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8379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预算管理》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预算管理,第一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界定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概要 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界定一、国家预算的内涵 国家预算是各级政府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后成立的以财政收支为主的政府年度财力配置计划。(一)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年度财力配置计划(二)国家预算是依法定程序审批的法律文书(三)国家预算的实质应该是体现民意(四)国家预算的范围具有宽泛性,二、国家预算的形成(一)国家预算的萌芽 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奴隶社会就有了较为系统的国家

2、财政收支活动,中国古代和古罗马都有国家财政收支的粗略估计或记账,或有个别的预计收支,这时,国家预算处于萌芽状态,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财政预算。1缺乏独立、统一的财政收支计划;2国家财政收支的决定没有法定程序;,(二)西方国家预算的产生(三)旧中国国家预算的形成(四)新中国国家预算的产生(五)国家预算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国家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2.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是国家预算发展的决定性原因;3.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三、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一)预测性(二)法定性(三)集中性(四)完整性(五)循环性(六)公开性,四、预算年度 预算年度又称财

3、政年度或会计年度,指的是编制和执行预算所依据的法定期限或预算的有效期限,体现预算的时效性。预算年度一般为一年,但各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日期不尽一致,可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两种。(一)影响预算年度选择的因素(二)历年制和跨年制,五、国家预算体系(一)各级政府预算1.中央预算2.地方预算(二)机构预算1.部门预算2.单位预算,9,六、国家预算的功能(一)国家预算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二)国家预算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三)国家预算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四)国家预算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五)国家预算是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器(六)国家预算是国家实行民主

4、管理的重要形式,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概要一、国家预算管理的概念 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法对公共财力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其基本目标是合理编制预算、有效完成预算收支任务和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如下:1.国家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2.国家预算管理的对象是公共财力的运行;3.国家预算管理的依据是法规。二、国家预算管理的地位(一)国家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二)国家预算管理是综合财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 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是指国家预算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反映预算管理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要求。(一)预算体制原则 1统一领导、

5、分级管理 2权责统一(二)预算收支管理原则 1依法理财 2公平负担 3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相结合 4统筹兼顾,确保重点 5综合平衡,第三节 国家预算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一、国家预算管理程序的组成环节(一)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中央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下达编制预算的指示。2财政部门测算预算收支指标。3财政部制定并颁发国家预算科目和表格,具体部署和安排预算编制事项。,(二)编审预算 编审预算包括编制预算和审批预算。(三)执行预算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四)编制决算 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检查、评估和总结。,二、国家预算环节的相互分离机制 预算环节的分离机制是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相分离

6、的预算管理新机制。基本构架如下:1成立专职预算编制机构。2成立预算审核机构,预算审核机构包括财政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审核机构。3成立总预算执行机构。4建立专职监督与业务管理机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双重监督机制,实现对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的监督。,三、国家预算的编审程序 我国预算草案在当年“人代会”召开之前确定。预算编审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单位、部门提出概算 即由单位、部门自下而上向财政部门上报预算建议数。(二)财政部门下达预算指标,(三)汇编预算 单位根据所下达的预算指标,调整核实本单位各项收支,结合单位的其他收支,按照预算编报的要求,正式编制年度预

7、算和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四)审批预算 各级政府提交的预算草案要经同级“人代会”审核批准,经“人代会”审批后的预算成为当年的正式预算。,四、标准预算周期制度(一)标准预算周期制度的含义 标准预算周期制度是将预算管理中相互关联的各环节从时间序列上划分为三个标准阶段,即“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每一阶段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预算编制开始到决算完成形成一个标准周期,并加以制度化。,1预算编制阶段;2预算执行与调整阶段;3决算与绩效评价阶段。(二)我国标准预算周期制度的实施1实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的必要性。2实行标准周期预算制度的举措(1)提前预算编制起始时间。(

8、2)提前预算审批时间。(3)将预算年度由历年制改为跨年制。,五、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一)基数预算法 基数预算法是以过去年度已经达到的预算收支指标为出发点,考虑影响预算年度财政收支变化的各种因素,来确定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编制预算的方法。(二)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不考虑基期预算指标的实现情况,一切从“零”出发,根据预算年度各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预算方案的预算编制方法。,(三)绩效预算法1绩效预算法的运作2绩效预算的主要特点(四)设计规划预算法 设计规划预算是将支出按方案分类,方案尽可能和政策目标相靠拢,把方案的投入成本和产出结果相联系来安排预算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也称“产出预算设计”

9、。,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一、确立并实施政府预算(一)合理编制预算(二)有效完成预算收支任务二、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一)配置效率(二)生产效率(三)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统一,本章提要国家预算是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区别于其他财政范畴的特征:预测性、法定性、集中性、完整性、循环性和公开性。国家预算的组成:一是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二是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国家预算的主要功能:一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二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三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四是国家进

10、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五是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器。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法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预算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国家预算管理的地位:一是财政管理的核心;二是国家综合财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一是预算体制原则,包括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权责统一原则;二是预算收支原则,包括依法理财、公平负担、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统筹兼顾与确保重点、综合平衡等原则。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分项排列预算法、绩效预算法、设计规划预算法。国家预算管理的目的:一是确立并实施政府预算;二是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