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0142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外资金,关于国家预算的几个概念,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项目预算、行动预算、绩效预算国民经济预算、充分就业预算,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一、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是反映政府财政收支总量和结构的一览表。其概念表述为: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为实现国家职能所编制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是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1.国家预算涵盖整个财政活动的范围。2.国家预算是以年度财政收支计划的形式存在的。3.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4.国家预算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5.国家预算在综合财政计划中占主导地位。,财政预算的产生和发展,现代财政预

2、算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财政预算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财政管理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另一个动因。财政活动的货币化,也是财政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二、国家预算的原则,1.完整性。(包括全部财政收支)2.统一性。(统一的预算科目、统一口径、程序计算填列)3.年度性。(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政府必须按 法定预算年度编制预算。有历年制和跨 年制两种)4.可靠性。(依据充分、资料确实、不得假定或估算)5.公开性。(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 公诸于众,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6.法律性。,三、国家预算组成,国家预算,中央预算,地方预算,省、自治区、

3、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自治县、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国家预算,中央预算,地方预算,自治区总预算,直辖市总预算,省总预算,省本级预算,省辖市总预算(自治州总预算),市本级预算,区(县)总预算,本级,乡镇预算,(同上),(同上),注意:国家预算从内容上分为总预算和单位预算,总预算是在单位预算的基础上汇总编制的。,第二节国家预算编制和执行,国家预算编制是预测、审查、汇总和批准国家预算收支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平衡的一个过程。,预测,汇总,审查,批准,“,”,预测,系数法,比例法,定额法,基数法,综合法,一、编制预算的准备工作,对报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预计和分析整理已执行预算的

4、收支数额(前三季度)预计未执行月份可能完成的预算收支数额汇总报告年度预算预计完成数额。拟定计划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依据:国家政策、报告年度预算及变动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计可能出现的各种经济的社会的变动因素、各地区、各部门提出的计划年度建议数额。拟定控制指标中央统一下达,作为各地区、部门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颁发编制国家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规定编制预算的方针和预算编制方法各主要收支的具体要求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机动财力的安排预算报送要求(保送程序、保送时间等)修订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和预算表格修订预算科目(类、款、项、目)修订预算表格预算收支总表预算支出明细表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规模、人员配备、业

5、务工作量),二、国家预算收支测算方法1、系 数 法,定义:利用两项不同性质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求另一项数值的方法。运用:例如,利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指标、事业指标与财政预算收支之间存在客观联系进行预算收支预测。,系数=,一定时期预算收入或支出的增长速度,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计划年度预算收入或支出的增长速度,=,有关经济的计划增长速度,系数,2、比 例 法,定义:利用局部占全局的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计算另一数值的方法。运用:例如,用单项收支测算总收支,或以总收支测算单项收支,某单项收支占总收支的比例,=,一定时期某单项收入或支出额,一定时期预算收入或

6、支出总额,100%,计划年度预算总收入或支出额,=,计划年度某项预算收入或支出数,某项收入或支出占总收入或支出的比例,3、定 额 法,定义:利用各项预算定额和有关经济、事业指标,测算年度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运用:利用预算定额(国家规定的收支标准或实践中形成的标准)和有关经济、事业计划指标测算预算收支数额。,4、基 数 法,定义(亦称因素分析法)利用报告年度预算收支的执行数或预计执行数作为基数,并预测计划年度各种变化因素对预算收支产生影响程度,来预测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运用:,5、综 合 法,定义:综合利用系数法和基数法来测算预算收支的一种方法。运用:,汇总,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过程,逐级汇

7、编成国家预算草案。(P.413),审批,国家预算和中央预算由全国人大审批。地方各级预算分别由本级人大审批。,预算的执行,执行任务,预算收支、预算平衡、预算监督,执行机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及各级财政部门是具体执行机构),预算调整,预算追加追减;动用预备费;预算划转;经费流用。,第三节国家预算编制方式的改革,(一)单式预算单式预算制是将政府的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其优点是:能从整体上反映年度内政府财政收支情况,便于了解政府财政的全貌;完整性强,体现国库统一和会计统一的原则要求;便于立法机关的审议批准和社会公众对财政预算的了解。,(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

8、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上以上的预算。通常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复式预算制的优点有:有利于优先保证国家经常性支出的需要,处理好积累消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利于控制投资规模,实现宏观调控。有利于发挥国家财政信用的积极作用。复式预算的主要缺点是:把政府预算划分为不同的子预算,会给预算编制带来一些困难。,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复式预算于1992年试行,1994年正式实行;写入预算法(1995.1.1预算法实行)。国家双重身份,双重职能,作为反映政府职能的国家预算理应按政府的不同职能分别编列预算。有利于按科学的顺序安排

9、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支出,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实现宏观调控。有利于发挥财政信用的积极作用。,我国复式预算组成(示意),国库集中支付,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收付国库集中收付,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所有的财政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是建立、规范国库集中收付活动的各种法令、办法、制度的总称。,(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优点,1.有助于加大预算管理力度。2.有助于提高预算管理效率。3.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4.有利于

10、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加强廉政建设。,(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1、预算收入缴付者将各项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经过其授权的代理银行清算将款项划入国库。2、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银行账户,各单位预算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设立的分类账户集中管理;3、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散管理;4、各预算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由财政部门安排支出;5、除特殊用途外,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支付给商品提供者。,第四节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的性质非集中性的财政资金。即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预算外资金的内容1993年以前包括四

11、大类: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各项附加;统管的事业收入)行政事业单位主管的预算外资金(各项事业收入)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专项基金(企业提留的折旧;税后留利)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交通部远洋船队盈利;地方小铁路收入;小水电收入;全民所有制单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等)1993年以后内容发生变化:企业及主管部门几种的收入不再列做预算外收入96年后第四类内容被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当前预算外资金的内容主要是第一二类。,预算外资金的特点(p.423)自主性专用性分散性灵活性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分类清理,治理滥收费,(费改税)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立法和监督。创造条件逐步消减乃至取消预算外资金制度。,复习思考题,国家预算、综合财政计划、预算调整、复式预算简述国家预算编制的原则简述国家预算的编制论述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积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