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76615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123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招标技术方案).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采购单位:昆山市张浦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日期:2015年3月目 录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11.2 建设背景11.3 建设目标21.4 建设内容22. 现状与需求42.1 现状42.1.1 张浦概况42.1.2 机构概况52.1.3 信息化现状72.2 需求162.2.1 基层数据获取需求162.2.2 数据应用需求173. 总体设计要求173.1 指导思想173.2 设计依据173.3 设计原则173.4 总体架构183.5 指标要求193.5.1 功能指标193.5.2 技术指标203.5.3 性能指标204. 标准规范建设204.1 已

2、有标准规范204.2 建设标准规范224.2.1 总体标准224.2.2 数据规范224.2.3 接口规范224.2.4 运行管理规范225. 公共基础数据中心建设225.1 建设依据235.2 数据库设计要求235.2.1 人口库设计235.2.2 法人库设计265.2.3 建筑物数据库设计285.2.4 时空信息数据库设计285.2.5 宏观经济数据库设计295.2.6 业务专题数据设计295.3 数据采集要求305.3.1 系统需求及目标305.3.2 采集准备315.3.3 数据采集方式315.3.4 数据入库要求326. 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建设326.1 数据交换系统326.2 目录

3、管理与服务系统366.3 共享与服务系统366.4 专题定制系统386.5 平台门户386.6 运维管理系统417. 智慧应用建设437.1 “智慧人口”综合服务系统437.2 “智慧张浦”综合治税系统467.3 规划一张图477.3.1 规划编制成果管理系统487.3.2 CAD数据监理入库系统517.3.3 “一张图”展示应用系统537.4 三维管线应用567.4.1 标准建设577.4.2 管线数据管理系统577.4.3 地下综合管线三维系统627.4.4 运维管理系统687.5 综合镇情系统687.5.1 城市综合镇情系统前台697.5.2 城市综合镇情后台配置系统708. 基础支撑环

4、境建设748.1 建设依据748.2 需求分析758.3 网络方案778.4 机房基础软硬件支撑788.4.1 硬件配置798.4.2 软件配置838.5 机房综合布线868.5.1 系统概述868.5.2 布线必要性868.5.3 系统设计868.5.4 区域布线878.5.5 综合布线走线路由878.6 机房环境监测系统878.6.1 工程背景878.6.2 系统设计原则878.6.3 环境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888.6.4 集中监控系统各子系统介绍918.7 容灾体系建设968.7.1 灾备系统方案设计978.7.2 灾备系统集成实施988.7.3 灾难恢复计划开发988.7.4 灾难恢

5、复演练998.7.5 培训及知识转移998.7.6 灾备系统运维1008.8 供电系统1008.8.1 系统概述1008.8.2 供配电系统设计1018.8.3 机房照明1028.8.4 不间断电源系统1049. 运营管理1049.1 组建运营团队1049.2 制定制度与规范1059.3 实施绩效考核1059.4 开展推广培训10510. 项目管理与进度计划10610.1 项目质量管理10610.2 项目总体进度计划10610.3 项目风险管理10810.3.1 制定风险管理规则,规范风险管理10810.3.2 开发应对措施10910.3.3 制定项目监督制度,明确风险管理岗位与职责11011

6、. 验收要求11011.1 工程验收概述11011.2 验收方案11011.2.1 成立验收组织11011.2.2 验收标准11111.2.3 对乙方要求11111.2.4 系统验收过程11211.2.5 提交成果11212. 售后服务11412.1 售后服务计划11412.1.1 保修期内售后服务11412.1.2 保修期外的售后服务11412.2 售后问题评估11412.2.1 问题的确认和软件错误的修正11412.2.2 小的改进和系统变更11512.2.3 小的改进请求所带来的影响分析11512.3 售后服务范围11512.3.1 电话支持服务11512.3.2 邮件支持服务11612

7、.3.3 在线远程支持服务11612.3.4 定期客户巡访服务11612.3.5 现场紧急服务11712.3.6 长期的技术支持和服务11712.3.7 软件系统的升级11712.3.8 长期咨询服务11712.3.9 对重要活动的支持117V“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方案1.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1.2 建设背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管理等诸多难题,如何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管理的升级和民生服务的完善,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迎接上述挑战,“智慧城市”这一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基于云计算

8、、物联网、高性能计算等技术,充分利用和调动一切可用信息资源,通过构架新型的服务模式和系统结构,对海量感知数据进行并行处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为人们提供各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智能化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它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的必然结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完善城市运行体系,增强城市竞争力,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全面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样大的背景下,张浦镇人民政府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江苏

9、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签署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智慧张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张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充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现有信息资源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与原有信息资源系统数据采集的实时同步更新和共享,建设“智慧张浦”动态准确的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包含人口、法人、宏观经济、时空信息等四大子数据库以及资源目录;在基本完善的数据基础之上建立城市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同步更新、数据共享与交换、角色与服务权限、运行与维护和统一门户等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可视化展现,为“智慧张浦”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智慧张浦”城市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为全面达到“智慧张浦”

10、建设目标而设计,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城市信息化资源大共享、深共享与泛共享,及整个智慧城市上层应用的坚实基础。1.3 建设目标建设准确完善的“四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时空信息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整合本地政府、各类专业企业和机构的信息资源,实时动态感知相关信息,建设全面、完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信息数据库。制定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的统一规范标准和使用、更新制度等,规范资源使用和维护,保持信息资源的动态更新和准确性,支撑城市智慧运行与智慧服务工程建设。建设公共信息平台,打造城市信息资

11、源集聚中心和应用门户,实现内部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推动资源在线共享、交换与消费,全面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提高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促进业务协同,提升灵性服务和智能决策能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权威的、统一的信息渠道,达到政府、企业、公众共赢的效果。1.4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为在1套标准规范体系下,建设1个以5个子数据库为内容的准确实时有效的城市基础数据中心、搭建1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泛在化公共信息服务,支撑未来不同领域应用和综合应用。1) 公共基础数据中心建设人口、法人、宏观经济、时空信息等四个基础数据库,通过对镇内各类公共基础数据资源的数据接口进行标准

12、化转换,确保在充分利用原有信息资源系统的前提下,达到数据采集的实时同步更新和共享,建立政务信息目录及与政务专题数据对应的GIS经纬度和时间信息进行数据编码与关联(形成是谁、在哪、所需服务的准确对应关系等),形成一套全覆盖、多类型、多维度、知识物化与标准化的城市公共信息数据集群。2) 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智慧张浦核心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完善、丰富、精准、动态、自动更新的城市公共信息数据中心的支撑下,面向数据关联性、实时性、感知性与成长性,提供高可配、需求弹性的数据接入、交换、清洗、更新、展现能力服务,实现数据集中、熔接、活化;提供GIS引擎二次开发接口服务,提供海量数据信息

13、灵活快速的图层缩放显示功能,支撑各类智能专题应用;建设统一化、全局化平台运维、资源监控;提供自服务门户,推动资源消费与城市运行协同化。3) 智慧应用建设建设“智慧人口”综合服务系统主要是解决人口空间、属性信息的全面展示,特别是流动性人口统计信息的全面展示,同时能够服务社会人口管理。以典型社区为试点,以实际居民小区为单位的具体统计单元,采用小区在线智能移动终端位置数据、小区进出口人员计数终端统计数据、社区网格负责人人工统计数据等多种统计数据混合建模原理,达到实时动态统计接近准确的小区居住人口数,逐步推进“智慧人口”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建设“智慧张浦”法人与综合治税系统,实现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

14、税源信息GIS图层的可视化管理;实现核查税源信息与税务机关业务数据的联动查询和信息比对,进而产生预警信息,从根本上解决少征、漏征、漏管的问题,为税管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辅助支持,为党委政府及时掌握全镇经济数据提供依据。建设“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对建管局规划科现有各类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审批成果数据的梳理、规整、入库与管理,构建全镇城乡规划管理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全面实现规划信息一体化框架建设,搭建包含规划编制、规划业务审批、行政管理为一体的“规划一张图”GIS图层可视化展示系统,推动规划管理的定量化、自动化、标准化、定位化、科学化,最终提高建管局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实现“科学规划”,“

15、阳光规划”,“智慧规划”,更好地服务于张浦镇城市未来建设。城市综合镇情系统采用综合决策数据统计GIS展现图层,主要用于向决策层展示其关心的各个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项指标数据的年报、月报,以及重点项目审批和各类指标完成情况等,让决策层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其所需的信息。建设张浦地下综合管线三维GIS信息系统,将张浦现有管线数据进行入库,提供统一的管线数据管理平台,为以后管线数据动态更新提供系统支撑,建立显示性强的综合管线数据库,从而为张浦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提供管线数据三维可视化操作与管理,实现管线数据的查看、分析、规划、审批功能,直观形象的管理管线数据,提高管线管理精度,

16、为领导决策、指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张浦可持续发展及减灾防灾提供决策支持。4) 支撑环境建设及系统集成在满足现有智慧应用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下,采购稳定可靠的基础软件,高性能的服务器与存储设备,搭建平台运行的基础环境。对接入平台的监测设备、数据接口进行集成调试,保证平台各节点能协同运行。对各类接口实现巡检监控,性能监测,进行负载均衡,保证平台运行的效率与稳定性,建设成果可在触摸液晶屏上进行展示。5) 标准规范及制度建设在严格参照与遵循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苏州、昆山以及张浦实际情况,形成合规、开放和先进的标准化体系,内容涵盖数据建库规范、交换标准

17、、接口规范与信息更新、运行、管理等规范。2. 现状与需求2.1 现状2.1.1 张浦概况张浦镇位于上海、苏州、昆山之间的黄金三角地带,南濒三湖,北枕吴淞江,与昆山市区接壤,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重要城镇。在不断的探索“扩权强镇”的道路上,张浦镇成为了制造业发达的经济重镇。在优化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张浦镇的区位优势越发明显。全镇镇域面积110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6.5万,在册登记的外来人口12万,辖2个办事处、7个社区居委会、19个行政村。张浦锁定三个未来:未来张浦,应该是产业特色明显、制造业发达的经济重镇;未来张浦,应该是各种功能完备、昆山南部的副中心;未来张浦,应该是环境优美、适宜人

18、居的现代化小城市;树立三大标杆:近学玉山、远学狮山(广东佛山南海区)、瞄准南山(深圳市);打好三张牌:东部先进制造业、南部生态旅游、中部核心城区;打造三个特色:特色的产业集群、特色的城市形象、特色的人文精神。在做强电子资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彩印制版等主导产业的同时,张浦推进产业链条裂变延伸、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和关联项目对接合作,逐步形成电工电气、汽车零部件、新材料新显示、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根据张浦南园北城的规划,建设十大农业基地,目前已经建成8个千亩基地。2.1.2 机构概况经过行政体制改革,张浦镇现有一办七局一中心共9个职能部门,另有4个条线管理部门。(1)条线部门此类部门

19、采用垂直管理的方式,业务上主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因此,张浦镇当地的条线部门大多数都有垂管的业务系统,业务数据都是通过垂管系统向上集中,张浦镇本地不存储业务数据。各平行部门之间的数据往来也基本上限于单条数据或者统计数据,大批量的数据获取需要协调上级部门来获取(需要保密的数据不能共享)。张浦镇的条线部门包括:工商局、地税局、国税局和派出所。(2)张浦镇政府的下设部门张浦是全国25个“扩权强镇”的试点镇,2010年以来,张浦就全力以赴推进“扩权强镇”工作,在政府权力在合并的同时,有些权力下放到了镇级部门分领。张浦镇镇政府落实了“一办七局一中心”的组建和挂牌。一办七局一中心包括:党政办公室、组织

20、人事和社会管理局、经济促进局、建设与管理局、社会事业发展和管理局、财政和资产管理局、综合执法局、农村工作局和便民服务中心。此外还包含综治办与新成立的农村工作局。62.1.3 信息化现状2.1.3.1 数据现状分析2.1.3.1.1 人口数据现状分析数据分类数据子类数据来源数据现状人口库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派出所常住人口:72000到73000,流动人口120000,人口系统有苏州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苏州市流动人口信息居住证综合管理系统(苏州广达公司),数据存放在苏州。流动人口数据综治办张浦社会管理综治指挥中心实战平台中有流动人口的数据,并且存储在张浦社会管理综治指挥中心的服务服务器中。人口库昆山市

21、信息办目前还处在建设阶段,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内容包含人口基本信息、计生信息、民政信息等;但是覆盖张浦镇的人口信息不全。科技人才数据经促局-科技科根据日常科技人才登记获取的,实时记录,变化频率较大。(台账数据在科技科)困难户人口数据社管局-民政科由个体申报到社区、然后到便民服务中心进行申报,申报后,由民政科通过,困难户的汇总信息由便民服务中心每个月报送给民政科。社保信息数据组织人事局-社会保障科在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办理,数据存储在昆山市应届毕业生数据组织人事局-社会保障科通过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学生统计数据社管局-教育科每年的10月中旬进行统计,用作确定招生的规模,教育设施是否需要扩建

22、。计生人口数据社管局-计生科各社区计生专员每月采集,采集后上报到省平台,采集的纸质资料存放在各个社区。2.1.3.1.2 法人数据现状分析数据分类数据子类数据来源数据现状法人库工商注册数据工商局7000家的个体户3500家的企业,在张浦镇只能进行查询,法人数据保存在省工商局的数据库中。7000家的个体户档案在张浦镇档案室,其余在昆山市的档案室地税登记数据地税局张浦镇政府需要地税局数据,需要要出具证明,然后到昆山市市局领导拷贝国税登记数据国税局只登记的内资企业,共有3707家,扫描的影像全部存到昆山市的服务器里面,系统的数据库在省局组织机构代码办理数据便民中心的质监局办事窗口统计报表的数据经促局

23、-统计科法人数据 只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报表的企业的法人信息,数据在国家的平台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经促局-统计科数据直接上传到国家的平台,数据保存在国家的平台,第三次经济普查的资料纸质有存档。企业的环保数据经促局-环保科通过便民服务中心的窗口进行业务办理,数据存储在昆山市法人数据昆山市信息办只有部分单位,只包含企业信息,无个体户信息,而且无法区分哪些属于张浦镇。2.1.3.1.3 宏观经济数据现状分析数据分类数据子类数据来源分析数据现状数据可利用宏观经济数据库财政统计数据财政局主要是税收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会通过报表系统,生成月年、年报上报到市局里。财政局的税收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从税收部门的金库获取

24、,在昆山市可以查看到这个数据。对于张浦镇领导上报的统计数据,定期做报表分析,会经常进行沟通。与税务局也会定期交换意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经促局-统计科数据存储在国家平台获取比较困难,但张浦镇本地保存有纸质档案数据统计简编数据经促局-统计科没有系统的统计年鉴,但是每年有简编,类似于统计年鉴(在统计科)统计简编数据存储在张浦镇本地,可进行标准化、空间化处理2.1.3.1.4 业务数据现状分析数据分类数据子类数据来源数据现状分析业务数据库税收数据地税局地税的税收数据主要是集中到江苏省,但是会在昆山市有个数据回流库(主要是回流的实时缴税信息,)有的数据字段能拷出来,有的考不出来回流库这套系统目前不是很完

25、善)国税局征管系统的税收数据在省局、“一户”式查询系统的数据在省局、苏州市税收征管保障平台的税收数据在苏州市经促局-统计科主要是税收的统计数据、统计数据会通过报表系统,生成月年、年报上报到市局里。财政局的税收的统计数据可以直接从税收部门的金库获取土地利用图国土局以图片的形式存储在张浦镇国土分局,从经促局获取土地挂牌的相关资料、昆山市的土地规划图的公示国土局可以直接从国土局网站上下载电子扫描图片国土巡查数据国土局台账数据是纸质的表格数据、报表数据存储在昆山市的业务系统工程数据建管、便民中心在便民中心的业务办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工程数据报表数据经促局统计科上报给领导的数据统计科产生的所有统计报表数据

26、社区行政区划数据社管局-社区科目前只有文字描述的数据,没有空间信息事件数据库综合执法局有相关系统记录,但无地图位置信息。事件信息(城管类)数据在市局的系统里,通过人工录入到本地系统事件信息(治安类)数据在市局的系统里,通过人工录入到本地系统监控数据综治办机房目前总共接入373个点位的视频监控进行本地存储,公安监控292路,城管监控81路。其中,模拟视频182路,数字视频191路。112.1.3.2 基础设施现状由于张浦镇多数信息系统均为上级下发系统,在本地没有硬件配备,仅在综治办的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存在硬件设备,包含监控指挥大厅、决策指挥室、中心机房。n 监控指挥大厅创维46寸LCD液晶电视

27、拼接大屏4块,每块拼接大屏均为4*3拼接。此部分拼接大屏在新建运营中心时需要重复利用。大厅的的操作台和指挥坐席均为普通电脑办公桌,新建运营中心时需重新采购。目前指挥大厅的呼叫中心有1台联想塔式应用服务器,席位暂时只租用了2个,新建运营中心时根据需要再增加席位数量。n 决策指挥室(会议室)会议室设备非常少,目前暂时只有SONY投影仪2台,投影幕布2套。新建运营中心的会议室部分,会议家具需要根据会议室的实际面积及功能要求重新定制。n 中心机房中心机房暂时分成大小2个机房,大机房由中心4面电视墙包围组成,主要承担中心运营的部分支撑工作,小机房是城管监控视频存储的专用机房。机房目前总共接入373个点位

28、的视频监控进行本地存储,公安监控292路,城管监控81路。其中,模拟视频182路,数字视频191路。目前暂时用于存储视频的设备为苏州公安局指定采购的海康威视硬盘录像机49台,其中模拟硬盘录像机29台,数字硬盘录像机20台。机房有5台DELL的服务器,其中公安应用服务器1台;张浦镇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战平台数据库服务器1台,应用服务器1台,地图服务器1台;城管R720服务器1台。机房有11台交换机,其中公安专网核心交换机1台,接入交换机4台;城管公安专网,核心交换机1台,接入交换机1台;实战平台专网核心交换机1台,接入交换机1台;政务专网交换机1台;外网交换机1台。视频矩阵1套,416路接入,

29、48路输出。视频分配器13台,每台均为16进48出。视频光端机8对。网神防火墙两套,1套用于政务专网,1套用于实战平台专网。山特20KVA UPS一套配2小时后备电源。2.1.3.3 应用系统建设现状2.1.3.3.1 空间数据服务类系统目前综治办的张浦镇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战平台可提供张浦镇的空间查询,具备基本的空间数据应用功能,但不对外服务,仅限本系统使用。昆山市规划局建设有昆山市基础空间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提供数据资源目录检索、数据定制、空间数据交换、应用定制等功能。2.1.3.3.2 人口管理类系统人口管理主要在公安部门。目前张浦派出所有“苏州市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苏州市流动人口信

30、息居住证综合管理系统”、“苏州市公安局标准地址库”,用于采集人口与地址数据,数据库在苏州市。社会事业发展和管理局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拥有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在专网使用,不管是户籍人口、外来人口计划生育数据都是通过一个平台进行登记。2.1.3.3.3 法人管理类系统法人的管理一般在财政、地税、工商、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地税、国税三个单位都有法人数据,但是,工商局的法人数据可能会存在不正常户(登机注册了法人,但是没有纳税的);而地税局法人数据的一些不正常的户会有所标注;因为营改增的原因,国税的法人数据不如地税局全面。法人是在昆山市的系统进行录入更新。张浦镇只能进行查询,系统的权限

31、指责划分得很清楚,都是实时更新的,如果张浦镇需要数据,需要出具证明,然后到昆山市市局领导拷贝。昆山市局会与工商局进行定期的数据交换(主要是防止某些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与张浦镇国土分局的数据是通过直接拷贝方式来交互。地税局的系统是全省统一的,数据库在省里面(国税的是国家下发的,是全国统一),虽然地税的税收数据主要是集中到江苏省,但是会在昆山市有个数据回流库(主要是回流的实时缴税信息,)有的数据字段能拷出来,有的考不出来回流库这套系统目前不是很完善)。昆山市地税局在开发软件,可以根据不同的乡镇,可以查询不同的乡镇,征收的税种,总共入库的数字等,给出的只是一个统计的数据,会服务于政府。2.1.3.

32、3.4 经济类统计系统经济促进局需要每个月进行环比、同比的数据比对,并每个月进行上报到镇领导。主要利用统计局有个报表系统,每个月的月报、季度报、年报等通过报表系统生成,镇领导需要的报表数据都是需要手动加工的。2.1.3.3.5 城市建设类系统n 村镇建设档案著录管理系统:部署在互联网,由市里下发账号、密码。主要进行资料档案的录入,包括房产、工程、规划文本、局内部的投诉、答复资料等。一户一档的资料输入已经完成,(差不多有7000-8000份的房产资料档案,加上其他的档案差不多有10000多份),但是资料的扫描入库并没有完成。此系统的数据库在昆山市,张浦镇只能查询录入,不能进行数据的导出。n 建设

33、管理系统:2013建设的,主要进行绿化、路灯、城市建设的信息;工程款的支付,项目的进展。系统没有用起来,没有数据,后期还需要与便民中心进行对接。2.1.3.3.6 社会管理类系统张浦派出所“社会全面资源上报系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此外还有苏州市公安局的接警系统,在派出所和综治办的社会管理中心各有一套。昆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昆山市城管下发的管理系统,运行在专门建设的城管专网。事件、部件的采集、处理结果由专门的运营公司出人进行采集、检查,张浦镇这边支付费用。指挥中心把事件输入自己的实战平台,进行任务分配、追踪,将结果在反馈回市级城管系统。张浦镇社会管理综合指挥中心实战平台:张浦镇自建平台,

34、2012-2013年建设的。主要通过市级城管系统、110接警系统、热线电话报等渠道送的各类事件,在平台进行录入、研判、预案匹配、任务分配、跟踪处理、绩效考核、系统管理等操作。2.1.3.3.7 便民服务类系统便民服务中心集合市级15个部门下放的135个行政项目,以及在张浦的各类初审、公共服务事项(27类、342个总项、441个子项)进行统一受理、集中办理。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的各个项目在办理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数据都是向上汇集,便民中心并没有服务器进行存储,建有便民服务中心网站。2.1.3.3.8 综合执法部门系统综合执法局系副科级建制,下设办公室、法制科、执法一队、执法二队、执法三队。目前建立PDA

35、移动执法系统,整合数字城管系统和公安监控系统,昆山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2.2 需求2.2.1 基层数据获取需求张浦作为镇级单位,目前大部分数字化的数据信息在本地都没有存储,皆是通过上级下发的系统将数据录入到上级部门的系统内,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数据共享程度都很差,基层仍使用纸质文件进行协同办公,遇到需要协同处理的事件多个部门多个系统进行现场会商才能确认,使得镇级部门的办事效率与管理精细化程度大打折扣,因此亟需从镇级层面进行数据获取建库,基于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辅助决策以及横向业务协同,加快办事效率与服务水平。2.2.1.1 横向整合需求目前张浦数据大量存在于纵向的系统内,没有实现横

36、向融合,亟需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横向集成,统一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等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编码体系,实现人口、法人等此类基础数据的统一编码,各相关业务数据依据统一编码体系进行协同更新。2.2.1.2 数据交换需求充分考虑张浦镇实际情况,设计符合镇级部门数据交换的交换系统,支持在线、离线、手动、自动等交换模式,是城市公共数据的进出通道,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交换、清洗、整合和加工。2.2.1.3 数据统一服务需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元数据、目录数据、交换数据、安全数据和管理数据等支撑数据,实现对公共数据库有效管理。同

37、时,通过对公共数据库的服务封装,发布接口规范,以统一接口服务方式实现智慧应用对公共数据库资源的访问。服务组件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而动态调整。 公共信息云服务平台同时也提供开发接口服务,支持开发者或应用开发商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和自己的业务应用进行集成,或是开发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2.2.2 数据应用需求为体现数据的建设成果,需基于数据建设若干应用,如人口综合服务、企业应用、规划应用、三维管线应用系统,对接智慧社区系统,以点带面推动张浦的智慧应用与数据挖掘,同时可将建设成果展现给领导,辅助决策。3. 总体设计要求3.1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建设乡镇级信息化示范城

38、市为目标,以“全面感知”、“整合共享”和“智慧服务”为核心,以“协同”和“服务”为特色,兼顾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提升社会、政府、企业和社区的智慧服务能力。3.2 设计依据 张浦十二五规划纲要 张浦“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方案 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昆山市张浦镇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创建智慧城市重点项目信息表 昆山市十二五规划纲要 “智慧昆山”战略发展规划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试点指标体系3.3 设计原则(一) 互联共享统筹规划,纵向协调,横向集成,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等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行政级别的资源共享。(二)

39、机制创新项目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协同推进机制,创新公众服务内容,创新信息化项目建设和运营机制,探索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三) 应用带动通过建设专题服务系统,服务城市规划、社会管理、领导决策洞察力,使数据库建设效益迅速凸显。3.4 总体架构张浦镇属于镇级单位,其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上级部门已经建成的数据库系统,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接口与原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在本地进行核对或细化补充,同时建立本地部门的业务台账库,通过前置机实现常态化、主动、被动、线上、线下的交换机制,完善本地四大基础数据库:人口、法人、宏观经济以及空间信息数据库及目录

40、体系,形成智慧张浦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及公共业务数据库,也为上层昆山、苏州的对应数据库系统提供动态、准确的底层数据信息;同时整合镇域范围内的传感设备,建立传感设备位置、设备参数、IP地址信息库,对接相关部门实时数据库,接入公务车、校车、危重车的位置信息,获取交通部门出租车信息,建成实时动态数据库;同时还可通过城管、公安、社管等系统上报来的事件数据,洞悉城市动态。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共享数据模型,针对原有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接口,确保与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平滑对接,同时为原有数据库系统提供动态数据更新信息;共享层的主要任务是对四大基础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抽象,建立共享数据模

41、型,为智慧张浦的各类专题智慧应用奠定数据基础。平台建成后其应用途径众多。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城市中的热点、重点问题,通过图层展示各类专项应用,通过对事件全局、局部、细节和动态过程等多个维度的可视化展现,利用视频、语音和文字图表等多媒体展现形态,实现城市现状的分析、监视、管控和对应急突发事件的及时科学处置,让管理者对城市当前的运行态势既有宏观又有细节的全面了解。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时间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城市的运行规律,周期变化等,深入了解城市的运行脉搏,并帮助用户指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通过平台与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按需分配、动态扩展。为各部门提

42、供计算、存储、信息资源服务。实现软硬件集中部署、统建共用、信息共享,节约硬件投资成本。整合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安全资源等,实现业务系统统一部署和管理,数据统一备份,从而形成自上向下的有效IT管理架构,最终达到能适应业务快速的增长趋势。如系统快速部署、系统迁移、系统资源调整等,最终可提高张浦镇信息化整体运营效率及服务水平,降低软硬件及运维的成本。3.5 指标要求3.5.1 功能指标 建成符合建设部、工信部等部门关于智慧城市及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设计数据库数据对接接口,实现与原有四大数据库平滑对接,同时与昆山、苏州市级数据源保持准实时自动更新; 构建科学合理的共享数据

43、模型,满足未来智慧张浦的各类智慧应用; 基础人口库覆盖95%以上户籍人口; 基础法人库覆盖100%法人; 与本镇直接采集数据保持实时更新;3.5.2 技术指标 支持跨网闸两端物理隔离网域间进行数据交换; 数据库支持:Oracle、SqlServer、Mysql等; 文件协议支持:FTP、SMB; 大数据支持:Hive、Hbase; 提供标准WebService接口调用; 最小授权粒度:表字段; 支持异构数据库、表映射交换; 支持Excel、XML、CSV文件与数据库交换; 支持常用过滤、转换规则; 支持集群部署; 提供Syslog、SNMP方式监控; 交换日志、操作日志审计功能。3.5.3 性

44、能指标 数据库间交换:单库3000行/秒;多库并发20000行/秒; 数据文件交换:单库50个文件/秒;多库并发300个文件/秒; 最大传输文件:300GB; 吞吐量:7Gbps; 任务调度最小粒度:1秒; 并发请求数:1000; 最大响应时间:500ms; 注册服务数:1000个。4. 标准规范建设4.1 已有标准规范序号名称代码应遵照执行的相关国家标准规范1.地理格网GB 12409-19902.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3.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 23705-20094.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 9003-20095.地理信息公

45、共平台基本规定CH/T 9004-20096.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H/T 9005-20097.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服务接口规范(征求意见稿)CH8.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服务质量规范(征求意见稿)CH9.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 9001-200710.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CH/Z 9002-200711.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要求CH/T 9013-201212.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规范CH/T 9014-201213.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1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15.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1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17.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CH/Z 9015-201218.三维模型地理信息生产规范CH/Z 9016-201219.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库规范CH/Z 9017-201220.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网络服务规范CH21.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CH22.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19882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