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59777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Slide 1,第八章 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第一节 土地生态系统,1.土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土地生态系统,是由土地中的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动物等要素组成的,与人类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其组成大致可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大部分。,1.土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生物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部分(环境因素)。生物部分包括植物群落(生产者)、动物群落(消费者)、微生物群落(分解者或称还原者)。非生物部分(环境)包括所有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因子,如气候因子和土壤条件等。非生

2、物因子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起决定性作用。,1.土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从土地生态系统的大小、占地规模:小区域、中等区域、大区域、全球土地生态系统。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出发:自然土地生态系统、人工土地生态系统、半自然半人工土地生态系统。根据土地生态系统用途:农用地生态系统、建设用地生态系统、未利用地生态系统。,1.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1999年提出的土地10大功能。(1)净化功能;(2)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能的功能;(3)承载功能。,1.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的特征:(1)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水平结构、垂直结构、营养结构(2

3、)开放的动态系统;自然演替、人为控制演替(3)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人类活动的基地;(4)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的功能。,2.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生态平衡: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种类、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物流和能流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1)生物侵入:土地利用引起生态系统内区系的重组,即在地理隔离的系统内侵入新的物种,也就是生物侵入。(2)生物多样性损失:最新估算,目前地球上物种正以比人类活动前高100-1000倍的速度消失。(3)土地利用加剧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以农业扩张及其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土地利用,是陆地

4、生态系统生物侵入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1)土地利用对碳循环的影响;(2)土地利用对水循环的影响;(3)土地利用对氮循环的影响;(3)土地利用对其他循环的影响(磷、氧化硫);,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失衡、复衡,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在土地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保存着相互依存的相对稳定状态;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种类、各个种群的数量比例以及物流和能流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土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土地生态系统,特别是已被开发利用的土地生态系统,是开放性的系统,由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使一部分物

5、质和能量离开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如某地生产的农产品或林、牧产品被运到另一个地方去销售),这就失去了生态上的平衡。,土地生态系统的复衡,按生态平衡的观点,在原产地应及时对土地加以投入(补充),土地生态系统才能重新达到新的平衡。难度很大。,3、土地生态设计:,是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3、土地生态设计:,设计方法(举例)(1)沙化土地的生态设计,网格状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平行结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设计方法(举例)(2)城市开发区的生态设计,立交桥,河道,公路,交通岛绿地,停车场,体育场,博物馆,工厂,竹博园,苗圃,果园,花

6、圃基地,优美的园林又是最佳的户外休闲活动场所,Slide 22,4.土地生态重建,一般是指对那些受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使其利用率低、质量差、产出不高的土地生态系统采取工程、生物和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改良、治理、建设,也就是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困素的改造的过程。,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 受污染土地的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工矿废弃地和因灾废弃地的治理与复垦;基本农田建设;山水田林路村企的综合治理等,包括,Slide 23,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退化与防治,1.土地退化的涵义,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

7、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土地生态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土地资源的退化原因,2.土地退化的类型,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污染,土地资源的贫瘠化,土地资源退化类型的划分系统,3.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措施:,(1)综合分析,找出退化原因,掌握解决措施;(2)对土地利用限制因素的改造治理;(如坡改梯)(3)对已遭受破坏而不能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和改造。(如污染、盐渍化等),第三节 土地资源保护,1.基本农田保护,1.1 基本农田的定义:,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8、所谓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基本农田的含义,基本农田的含义,对于农产品调出地区:指保证规划区内当地人口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和完成国家订购计划所需的农田;对于农产品自给自足地区:保证规划期内当地人口对农产品基本需求所必需的农田;对于农产品调入地区:考虑规划期农产品可能调入量的基础上,本地区解决当地人口对农产品需求所必需的农田。,1.基本农田保护,1.2 基本农田

9、保护的意义:(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2)减轻人地矛盾;(3)减少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非农建设占用)占用。,Slide 32,2.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耕地现状分析,规划变量分析,耕地需求和供给综合平衡,确定基本农田数量控制指标,分行政单位落实到实地地块,规划的管理与监督工作,3.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质量管理:,耕地质量(1)耕地总体质量=耕地地力水平+耕地环境质量(2)耕地质量总体下降的原因,耕地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而产生耕地退化 耕地污染环境严重 新增耕地质量劣于被占用的耕地质量,耕地地力与耕地地力分等定级(1)耕地地力,用于农作物栽培使用时,在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耕地,物质 生产能

10、力,3.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质量管理:,耕地地力与耕地地力分等定级(2)耕地地力分等定级,3.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质量管理:,评价方法:全国土壤肥料总站试行的地力分等定级方法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定级规程中定级方法。耕地地力监测与退化防治 耕地地力监测,定时 定点 的测定,对影响耕地物质生产能力的因素农作物的物质生产,Slide 38,农 用 地 分 等 定 级 内 容,耕地环境:,耕地地力监测与退化防治,建立耕地地力监测体系耕地地力退化防治,监测对象:,保护措施:,设置保护机构,耕地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事故查处制度,报告和检查制度,第四节 土地开发与整理,1.土地开发(1)土地开发的概念

11、狭义的土地开发认为是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垦,是把土地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的过程。广义的土地开发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也包括对业已利用的土地进行追加投资和劳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宜农荒地的开发 闲散地开发 农业低利用率土地开发 沿海滩涂开发 城市新区的开发 城市土地的再开发,1.土地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农用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建设用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土地开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不同的土地资源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

12、响是不同的,可能获取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进行科学规划、因地制宜、优化结构、适度开发、充分利用、合理建设,在充分发挥土地生产力的同时,避免生态破坏,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开发,()土地资源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原则 以提高效益为中心,速度与效益相结合 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 处理好建设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1.土地开发,()土地资源开发的规划 勘测与调查 确定开发目标 社会需求与经济建设的需要 待开发土地的适宜性和生产力 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 可行性研究 土地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布局 开

13、发次序和开发速度 开发资金计划 选定开发方式,2 土地复垦,(1)土地复垦的概念,(2)土地复垦对象与标准 对象:占用农业用地和破坏土地的复垦。标准:,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土地生产 力水平面,通过复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宜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恢复植被,保持其环境功能,(3)土地复垦技术体系 主要是针对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资源采取的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分三个阶段:(1)复垦规划(2)复垦工程实施(3)复垦后的改善与管理,3.土地整理,(1)土地整理概念和意义 1 概念:土地整理简单地说就是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和治理。,3.土地整理,意义(1)土地整理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2)土地整理是提

14、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3)土地整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土地整理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2)土地整理的任务,在农村,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解决城市发展用地,改善城镇生活居住条件,减少城镇外延占地,在城镇,Slide 55,(3)土地整理的内容,农地整理,(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调整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3)农地改造(4)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5)农村建设用地整理(6)规划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Slide 56,(3)土地整理的内容,城镇用 地整理,

15、(1)内部挖潜,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建成区内的闲散地(2)对已被利用的土地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城市功能(3)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等方面重新进行优化配置,(4)土地整理规划及其工作程序 选择土地整理区域,进行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审查批准,组织土地整理实施,宣布土地整理结束,4.土地储备 概念:土地储备是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1)土地储备制度提出的背景 原有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导致一下诸多问题:城市土地供应总量失控 加大了规划实施的难度 土地招标拍卖制度难以推行 国有土地资产闲置浪费 加剧了人地矛盾,(2)土地收购储备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政府调控土地供应的能力 有利于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有利于土地资产的优化配置,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 有利于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市场 有利于增加政府土地收益,(3)现阶段我国土地储备运作过程主要内容 统一收购 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超前规划 合理分配收益 净地出让 资金集中管理,(4)土地储备高效运行的四种机制 融资机制:土地储备资金的来源有 政府贷款 银行贷款 土地有偿使用收益 土地储备收益 发行土地债券 部门协调机制 委托代理或授权经营机制 风险规避机制,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