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46980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地籍碎部测量及地籍图测绘,第一节 界址测量,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用高精度摄影测量方法加密界址点坐标勘界测绘,一、界址点的测量方法,一、界址点坐标的作用二、界址点的精度三、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类别四、界址点的测量具体方法,一般概念,界址点,一块宗地周围的界址点确定了,则这块宗地的位置、形状、面积、权属界线也就确定了。它是地籍测量的核心。,是土地权属界线的拐点。,一、界址点坐标的作用,界址点坐标是确定地块(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如把界址点坐标输入计算机,则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和用于规划设计。,二、界址点的精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中的规定,三、界址点的测量方法类别,1、解析法。根据角度和距离测量结果按公式解算出界址点坐标的方法叫解析法。在地籍测量中要求界址点精度为0.05m时必须解析法测量界址点。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等2、图解法。在地籍图上量取界址点坐标的方法称图解法。方法与解析法一样,但数据来源不同,四、界址点的测量具体方法,、极坐标法、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直角坐标法 5、全站仪坐标法 6、RTK坐标法,1、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测定界址点坐标最常用的方法。,已知数据A(XA,YA),B(XB,YB),观测数据,S,则界址点P的坐标可按公

3、式求得。,XP=XA+S cos(AB+)YP=YA+S sin(AB+),极坐标法的特点及适应范围,极坐标法的方位与距离重合,精度较高,速度较快。极坐标法与其他定点方法相比,不受地形乃至场地的影响,应用很广泛。其缺点是对于老城区、商业密集区、街坊内部的隐蔽界址点,效率低,成本高。它适应于规划整齐,通视良好的大面积界址点测定,是目前城镇地籍调查解析界址点测定的主要技术方法,二、交会法,1.角度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该法施测简单,不受距离限制,但外业设站多,工作量大。该法适用于对难以到达或难以量距但又通视的明显界址点的测定。要求交会角在30o150o之间,2.距离交会法(边长交会),特点及适应

4、范围 距离交会法施测简单,精度较高,适用于测定二类界址点及原界址点位置的检查和恢复,变更界址点的测定等,在控制点上直接交会的测站点,也可用于一类界址点的测定,但应注意交会角不能太差。要求交会角在30o150o之间,进行交会时,应有检核。,(1)对同一界址点,计算两组坐标;,(2)反算边长与实量边长进行检核;,、内外分点法,当未知界址点在两已知点的连线上时,则分别量测出两已知点至未知界址点的距离,从而确定出未知界址点的位置。,式中:内分时,=S1/S2;外分时,=S1/S2,内外分点法计算P点坐标的公式为:,特点及适应范围 内外分点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精度很高,但该法受地形限制,要求已

5、知点的连线必须通视。它仅适用于规则建筑物外侧呈线状排列的界址点的测定。,、直角坐标法,也叫截距法、直线支距法、支距法。通常以一导线或其他控制线作为轴线,测出某界址点在轴线上的投影位置,量测出投影位置至轴线一端的位置。,5、全站仪坐标法,(1)安置仪器;(2)建立或选择坐标文件;(3)测站设置;(4)后视定向;(5)定向检查;X、Y坐标差都应该在1cm之内。(6)碎部测量。,发射电台,GPS主机,基准站,移动站,GPS主机,RTK方法,采集器,接收电台,第二节 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一、准备工作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三、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四、界址点误差的检验,一、准备工作,1、界址点位的资

6、料准备2、界址点位置野外踏勘3、踏勘后的资料整理,二、野外界址点测量的实施,1、角度观测一测回(全站仪只测半个测回),距离读数至少两次。2、使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距时,要克服横向偏心、纵向偏心的误差。,横向偏心,纵向偏心,三 野外观测成果的内业整理,1、计算出界址点坐标,反算相邻界址边长,填入界址点误差表中,计算出每条边的1。如1的值超出限差,应按照坐标计算、野外勘丈、野外观测的顺序进行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2、当一个宗地的所有边长都在限差范围以内才可以计算面积。,3、当一个地籍调查区内的所有界址点坐标都经过检查合格后,按界址点的编号方法编号,并计算全部的宗地面积,然后把界址点坐标和面积填

7、入标准的表格中,并整理成册。,界址点编号,界址点的编号以高斯一克吕格的一个整公里格网为编号区,每个编号区的代码以该公里格网西南角的横纵坐标公里值表示。点的编号在一个编号区内从1至99999连续顺编。点的完整编号由编号区代码、点的类别代码、点号三部分组成,编号形式如下: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编号区代码 类别代码 点的编号(9位)(1位)(5位),四、界址点误差的检验,界址点误差包括界址点位误差、界址间距误差。,界址点误差检验时常用的中误差计算公式,高精度方法检测时,同精度方法检测时,界址点间距误差检验时的中误差计算公式,第三节 勘界测绘,一、勘界测绘的含义,

8、勘界测绘即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测绘工作。即在确定界线实际走向以后,在实地埋设界桩,测定界桩点位,测绘边界地形图,并在地形图上表述边界线走向等工作。,二、勘界测绘的特点,(1)勘界测绘是政府行政行为,其测绘成果具有法律效力。(2)勘界测绘以规定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测量的主要对象是界桩及边界线的位置和走向。(3)勘界测绘的最终成果是界桩成果表、边界线位置和走向说明、边界线地形图。(4)勘界测绘成果可靠性强,对施测结果均有严格的检核。,三、勘界测绘的内容,(一)界桩的埋设与测定(二)边界线的标绘(三)边界协议书附图的绘制(四)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的编写,(一)界桩的埋设与测定,界桩:指示边界线位

9、置的永久性人工标志。现场确定界桩埋设位置、界桩类型和编号、界点的测量位置等。即时埋设界桩,量取三个明显方位物的距离(精确到0.1m),量测磁方位角,并绘制界桩位置略图,拍摄界桩实地照片。,(二)边界线的标绘,边界线的标绘是将双方确定的边界线、界桩点的位置准确地标绘在规定的地形图上。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以能清晰反映边界线走向为原则,一般可选择最新1:5万地形图。,(四)边界线走向和界桩位置说明,界线走向说明的内容一般包括每段边界线起讫点、界线在实地的标志、界线转折的方向、界线延伸的长度、界线经过的地形特征点、两界桩间界线长度等。界桩位置说明根据界桩登记表中所填内容编写,包括界桩号、类型、材质、界桩

10、与周围地物地貌的关系、界桩与边界线的关系、界桩与方位物的关系等内容。,四、勘界测绘的流程,(1)准备阶段。(2)野外测量和调绘。(3)内业成果整理。(4)各级检查验收。(5)成果上交。,五、勘界测绘的技术问题,1、地形图补调界桩点、界线拐点及界线经过的独立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物点的平面误差一般不大于图上 0.2mm;修测、补调的其他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地物地貌相对于邻近固定地点的平面误差一般不大于图上0.5mm。,2、界桩点坐标的测定,界桩点坐标一般要求实测。当实地测量确有困难,但能在图上准确判定界桩点位时,可在现有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量取,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3mm,同时必须保证其与周围地物

11、的相关位置准确。界桩点高程从较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内插确定,误差不得超过1/3基本等高距。,3、边界线标绘,边界线的标绘一般要求在实地进行,但在某些情况下,边界线走向清晰,也可在室内进行标绘。在荒漠、戈壁地区,没有明显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线,边界线根据特定界点的连线确定,可在室内标绘。,边界线标绘的技术要求,边界线用0.3 mm红色实线不间断表示,以线状地物中心线为界且地物符号宽度小于1.0 mm时,界线符号在线状地物符号两侧跳绘;界桩符号用直径1.5 mm红色小圆圈表示;界桩号用红色注出。,4、界桩方位物的选择与测定,每个界桩所选择的方位物最好均匀分布在界桩周围。界桩至方位物的距离,一般应实地量测,精确到0.1m;界桩至方位物的磁方位角注记到0.1,测定精度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