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历史的沉思: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改革使北魏一度生机勃勃,但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30余年后,北魏灭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地方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尖锐,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前期,重点:创建新制度,公元484年,北魏帝国掀起一场反腐风暴,郡县长官因贪污被处死的有四十余人,这是因为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原因是什么?,内容:,原因:,(2)实行均田制,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
2、农民,土地不得买卖,(3)设立“三长制”,(4)实行新的租调制,(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思考:1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资治通鉴,思考:1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个农民,你全家可以分到多少土地?又有多少土地归你家所有?,露田 国家所有,桑田农民所有,2 北魏的农民分得土地,会对北方地区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3 分得土地后,你要为国家尽哪些义务?,4 此时对国家来说,你的身份是什么?租调制对你有何好处?对
3、国家又有何好处?,5 改革前你可能通过什么人把赋税交给国家?,6 宗主督护制有何弊端?,7 改革后你可以通过什么人把租调交给国家?,8 三长制有何优点?,(2)实行均田制,(3)设立“三长制”,(4)实行新的租调制,(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1、前期,心理分析 南齐使节萧琛、范云晋见孝文帝,孝文帝和他们谈论很久,对群臣说:“南朝多好臣”,大臣李元凯气得发抖,高声回答:“南朝多好臣,一年一换皇帝,北朝无好臣,百年一换皇帝。”,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孝文帝的什么心态?,2、中后期,(1)迁都洛阳,原因:,政治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平城故地保守势力十分强大,经济上地处偏僻经济比较落后,军事上
4、强敌柔然时常骚扰很不安全,地理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2)学习汉族生活方式方面,孝文帝进行哪些改革?有何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方面,孝文帝进行什么改革?,定门第等级,材料二 有学术观点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是汉人的繁缛腐朽,丢掉的却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材料三(2006年12月4日新闻晨报)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公共关系学会副会长吴友富教授领衔,重新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这一重要研究已正式被列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吴友富认为龙在西方世
5、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会让外国人由此片面而武断地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中国应改换新的形象标志。,你认为材料二的观点是否正确?你同意吴友富的观点吗?为什么?以上三则材料给我国今天的改革以哪些启示?,材料一,三、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1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 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1(2003上海卷)(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
6、的问题,不包括(),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A,2 促使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趋势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C南北对峙的形势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B,3 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A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B农民未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C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D土地占有不均情况依然存在,B,4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的封建化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A,材料一(485年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决一廛(屋
7、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官职)均给天下之田 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材料二(490年)主畿(京师平城)之内,颇为少雨,关外诸方,禾稼仍茂。一岁未收,未为大损。材料三 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材料四(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有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北魏分裂于534年)。魏书 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
8、田制的原因、结果,以及北魏后期的情况,说明上述观点是否正确。,(1)原因:为解决因豪强兼并土地引起的百姓贫饥流亡问题,稳定北魏统治,孝文帝下令均田,以农为本。,(2)结果:农业发展,编户增加。,(3)后期: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预征六年租调,加重对农民的剥削,使阶级矛盾尖锐。,(4)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北魏衰落是对建化的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崇尚文治,消灭雄武之风所致。,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抛弃了他们民族原来的特长,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试评述这种史学观点。,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基于这样的认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拓跋族汇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谢谢南京一中樊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