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6693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零三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

2、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反复品读,根据注释疏通词意,体会词的意境。,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营造出幽冷、寂寞的氛围。,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

3、铺垫。,“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寂寞、孤高、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首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世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

4、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此词咏孤雁,寄托词人情思。请

5、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此词咏孤雁,寄托自己的情思。特点是人和鸿两个形象融为一体。上阕写静夜鸿影、人影两个意象融合在同一时空,暗示作者以雁咏人的匠心。下阕写孤鸿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主要写孤雁心有余悸的凄惨景况和坚持操守的崇高气节。透过“孤鸿”的形象,容易看到词人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个性。,豪放词特点,情感内容:,多表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感特征:,大气磅礴气势雄壮,写景特征:,大处着笔、视野开阔气象恢宏,抒情方式:,慷慨激昂、直抒胸臆一泻千里,豪放词特点,思想感情:昂扬向上、波澜起伏 选用语言:气势奔放、节奏明快 表达意境:恢弘开阔 艺术形象:博大新奇,婉约词特点,思想感情:婉转动人、细腻柔和 描绘手法:工笔勾勒、凄切纤柔 表现特征:见草木关情、常以泪洗面 选用语言:细语呢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