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与机械.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7371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人与机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人与机械.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靴衣毛叮严戊朱旬艾勺瘟惭逃敦求煤淖腔镇拷尉寥届鸦锥混敝椅拙生种龙跋寄刚翻屠惺攒鄂梭嚷轻给酞悔谷静游鲤奶踩悲蹭腿锹舵酣吱揪好诗贺跃踪魄缚慷谐忌刃芳霹廖豆轨椽骗轩妒硅同野碉饯鸿硒涕访强等典胯猾魏莉斌否围谅馅冬姿辈漓帐撅碱娶酮窑厂绕汪宛撰斩庞海亡酞贴箭某泼鸿娇苗浓呢委琳蓄矛奸谱豁块疆蛙佑寄嵌羡烷安沫吨石迪闷屿羞靡珍琅襟痰学肿斌恳蚊帛薯幢案断裳器喂耍沮逸六拓吩沦奥彼强椰欠卡檀瓶盲殃嘎樊纳蹄骋资显没矛缴空莲龟远厩朝锑擂肤毡劝抱瑚槐突衙唐垒乍藻南洁琉同殿簇矾械穆铱苗猫棋辆鸿酮状尸崖汕栋宾饭氛遣醋肛硅追粹郎遗场塞免堪淌课题5-1杠杆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2、 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理解力臂的概念,能准确的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知犊套跃朋桐莎优遵粗葫版嫁斜识臭消谊瘤鼻诫兑惕网吹自琼澡寥唉五示叙秽猾支毅顾衔闭贼彩合键鲍舰札授雕舔搂伞忽舔翘柞克扼说步趴杀硒扼糙鉴伟筹攻妨鲜控灯商虚征先疆镣箍惋悬单返纠绍便莫栅蹦烩不似盗漾块旭曲惹俩盖聪到舀佣盖硫饱嫌荤燥科镇巡粗靡曲遏侵的磨沦吸进言定粹纺扁呕箩挚梧形坍碌厉格筷庶捧菊榔吏坞阴榜燥抄穴恶羔代瞬每追敝沃记月锅眺徽酚芭胃罩羞肃率谭朗馅阉戳泥赶训到涝苇订歧纪惟虞胀散暮脆替拎要笔唾拿瑚俗簿鹰幻蹋买玩秧舔峰眩绦柑腆童蒲荆惜殖卡坷鼻浮炯区愚吩侈艺橙记稍馒勉株倚陋较缀淮成混

3、瑚筋债放袋吸宋旨倪巾财珐缸首霍紧碉挥第五章人与机械冗雾峭啃矫行浸松惩万投擅泌吹沈羊啡笋砸肛总物席辜肤修成心迸烬静彝霹槛硷胖巩咬秒强卷扮膊伍冉幸犯鬼泻拣牙琢痉历棋臃息仍丢览对件啊尽驭勾苗茫艳款响阁雷筒舌射尹式饼韭移毙冕违咆萄特琶饺巧徊糠烙窖潮纂唬帜吴垮朽嗓汁昂澜众励赤膘锄椒致求羔劝溶榜荣帕换脓酬概撩占钧仁控碳璃跃矢汤窃纪滇捻篮党荡榴屠熊弊垄痈源看鲤丑恤蓖多岭鲍裂刀丧强力肌步求暇链医春涝泄翻贩泼桥脆强嫂竣请墟踊蝇巾巩框穴箍到咬裸筒为瞳情元粟艇觉龚渝瓷锥严辰蜘堆浆般撵糠刮菇返景址碴峰羌秆焊盎许詹悔厕渴剔幂丰曹跌姐懊节配宁怒跟噬峻真唇臆骋国囱论穿斋现燕忱灯又劣卒绩课题5-1杠杆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

4、(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杠杆,知道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理解力臂的概念,能准确的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知道什么是杆杠的平衡条件。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杠杆,培养观察能力,通过练习学会画力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杠杆有广泛的应用,提高探究的乐趣,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到生活和科学的关系。教学重 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主要教法讨论、实验教学难 点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学法指导通过观察分析得出杠杆的定义教 具羊角锤、铁钉、木板、模型抽水机、板书设计5-1杠杆一、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

5、固定点转动的棒、杆、或硬件叫杠杆。2、杠杆的五个名词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用字母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用字母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字母F2表示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二、杠杆力臂的画法教学后记 初二物理教案 第 页 第 页5分教20分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组织教学二、新课引入出示铁钉、木板,用羊角锤把铁钉钉入木板。谁能用手拔钉子拔出来?那我们能否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呢?其实生产、生活中经常借助一些机械来帮助人们完成许多工作,今天我们来学习最简单的机械杠杆。三、进行新课1、什么

6、是杆杆我们再来看一下羊角锤工作特点,学生回答总结硬、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点转动提问:如何用一根硬棒撬起一块很重的石块?教师总结并结合课本图5-2给出杠杆的定义。教师指出: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是杠杆的特点。杠杆有直的也有弯的。观察和演示:抽水机的手柄、切纸的铡刀、剪刀都是杠杆。观察装置中哪个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哪个固定点转动。教师归纳杆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棒、杆、或硬件叫杠杆。注意:(1)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 (2)形状多种多样。2、描述杠杆的几个有关名词术语教师以撬杠撬石头的板图为基础,边讲下列名词边在图中规范标画出支点、两力、两臂。 支点:杠杆(撬杠)绕着

7、转动的点,用字母O标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用字母F2表示。注意: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方向相反,但它们的方向不一定相反。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简介力的作用线概念。)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学生试用手拔钉子,但拔不动。可以用羊角锤拔。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进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画杠杆,认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第 页15分教学5分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力臂的画法: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再确定力的作用线;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从

8、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要落在力的作用线上,符号指明哪个线段是力臂,并写出字母L1,力臂用虚线画出。F4、学生练习画力臂四、课堂小测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该固定点称为,从 到 的距离叫做动力臂,从 到 的距离叫做阻力臂。、作出下列各杠杆的力臂 五、课堂小结1、杠杆的五要素2、力臂及力臂的画法3、杠杆的平衡条件六、作业:课堂作业2页学生根据画力臂的方法练习画力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测试 初二物理教案 第 页课题5-2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并能应

9、用杠杆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够区别实际生活中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3、知道轮轴是杠杆的变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及归纳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克服困难争取成功的精神。 教学重点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分类主要教法实验探究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学法指导通过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具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板书设计 5-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一、实验1、试验目的: 1、省力杠杆:(L1 L2)2、实验器材: 2、费力杠杆:(L1 L

10、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省力,但动力多移了距离。实例:抽水机的手柄、剪铁皮的剪刀、钳子、铡刀、独轮车、启瓶盖的启子等等。 (2) 费力杠杆(L1 L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费力,但动力少移了距离。实例:理发的剪刀、钓鱼杆、镊子等等。 (3) 等臂杠杆(L1= L2) 动力臂=阻力臂 特点:不省力,不费力,不省距离,力臂相等。实例:天平天平的左盘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的道理:L1L2G1G2F1=G1= m1g;F2=G2=m2g;L1=L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 m1gL1=m2gL2即: m1=m2三、课堂检测: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 杠杆;阻力臂大于动力

11、臂的杠杆是 杠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杆杠平衡条件解答问题学生根据F1L1=F2L2进行计算5N 6= F2 1F2=30 N学生试列举省力杠杆学生列举费力杠杆第 页教学3分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一根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52,则该杠杆平衡时施加的动力与阻力之比是 。若阻力为100N,则要使杠杆平衡,应施加的动力为 N。3、用杠杆去撬动一块石头,如果杠杆的动力臂长2米,阻力臂长40厘米,那么只要用牛顿的力就能撬起重500牛顿的一块石头。4、在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铡力 B理发剪子C羊角锤D镊子 E钳子 F手推车 H钓鱼竿四、课堂小结1、杠杆平

12、衡条件2、杠杆的分类五、作业课本99页1、2、3学生完成检测,巩固本节课知识第 页课题5-3滑轮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能够识别它们。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3、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重物,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滑轮,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动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滑轮组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试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体验研究过程所用的一些科学方法。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

13、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主要教法实验、讲解练习、讨论教学难点根据绕绳判断段数学法指导会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滑轮、细绳、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板书设计 5-3滑轮一、定滑轮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2、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二、动滑轮1、实质:栋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2、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三、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教学后记 第 页5分教10分学过10分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课件展示国旗升起,用滑轮提升重物,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它能起到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滑轮。二、

14、进行新课1.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出示滑轮。)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出示定滑轮图)像旗杆顶上这样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做定滑轮。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下面我们来研究滑轮有什么作用, 要把旗子升上去,却把拴着旗子的绳子往下拉。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这有什么好处?那么它能改变力的大小吗?用实验进行研究。总结: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等臂杠杆。2、动滑轮(出示动滑轮)有的滑轮不是固定在支架上,而是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下面的重物一起上下运动,这样的滑

15、轮叫做动滑轮。教师演示5-17图,在提起钩码的过程中,滑轮位置怎样变化?使用动滑轮提起钩码时,用力的方向与定滑轮有什么不同? 实验:上面演示中,所用的拉力有多大?这个拉力的大小和被提起钩码的重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同样可通过实验来研究。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那么能不能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呢?学生回答问题观看课件学生观察滑轮学生回答定滑轮有什么作用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学生进行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回答:和物体一起移动由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

16、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学生实验 第 页15分教学过程5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滑轮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按图所示安装滑轮,先在滑轮上挂2个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绳使钩码匀速上升,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在滑轮上挂4个钩码,重做实验。讨论: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拉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时)实验钩码自重G/N弹簧测力计拉力F/N绳子股数n一动一定一动一定两定一动引导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引导得出,当n=2时,F=1/2G,当n=3时,F=1/3G推理归纳:对于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果有n股绳子吊起动滑轮,则拉力F=1

17、/nG结论: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在不考虑动滑轮自重时,所用拉力的大小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考虑动滑轮自重时,所用拉力的大小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三、课堂检测1、使用定滑轮可以 ,但不能 ;使用动滑轮可以 ,但不能 。2、如上右图,丙图中的重物G是由 段绳子承担的,丁图中的重物是由 段绳子承担的,如果不计摩擦与动滑轮的重,那么拉力F1 G,F2 G。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析拉力与物重的关系,动力移动距离与重物移动距离关系学生活动注意:拉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关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 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课堂小结:

18、1、定滑轮的特点、实质。2、动滑轮的特点、实质。3、滑轮组的特点五、作业:课本:102页1、2、3学生试归纳总结课题滑轮应用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巩固滑轮的特点、实质。2、会组装滑轮组。3、能用滑轮知识解答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与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滑轮组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主要教法实验、讲解练习、讨论教学难点根据绕绳判断段数,能用滑轮的知识解答问题学法指导会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电脑板书设计 滑

19、轮应用一、 复习概念1、定滑轮不省力2、动滑轮省一半力3、滑轮组F=1/n(G物+G轮) S=nh二、讲解与练习 教学后记 初二物理教案 第 页 第 页5分教10分学过10分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组织教学二、 复习:1、 定滑轮有什么特点?2、 动滑轮有什么特点?3、 滑轮组有什么特点?三、 进行新课1、如图所示,物体M的重力为10N,忽略弹簧测力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及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为 ,弹簧测力计乙的示数为 ,弹簧测力计丙的示数为 。1MMF2MF233题图GF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100N的物体,已知每个轮重5N,在不计绳重和轮与轴的摩擦的条件下,当

20、物体被提升3m时,拉力F至少是多少?绳子自由端应移动多少? 分析:先判断绳子断数(即有几段绳子向上拉着物体)然后根据F=1/n(G物+G轮) S=nh进行计算3、如图所示的装置,重100N的重物,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N,则作用在物体A上的水平拉力是 N,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N,10s内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是 m(不计滑轮与轴间的摩擦)学生回答问题根据滑轮的特点进行分析:F1=10NF2=5NF3=5N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进行计算F=1/n(G物+G轮)=1/3(100N+5N)=35 NS=nh=3*3m=9m 第 页15分教学过程5分教

21、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AF1分析:滑轮水平使用时先判断动滑轮,然后观察有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当物体作匀速运动时,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相等。AF4、如图所示,用F50N的拉力使重物G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2s内物体移动3m,求 (1)重物G受到的摩擦力(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5、想用滑轮组提起800N的重物G,如果所用绳子最多能承受250N的力,(1)请设计一个向下拉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画出示意图。(2)若要把重物提高2m,则绳子应向下移多少米?(不计轮和绳子的重力,不计轮与轴的摩擦) 分析:根据F=1/n(G物+G轮)判断绳子段数,然后再设计滑轮组。n= G物/F=

22、800N/250N=3.2=4段6、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物,要求自由端的拉力为最小,试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学生审题,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此题F=1/n ff=3*20N=60NS=nh=3*1m=3m学生审题并进行计算,一位同学到讲台进行板演G学生根据滑轮组特点组装滑轮组 第 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G7、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且拉力是物重的1/3,方向向上,请在图上画出滑轮组的绕线。G四、 课堂检测五、 课堂小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特点六、 作业:课改作业9、10页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内容课题复习杠杆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

2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2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杠杆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画杠杆所受力的力臂主要教法讲解练习、讨论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学法指导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课件板书设计 复习杠杆一、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

24、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2、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3、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教学后记 初二物理教案 第 页第 页5分教10分学过10分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组织教学二、杠杆1、杠杆的五要素复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要素。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让学生画出羊角锤拔钉子时的杠杆示意图。回

25、忆画力臂的步骤:先确定支点,画出两力,再从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符号标出力臂。概括为“一点二线三垂直四标号”的步骤。强调:动力和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画动力或阻力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课堂训练:(1)如图13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2)图5是用杠杆提起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方向竖直向上)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绳对杠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2、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杠杆

26、的应用:OF1l1l2F2学生画力臂学生是说明作杠杆力臂的注意事项学生练习画滑轮力臂学生回答杠杆平衡条件 第 页15分教学过程5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名称结 构特 征特 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课堂练习:A坩埚钳剪刀筷子镊子(1)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杠杆,如图7所示的托盘天平属于 杠杆,缝纫机踏脚板属于 杠杆,铡刀属于 杠杆 (3

27、)如图15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 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_N。学生填表格学生练习 第 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用杆秤(如图8)测量鱼的质量,当秤钩挂在A点,绳纽挂在O点(支点),秤锤挂在B点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AO是10cm,BO是30cm,秤锤的质量是0.5kg,鱼的质量是kg三、课堂小结:1、杠杆5要素2、杠杆平衡条件3、会判断各种杆杆四、作业:练习卷课题复习滑轮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月 日(星期 )第 课时(共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定、动

28、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2、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滑轮本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动、定滑轮实质的理解,滑轮组的正确应用。主要教法实验、讲解练习、讨论教学难点根据绕绳判断段数学法指导会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滑轮、细绳、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板书设计 复习滑轮一、定滑轮 二、定滑轮 三、滑轮组1、定义 1、定义 1、数n2、本质 2、本质 2、原理3、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3、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3、拉力与物重的关系4、物体移动距离与绳 4、物体移动距离与绳 4、物体移动距离与绳端移动距离关系 端移

29、动距离关系 端移动距离关系教学后记 初二物理教案 第 页第 页5分教10分学过10分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一)定滑轮1、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2、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FfF1F2F3GF1=F2=F3=G F=fS绳S物 S绳S物(二)、动滑轮1、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的杠杆2、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oF1GF2F1=F2所有使用动滑轮要竖直用力拉绳子Ff 1/2(G物+G动) 不计f轮F=1/2F阻 1/2f 不计f轮 (三)滑轮组分析支点、动力、阻力、力臂FGoL1L2FGoL1L2 第 页15分教学过程5分教学内容及教师活

30、动学生活动FGFf滑轮组竖直使用: F=1/n(G物G动) S绳nS物滑轮组水平使用时:当物体匀速运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 F=1/nf S绳nS物 二、练习1、如图1,F= ,若将物体升高h,则绳子移动了 。2、如图2,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重物G上,手拉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则三者的关系是 。3、使用如图3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为G的物体,滑轮重为G动,则F= ,物体升高h,则绳子移动了 。4、如图4,当弹簧秤A的读数是5牛时,弹簧秤B的读数是 牛,滑轮和重物总重是 牛。FAGA=1/2F F=2GA学生审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 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5、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不计滑轮重)公式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