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5486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管理会计导论.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本管理会计,许梅英,教学课件,成本管理会计教师:许梅英联系电话:E_mail:xmy012,请和我联系噢!,第一章 成本管理会计导轮,关于本课程是从企业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学习的,因此也可以称为企业成本管理会计。是对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会计,是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和价值补偿进行策划、核算、控制和评价的一种微观会计体系。企业成本管理会计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它是传统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综合应用与发展的结果,涉及多学科的相关内容。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简单历史,从而增加对成本管理会计概念及本质的认

2、识,能够理解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和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第一节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第三节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职能,第一节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的 形成与发展,一、成本管理会计的起源(纺织、铁路、钢铁业对成本会计的应用)二、标准成本会计的产生 三、管理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四、1925年后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的发展 五、现代环境对成本管理会计提出的挑战,Return,一、成本会计的起源(纺织、铁路、钢铁业对成本会计的应用)成本管理会计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企业管理层对内部计量的运用。(1)行业组织的变化(19世纪上半叶)纺织行业生产的复杂性

3、。纺织业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铁路运输业业务的分散性。要求计算各地区的经营业绩,管理大量的现金流量。以上两大行业提出了成本计算与内部控制的问题,当时的纺织厂、兵工厂等企业为了衡量内部生产过程的效率,在市场交易信息之外,开始对企业内部特定管理信息提出要求。1855年,新英格兰的利曼(Lyman)纺织厂以复式簿记为基础,首创了一套成本会计制度,它所提供的成本会计信息,能反映产品成本、工厂布置变化影响和对原棉收发的控制情况。,19世纪中期,铁路业的出现和迅速成长为成本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由于铁路公司在当时规模最大、组织最为复杂且营业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这必然对成本会计提出

4、了更高的要求,新颖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开始得以发展,这对于以后帮助企业进入更有效的成本规划和控制,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铁路公司代表性的成本会计方法,主要包括记录和汇总现金交易,编制汇总成本财务报告,进行营业统计等。19世纪80年代起,铁路公司的成本会计方法被更大规模的销售企业、钢铁公司等所采用并加以发展。销售企业按部门和地理区域统计关于销售周转的明细情况,并编报类似于后来收入中心所用的业绩报告。而钢铁公司对协调、控制所需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发展,将铁路业早已采用的会计凭单制度(Voucher system of accounting)加以引进,并将成本报表作为控制工具,如卡耐基(Andrew Car

5、negie)钢铁公司将成本报表用于业绩评价、质量检查、副产品决策、销售定价等方面。但这时的成本控制还只集中于直接人工和材料,很少注意到间接制造费和资本成本(如折旧和利息费用等)。,(2)1880年以后,生产的两大特点:特点一,跨地区的生产经营(例如:商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如何按地区披露经营业绩 特点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烟草行业、军事生产、粮食生产等)需要按生产步骤、生产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由此出现了成本计算单,成本要素的组成内容,在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关注主要成本或直接成本(prime cost,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而忽略了间接制造费用(间接制造费全部作为期间费用),并且不考虑资本成本。由

6、此可见,当时的产品成本是不完整的,期间费用占的比重非常低。,(3)投资的特点(缺乏预测控制),当时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prime cost,以力争价格优势。原因一:当时投资资金都是投资人 自身的投入,还没有对外 筹资意识.原因二:当时生产单一,尚未系列 化,决策仅仅围绕扩大还 是维持原有生产规模.,二、标准成本会计的产生 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为标准成本会计奠定了基础。科学管理运动为成本会计实务及技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泰罗(Frederick Taylor)等工程师进行了工作分析和时间、动作研究,建立起特定单位产出所需的人工和材料的科学标准,开创了将间接制造费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实务。并

7、形成了费用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为主的,具有科学管理特性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1)建立了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标准(2)区分了Line 与 Staff 职能 现场(line)与间接部门(staff)的职能(3)开始将间接制造费用纳入成本的范畴(4)首次提出保本点的概念(5)对于成本习性的数学分析(6)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三、管理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时间:二十世纪初,纵向一体化的多元经营活动公司出现,为了协调和控制其多样化活动,管理控制实务技术方法的需求应运而生。创始公司:杜邦公司与通用公司首次提出 集中管理的信息控制系统,解决了两大难题:一是投资成本在各个分部如何进行分配;二是开辟了对外筹

8、资的渠道,早期管理控制的特征,(1)分权管理模式 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的部门 各部门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 最高管理层关注于企业重大管理事项(2)建立了业绩评价指标 ROI指标的功能:计量部门经理的业绩,协调上下投资战略,,建立了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指标(既反映部门的业绩,又反映对企业的业绩)(3)建立了弹性预算体系(4)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模型(5)以市场为基础的转让定价,在开发管理控制系统以协助多元活动及纵向一体化企业的成长方面。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是杜邦公司(Du Pont Powder Company)。作为最早的纵向一体化多元经营活动公司之一,它要决定的不再仅是经营单一产品的营业规模大小,

9、还要决定应拓展的营业活动类型。于是,杜邦公司开创了许多管理控制技术方法,到1910年为止,当今大公司进行管理控制所用的差不多所有基本技术方法在杜邦公司都已得到使用。在这些基本技术方法中,最主要、影响最持久的则是投资净利率(Return-on-investment,ROI)指标的运用。该指标最早被杜邦公司的Pierre du Pont用作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财务业绩的指标,而当时广为使用的销售净利率、成本净利率指标在杜邦公司则受到冷落。,1912年,杜邦公司的财务经理Donaldson Brown进一步将ROI指标分解为产品销售周转率和营业销售净利率两大指标。这样,既可以让各部门知悉

10、其业绩如何影响产品销售周转率或营业销售净利率并进而影响公司总的投资净利率,又可以让管理者解释在特定期间内ROI的实际数为何偏离预算数。Pierre du Pont和Donaldson Brown将ROI指标应用于部门层面上,这也是现代多数公司所用的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起源。另外,杜邦公司还为审批营业预算和资本预算专门建立了资本配置程序和系统。无疑,在当时,杜邦公司成为管理会计控制方法应用的先驱者。,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GM)成为杜邦公司的子公司后,Pierre du Pont,Donaldson Brown和Alfred Sloan又在20年代早期在GM进行

11、了管理控制系统的革新。实际上,多数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和报告评价体系都是从GM演进过来的。GM的目标是着眼于整个商业周期获取满意的ROI,而不强求盈余逐年增长,把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目标定位在整体管理水平的最高,而不仅仅是利润的增长。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现代行为管理思想的缩影。Donaldson Brown独创性地设计了一套定价模式,在生产量和销售量为正常、标准量(生产能力的80)的条件下,来决定能达到期望ROI水平的目标价格,这套定价模式使高层管理的财务策略与部门的短期营业计划保持紧密的沟通和连动。Pierre du Pont和Alfred Sloan为公司的高层经理设计了程式化的激励和利润分享计划

12、,其利润观念是公司利润而非部门利润。后者还采用了市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度。这些管理会计控制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但大大促进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并使其管理控制系统更趋完善。,四、1925年后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的发展1925年以前,MA归功于实务界,1925年以后,MA归功于理论界(1)资本预算的兴起*DCF使得未来投资效益更符合现实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定普遍使用的是折现现金流法(Discounted Cash Flow,缩写为DCF)。*RI克服了ROI弊端 投资报酬率(ROI)、剩余收益(RI)(2)转让定价模式的扩展*市价模式,成本模式,协商模式,(3)1960年以后,数量模型被大量地用于MA

13、*回归分析,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概率分 析,假设测试,决策理论*以上方法并没有成为MA主流,仅仅提 供了分析工具,(4)信息经济与代理理论*按信息经济学理论,管理会计人员要在不确定环境中选择一套能帮助企业决策的信息系统(如管理会计系统)。它的有用性取决于是否能提供信号给决策者并影响其期望效用大小。*代理理论,MA为代理契约提供依据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多方利益的代理契约,会计信息是履约证明 代理理论则将信息经济学方法用于单人决策的情形发展到用于多人决策的情形,将会计信息视为委托人、代理人之间订约的基础;将企业不再视为单一的组织机构,转而认同与企业签约的代理人有不同利益、信息和理念。管理会计信息系

14、统通过提供信号(如实际后果、不同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代理人的行动和努力程度)服务于委托人和代理人。,(5)交易成本 市场交易局限于信息的不公开,一方面是企业在缺乏充分信息条件下,进行交易,又为外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钻 空子)认为企业是为了应付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而建立的合作组织,交易改在企业内部完成并由管理过程控制,可以弥补具有一定成本和效率损失的市场交易的局限。小结:1925年以来,MA在实务界发展缓 慢,而在研究领域却发展迅速,两 者差距日益明显,五、现代环境对成本管理会计提出的挑战(1)对成本会计提出的挑战*生产环境的变化:过去 讲求规模经济,表现为大量生产,品种单一 现在讲求多元化经

15、营,品种多样,批 量大小不一,*生产技术发生变化:在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下,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日趋复杂化,各种经营模型不断出现。例如,EOQ、JIT、FMS、CAD、CAM、MRP、ERPCAM 自动化设备控制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 EOQ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经济批量订购 FMS flexible manufa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 JIT just in time 及时、准时 MRP 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MRP manafaturing reso

16、urse planing 制造资源计划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2)对管理控制提出的挑战,*早期的分权管理与ROI只能适用于短期 从长期来看,管理层以扭曲的行为达到自身目的,表现为三种方式:a.从会计惯例中找业绩 例如:利用配比原则创造利润;利用会计方法变更创造业绩;,b.从财务中寻求业绩 例如:收购与兼并;债务重组;资产重组;表外筹资 c.短期行为 由于业绩计量的短期性,导致管理层的各种短期行为 例如:放弃长期投资;放弃无形资产投资,在新制造环境下,要求企业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以系统理论的观念,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市场、政策和竞争对手等

17、诸多因素,来实施对企业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的全面控制和管理。企业将整个经营活动细分为一系列作业活动,并引进了成本作业和成本动因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推翻了传统成本性态的认识,而将成本按作业量分别划分和根据成本动因加以确认,这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朝着更加有效和务实的方向演进。更由于电脑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各部门处于随时的信息沟通之中并共享信息库资源,为管理会计新技术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从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能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迅速作出整体性的调整和策略。,本阶段管理会计技术方法发展侧重于新的成本管理控制系统的建立,并以新的观念和技术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举其要者,与全面质量管

18、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了质量成本制度,通过质量成本的计算、报告和分析,期望达到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最高境界;与适时制观念相适应,日、美等国企业采用了改善成本法或倒推成本法;与作业管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作业成本制度,以作业为成本库,通过作业将成本分配给产品负担,提供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与战略管理观念相适应,企业采用战略管理会计,通过产品生命周期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业绩评价。,受社会实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理论的双重影响。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成本管理会计阶段社会经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竞争开始激烈起来,为获

19、取更高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经济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旨在如何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制定标准,工人的操作标准、使用的工具、机械、材料以及作业环境的标准。形成了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成本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制定)、预算控制(以预算的形式)、差异分析。,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成本管理会计阶段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生产力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此时,简单地依靠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以及内部的标准化管理已显得力不从心。经济理论:行为科学、系统管理、决策理论成本管理会计发展:成本会计得到强化和发展,形成责任会计、预测、决策理论方法广泛引入会计工作,形成以

20、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主要内容包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为基本特征的战略成本管理会计阶段社会经济: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必须以顾客为导向,进行“顾客化生产”。电脑技术的发展:设计、电脑辅助制造、管理信息系统。经济理论:战略管理。如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确定企业战略发展目标,规划实施,进行评估与控制。成本管理会计发展:形成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市场份额的评估、战略预算的编制、竞争地位的变化研究。,第三节 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信息市场子系统:销售管理、市场研究、财会子系统:财务(处理)

21、核算系统:总账、应收、应付、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产品成本、部门成本、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分析、预 算、业 绩考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资金筹资、投资、营运、收益、分配、资本运作、人力资源子系统:档案、人事规划、培训、业绩、报酬、生产子系统: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工程计划、,二、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成本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管理目标,通过输入成本管理活动及有关的经济事项的数据,运用专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产出输出信息的信息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信息收集、计量、存储、分析、报告及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

22、金耗费和价值补偿进行策划、核算、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会计信息,如,产品成本、内部单位业绩报告、预算报告及相关的决策分析报告等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成本管理会计系统有三大目标:1、为计算服务作业、产品以及管理当局所需的其他对象的成本提供信息;2、为计划、控制和评价提供信息;3、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成本管理会计(西方有称为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会 计,会 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责任会计经营决策会计成本核算、预测、决策、控制,三、关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对外报告会计,对外报告会计,责任会计经营决策

23、会计成本预测、决策、控制,会计信息划分(2),会计信息划分(1),第三节、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职能,基本内容:1、基本的概念基础:成本及其分类、本量利分析、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基本计算方法、辅助计算方法、成本报表分析等。2、规划与决策会计:预测、决策会计。3、控制与业绩评价: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4、新拓展:作业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会计、战略成本管理会计等,本课程内容安排:第一部分是传统成本核算,系统地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费用归集与分配的一般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第二八章将介绍这些内容)第二部分是如何利用成本信息用

24、于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系统地介绍决策成本、控制成本的内涵及其运用形式。(第八十七章将介绍这些内容),二、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 1、成本及相关经营信息的计算 2、预测经济前景 3、参与经济决策 4、规划经营目标 5、控制经济过程 6、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成本及相关经营信息的计算成本及相关经营信息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评价,第四节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服务对象。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使用者,而财务会计则是以企业外部使用者为服务对象。时间范围。管理会计强调着眼于未来,而财务会计报告的则是过去已经发生的结果。约束标准。财务会计对外报告必须严格的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

25、度的规定;管理会计则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管理人员的有用性上,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违背会计准则、制度约定的一些会计模式,如存货计价、收益确认以及成本分配等。会计个体。管理会计根据需要把企业的整个业务划分为便于理解的个别部份,而并不遵循财务会计的会计个体概念。报告的频次。管理会计的报告期是根据管理上的选择而定。,报告的频次。管理会计的报告期是根据管理上的选择而定。精确度。在财务会计中,精确性是很受重视的,其目的无非是使会计信息不受任何人为偏见的干扰。由于管理会计偏重于未来,而且又不影响企业外部的有关方面,所以与财务会计相比,准确性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其结果便使管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降低。其他学科。管理会计在

26、方法上遵循的是自我选择的原则,为了取得管理上需要的信息,它在应用其他学科的方法上更为开放。管理会计的技术,汇集了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管理学、数学、市场学、决策科学、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方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不论管理会计还是财务会计,都是企业会计,都是为企业内外部有关人员服务的,只是工作的侧重面不同。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提供集中、概括性的资料,它所提供的数据比较全面、完整和系统。因此,一般把财务会计看做管理会计的基础,管理会计经常应用财务会计的记帐、算帐和报帐的资料,并对其中某些方面进行必要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这些资料能更有效地用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财务会计也根据企业外部的

27、需要,把原属内部管理用的报表,公开对外陈报。例如从70年代开始,原用于内部管理的“现金流量变动表”,已成为国际通行的对外报表。,思考题:1、什么成本管理会计。2、简述成本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3、成本管理会计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先介绍成本的概念、成本与费用与支出的关系、成本的分类,之后介绍成本性态分析。,成本(cost):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的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成本的概念,支出:是指企业的资源因耗用或用于偿付等原因而流出企业。费用:是指会计期间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由资产流出、资产折耗或负债的承担而引起的业主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与所有者分配有关的类似事项。这里就是指期间费用。支出与费用的区别:支出是企业资源的全部流出,不论偿付性支出还是非偿付性支出。费用是非偿付性支出。(期间)费用是按应计制确认的全部或部分非偿付性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区别:(期间)费用按期间归集与分配,成本按对象归集与分配。支出、费用、成本的关系:支出费用成本,成本、支出、费用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