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项目建议.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ERP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报告)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03目 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单位11.3 编写单位11.4 编制依据11.5 项目概况21.5.1 建设目标21.5.2 建设内容21.5.3 建设周期31.5.4 建设模式31.5.5 运营模式41.6 总投资及来源41.6.1 项目总投资41.6.2 资金来源41.7 效益分析51.7.1 社会效益51.7.2 经济效益61.8 结论与建议6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62.1 承担单位概况62.2 公司背景62.3 公司发展7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3.1 建设的必要性
2、83.1.1 行业形势和差距83.1.2 企业管理的需要93.1.3 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和服务水平需要93.1.4 体制变革管理创新的需要103.1.5 对内集中管理对外协同商务的需要10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3.2.1 政策环境可行性11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113.2.3 经济可行性123.2.4 组织协调和人力资源可行性12第四章 项目需求分析134.1信息化现状134.2关键需求分析134.3关键技术分析14第五章 总体设计155.1设计理念155.2设计原则165.3设计目标175.4技术架构185.5总体架构19第六章 业务管理216.1 销售管理216.1.1集中采购21
3、6.1.2征订管理226.1.3主配管理226.1.4价格管理236.1.5折扣管理236.1.6客户等级管理236.1.7客户信用管理236.1.8销售订单236.1.9销售发票236.1.10销售结算246.1.11退货管理246.1.12账龄分析246.1.13门店管理246.2 客户关系管理336.2.1客户注册、维护346.2.2信息颁布346.2.3 结算业务346.2.4数据交换356.2.5查询分析356.2.6基础数据35第七章 商业智能与企业绩效管理367.1 软件架构377.2 企业标准绩效管理377.3 行业化企业绩效管理387.4 个性化绩效管理387.5预置企业标准
4、绩效管理分析模型39第八章 物流管理398.1新品入库408.2销售退货入库408.3销售出库418.4付退出库418.5商品预分418.6内部调拨428.7库存预警428.8盘点和报废428.9发运管理428.10运输管理438.11接口管理43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439.1应用分类459.2应用对象469.3系统功能46第十章 财务管理4710.1 集团对账与内部协同4710.2 集团多账簿管理4710.3 集团网络报表管理4710.4 集团合并报表管理4810.5 集团全面预算管理4810.6 集团资金管理49第十一章 设备资产管理5011.1 集团设备资产采购管理5011.2 集团设备
5、资产管理5011.3 设备资产运营生命周期管理51第十二章 网络和数据中心5112.1 网络平台5112.2 数据中心5312.3 服务器及存储5512.4 安全体系55第十三章 机房装修5613.1 机房分区5613.2 机房装修5613.3 电气配电5613.4 综合布线5713.5 场地监控5713.6 空调新风5713.7 消防报警58第十四章 项目招标方案5814.1 招标范围5814.2 组织形式5814.3 招标方式59第十五章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5915.1 环保5915.2 消防5915.3 职业安全卫生6015.4 节能60第十六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6016.1
6、组织机构6016.2 基本实施策略61第十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64第十八章 投资预算和资金来源6418.1 编制依据及说明6418.2 预算结果6518.3 资金来源6518.4 投资费用分析65第十九章 效益和风险分析6619.1 效益分析6619.1.1 社会效益6619.1.2 经济效益6719.2 风险分析和管理6719.2.1 信息安全风险6719.2.3 规划和资金风险6819.2.4 技术的风险6819.2.5 管理的风险6819.2.6 风险对策和风险管理69第二十章 结论与建议7020.1 结论7020.2 建议70附表72附表一、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72附表二、项目总投资预算表
7、8184 第一章 项目简介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公司由陕西省新华书店、陕西省外文书店,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商洛、安康、汉中9个市级新华书店及其所辖县(市、区)93个新华书店,杨凌示范区新华书店和各级新华书店的控股企业组成;集团公司归属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该信息化项目是集团全面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发行体制改革的部署,适应市场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RP项目是以ERP为核心的统一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主营业务与财务、物流的高度集成;使供应链各环节在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上运行;并最终解决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合
8、理配置、业务流程改造优化、科学管理与有效管控和科学分析决策等问题。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RP项目1.2 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 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 刘金刚1.3 编写单位编写单位: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运营部1.4 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年)2、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一号文件)3、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发布图书流通信息交换规则(新出办200690号)4、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
9、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 号)5、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和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通知(计办投资200215 号)。6、陕西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7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陕信化发20073 号)。1.5 项目概况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RP项目是以ERP为核心的统一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主营业务与财务、物流的高度集成。1.5.1 建设目标建设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处理平台,有效支撑集团各系统的运作,实现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创新;优化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物流配送和财务管理等;提高和改观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10、能力;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规范集团公司及下属单位的业务、管理、组织、流程和人员行为。1.5.2 建设内容1、统一信息处理平台统一信息处理平台使供应链各环节在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上运行,并通过统一的对外接口(企业门户)与外部系统连接。通过统一的应用平台,对这些信息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实时查询和业务的实时监控。2、数据中心包括中心机房的建设和数据中心,中心机房为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和信息资源提供运营环境,数据中心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存储的载体,其中信息资源主要分为基础管理信息、各类业务管理信息、分析评价与决策信息和外部相关信息四大类。1.5.3 建设周期按照“总体规划,分步
11、实施” 实施整体策略,其具体表现在“急用先行,平台并进;先试点,后推广”。总体分成三个大的阶段(基础设施实施以及应用系统达标、应用系统推广、持续建设)。第一阶段:完成信息化项目咨询工作;实现覆盖集团总部主要职能机构和业务部门的网络硬件、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搭建软硬件的基础技术平台;完成网络协同办公的建设;完成覆盖全集团的集团财务管理体系(包含集中核算、集团预算管理、集团资金管理、集团资产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上,完成集团业务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及电子商务。第三阶段:在以上两阶段工作顺利上线及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完成集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物业管
12、理系统、商务智能及决策支持系统。1.5.4 建设模式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RP项目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管理、整合资源;统一培训、提高素质;统一应用、注重实效”的“五统一”的建设模式。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整体规划、设计和实施阶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统筹规划、集中管理;重点控制建设的规划和方向,杜绝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正确处理集团公司与专业分(子)公司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建设目标和重点,做到有序推进。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统一管理、业务应用和信息传输模式,实现信息编码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各专业分(子)公司在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的基
13、础上,通过一级监管一级的组织管理方式,共同建设。3、统一管理、整合资源整合和利用各各专业分(子)公司已有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遵循统一的交换格式,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对等交换。规划、设计和实施以集团公司数据中心为基础,实行信息集中管理和处理模式;打破界限,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覆盖。4、统一培训、提高素质5、统一应用、注重实效1.5.5 运营模式系统运营采取以自主运营和服务外包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对信息系统的第一层(包括硬件、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基础设施)和第二层(包括应用软件和人机接口)等外围系统采取运维服务外包方式;第三层(业务流程、策略规划、应用集成和应用系统)和第四层(
14、应用数据和数据库系统)等核心应用的运营维护采取自主运营维护。将企业从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率,并可寻求到优质的专业服务,达到提高工作效率。1.6 总投资及来源1.6.1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的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利息)为14,667,249元。1.6.2 资金来源申请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资本金注入方式)1,000万元,剩余资金企业自筹。1.7 效益分析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ERP项目建成后,将为我省出版物发行行业提供了一个网络化的经营管理平台和全面的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发行行业与技术行业在变革的过程中应用
15、适合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1.7.1 社会效益1、使出版物发行行业进、销、调、发、存、结、退等业务完全一体化运行,避免各环节信息断层,及信息孤岛的存在,为出版物发行行业用户的整个经营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一体化运营奠定了基础。2、为出版社与其供应链伙伴建立起一个协作运营平台,共享信息、快速反应市场需求,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与供应商协作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业务管理质量,与客户、读者协作确保营销工作到位,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并作出有效反应。3、对不同方式经营模式进行了整合,使不同形式地渠道经营和连锁经营模式规范化。4、整合企业业务管理流程,支持多种发行模式和业务类型,提供多种营销手段,提供不同类型地配送
16、方式,使出版物发行工作流畅进行,提高业务整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缩短发行周期。5、以全面计划预算为始终,帮助发行集团加强会计监督、资金监控,建立起科学先进的核算与管理模式;通过权限控制、参数控制、审批机制、预警机制等,建立起发行集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6、资金的流入流出做到计划合理;严格的资金支出控制,清晰的资金流向;有效的应收应付款管理,提高资金周转率。7、规范业务管理流程,提供完整的业务财务分析,完善单品种成本分析,使ERP与物流自动化系统溶为一体,使企业投入的风险降低,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1.7.2 经济效益1、实现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减少企业日常办公支出,降低日常费用。2、实现流程优化
17、,减少业务流转环节,缩减处理时间,节省管理支出费用。3、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将大幅提高已投入资源的利用率,为信息共享创造基础环境。4、该项目的建成对发行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1.8 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符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一号文件和国家相关文件的要求,需求迫切,建设目标明确,建设内容清楚,投资预算合理,预期效益明显,项目建设单位具备了较强的综合实力。方案设计体现了当前我国出版发行业建设发展趋势,满足现阶段需求,安全可靠,科学可行,并易于扩展,符合信息技术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具备了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鉴于该项目是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
18、息化的核心,推进其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第二章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2.1 承担单位概况单位名称: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部门:市场运营部单位性质:省属企业2.2 公司背景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公司由陕西省新华书店、陕西省外文书店,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咸阳、宝鸡、商洛、安康、汉中9个市级新华书店及其所辖县(市、区)93个新华书店,杨凌示范区新华书店和各级新华书店的控股企业组成;集团公司归属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集团公司成立后,将陕西省新华书店和陕西省外文书店合并重组若干专业分(子)公司。参加集团公司的各市、县(市、区)新华书店改制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各级新华书店和陕西省外文书店的控股企业
19、改制为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实行母子公司的管理体制,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参加集团公司的成员单位的国有资产统一授权给集团公司经营管理。2.3 公司发展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自2005年12月成立以来,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组建时省国资委审计评估,发行集团2005年底净资产总额为2.5亿元,经过三年运营,目前净资产总额约为5亿元,比2005年底翻了一番,国有资产平均每年以30多的速度增长。实现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变革。2008年实现了从经营性事业单位到现代企业、从依附于政府搞经营到自主经营的转轨,为发行集团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搭建起良好的平台
20、。发挥集团优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发行集团在集团化管理和运营上效果显著,市场占有率逐年加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基本形成了主业突出、辅业鲜明、业绩优良的产业发展格局。集团成立后,紧紧依靠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优势,有效依托全集团的渠道网络和新华书店的品牌优势,推行了教材发行一体化、市场品种连锁化、多种经营规模化三个方面的集团化业务经营运行模式。2008年,中小学教材、政府公告目录内教学辅助用书发行码洋达到了9.68亿元,创造了历史高峰。除了教材的发行外,发行集团也在全力做好一般图书的发行,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一般图书销售积极推进统进分销和连锁经营,坚持阵地销售和流动供应结合。2008年,团
21、购图书销售码洋超过了6000万元,这在陕西新华书店的历史上也是突破性的。另外,发行集团还在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06年5月起开展了报纸期刊发行业务,三年累计实现销售超过1000万元,报刊发行从最初的征订发行业务扩展到征订与门市销售共举,形成了一定的业务基础和产业经验。各市、县子公司也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多元化的新途径、新思路,经营领域已涉及酒店、餐饮、超市、旅游、学校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发行集团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条件成熟时进行股份制改造;力争用三年的时间,打造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以项目带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两
22、年内建成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 建设的必要性3.1.1 行业形势和差距我国各省新华书店每年50%以上的收入靠发行教材获得,市场竞争力一直很弱,面对我国已逐步放开图书零售市场,新华书店、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分争图书零售市场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各地新华书店通过走连锁经营之路,为老国企在竞争中带来了新的景象。在传统的单店经营模式中,各地新华书店虽然同属一个业务系统,但每个书店都有自己的仓库和采购人员。自从开始逐步实行连锁以来,一些省开始在省内对新华书店系统进行整合,由连锁店总部设立大型的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对进货、配送、库存、调剂、退货统一操作,降低了运转成本。在此形势
23、下,各地新华书店均明确了全面推进连锁经营的方向,各省店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为了省店集团图书业务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管理手段,决定对省店的一般图书、音像制品、文化用品、教材发行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同时为了满足连锁配送及省店增值业务的需要,引进满足第三方物流要求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实施连锁经营,并搭建连锁经营信息平台和物流平台。提高新书同读者见面的几率、交易的效率、周转的速率,推动调整业内分配格局,最终实现省店、基层店和出版社的共赢,做大做强图书发行事业。3.1.2 企业管理的需要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企业身处新旧经济体制交替和竞争全球化、日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
24、业管理的个性化和持续完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在此背景下,企业的业务系统必须能够快速定制,灵活调整,自由扩展,自行维护,让企业迅速应对市场、技术、资源、业务、客户、服务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不同类型的专业分(子)公司,同类型的不同专业分(子)公司,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业务功能、业务范围)不同,差异有大有小;同一个专业分(子)公司有不同业务;同一个专业分(子)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业务的发展,管理模式在不断地变化;产业技术的进步,引发管理演进的需要;电子商务的引入,以及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与客户、供应商的协作;由于上述原因,必须提供基于企业模型体系的设计和自动化工具
25、,才有可能满足企业管理个性化的要求。3.1.3 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和服务水平需要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应用的逐步深入,企业先后开发、购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来自不同的厂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技术平台,各系统之间很难进行数据交换和将它们集成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企业之间更是如此。这些孤岛系统,相互之间是孤立封闭的。孤岛系统存在如下根本性的缺陷: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关联;难以实现团队协作;难以实现流程连接;难于实现综合分析;不同应用各自为阵,基础资源不共享,造成投资浪费;各类应用的维护模式和工具不一致,整体维护成本高昂;升级和改造困难。因此需要统一的信息处理集成平台支持人和组织的集成、
26、信息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不仅支持企业内部不同应用的集成,还需支持企业之间应用的集成。3.1.4 体制变革管理创新的需要以知识与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冲击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商业模式。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企业竞争的游戏规则发生了改变: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从传统人财物竞争到知识、信息竞争;从以产品中心到以客户中心;从业务处理到商业智能;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从企业内部到供应链;从本地化到全国、全球化。企业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商业活动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竞争的赢家一定是那些反应快、效率高、灵活性强、核心竞争力突出,而且能成功地收集、分析、理解和使用信息的企
27、业。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减轻工作量、提升效率的管理工具,而且已经上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经营管理平台。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其产品或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3.1.5 对内集中管理对外协同商务的需要当企业规模有限时,管理者很容易进行集中化的管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受管理手段的制约,企业不得不采取“分散化”管理;而当今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上的空间距离正在消失,人们可以借助IT手段突破管理能力的约束,对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实现“集中化”管理,使管理表现出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从职能的角度讲,集团管理面临着整合化的选择。企业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
28、,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而形成了众多的纵横交错的职能部门,使得管理成本剧增而出现管理效率下降。借助IT作为管理手段,企业可以通过整合管理实现对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突破能力束缚,实现整合式协同管理。 集团企业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集团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监控力度,建立财务“决策层管理控制层核算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管理和监控信息网络,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财务管理进步促进企业管理进步,进而提高集团的核心竞争力。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 政策环境可行性1、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战略举措21 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的
29、现代化、信息化和数字化,是依赖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融入全球化进程和提升经济社会实力与知名度的重要标志。企业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埸竞争中获胜的一种新手段。从2006 年起,我国已开始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在“十一五” 期间加快了建设企业信息化的步伐。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造就了企业信息化的宏观政策环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
30、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为发行业信息化提供了宏观政策环境。3、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企业带来了大好机遇国家加快开放步伐,对企业管理模式、行为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以优化的流程和管理方式替代传统的管理方式。这就要求企业以信息化为手段,尽快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以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我国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努力提高信息化
31、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施跨越式发展。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将采用以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本项目将利用基础通信设施,采用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在企业内部建成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技术。本项目将应用现代信息资源开发技术,包括信息资源规划、信息交换与共享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和推动信息资源的交换、共享。SOA构架体系,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利用对已有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的投资来解决新的业务需求,为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并呈现一个可以支持有机业务(organic busi
32、ness)的构架。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提供选择从而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并可以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 从而保护了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总之,互联网、内联网和应用开发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广泛应用,为本项目的成功建设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本项目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3.2.3 经济可行性集中建设陕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中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专业分(子)公司分头建设相比,可以节约50%以上的资金。因此,本项目的正式立项和启动,将从总体上解决企业信息化重复建设的问题,节约大量建设资金。3.2.4 组织协
33、调和人力资源可行性建设该项目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电信服务业发展迅猛,网络环境良好,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较为扎实的基础。该建设项目能够吸引一批实力雄厚、人才密集、技术领先、经验丰富的电子信息企业的积极参与,在设计、评估、建设、开发、监理以及建成之后的运营、维护、升级等工程环节得到强有力的保障。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政策环境好,技术条件成熟,经济与社会效益明显,建设单位人力资源丰富。因此,建设以ERP为核心的统一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主营业务与财务、物流的高度集成;使供应链各环节在统一的信息处理平台上运行;并最终解决企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合理配置、业务流程改造优化、科学管理与有效管控和科学分析决策等问题,在
34、本项目是完全可行。第四章 项目需求分析4.1信息化现状通过对陕西新华发行集团的初步调研,得出如下结论:信息化应用范围、应用深度不同现阶段都没有实现整体规划,按统一规划的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各部门和下属单位都独立建设系统,基础数据编码体系不统一财务核算应用基础好,但核算是独立应用,从集团层面的财务管控不能有效落实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程度低,不能满足管理要求。缺乏集团企业预算的事前编制、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平台。数据统计由于手工处理,在数据有效性、时效性上都影响到领导层做出正确的决策。部门和下属单位之间的业务协同、数据协同是分离的;业务、财务之间是脱节的,一体化应用未实现。4.2关键需求分析1、企业管理
35、需求支持集团对总体业务的规划,提高规划的执行力 优化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 建立的全集团基础编码体系 切实加强对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人力资源的全面管理实现图书分销经营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协同加强决策信息及时、完整、准确性,加强追踪溯源和智能分析2、经营管理需求建立集成的图书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来保证对市场的敏捷反应全面整合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建立更加高效的图书物流管理体系4.3关键技术分析1、统一安全体系该系统符合统一安全体系,安全体系与业务系统之间采取松散耦合的方式,以满足业务系统的调整和升级。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授权和访问控制;提供密文、签名、密文加签名等多种安全方式,
36、支持CA接口。2、基于B/S 三层体系和SOA应用系统基于Browser/Server 三层体系。为信息处理提供Web 服务、应用服务和数据管理服务,其中包括Web 服务模块、业务应用服务模块和数据库模块三个基本部分。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服务层是SOA的基础,可以直接被应用调用,从而有效控制系统中与软件代理交互的人为依赖性,SOA的关键是“服务”的概念。B/S模型、XML/WebService技术的自然延伸。传统ERP(Enter
37、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缺乏弹性,当不能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时,只能要求将企业的需求向产品靠拢,因此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要求企业改变流程与规则,其中隐含着风险与不确定性。该信息化平台选择SOA构架体系,SOA的松耦合性,使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应用软件的设计采用分离表示层、业务层和数据层的分层设计开发;使程序开发人员和界面设计人员的工作能够相互独立,保证团队开发的简易、迅速。3、高可用/有效性系统能够在基础结构的各个层面为用户提供
38、会话和服务的连续访问的能力。在出现故障时基础结构能够保持会话状态并连接到系统服务。在实际设计中,必须考虑冗余设备和路径来消除单点故障。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绕开故障设备,作出迅速响应。确保网络layer-2协议正常运行,不造成长时间的停滞和layer-3协议能够快速的收敛并重新路由;设备必须具备状态判断和故障转移的能力,保证应用程序会话不会超时而造成用户会话丢失;同时主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系统性能冗余,为CPU充分发挥能力,提供可靠保证,以便使系统有较强的抗峰值能力。4、高伸缩/扩展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吞吐能力和处理能力。网络设备和链路上吞吐能力是每秒中传输的比特位 Bps,处理能力是每秒中每秒处理
39、(处理能力和交换能力)的数据包PPS。网络各层均不存在阻塞,具备突发流量的承受能力;主机是较为复杂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系统,具有较高的TPCC(其中包括事务处理数/分钟-TpmC和价格性能比-/tpmC)和强大的I/O能力,以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及交换,能够适应系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能够保证系统能通过扩容实现纵深扩展,另一方面保证系统能通过多台设备实现横向扩展。在实际的设计中,采用模块化、层次化和集群体系设计;设备选择具有较大的连接速率和并发事务处理能力。第五章 总体设计5.1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协同商务 集中管理”“协同商务”整合商务优势:出版社(供应商)、渠道、第三方伙伴、市场、客户和
40、内部各组织的信息资源和经营操作;提升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升产品(服务)增值空间。全面支持整个公司各项经营。实现:1、外部协同与出版社(供应商)、分销渠道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交互提高协同效率。2、内部协同主要解决整个公司内部各成员单位、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简化业务流程,降低失误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在音像图书发行更加突出与战略供应商、战略客户的协同,突出从销售、库存、供应、财务的多业务下的协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集中管理”聚焦全集团资源:组织内部各部门信息资源集中共享,商务运作高效;经营规则和经营计划集中管理,绩效层层挂钩;风险集中评估,预警环环相扣,
41、实现:集中信息资源,通过集中的数据管理达到采购、供、销、财务的一体化运行,大大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和透明度;有效的集中监控和预警机制,可以实现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针对音像图书发行言,组织机构庞大,信息数据量巨大,信息集中管理是信息化的前提。在先进的系统中,往往蕴涵深厚的管理理念。本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协同商务、集中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产品设计理念,这与集团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目标一致。5.2设计原则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持续进行的过程,以建设关键的支撑体系为核心,遵循统一的建设规范和信息标准,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业务应用、业务流程及信息化支撑体系,形成比较完整的企业信息化体系。1、应用是关键,技术
42、是手段应用体系就是系统运转过程中由各类用户所构成的管理体系以及其中的各类工作模型和处理流程。技术体系是实现系统的手段和依据,包含实现系统所必须的各类硬件、软件、协议和接口标准等。应用体系的构筑是整个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关键,具体的技术体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手段,不应作为设计、实施该系统的核心依据。2、技术先进性和自主性核心应用系统和关键环节,在设计方案中确保技术的自主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对于位于核心层外部,但又与其他外部信息系统存在一定可监控的隔离,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直接与外部信息系统相连的部分,根据承载的信息不同分别考虑。3、技术标准化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标准。国家和省
43、标准未规定的信息分类代码应尽量采用相关部门编制的表单、调查表和报表中使用的数据规范。软件产品关于生产、设计、安装的质量标准参照ISO9002 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标准。软件开发过程,参照CMM关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相关标准。4、数据共享涉及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求的数据,应满足共享的要求。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定的标准,使用统一的名词术语、分类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和信息描述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存储、交换和共享。5、数据安全在该系统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的有关规定,保证其在生产、存储、传输、处理、公开及被共享访问过程中满足信息保密性的要求。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时,必须建立防范非法入侵、数据加密、
44、安全审计、病毒检测及数据恢复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建立实时安全检测制度。5.3设计目标1、搭建集团集中统一的企业图书经营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集中、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平台,有效支撑集团各系统的运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工具。2、建立集团集中会计核算系统以集团业务运作系统为基础,建立既满足对外财务报告,同时又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集中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一体化应用,实现对企业核心业务的有效管控。3、建立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配合集团业务发展与管理的进一步要求,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与监控。4、建立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平台,
45、针对员工从入职到调动、升迁、奖惩、轮岗、培训、薪酬等直到离职等各项工作,统一并共享数据信息,形成与业务同步连动的信息链;为领导的人事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如企业当前的人员信息、岗位结构、人员流失、薪酬成本以及人员趋势分析;5、建立集团企业绩效管理系统通过关键财务指标分析、业务数据多维度分析、企业绩效指标考核、同行业经营绩效分析等,及时、准确地提供企业领导层需要关注的各类信息,辅助领导决策;6、建立协同办公系统与移动商务系统以满足企业关键办公需求为导向,实现企业移动办公、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事务处理机制,构建即时有效的信息交流管道,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人性化管理;7、构
46、建以集团为主体的电子商务平台建立集团集中、统一的企业门户:以集团内部经营管理系统为基础,通过电子商务模式,构建以集团为主体的服务整个价值链条,协同上下游企业与本企业的商务关系,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全面集成集团各个系统的应用,提供各个系统统一的访问方式,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验证、单点登录、内容管理、个性化界面定制等功能。5.4技术架构应用系统的整体架构采用C(B)/AS/DS多层架构设计,同时引入数据仓库技术,利用中间件将应用的表示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分为三个不同的处理层,从整体上分为业务接入层、逻辑处理层、业务数据层。5.5总体架构集团ERP系统总体应用架构如图示:陕西新华发行集团管理信息化总体架构可以概括为“一个协同,两套体系,三层平台,六大应用”。 1、一个协同建立陕西新华发行集团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办公和业务协同架构。在一个协同中解决Internet 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陕西新华发行集团现在或将来的应用可以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