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0045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392条文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条 文 说 明 前 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2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写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

2、工及验收规范的章、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规范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函寄北京良乡“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国标管理组”。 本条文说明仅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执行本规范时使用。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本条对制订本规范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1.0.2条 本规范只适用于电压在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这次修订对适用电压等级作了变动。原35kV电压等级是在原架空送电线路施工验收规范内,这次放在本规范内,其理由: 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35kV的电力线路工程,一般是

3、在城市或农村,或在大城市内的工程,已不再是电网之间的联络工程。调研中得知,不少城市已将35kV线路工程列为城市配电电网的一部分。 二、35kV线路在农村占的比重较大,大多采用单杆,档距不大,与10kV线路工程的特性接近,施工质量要求存在共性处多。在审查规范会上,经原水利电力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线路工程有关内容列入本规范。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改名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调研中了解到,还有一部分35kV线路工程,由于输送容量大,使用导线截面大(LGJ150以上),采用了铁塔,其特性又接近110k

4、V线路工程,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在施工及验收工作中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对于有特殊标准要求的或有专业规定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如电气化铁道滑接线、电车线、矿井内线路工程等),尚应按有关专业的技术规定进行安装和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改建工程,其安装及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有关内容,以满足安全运行。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主要指其线路在跨越山谷、河流、湖泊等地段,其档距、采用杆型、施工程序、工艺要求等均超过一般情况,需在安装中予以特殊对待,本规范未列入这些内容的规定,为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

5、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内容的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前应具备经批准的设计图纸,不指定由哪一级来审批,由于各地机构分工不同,情况随时有改变,强调按批准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对工程质量是有利的。在很大程度上能纠正不合理现象,减少差错,对工程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第1.0.4条 本条指出在线路工程上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设备必须是合格产品,才能满足安全运行。目前国家关于产品标准基本上分为国家、部及企业三级,凡列为正式标准的产品生产前都对产品进行了鉴定。 我国目前的产品质量,虽然有了各级标准,并加强管理,但实际情况是,有些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没有认真执行三种检验手段(即:

6、型式检验、抽样检验、出厂检验),厂方所印质量合格证明,并不能证明其产品的真实质量,施工单位不做任何检验就使用,安装后发现造成返工,如: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把好质量检验关。 第1.0.5条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应采取积极慎重和科学的态度,并应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安装后的质量和安全。在制订上述标准或进行施工时(采用新材料),能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听取意见,以利工程在施工中更为完善。规范虽然是工程经验的总结,但技术进步是不断的,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避免规范僵化,做到保证安装质量,制订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是必要的。 第1.0.6条 考虑到在1

7、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上,还有一些安装在线路下方的电气设备,本规范对其内容又未能全列入,施工及验收时,应符合所列规范的有关内容。第二章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2.0.1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之前对原材料、器材进行检查,使问题暴露在安装之前,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2.0.2条 线材是线路工程中主要器材之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导线损伤。架设前检查是必要的,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加绝缘线检查内容。有关绝缘线调研中用于低压方面的比重很大。有的地区用于10kV线路上。 城市内低压电力线路的建设,过去采用的线材以裸导线为主,在安装质量及工程验收方面,原提出的一些规定,对安全运行起到了较好的

8、作用。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很快,住宅小区、通讯线、绿化等设施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地段,在采用裸导线架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成的一些矛盾,影响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工程进度。 原水利电力部对城市低压配电网出现的矛盾、事故情况以及建设、改造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考察了国外一些城市的建设、运行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反复研究、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低压配电网建设原则,规定导线应采用绝缘线的要求,并指定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同时拟定了绝缘线的线材制造标准,指定制造厂投入生产。 国外城市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采用绝缘线时间较长,有一套成熟的器材和施工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在低压电力线路

9、中采用绝缘线,虽已早有,但截面不大,使用面窄,未能形成一个统一规定。近几年,原水利电力部对此已提出要求,指定在一些地区试点采用,但受各种因素所限,还不尽完善,有待通过运行后总结经验。本规范在修订中,收到一些意见。为满足现有采用绝缘线的要求,便于安装,提高工程安装质量。经调研,结合目前状况,提出绝缘线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的要求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2.0.4条 为提高设备紧固件的防锈能力,并便于运行检修拆卸,规定铁制的紧固件采用热浸镀锌是必要的。 地脚螺栓不规定热浸镀锌,是考虑到露出基础外的螺栓已有混凝土保护帽加以保护。 以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附件,在配电线路中,主要是指横担、螺栓、拉线棒、各种抱箍

10、及铁附件等。根据各地区运行经验,采用热浸镀锌作防腐处理,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年限。 从调查情况看,有些地区因受条件所限,采用电镀作防腐处理,运行中又补刷油漆,反映上述作法不好,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故本条规定采用热浸镀锌作为防腐处理是必要的。 第2.0.5条 对防松装置作出规定,主要是以保证安装质量,为安全运行提供好的条件。 第2.0.6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属附件及螺栓,各地自行加工的较多,有的生产厂未按标准进行生产或产品质量不高,不少单位反映,在施工中常感到螺栓问题较多。调研中,一些安装单位提出,施工中常有螺杆与螺母配合不当,影响工程进度、质量,过去规定不明确,施工单位很被动,为

11、此本条在参照有关标准的内容后,对此提出了要求。 第2.0.7条 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具,系国家标准产品,出厂时已有严格检查。但由于某些原因,影响产品完整性和质量。调查中发现,有的厂所用产品合格证是统一印刷,并未代表产品实际质量(如金具、导线等),经实际使用才发现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安装前仍应进行外观检查。 第2.0.8条 绝缘子在架空电力线路中很重要,安装前的检查,除为保证工程质量外,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过去规定不严格,根据各地意见,提出这一规定内容是必要的。 第2.0.9条、第2.0.10条 本规定中,有的与制造厂的标准不完全相同,这里指的是安装前电杆已经过运输后的检查鉴定标准。各

12、地对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电杆裂缝的看法和处理意见不尽一致。 如:对裂缝宽度南方放到0.20.35mm,北方放宽到0.5mm未作补修,其理由是目前并未影响电杆的破坏强度,安装中尚未出现问题。我们认为,裂缝过大是有危害的,表现在: 一、降低电杆整体刚度; 二、增大电杆挠度; 三、纵向裂缝使电杆钢筋易腐蚀,影响运行寿命。 为此,对裂缝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运行经验不足,没有严格规定是很不利的。考虑到线路安装投入运行后,电杆荷载变化情况和运行经验,适当放大到0.1mm规定数值是符合目前状况的。否则,将有一大批电杆能用而不能发挥作用,造成损失。根据制造标准、

13、制造质量要求,参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对该产品的规定,结合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实际情况,提出放置地平面检查的要求和规定。 第2.0.11条 本条是包括为线路工程使用的底盘、卡盘、拉线盘以及其它各类预制件的要求,这类器材系各地结合当地情况,自行设计和加工的,对这类产品要求符合设计,按图纸加工,能保证质量。 第2.0.12条 根据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的采用岩石制作底盘、卡盘、拉线盘,对加速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建设,满足工程安装起到良好作用。采用时要保证岩石质量,要求岩石结构完整无损,强度符合要求,这是必须做到的。第三章 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 第3.0.1条 架空电力线路在施工时

14、,因受地形、环境、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是较大的,因而在定位中与设计位置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根据各地意见,提出适当的允许误差是必要的。经调研并综合各地意见,规定误差数值,如超过此范围应进行修改设计。 第3.0.2条 电杆埋深要求关系重大,实际施工中受客观条件影响,存在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事实。各地虽有一些电杆埋深的运行经验,为统一标准,强调应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中所提出的允许偏差,是总结各地运行经验而定。 第3.0.3条 对双杆基坑规定允许偏差是必要的,以满足电杆组立后的其它各项技术规定。 第3.0.4条 本条对底盘的安装作了规定,施工时不可忽略,否则将会影响电杆组立后的其它各项技术规定。

15、 第3.0.6条 防沉土层指电杆组立后,坑基周围的堆积土。培设的目的,是防止回填土土壤下沉后,电杆周围土壤产生凹陷,有利于电杆基础稳定。根据一些地区经验,本条提出要求,如设计有规定,应按设计图进行。第四章 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第4.0.1条 钢筋混凝土电杆上端要求封堵,主要是为防止电杆投入运行后,杆内积水,侵蚀钢筋,导致电杆损伤。各地在运行中感到制造厂对此并未引起重视,只能由施工单位弥补这一缺陷。关于钢筋混凝土电杆下端封堵问题,部分单位反映在一些地区或某一地段,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且气候寒冷,电杆底部不封堵,进水后,在寒冷季节中,有造成电杆冻裂、损坏电杆现象。为此应该考虑此情况,安装时,需按设

16、计要求进行。 第4.0.2条 钢圈焊接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广电焊。采用气焊时,由于钢筋受热膨胀对钢圈下面混凝土产生细微的纵向裂纹。参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这次修订时提出以下几点:(1)如用气焊,钢圈宽度不小于140mm。(2)气焊时尽量减少加热时间,并采取降温措施。(3)当产生宽度大于0.05mm的裂缝时,可用补修膏或其它方法涂刷,以防止进水气锈蚀钢筋。曾用过的环氧树脂补修膏配方见表4.0.2。表4.0.2 环氧树脂补修膏配方名 称环氧树脂二甲苯水 泥乙二胺重量比100153006 注:表中环氧树脂采用600为宜。 条文中的规定,仍强调要保证焊接质量。 第4.0.8条 以螺

17、栓连接的构件,连接时首先满足连接强度,所以要求螺杆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平面间无空隙,以保证连接的紧密程度。 单螺母螺栓紧好后,外露两扣,其目的是: 一、避开螺杆顶端加工负误差,保证螺栓的承载能力; 二、便于采取防松措施。 双螺母螺栓的两个螺母有互相并紧的防松作用,所以规定双螺母螺栓并紧后的第二个螺母允许平扣。当然,如能露出扣就更好。 第4.0.12条 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横担绝缘子,是70年代以后经过不断研制而发展较快的产品,不少地区陆续采用,有一定运行经验。但安装方法规定不一,有过一些教训。调研中,归纳了一些运行时间较长地区的经验,分析了利弊,对安装的情况作了研究,提出了规定,使其受

18、力情况更好些,以利于安全运行。 第4.0.13条 总结各地经验并按所提意见补充悬式绝缘子安装要求。 第4.0.14条 连接金具的螺栓尾部所用的锁住销,过去采用国家标准产品开口销,因钢质开口销经热镀锌后失去弹性,且在使用中产生锈蚀,消耗较大。现电力金具标准规定,电力金具所用的锁住销要求采用部标SD2682闭口销,这种销子式样有改进,使用的材料为铜制或不锈钢,解决了长期因热镀锌钢开口销而不能解决的锈蚀问题。 闭口销比开口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当装入销口后,能自动弹开,不需将销尾弯成45,当拔出销孔时,亦比较容易。它具有锁住可靠、带电装卸灵活的特点。目前我国生产的闭口销有R型、W型,工程中现都优先采用闭

19、口销,本规范规定了闭口销的安装要求。 目前仍有一些地区采用开口销。为满足安装要求,本规范保留了这一产品的安装要求。 第4.0.15条 经了解,近几年来电瓷检测中心检查的结果,国产电瓷在出厂前,其零值已占相当比重。包装不好再经长途运输、野蛮装卸,而使铁帽下的瓷质产生裂缝。为使这些不合格的绝缘子在安装前检查出来,要求对其逐个进行检查是必要的。按电瓷厂提供的数据,对铁帽下的瓷质厚度为18mm时,应使用电压不低于6300V的兆欧表,才能更有效地检查出是否已出现裂痕。国内现只有5000V兆欧表,故只能用此产品进行检测。 玻璃绝缘子因有自爆现象,故不规定对它进行逐个检测绝缘值。第五章 拉线安装 第5.0.

20、1条 拉线、拉线柱、顶杆在安装后应达到: 一、保证电杆在架线后受力正常; 二、各固定点的强度满足要求; 三、施工工艺整齐、紧密、美观。 本章规定是总结了各地在施工和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第5.0.2条 关于采用UT型线夹,其线夹处露出尾线长度由原定400mm改为300500mm,主要是70mm2以上的镀锌钢绞线尾端较短,制作中有的感到困难,有些单位提出需加长,但太长不美观。另外,大截面钢绞线(100mm2以上),由于截面太大,在弯曲处不散股是有困难的。弯曲处散股,形成线股与线夹接触不密实,受力状态不好,目前有采用压接式。 关于拉线跨越道路对地面垂直距离的规定,原规范规定对道路中心垂直距离不小

21、于6m,认为是可行的。这次修订时,从征求意见中反映,原规定在执行中有不足之处,保证对路面中心的安全距离是可行的,但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要求没有限制,难以保证安全。经调研,近年来由于车辆增多,大型物资运输的出现,道路不断加宽和改善,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装有高大物资的运输车辆不一定在路面中心行驶,如仍按道路路面中心作为基点要求,已不适应,它不能满足拉线跨越道路时对其路边缘的垂直距离。曾发生运输车辆在限高条件下,车辆在道路边缘行驶时,碰撞了跨越道路的拉线,损坏了电杆,造成了停电事故。修订本条规定时,充分注意到这一情况,经分析研究修改了原条文规定。修订后的规定除满足对路边缘垂直距离要求外,对路面中心的垂直

22、距离要求也能符合。 规定的数值是基本要求,均应满足。 第5.0.8条 这次修订规范过程中,一些地区提出在地段狭窄或设置拉线、拉桩柱均有困难的情况下,为满足电杆受力后的强度,提出设置顶杆的意见。经调研,提出这方面的规定。 为满足顶杆安装质量,本条中提出的规定是在总结一些地区的安装规定基础上的基本要求。第六章 导线架设 第6.0.1条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损伤情况,有的还能出现严重损伤,影响导线机械强度。本条提出一些基本状况,应予以防止,以利导线架设后,满足机械强度和安全运行。 第6.0.2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小截面导线的比重是较大的,受损伤机会多。当稍有损伤,则影响导线

23、强度,对安全运行是不利的。各地在施工中对此很注意,要求很严格。钢芯铝绞线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使用不多,但在施工质量上要求也很严格。 对于一种导线,所列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不补修。强度损失控制在4%以下,对钢芯铝绞线来说最严重是6股铝1股钢芯的结构,经计算LGJ10/2的导线,铝股1股损伤深度为1/2时,强度损失为4.17%(对钢芯铝合金绞线为5.1%),已超过4%,是不允许的。这时受强度损失控制,因此,其允许损伤深度就应小于单股直径的1/2。 第6.0.3条 关于导线损伤处理分界线,这次修订基本以拉断力损失多少为标准。目前施工中仍以缠绕、补修管两种方式处理。当导线损伤、强度损失小于总

24、拉断力5%时,补修方法是采取以不补强强度为主,即缠绕(或补修预绞线)。当导线因损伤而其强度损失大于总拉断力5%时,则用补修管修理,使损失的强度得到补偿。这种选择对导线的实用强度并没有降低。因现行导线制造标准对整根导线的实测拉断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即所谓的保证计算拉断力)即为合格。设计在使用导线时也是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根导线的实测拉断力比计算拉断力真的降低了5%。这都是由做拉力试件造成的。因试件较短,又要有两个与拉力机固定的固定点,因此才允许其拉断力降低5%以内判定为合格。当然一般拉力试验都断在固定点处。美国标准规定,如拉断处离开固定点在一英寸以上时,其实测拉断力应

25、达到计算拉断力的100%。从此不难看出,如果导线损伤处造成强度损失未超过计算拉断力的5%时,也正好是与目前的保证计算拉断力相等。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采用钢芯铝合金绞线的情况是不多的。一些单位在提出的意见中,要求增加这一内容,在参阅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 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出现,应引起注意的是因为表6.0.3中的规定在钢芯铝绞线中截面损伤与强度损失的这样规定是没有多大矛盾,仅铝钢比为19.4的钢芯铝绞线截面损伤25%时,其强度损失为18%,大于17%。由于铝合金线的强度高于铝线,所以这个关系要发生变化。目前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国家

26、标准尚未出版,无法计算,要说明的是,等该标准出版后使用时应加以换算,如以强度为控制条件,则截面允许损伤标准就要小一些。 可以补修的强度损失为17%,这与旧标准一样,用补修管补修,强度损失是可以得到补偿的。 第6.0.5条 镀锌钢绞线的损伤,并造成断股,多数是由制造厂工艺不良造成的,施工中造成的损伤,情况极少,且19股在同一处断1股以上的情况也少见。为了不使钢绞线强度损失过大,方便施工,参阅了已有的处理经验,提出了处理标准。 按GB120075镀锌钢绞线标准,当7股断12股及19股断13股时,计算拉断力的损失百分数可见表6.0.5:表6.0.5 计算拉断力损失百分数股 数断股后拉断力损失占原计算

27、拉断力的百分数断1股时断2股时断3股时714.328.6195.310.615.9 第6.0.7条 关于连接强度的规定: 一、试件的拉断力的判定标准以往是以该线的计算拉断力为准。这次对导线改为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因为GBJ117983标准中规定,整根绞线的试验拉断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为合格。 二、由于国家标准电力金具(GB231485)中已将压缩型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定为95%,原水电部颁发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中也明确规定压后强度为95%。 本条按上述规定而订。对钳接接续管及螺栓式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标准均按电力金具中规定制订。 第6.0.8条 这次修

28、订中规定了连接部分外层铝股采用涂电力复合脂涂料。 电力复合脂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涂料。华东地区及四川等地区已推广使用,效果好。该涂料能耐受较高温度,不易干枯,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氧化、抗霉菌、耐潮湿、无污染、无毒性、不失流、不开裂、不燃烧等特点,并能防止电化腐蚀作用。连接时采用可降低连接部分的电阻,防止潮气渗入,并能提高连接处质量,应该推荐使用。这次修订中作了一些了解,并列入本条规定的内容内,将以往采用凡土林涂料改用电力复合脂。但涂时也应注意,只薄薄地涂上一层即可,不可涂得过多,过多会很快降低接头的握着强度。 第6.0.9条 关于铝绞线大截面压接数量及尺寸,因试验数据关系,本次尚不能列入,今

29、后再做补充。 第6.0.10条 调研中得知,各地在导线连接方面,采用压接中,有采用液压工艺的施工方法,建议在本规范内提出施工质量的规定。鉴于该项工艺规定内容多,原水电部已颁发了这方面规定,故本规范不再列入。当导线连接方式采用液压工艺时,应遵照该规程内的规定进行。 第6.0.15条 关于观测弧垂时的温度,过去是以空气温度。美国、日本曾明确规定以空气温度为观测温度。近年来有的国外文献提出实测导线本体温度为观测温度的概念。我国也有单位对此进行了试点或试用。 对此其主要理由是,当阳光直接照射导线时,导线本体的温度会高于环境的空气温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空气温度来讲,运用比较简单,它只受与地面高

30、度变化的有些影响。但对导线的实测温度,其影响因素除地面高度外,还有太阳辐射强度、时间、空气湿度、风速、是否阴天等的影响。过去简单的试验得知太阳对导线的辐射会使受辐射面的温度有所升高,但导线内层及背阴面如何,这些热的传递究竟如何,尚未做过详细的试验与研究,尚无准确可用的结果。本条内容仍规定按周围空气温度执行。 第6.0.16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标准档距,最大在250m左右,相对应的弧垂在3.54m,允许正偏差为5%时,绝对值是175200mm,这种情况下,平地难以用仪器观测,而采用异长法或平行四边形去目测,偏差值可以达到。如提高偏差百分数,不易保证。如档距再小,更难达到。现规定是合理的。

31、第6.0.19条 征求意见中,不少运行部门提出,此规定应强调,不然施工单位很容易忽略。故将其单列成条文规定。 第6.0.24条 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导线,一般使用在跳线(弓子线)上,是重要的导流部件,对线路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应引起施工单位重视,避免并沟线夹发热影响运行。 并沟线夹的螺栓,应逐个均匀拧紧连接。螺栓拧紧的扭矩标准,应按该产品样本的所列数值。 第6.0.29条 目前一些地区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已采用绝缘线,其架设方法、质量要求均处于试行,一时难以统一,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分析了一些基本要求。本条所列内容,只作为一般规定。 第6.0.30条 沿墙敷设低压绝缘线,广州地区用得较早,调研中

32、得知,一些地区正准备采用这种敷设方式,建议应有要求,本条只作一般规定。第七章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电杆上的电气设备是配电线路中的组成部分。本章系在总结各地的安装规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要是: 一、安装牢固、可靠、工艺美观; 二、电气连接紧密; 三、考虑制造厂的技术标准; 四、各部电气距离、安装尺寸等规定,符合设计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运行。第八章 接户线 本章所列规定系总结各地一些技术规定。接户线的安装,各地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情况各有特点,主要是结合本地区情况,相应地制订一些办法,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次修订规范过程中,根据所提意见,认为对一些基本规定,仍应列入。为便于接户线安装的质量要求,本章提出基本规定,以利于安装后验收。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