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265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9.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ppt(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大瑶镇三元完小:刘良桂,自从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科学家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人们已发现和命名的微生物有10万种之多。,我们见到过它们吗?在什么情况下见到过?,让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去哪里采集微生物呢?,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找到了微生物。,一滴水中有什么呢?,肉眼看不见什么!,据说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微生物繁殖的结果。,我们可以像列文虎克那样,去有大量微生物生活的场所 采集水样。,采集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看一段视频,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

2、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真菌、病毒、藻类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水中的微生物,浮游生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藻类,细菌,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单细胞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最原始,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鼓藻,团藻,硅藻,浮游生物是水生动物食物链的开始,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干草培养微生物,取一些池塘或鱼缸中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干草培养微生物,几天后,可以发现水面上出现了霉点,这些霉点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结集而成。如果池水中本来就含有草履虫,那么大约10-14天后干草培养液中就会出现大量同类生物。,许多单细胞生物都

3、密布在水面之下或者干草之间。瓶中许多单细胞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正是以这些细菌为养料大量繁殖。,细菌集结,微生物,用干草+鱼缸中的水培养,培养微生物,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制作标本,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采集和培养微生物,制作标本,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采集和培养微生物,注 意,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变形虫,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酵母菌,眼虫,衣藻,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识别显微镜下的微生物,水中到底有哪些

4、微生物?我们在水中发现了哪些微生物?,先查查资料吧。阅读单元资料库的资料。,单细胞动物-草履虫,这是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生活在不流动的、含有很多有机物的淡水里。是一种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长约0.25厘米,用肉眼可以看见是一个小白点。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身体前端较钝;后端较尖,中后部较宽,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前端,后端,中后部,草鞋,草履虫,身体只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但是这一个细胞能够完成消化、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借着纤毛的摆动,在水里自由运动;草履虫口沟里的纤毛不停地摆动,使水里的食物进入细胞,形成食物泡。,纤毛,(2)草履虫的结构,表膜(细胞膜),食物泡

5、,胞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进行运动),(排出水和废物),(与生殖,遗传有关),(呼吸和排泄),(摄取食物),(排出食物残渣),(消化和吸收),细胞质,你认为草履虫是动物的依据是什么?,纤毛,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有细胞核,细胞质和表膜(细胞膜),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由一个细胞构成,且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细胞符合动物细胞的特征,没有细胞壁、没有液泡。且能运动。所以是动物,草履虫,草履虫用纤毛感觉周围环境,像划桨一样划动纤毛自由 运动。草履虫的食物是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它通过细胞口将食物吸入体内,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草履虫的运动,草履虫,在环

6、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它的细胞表面会形成一个坚 固如壳的膜,不食不动。一般 情况下,草履虫的繁殖方式是先将身体拉长,接着从中部分裂成两部分,最后每部分形成一个幼小的草履虫。,表膜食物泡收集管纤毛胞肛,收集水和含氮废物进行呼吸,排出含氮的废物进行运动排出食物的残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考考你,4.将草履虫各结构与其功能相连,变形虫,变形虫也是一种原生动物。生活在淡水或土壤中。体长约1毫米。身体也只有一个细胞。顾名思义,变形虫是能变形的。,观察水中微生物,变形虫,变形虫是能变形的,它细胞表面的任何地方都能突起,这些突起叫做伪足。伸出伪足的方向就是它运动的方向。,伪足,观察水中微生物,变形虫,变形虫的食物

7、:单细胞藻类、细菌、小原生动物、真菌、有机物碎片等,观察水中微生物,变形虫的裂变,它的繁殖方式是由一变二,二变四环境恶劣时,也能形成胞壳,进行休眠。,变形虫的特征1、变形虫是能变形的,突起变成伪足;2、在身体表面进行取食、排泄及呼吸;3、当环境变化时,能形成胞壳,进行休眠;4、通常是通过分裂生殖的。,喇叭虫,喇叭虫体形如喇叭,呈各种色彩,全身披有均匀的纤毛。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池塘、水沟、稻田等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洋中。,喇叭虫,喇叭虫常用后端的固着器附于其他物体上,遇到刺激全身收缩,也可利用纤毛摆动,在水中遨游。常以水中小生物及有机物为食。再生能力极强,在恶劣的条件下也能生存。,眼虫,眼虫生活在

8、水沟、池沼或缓流中。身体呈长梭形或圆柱形,前端有一个凹口,由此伸出一根鞭毛,鞭毛摆动时在水中能够推动身体运动。眼冲同时具有动物和植物的特征,他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分。也可以摄取其他的微生物。它有鞭毛,可以像动物一样运动。,眼虫,鼓 藻,鼓藻生于各种水质水体中,少数生于潮湿土里。鼓藻每个细胞有两个“半细胞”构成。中央常有一“隘缝”将两个“半细胞”连在一起,细胞常左右对称;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色素体内含1个到几个蛋白核。,鼓藻细胞,鼓藻,圆微星鼓藻,鼓藻的特征1、广泛分布世界,通常见于酸沼和湖泊中;2、细胞对称地分为两半,成为在中央联结的两个“半细胞”;3、美丽的单细胞微小绿色藻

9、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团藻,硅藻,1、硅藻是一类最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大洋中,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硅藻的踪迹,尤其是在温带和热带海区。2、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也能进行光合作用。,硅藻的特征,鞭毛,细胞核,细胞壁,眼点,衣藻,叶绿体,依靠眼点的感光,鞭毛的游动,可以游到有光照及其他适宜的环境进行光合作用。,单细胞植物-衣藻,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衣藻有鞭毛、眼点等,形态与洋葱表皮细胞明显不同,其它的藻类生物,喇叭虫,眼虫,团藻,介于动植物之间的生物,在动物界中属于原生动物门,在植物界中,藻类植物的细胞

10、体内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新月桥弯藻,水棉属绿藻,红 藻,船形硅藻,硅 藻,长柄曲壳藻,扇形藻,放射虫,吸管虫,水 蚤,思考:你认为所有的单细胞生物有什 么共同特征?,都是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在显微镜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细胞,还可以看到许多微生物。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菌、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细菌,病菌,真菌,各种形态的细菌,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菌落。,细菌,细菌的结构:,细菌,.细菌没有叶绿体,也没有摄食结构,要依赖现存的有机物生存。,.细菌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11、,球菌,螺旋菌,杆菌,细菌的分类:,细菌,霉菌,发霉的面包,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乳酸菌,利用细菌可以制成醋,酸奶和泡菜等,细菌,霉菌,微生物具有生物特征吗?,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课堂小结,课堂检测,一、填空,干草,1、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鱼缸里的水变绿的原因是()的结果。2、我知道的微生物有()、()、()等。3、()是生命体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的()、()、排泄、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绿藻大量繁殖,草履虫,鼓藻,变形虫,细胞,呼吸,消化,课堂检测,二、判断,1、我们喝的桶装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 有微生物。()2、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3、我们可以利用干草来培养微生物。()4、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 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5、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许多微小生物。(),连 线,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