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0833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5.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积载各章节整理.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船舶积载课程概述船舶货运(海上货物运输): 研究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管理的一门学科,包括货物的装载、海上运输、卸载等环节中对船运货物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是研究各类货物海运特性,各类船舶货运性能,货物在船上装载规律,以及编制和实施货物积载计划程序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船舶积载的基本要求: 总体上:安全、优质、经济。 对船舶积载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船舶与货物基础知识以船舶装载特性为重点,介绍船舶与运输有关的性能和知识,介绍货物与海运有关的共同特性。一. 船舶的重量性能概念:与浮力和载重有关的船舶性能,是决定船舶装载货物重量大小的主要因素。船舶总重W: W = SPi(1)排水量 (Di

2、splacement):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排开水的重量。排水量在数值上等于该装载状态下的船舶的总重量。 空船排水量 DL(Light ship displacement) :全船装备齐全但无载重时的排水量。常指新出厂时的值。包括固定压载,动力装置内可供试运行的少量油水,但无航行所需的油水及其他载重量。 满载排水量 DS(Full loaded displacement) :船舶吃水达到规定的满载水线时的排水量。数值上等于船舶满载时的总重量。 (2)载重量(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 总载重量 DW(Dead weight) :船舶在某一水线下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DW =

3、 D - DL = f(r,dm) DW包括载货量、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 即该装载状态所包含的所有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备品、船舶常数等重量的总和。 净载重量 NDW(Net deadweight):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 NDW = DWmax - SG - C 航次储备量 SG(Load of voyage stores) :指船上船员、行李、备品重量G1和油水重量G2之和。SG = G1 + G2 船舶常数 C(Constant) :指参加营运后的空船重量与新出厂时的空船重量(DL)的差值。 二. 船舶的容积性能概念:船舶所具有的容纳各类载荷体积的

4、性能。(1)舱柜容积(Compartment capacity):船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或燃料、淡水等液体 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 货舱散装容积(Grain Capacity)散装舱容 货舱包装容积(Bale Capacity)包装舱容 液货舱容积(Liquid Capacity)液货舱舱容 液舱容积(Tank Capacity)液舱舱容(2)舱容系数(Coefficient of load) 舱容系数 w:船舶每一净载重量所能提供的舱容。 w = SVch/NDW (m3/t) 舱容系数可表示船舶适宜装载重货还是轻货。(3)登记吨位(Registered tonnage) 船舶登记吨位 总吨位

5、 GT(Gross tonnage):根据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法定规则丈量确定的船 舶总容积。 净吨位 NT(Net tonnage):根据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法定规则丈量确定的船舶 有效容积。 运河吨位 CT(Canal tonnage):根据运河当局制定的吨位丈量规则丈量确定的船舶登 记吨位。包括:运河总吨位和运河净吨位。 (1)舱柜容积(用船舶装载处所的容积直接表示船舶的容积性能)(2)舱容系数(从整体上反映船舶的容积性能) (3)登记吨位(船舶登记注册时对容积的丈量与核算,表示船舶规模的大小)三. 船舶静水力参数船舶货运工作需要根据具体的装载状态,计算和较核船舶的浮态、稳性、强度等指标,而

6、该指标与船体所受浮力及其分布密切相关。船舶设计部门根据船体的几何型线,把若干表示浮力及其分布的性能参数与船舶平均吃水的函数关系预先加以计算并汇集成船舶性能资料(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船舶坐标系 船体基准剖面 (1)部分船舶性能参数的含义 水线面面积 Aw(Area of waterplanes):船体型表面与静水面的交线所围成的水平面 面积。 厘米吃水吨数 TPC(Metric tons per centimeter immersion):平均吃水变化1厘米 时,船舶排水量的变化值(t/cm)。 TPC = Awr/100 = f(r,dm) 当船舶有少量载荷P变化时,其平均吃水的变化量dd为

7、 :浮心距船中距离Xb 浮心B(Xb、Yb、Zb)(Center of buoyancy):浮力的作用中心,即船舶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 我国规定,Xb值以船中为坐标原点,船中前取“+”,船中后取“-”。漂心距船中距离Xf 漂心(Center of floatation):水线面面积中心。 我国规定,Xf值以船中为坐标原点,船中前取“+”,船中后取“-”。 厘米纵倾力矩 MTC(Moment to change trim one centimeter):船舶吃水差变化1厘米所需纵倾力矩(tm/cm)。(横)稳心距基线高度 KM (横)稳心(Metacenter)M:船舶微倾前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8、 (2)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 船舶静水力参数资料是提供船舶在静止、正浮(无纵、横倾角)和无船体变形条件下,吃水与浮性数据、稳性数据和船型系数的函数关系。 静水力曲线图载重表静水力参数表静水力曲线图:将众多船舶静水力参数随平均吃水变化的关系曲线绘制在同一直角平面坐标系上所得到的平面曲线图(共三组十四条曲线)。静水力曲线即为各参数与吃水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为使众多曲线能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且布局合理,曲线的横坐标值所表示参数数值之间必须采用不同的比例。纵坐标为型吃水,横坐标为计量长度(与各参数数值有关的参考坐标值)载重表尺以实际平均吃水为引数,标有、DW、TPC、MTC、KM等数值。给出不同水密

9、度的和DW,给出海水与淡水的TPC值。根据实际吃水,求各参数值;根据或DW及水密度,求实际吃水和其他参数。静水力参数表以数值表格的形式给出船舶平均型吃水与标准海水中的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若查表引数不在表中所列,可用线性内插法查取各参数。三种形式静水力参数资料的特点四. 船舶吃水(1)水尺标志及其观测船舶首、舯、尾的左右舷六处设有水尺标志。水尺标志以数字(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船舶实际吃水。公制水尺标志字高和两数字间距均为10 cm;英制水尺标志字高和两数字间距均为6 in。当吃水线达到数字字体底边缘即表示吃水为该数字所表示的尺寸。型吃水(Moulded draft):在船中处,由平板龙骨

10、上缘量至设计夏季载重水线的垂距。实际吃水与型吃水之间相差一个龙骨板厚度。 垂线间长 L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沿设计夏季载重线,由首柱前缘量舵柱后缘的长度(两柱间长、型长、船长)。(2)平均吃水的概念平均吃水指船舶正浮时的型吃水或实际吃水。小倾角横倾和纵倾时,所确定的平均吃水查得的船舶排水体积应与正浮状态一致。平均吃水为船正浮时水线与倾斜后水线交点处的吃水,即船舶漂心处的吃水。在小倾角横倾和纵倾的前提下,平均吃水也称等容吃水(即平均吃水不变,就意味着船舶排水体积不变)。(3)平均吃水的计算只有纵倾有纵倾又有横倾(4)舷外水密度变化对吃水的影响 设船舶

11、由r1水域进入r2水域,平均吃水的改变量dd,则: 淡水超额量FWA(船舶从标准海水驶入标准淡水时,平均吃水的增量): 半淡水超额量SFWA(船舶从标准海水驶入半淡水密度的水域时,平均吃水的增量):五. 载重线标志与载重线海图(1)储备浮力和干舷 储备浮力:满载水线以上船舶主体水密部分的体积所能提供的浮力。储备浮力常以 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海船为20-50%。 干舷(Freebord):船中处从甲板线上边缘向下至有关载重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2)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保证船舶具有足够储备浮力的方法:按照国际载重线公约及我国有关法定规则的最小干舷,并据此勘绘载重线以限制船

12、舶的满载吃水。我国船舶载重线标志由中国船级社或由其委托指定机关负责勘绘。载重线标志的组成:甲板线、载重线圈及横线、各载重线。国际航行的不装载木材货物的船舶的载重线标志 各载重线之间相互关系: 热带淡水载重线TF高于T线A或B 夏季淡水载重线F高于S线A或B 热带载重线T高于S线B 夏季载重线S基准线,按法定规则确定。 冬季载重线W低于S线B 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WNA低于W线50mm,仅船长小于或等于100m船才有。 国际航行的装载木材货物的船舶的载重线标志 国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 (3)载重线海图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和我国法定规则(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要求所有船舶在不同风浪条件下使用不

13、同的载重线以确定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对世界海区作了明确的划分,并用商船用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海图(载重线海图)表示。划分的依据:长期观测和积累的全球不同海区在不同季节期内风浪大小与频率变化的资料。区带(Zones) 热带区带:全年使用热带载重线。 夏季区带:全年使用夏季载重线。季节区带(域)(Seasonal zones/areas) 热带季节区:按规定季节期交替使用T或S载重线。 冬季季节区:按规定季节期交替使用S或W载重线。 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按规定季节期交替使用S或W(WNA)载重线。(适用于船长小于等于100米的船舶)六. 亏舱率、积载因数、自然损耗(1)亏舱率 量尺

14、体积 Vc:将某种特定包装的件杂货若干件,在平整的场地上按尽可能紧密的 原则堆成方形,然后测量该货堆的外形尺度,而得到的货物体积。 亏舱舱容 dVch(Broken stowage):由于货物堆装技术不完善和货物包装与货舱不相 适应等而造成的舱容损失。 dVch = Vch - Vc Vch货物所占舱容(m3) 亏舱率 Cbs(Rate of broken stowage):亏舱舱容与货物所占舱容的百分比。(2)积载因数(Stowage fator)指每一吨货物所占舱容(包括亏舱)或体积(不包括亏舱)。 包括亏舱SF 不包括亏舱SF0 当SF时,船舶满载但不满舱;当SF时,船舶满舱但不满载;当

15、=SF时, 船舶装货后能达到满舱满载。 较大,表明船舶适宜装载轻货;SF较大表示货物为轻货。(3)自然损耗 运输中因货物本身、自然条件或运输条件等原因而产生的货物重量非事故性的减少。 自然损耗率(Rate of natural decrease):自然减少量占原货运总量的百分比。 造成自然损耗的原因:干耗和挥发;渗漏和沾染;飞扬和散失。 第二章 充分利用船舶的载货能力在货源足够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具体航次的船舶载货能力。一. 船舶载货能力概述船舶载货能力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数量的最大限额以及承运特殊货物或忌装货物的可能条件和数量限额。船舶载货能力包括载重能力、容量能力和其他载货能力。船

16、公司在为具体船舶下达货运任务时,需先核算该船舶的载货能力,然后以装货清单的形式交船上大副;大副根据装货清单编制货物积载计划时,需核算船舶的载货能力。若装货清单所列货物超过船舶载货能力,应及早退掉部分货物;若发现亏舱或亏载过多,应联系追加货物。载重能力的衡准指标:净载重量NDW 。容量能力的衡准指标:包装舱容、散装舱容、液货舱舱容或箱位容量。其他载货能力以船上可供装载特殊货物舱室的容积、结构和有关设备的性能等船舶资料来衡量。如杂货船对性质互抵的货物的隔离能力,对重大件、冷藏货、散装液体货、集装箱等特殊货物的承运能力;集装箱船对冷藏箱、危险货箱等特殊集装箱的承运能力。 二. 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净载

17、重量NDW = DWmax G - C (1)总载重量的确定总载重量确定的两种情况:船舶的最大平均吃水受水深限制船舶的满载吃水受载重线限制当吃水受航线上水深限制时当吃水受航线上水深限制时 1)计算浅水区允许的最大平均吃水 航线上最浅处的基准水深 浅水区可利用的潮高 要求的富裕水深 在浅水区船舶的吃水差 2)计算在始发港船舶允许的DWmax 查船舶资料求取浅水区允许的最大总载重量,并考虑从始发港到浅水区途中油水消 耗量。 当吃水受航线上水深限制时 当吃水不受航线上水深限制时 根据航经的海区及时间,查载重线海图确定本航次可使用的载重线,再由船舶资料及途中油水的消耗量确定DWmax。 当船舶整个航次

18、航行在使用同一载重线的海区时,根据所规定的载重线确定总载重 量。 当船舶从使用低载重线海区航行到使用高载重线海区时,由低载重线确定DWmax。当船舶从使用高载重线海区航行到使用低载重线海区时,需通过计算和比较确定总载重量。 计算使用的高低载重线的排水量差值=H-L0; 计算高载重线航段的油水消耗量GH=(S/24V)gs ;gs 航行时每天船舶油水消耗量( t/d ) 当GH时,总载重量按高载重线确定;当GH qsmax且MR = 0所对应的横倾角。 曲线上反曲点对应角qim(通常为甲板浸水角) 静稳性曲线下面积AR:表示复原力矩MR所作的功AR(倾斜后船舶所具有的位能)。 大倾角静稳性的衡准

19、指标:GZ|q=30、qsmax四. 动稳性的概念与静稳性的区别:静稳性(Statical stability):船舶受静态外力矩作用,不计及倾斜角速度的稳性。 动稳性(Dynamical stability):船舶受动态外力矩作用,计及倾斜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稳性。 静倾角qs:船舶在静力作用下的最大横倾角。 动倾角qd:船舶在动力作用下的最大横倾角。船舶在动态外力矩作用下,当外力矩等于复原力矩时,由于惯性作用船舶还将继续倾斜,当外力矩所做的功完全由复原力矩所做的功抵消时,船舶的角速度才变为零而停止倾斜,但此时并未达到力的平衡状态,船舶将开始复原。如此往复摆动,受水和空气的阻力作用,船舶的摆动

20、角速度逐渐减小,船舶最终将平衡于其静倾角处。静 稳 性动 稳 性受力性质静态外力作用动态外力作用表 征复原力矩MR(力臂GZ) MR = DGZMR所作功AR(力臂ld) AR = Dld平衡条件当MR = Mh时,船舶平衡于静倾角qs当AR = Ah时,船舶平衡于动倾角qd动稳性的衡准指标 稳性衡准数KMhmin、lhmin 最小倾覆力矩和力臂,即使船舶发生倾覆的最小动倾外力矩和力臂。Mw、lw 风压倾侧力矩和力臂,即设定的恶劣海况下风压对船舶的动倾力矩和力臂。五. 法定规则对船舶稳性的要求对国内航行海船稳性的基本要求 经自由液面修正后,船舶在整个航程中必须同时满足的基本衡准要求:(1) G

21、M 0.15m; (2) GZ|q=30 0.20m,当qf2.0时,该要求可适当放宽; (4) K 1.00。 对国际航行海船的稳性基本要求 经自由液面修正后,船舶在整个航程中要求同时满足(符合IMO稳性规则):(1)GM 0.15m; (2)复原力臂曲线在横倾角030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55mrad; (3)复原力臂曲线在横倾角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90mrad; (4)复原力臂曲线在横倾角3040或进水角中较小者之间所围面积应不小于0.030mrad; (5)GZ|q=30 0.20m; (6)smax 30,至少不小于25; (7)满足天气衡准要求。六.

22、 船舶临界稳性资料 船舶最小许用初稳性高度GMc:恰能同时满足船舶完整稳性全部指标的最低要求时,对船舶初稳性高度的最低限制值。 船舶许用重心高度KGc:恰能同时满足船舶完整稳性全部指标的最低要求时,对船舶重心高度的最低限制值。KGc = KM - GMc 七. 船舶稳性的检验与调整船舶稳性的校核 船舶每一航段对稳性最不利装载情况下必须满足: 经自由液面修正: GM GMc + 0.2 (m) 未经自由液面修正:GM0 GM|T=9s (m)保证适度稳性的经验方法 按合适比例控制各层舱配货重量。如:二层舱满载时: 非底舱货约占货总重35%(甲板货10%,杂货船) 甲板货货堆高度(1/51/6)B

23、底舱货约占货总重65%船舶横摇周期法定规则推荐公式:经验公式:船舶初稳性不足的征兆 当船舶受到较小的外力矩作用,就会发生明显的横倾,而且其横摇过程相对缓慢。设GM的调整值:GM=要求的GM2-调整前GM1。 垂向移动载荷 Z P重心垂向移动距离(m), 下移取“+”,上移取“-”。 当满载满舱时,可采用轻重货物等体积互换方法调整,此时还应满足: 减载荷(SP 10%D) 注意:P加载时取“+”,减载时取“-”。 第四章 保证满足船舶的强度要求一. 船舶强度的定义和分类船舶强度(Strength of ships):船体结构抵抗内外作用力的能力。船舶强度可分为: 二. 船体纵向强度条件概述船体纵

24、向强度:指船体结构所具有的抵御因重力和浮力沿纵向分布不一致而造成的极度变形或损坏的能力。船体受力超过纵向强度的允许范围,将导致船体纵向构件(如甲板、龙骨等)发生永久变形或损坏。船体纵向受力分析箱形船体静水中纵向受力分析箱形船体静水中纵向受力分析 单位长度船体的重力、浮力、载荷(负荷)船体纵向受力分析 船体产生总纵弯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重力和浮力沿船长分布不一致所引起。 船舶最大剪力通常出现在距首尾1/4船长附近,最大弯矩出现在船舯前后。船体纵向变形的两种形式 中拱(Hogging)船体中部上拱的弯曲状态(受正弯矩作用)。 中垂(Sagging)船体中部下垂的弯曲状态(受负弯矩作用)。 三. 船体

25、纵向强度条件的校核方法许用切力和许用弯矩校核各横剖面的静水切力和静水弯矩强度曲线图和载荷对船中弯矩允许范围表用经验方法控制船体的总纵变形根据实船吃水判断船舶总纵弯曲变形船体应力监测系统用经验方法控制船体的总纵变形(按舱容比例分配各舱载货重量) Ai 第i舱调整值(t)。两种确定方法: 取夏季满载时该舱装载量的10%。 取本航次该舱装载量的10%。 根据实船吃水判断船舶总纵弯曲变形判别拱垂变形的方法设拱垂值,则: 当d 0时,船舶呈中垂变形。 根据实船吃水判断船舶总纵弯曲变形纵强度校验方法 当 ,纵强度处于有利状态; 当 ,纵强度处于允许状态; 当 ,纵强度处于极限状态; 当 ,纵强度处于危险状

26、态。四.满足船舶局部强度条件船舶局部强度:船体结构抵抗在局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局部极度变形或损坏的能力。局部强度的表示方法均布载荷:船舶不同载货部位单位面积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kPa)。集中载荷:某一特定面积上允许承受的最大重量(kN)。车辆甲板负荷:在舱盖、甲板或舱内装载车辆或使用车辆装卸货物时,其允许承受的以特定车轮数目为前提的车辆及所载货物的总重量。堆积负荷:集装箱船的甲板、舱盖或舱底上不同的20或40集装箱底座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船体局部强度校核 计算受载面单位面积实际负荷量P和集中载荷限制的部位拟装货物的重量P 确定受载面单位面积允许负荷量P和允许的集中载荷P1(查船舶资料) 比较判断

27、 当,且时,拟装部位局部强度满足要求。其中n为货底部所跨骨材数,p1为允许的集中载荷。第五章 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一. 对船舶吃水差的要求 吃水差(trim)概念 t=dF-dA 当t=0时,称为平吃水(Even keel); 当t0时,称为首倾(Trim by head); 当t0时,称为尾倾(Trim by stern)。 吃水差对船舶航海性能的影响 低速船保持适当尾倾有利于改善船舶的快速性、操纵性和耐波性等。适当吃水差的范围 对万吨级货轮: 满载时:t = -0.3-0.5 m 半载时:t = -0.6-0.8 m 轻载时:t = -0.9-1.9 m 空载压载时: dm (0.50

28、.6)ds I/D (0.40.6)ds | t | 2.5%Lbp 二. 吃水差与首尾吃水的基本计算 当船舶的重心与正浮时的浮心不在同一垂线上(即 )时,船舶将存在一定的 吃水差。船舶吃水差的基本公式 首尾吃水的计算公式 三. 吃水差的调整 要求调整的吃水差值t=要求t1-原t0纵向移动载荷 加减载荷(SPi10%D) 少量载荷变化后船舶新的首尾吃水的计算公式四.保证适当吃水差的经验方法 按经验得出各舱配货重量的合适比例配货; 按舱容比例配货,首尾舱留出一定的机动货载,在临装货结束前作调整吃水差之用。 对机动货载要求满足: (1)重量在纵强度容许的范围之内; (2)重量能满足调整吃水差需要(

29、通常取1%-2%S); (3)不会与首尾舱内货物发生互抵。 第六章 保证货运质量一. 保证货运质量概述货舱适货做好货舱准备工作一般干货舱的准备货舱和货物的熏蒸管理货物的主要措施认真编好货物积载计划装卸时做好看舱理货做好货物的系固和平舱工作做好航行途中对货物的保管二. 货舱通风舱内产生汗水的原因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的水汽达到最大值时,称这种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未达到饱 和状态的空气,随着温度的下降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状态的空气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可根据测定的干、湿球温度之差值及湿球温度,在“露点温度查算表”中查得。(1)船体温度下降至舱内的空气露点(如船舶在暖湿地区装货驶经低温海区)。(

30、2)舱内空气露点升高至超过船体和货物表面的温度(如舱外高于舱内露点的暖湿空 气进入舱内,潮湿的货舱、货物散发的水分或货物散发的热量)。 舱内易出汗水的部位:露天甲板下、水线附近、通风管道口和货物表面。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受外界条件限制):自然排气通风 通风缓慢 对流循环通风 通风旺盛 机械通风:无干燥装置通风 受外界温湿条件限制 有干燥装置通风 随时可进行通风 通风的目的和方法第七章 危险货物运输危险货物(Dangerous cargo):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运输、装卸和储存过程中,如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和/或环境污染,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危险货物按包装

31、与形态分: 包装危险品 固体散装危险品 散装 液体散装危险品 气态散装危险品 一.国际危规简介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 Code,IMDG Code)由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安全委员会(MSC)组织制定的国际准则,每两年更新一次,期间通过出版补篇更新。 适用范围:适用于包装危险货物的国际航线运输,不适用于散装固体、气态和液态 危险货物和船用物料及其设备。国际海事组织第84届海上安全委员会通过了强制性的国际危规第34套修正案(Incorporating Amendment 34-08),于2009年1月1日起自愿实施

32、,一年过渡期后强制生效。 主要内容:包括7部分(两册)和补充本。 总则、定义和培训 分类 危险货物一览表、特殊规定和限量免除(第二册) 包装和罐柜规定 托运程序 包装、中型散装容器、大宗包装、可移动罐柜、多单元气体容器和公路罐车的 结构和试验 运输作业的有关规定第二册(第3部分):一般规定;危险货物一览表;适用特定物质、材料和物品的特殊规定;限量;可免除量包装的危险货物;附录A(通用和未列明的条目的正确运输名单清单);附录B(术语汇编);危险货物英文名称索引;危险货物中文名称索引。 补充本: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应急措施(EmS指南)、危险货物事故医疗急救指南(MFAG)、报告程序等。查阅方法 按货

33、物英文或中文学名查国际危规第二册“危险货物英文名称索引(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或“危险货物中文名称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得其UN No.,并由此查“危险货物一览表”。英文索引中文索引第3部分 危险货物一览表、特殊规定和限量免除二.危险货物的分类与标志第1类 爆炸品(1.1类1.6类) 第2类 气体:压缩、液化和加压溶解气体2.1类 易燃气体;2.2类 非易燃、无毒气体; 2.3类 有毒气体第3类 易燃液体第4类 易燃固体;易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4.1类4.3类)第5类 氧化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1类、5.2类)第6类 有毒物质和感染性物质(6.1类、6.2类)第7类 放射性物质(包件危险级别) 第8类 腐蚀品第9类 杂类危险货物和物品可分为: 1.标记(Marking):货物运输名称、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