伟大公司的人它们如何成长,如何取得最好的业绩,如何完成从好公司到伟大公司的转变”。他认为,虽然有些公司生来就很伟大一这是拜创业者所赐,但其他公司也可以经过努力成就伟业。不过,这需要想象力、韧性、律己和技巧。缺乏这些优点的公司将不可能成功。出生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科林斯在斯坦福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待了7年。他和杰里波拉斯一道撰写的

40、基业常青一书,在商业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停留了6年,后来,科林斯教授山到了家乡,组建了一家私人管理研究室,从此就在这里工作。,在基业常青一书中,科林斯和波拉斯对那种认为伟大的公司都发端于一个划时代的新产品的观点发起了挑战。在对一些业绩良好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后,他们发现这种情况也不尽然。例如惠普公司的形成就是得益于其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天才;为惠普公司赢得美名的产品只是后来才出现的。伟大的公司要想生存,必须拥有一个持久的观念。这种观念必须从属于整个公司;即使有远见的领导人与世长辞,这种所谓的伟大观念也会永存。这种观念并不是围绕着一个人或一个产品,而是围绕着一个决定了公司发展目标

41、的思想体系建立起来的,科林斯和披拉斯认为有远见的公司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它们的核心观念毫不动摇。,科林斯认为,公司要想成就伟业,首先必须关注个人,选择正确的领导。他认为公司应该避免“选择那些高姿态的名人做领导”,而应努力寻找那些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接下来是组建合适的管理层,并开始考虑自己的目标:“人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此外,精心选择技术和组织形式也很重要。科林斯教授指出,那些指望发起一场革命的公司往往会一败涂地;成功的公司则通常稳扎稳打,逐步完成从好公司到伟大公司的转变。科林斯并不相信新经济真的具有那么大的影响:“新经济中根本没有什么新东

42、西。”在他看来,只有从过眼烟云的变革中看到背后永恒的管理法则,人们才能真正了解到伟大公司的伟大之处。,阿吉里斯:行为科学创始人,【英国金融时报8月19日文章】题:毕生致力于破解习惯性防卫心理(作者:摩根威策尔)尽管克里斯阿吉里斯在学术界备受尊崇,在管理者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克里斯阿吉里斯过去40年中对组织机构,资讯管理、领导和变革管理等学科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唐纳德朔恩共同提出了“行为科学”思想,虽然人们对这一思想还只是讨论的多,实践的少,但是他关于人和组织如何应对变革的看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克里斯阿吉里斯1923年生于新泽西州,在二战中当过兵,退役之后进入学术界

43、。从1971年以来他一直在哈佛大学工作。在早期学术生涯中,他对组织行为给予了极大关注。特别是他发现个人需要和组织要求经常不一致。,通常一个组织是有等级和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那些在他们之下的人的行动设置限制。而人们通常是独立和积极的主体,而且随着年龄和智慧的增长,人们会变得更独立,更积极。组织的困境就在于大多数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雇员很可能会感到压抑和沮丧。这种怀才不遇的感觉会导致信仰丧失和信任危机。雇员们失去了对工作的责任感,仅仅把工作视为混日子的手段。任何变革也都被视为洪水猛兽。雇员们产生了阿吉里斯所说的“习惯性防卫心理”阻挠或者阻止任何变革。这种心理多数时候是自私作怪,

44、因为人们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但在有些时候,人们之所以反对变革是因为相信变革对组织有害,或者只是因为要保护自己认为处于弱势的雇员。这种“习惯性防卫心理”往往在组织中根深蒂固,甚至最好的变革管理战略都对它束手无策。,习惯性防卫心理和拒绝变革的心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所以阿吉里斯相信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克服这种心理不能依靠强制,而是要把组织文化转型为欢迎变革。这种改变所需要的工具就是“行为科学”。按照“常规科学”,公正的研究人员往往对组织机构的问题进行孤立的研究。正是对这种“常规科学”不满意,才产生了行为科学。阿吉里斯认为,进行孤立的研究会使研究人员脱离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他认为科学应该走出象

45、牙塔同工商事务融为一体。在阿吉里斯看来,企业组织不应该请组织之外的专家来研究和提出建议。他们应该研究自己的工作,并把积累知识作为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一。行为科学的目标在于,形成组织和雇员所需要的相关而有效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推动变革,即使是最强烈的习惯性防卫心理都能克服。,格罗夫:偏执狂的力量,【英国金融时报8月20日文章】题:偏执狂的力量(作者 摩根威策尔)安德鲁格罗夫以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的领导者最为知名。他还是一位在管理方面极有见地的作者,运用他自己的经验来思考管理为何物,它如何才能得到最好的执行。他的口号“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实际上指的是如何预测和处理变化的复杂概念。,格罗夫1936年出

46、生于布达佩斯,1956年离开了匈牙利,1962年成为美国公民。在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后,他加入了费尔柴尔德半导体研究实验室,与它的两位创立者、开创了用硅芯片作为半导体的戈登穆尔和罗伯特诺伊斯并肩工作。1968年,他们离开了费尔柴尔德,成立了英特尔公司并邀请格罗夫加入。格罗夫于1979年成为英特尔总裁,1987年成为首席执行官。在他的领导下,英特尔成为一家极为成功的公司,多年来一直主导半导体市场。格罗夫的第一本书高产出管理(1983年),主要针对中层经理,他认为这些人是“每一个大企业的肌肉和骨骼”,但却常常被理论家忽略。这本书试图定义经理的任务。格罗夫认为,管理活动不应该和产出混淆。计划、谈判、

47、分配资源和培训是经理要做的事情:产出是他们实际生产的东西。在英特尔,他说,管理的产出不是想法,而是硅晶片:学校老师的产出是学生,外科医生的产出是治愈的病人,等等。经理的产出是他自己所在组织的产品。,他的第二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1996年)更有洞察力和创见。这本书是在价值5亿美元的有缺陷的英特尔奔腾芯片必须被召回并更换的灾难性事件后写的。本书的核心是对管理自满的警告。他说:“我信奉偏执的力量。商业成功包含自身毁灭的种子。你越成功,越多的人就想吃你口,再吃你一口,直到你一无所有。”格罗夫所称的偏执狂并不是一种临床状态,而是一种警觉的状态,在其中商业总要为意料之外的变化做好准备。与一些当今的理

48、论不同,格罗夫认为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而是一系列亮点或者“战略转折点”,一个公司运营的基础突然发生变化并且没有预先的警告。取决于经理如何应对,这些点的出现可能意味着新的机会或者是终结的开始。,处理这些战略转折点的一个困难是在它们到来的时候将其识别出来:经理如何才能从噪声中分辨出信号?格罗夫说,答案是经理进行不断的争论和分析,共享信息、产生新想法。经历一个战略转折点意味着混乱、不确定和无序。变化就像生一场病,只有强大的公司才能成功地应付。格罗夫不是把变化描述成一个令人激动的机遇而是一种危险的必要,他还把通过战略转折点此作通过死亡之谷。,德赫斯:“长寿公司模式”创造者,【英国拿融时报

49、8月21日文章】题:长寿公司的诞生(作者 摩根威策尔)阿里德赫斯以其在“学习型组织”概念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最为闻名。他还写了关于组织的一系列著作,从整体的角度论述了公司及其环境。作为一位在事业末期才进入学术界的职业经理,他将极具高度的理论同实用主义结合在一起。他认为未来公司唯一可持续的优势可能就是其学习能力,这一论述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咒语。阿里德赫斯1930年生于鹿特丹,1951年加入英荷壳牌石油集团,直到1989年退休。退休之后,他一直是伦敦商学院的访问学者,并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学习中心合作。在这里,他与彼得森格一起工作,后者认为他对其第五项修炼一书有很大影响。,德赫斯和森格教授都被

50、认为是发明了“学习型组织”一词,但实际上它早在10年前汤姆彼得斯和罗伯特沃特曼的追求卓越一书中就被用到。在德赫斯看来,学习和汲取知识不是无关紧要的管理活动,而是管理的核心。1988年德赫斯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文章像学习一样计划,使学习型组织成为当今被谈及最多的管理理念之一。德赫斯的代表作长寿公司进步阐述学习型组织如何运行。他将长寿公司比作活的有机体,将其学习能力同周围环境融合的程度联系起来。活的有机体在其环境中觅食,“长寿公司”利用它的环境获取知识,这与其生存同样重要。德赫斯相信公司应该与其客户和股东建立牢固的联系,并与他们建立起“价值观的和谐”。这些亲密的关系促成了更深层次的学习。学习成为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