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5462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车辆运行安全性.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车辆运行安全性,前言:车辆运行安全性只有在轮轨处于正常接触状态时才能得到保证。由于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在最不利的组合情况下,可能破坏车辆正常运行的条件,使轮轨分离,从而造成车辆脱轨或倾覆事故,这就称为车辆失去运行安全性。本章就是研究车辆安全运行的条件及其评定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善的措施,以确保车辆运行安全,第一节 轮对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一、脱轨的过程及其分类 在通常情况下,当车辆在直线上运行时,车轮的踏面和钢轨顶面相接触。当车辆通过曲线时,轮对将承受着车体传来的侧向力(它是由于离心力、侧向风力及横向振动惯性力等引起的)。在侧向力作用下,前轮对的外侧车轮轮缘紧靠

2、钢轨。,.前轮对的外侧车轮在侧向力Q作用下,可能形成轮缘根部的圆弧与轨头侧面的圆弧部分接触,出现爬轨趋势,如图()所示。.如果轮缘与轨头接触点达到轮缘圆弧面上拐点(即轮缘根部圆弧与顶部圆弧半径方向改变的那点时),就出现了临界状态如图()所示。.如此时轮重还不够大,则在侧向力Q作用下,车轮在转动的同时继续往上爬,超过临界状态后,轮缘顶部的圆弧部分和轨头顶面接触,直至车轮完全爬上钢轨,如图()所示,并使车轮落出轨外,形成轮缘在轨枕上滚切的脱轨现象。,1 爬上钢轨:随着车轮的转动使轮缘逐渐爬上轨头而引起的脱轨,称为爬上钢轨。爬上钢轨多数发生于低速通过小半径曲线时。2 跳上钢轨:当车轮承受过大的冲击载

3、荷时,使车轮跳离钢轨而引起脱轨,称为跳上钢轨。跳上钢轨则多数发生于高速运行时。3 车轮掉入轨道内侧:车辆在线路上运行时,如果它对钢轨的侧向力过大,可能是使钢轨横向移动,引起轨距扩大,从而使车轮掉入轨道内侧、造成车辆脱轨事故。特别是车辆在不良线路上高速运行通过曲线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二脱轨条件与评定指标 为了鉴别车辆脱轨情况,就要分析车辆脱轨时的受力情况,并找出其临界条件。评定脱轨的指标很多,目前我国车辆部门主要采用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两项指标。脱轨系数与轮对脱轨条件1)车轮在脱轨临界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当车轮在侧向力Q作用下,在转动的同时还沿着轨头侧面往上爬,踏面抬起,而在轮重等

4、诸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即车轮处于企图向下滑而滑不下来的状态。若将各力分别向轮轨接触点的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投影,则得脱轨的临界条件:,(51),求解联立方程式(51)得,这是轮缘与轨头接触时的力的平衡方程式,它标志车辆脱轨的临界状态。如果实际的Q1/P1 值大于上式右侧的计算值,车轮就向上爬;反之车轮就向下滑。要使车轮脱轨,即车轮爬上钢轨,则必须符合下列条件:,(52),(53),2)脱轨系数及其影响因素,比值Q1/P1 即称为脱轨系数,其值仅取决于轮缘角1和轮轨间的摩擦系数1。必须指出,式()是一种最基本的脱轨条件,实际情形往往比式()要复杂得多。脱轨系数不仅与1、1有关,而且还与轮轨冲角

5、、曲线半径、车轮直径、运行速度以及轮轨之间的蠕滑力等因素有关。实用的Q1/P1 值的允许限度常常是通过试验而不是通过计算确定的。作为实际应用,一般仍采用式(一)这个基本关系式。,3)轮对脱轨的条件,图中假定左侧车轮达到脱轨的临界状态,即左侧车轮企图下滑而滑不下来的状态,,由图根据平衡条件可得下列关系式:,(54),由式()和1=十2关系,可得轮对脱轨的条件:,(55),因tga2很小可以略去不计,则式(一)可简化得:,(56),比较式(一)和式()可见,车轮与轮对脱轨系数公式的形式是相同的,即式()中的(2P2,)与式()中的侧向力,相当。,关于摩擦系数1、2 的取值,一般来说,轮缘上1=68

6、0700的一点是不常和钢轨侧面接触的,表面光洁度较差,而且常有锈污,而踏面和钢轨顶面的接触点是经常滚压的,光洁度较高,所以12,通常取1=1.22。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目前我国车辆科研部门建议采用的脱轨系数安全指标为:Q1/P1=1.2 危险限度(57)Q1/P1=1.0 允许限度 脱轨系数不超过“危险限度”是安全的,不超过“允许限度”是希望达到的。对于新设计的车辆来说,希望不超过“允许限度”。,由于轮重减载引起脱轨的条件,从上述分析可见,影响脱轨的主要参数为作用于车轮的垂直力P和侧向力Q,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产生脱轨的原因多半是由于侧向力增大的结果。当左右侧轮重偏载过大时,即使轮对

7、侧向力极小,也有可能脱轨。,在图中,若 21,当=时,由于右侧车轮踏面的摩擦力仍可使左侧轮缘爬上钢轨。下面就讨论由于轮重减载引起脱轨的情况。,(510),(511),(512),0.32时,P/P的允许限度为0.6。,根据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目前我国车辆研究部门建议采用的轮重减载率安全指标为:,(513),3 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的关系 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是在两种不同情况下评价车轮脱轨 的指标;轮重减载率是脱轨系数的一种特殊工况,即是轮对侧向力为零时的脱轨系数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在一般情况下,应以脱轨系数Q1/P1 作为衡量防止脱轨安全的指标。我国车辆科研部门的试验研究表明,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在 公里时范围内,曲线半径小于米时,容易发生因轮重减载而脱轨的事故。因此,对于小半径曲线低速运行的场合,采用轮重减载率作为衡量防止脱轨安全性的标准,还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