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02232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海上货物运输(Sea Transport)的功能是通过船舶(Ship)将货物(Cargoes)最有效、最安全地从一个港口运输到另一个港口。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是船舶货物运输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习其他各章内容的基础和前提,本章有针对性地介绍了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船舶基础知识、货物基础知识和有关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规则和国内法规,以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与船舶和货物有关的知识,保证船舶和货物运输安全。第一节 船舶基础知识船舶是完成海上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我国海商法中船舶的定义为: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一、船舶浮性船舶在各

2、种装载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浮态,漂浮于水面一定位置的能力,称为船舶的浮性。浮性是船舶最基本的性能,任何船舶都具备一定的浮性。1.船舶在静水中的平衡条件任何物体浸入水中时,都将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垂直向下的重力(Gravity),重力的作用中心为重心 G(Center of Gravity),重心为物体所有重量的作用点;另一个是作用于物体周围的水压力,这种水压力的合力称为浮力(Buoyancy)(即排水量),浮力的作用中心为浮心 B(Center of Buoyancy),浮心为物体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大小等于该物体的重量。浮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同体积

3、水的重量。若判断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完全取决于物体的重力和浮力的平衡关系。如果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就下沉;相反,如果浮力大于重力,物体就上浮。船舶平衡条件:船舶在静水中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如果船舶的重力和浮力相等并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时,船舶达到平衡并浮于水面。2.船舶浮态浮态即船舶的漂浮状态,是船舶在静水中平衡时船舶与静水平面的相对位置。在给定船舶重量、重心的条件下,船舶浮态的确定,实际上只与排水体积和浮心坐标这两个要素有关。船舶浮态有:正浮、横倾、纵倾、任意倾(横倾与纵倾兼有)四种。船舶坐标系:本书采用的坐标系的中心点(O)为船中纵剖面、中横剖面及龙骨基准面的交点。平面坐标系建立在龙骨基

4、准面上,x轴指向船首,y轴指向船舶右舷;z轴垂直指向船舶上方,如图1-1所示。图1-1船舶坐标系1)正浮(Upright)船舶的基平面与静水平面平行,而且既无纵倾又无横倾的漂浮状态称为正浮状态。如图1-2所示。图1-2船舶正浮状态2)横倾(Heel)船体沿船底的纵轴OX与静水平面平行,而横轴OY是倾斜的,船中纵剖面与铅垂平面成一角度,这种漂浮状态称为横倾状态。角度称为横倾角(Angle of Heel )。横倾状态有右倾和左倾二种,如图1-3所示。图1-3船舶横倾状态3)纵倾(Trim)船体沿船底的横轴OY与静水平面平行,而纵轴OX是倾斜的,与静水平面成角度,这种漂浮状态称为纵倾状态。角度称为

5、纵倾角(Trim Angle )。纵倾状态有尾倾和首倾二种,如图1-4所示。图1-4船舶纵倾状态4)任意倾船体沿船底的纵轴OX和横轴OY同时倾斜,其倾斜的角度分别为纵倾角和横倾角,这种漂浮状态称为任意倾状态。如图1-5所示。图1-5船舶任意倾状态船舶的正浮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一般情况下,船舶浮于水面总是存在一定的横倾和纵倾。从船舶安全角度来说,船舶在装卸货物、航行和停泊时,应保持船舶无横倾。另外,为提高航行速度和船舶操纵性能,适当的尾倾是有必要的。二、船舶的重量性能 在海上货物运输中,船舶重量性能是表示船舶装载多少货物的能力。它分船舶排水量和船舶载重量,其计量单位为吨(Tons;t)。通常军

6、舰的大小以船舶排水量表示;货船的大小以船舶载重量表示。而其他特殊船舶则以其他形式表示船舶的大小,如拖轮以主机功率表示,集装箱船以标箱(TEU)表示,液化气船以容积表示等。1.船舶排水量船舶排水量(Displacement)是指船体自由漂浮于静水中保持静态平衡时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按照阿基米得定律,其计算公式为: = V (1-1)式中: 船舶排水量,t;V 船体排开水的体积,m3; 水的密度,t /m3。船舶排水量可分为:1)空船排水量(Light Displacement;o)空船排水量是指船舶的空船重量,包括船体、船机、锅炉、各种设备、锅炉中的燃料和水、冷凝器中的淡水等重量的总和。新船空

7、船排水量是一定值,其值可从船舶资料中查得。2)满载排水量(Load Displacement or Deep Displacement;)满载排水量是指空船排水量加上全部可变载荷(货物、航次所需的燃料、淡水、压载水、食物、船员和行李、其他供应品和备品及船舶常数)后的重量。通常指夏季满载排水量。2.船舶载重量船舶载重量是指船舶载重能力的大小,具体可分为: 1)总载重量(Deadweight;DW) 总载重量是指船舶在任意吃水状况下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包括货物、燃物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和行李、供应品和备品及船舶常数。其值等于该吃水下的船舶排水量与船舶空船排水量之差:DW=-。 (1-2)式中:D

8、W总载重量,t; 船舶满载排水量,t;。船舶空船排水量,t。航次总载重量的大小是随船舶排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与航行区域、航行季节和港口航道等有关。在实际应用和船舶资料中,总载重量一般指夏季船舶满载排水量与船舶空船排水量之差,其值为定值,并是船舶载重能力的重要指标;2)净载重量(Net Dead Weight;NDW) 净载重量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与航次总储备量和船舶常数有关。其值等于总载重量与航次总储备量和船舶常数之差:NDW=DW-G-C (1-3)式中:NDW净载重量,t;G 航次总储备量,t;由粮食、供应品、船员、行李及船员备品的重量G1,加上燃料和淡水的储备重量G

9、2组成;C 船舶常数,t;指船舶经过一段时间营运后的实际空船重量与船舶新出厂时的空船重量的差值。 总载重量表示船舶载重能力的大小;净载重量表示船舶载货能力的大小。它们都是海上货物运输管理中计算航次货运量的根据。综上所述,船舶重量性能的相互间关系如下: 空船排水量满载排水量 净载重量 总载重量 航次总储备量 船舶常数三、船舶尺度船舶尺度和船舶吃水是船舶营运中的重要数据,也是货物运输中计算船舶稳性、吃水差和货物运输量的基本数据。船舶尺度(Ships Dimensions)是指表示船体外形大小的尺度,即船舶的长、宽、深和吃水等。它是根据各种船舶规范和船舶在实际操纵上的要求而定义的。按照不同的用途,船

10、舶尺度主要可分为三种:船型尺度、登记尺度和船舶最大尺度。在三种船舶尺度中与船舶货运有关的主要为船型尺度。具体三种船舶尺度如图1-6所示。图1-6船舶尺度1.船型尺度(Moulded Dimension)它是钢质海船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定义的船舶尺度,即从船体型表面上量取的尺度。在船舶的许多性能的理论计算中和一些主要的船舶图纸上均使用这种尺度。它也称为理论尺度和计算尺度。1)船长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沿设计夏季载重水线,由船首柱前缘(Fore Perpendicular)量至舵柱后缘(Aft Perpendicular)的长度;对无舵柱的船舶,由船首柱

11、前缘量至舵杆中心线的长度,即船首尾垂线间的长度,该长度均不得小于设计夏季载重水线总长的96%,且不必大于97%;2)型宽(Moulded Breadth)在船体的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3)型深(Moulded Depth)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对甲板转角为圆弧形的船舶,则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型线与船舷型线的交点;4)型吃水d (Moulded Draft)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水线上缘的垂直距离。船舶在正浮时,其型吃水和实际吃水仅相差平板龙骨厚度。通常用船长BP型宽型深表示船体外形的大小,这3个尺度

12、称为船舶主尺度。2.登记尺度(Register Dimension)它是海船吨位丈量规范中定义的船舶尺度,主要是用于登记船舶、丈量与计算船舶吨位,故称登记尺度。1)登记长R(Register Length)指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型深85 %处水线长度的96 %,或沿该水线从船首柱前缘量至上舵杆中心的长度,取两者中较大者;2)登记深R(Register Depth)指在登记长R中点船舷处从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上甲板下表面的垂直距离。有双层底的船舶则由内底板上缘量起,若内底板上有木铺板,则量自木铺板上缘;3)登记宽R(Register Breadth)指登记长R中点处的最大宽度。对于金属外板的船舶,

13、其宽度量至两舷的肋骨型线。3.船体最大尺度(Overall Dimension)船舶在停靠码头、进坞、过船闸、桥梁、架空电线、狭窄航道及船舶避碰操纵时,用到的船体最大尺度。1)总长LOA (Length Overall)包括两端上层建筑在内的船体型表面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的水平距离;2)最大船长Lmax (Maximum Length)船舶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包括外板和两端永久性固定突出物(顶推装置等)在内的水平距离;3)最大船宽Bext (Extreme Breadth)包括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护舷材、水翼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船舶最大水平距离;4)最大高度Hmax (Maximum He

14、ight)从船舶的空载水线面垂直量至船舶固定建筑物(固定的桅、烟囱等在内的任何构件)最高点的距离。净空高度等于最大高度减去吃水。四、船舶吃水船舶吃水表示船体在水线面以下的深度。船体前后垂直的深度,分别叫首吃水和尾吃水,中间的垂直深度,叫船中吃水或平均吃水(正浮时)。1.船舶吃水标志船舶吃水标志(Draft Marks)又叫水尺,它由绘在船首(Bow)、船尾(Stern)及船中(Amidships)两侧船壳上的六组数据组成,俗称六面水尺。水尺采用米制时,用阿拉伯数字标绘,每个数字的高度为10cm,上下两数字的间距也是10cm,并自数字下缘起算;采用英制水尺时,用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标绘,每个数字

15、高度为6 in,上下两数字的间距也是6 in,也自数字下缘起算,如图1-7所示。图1-7船舶吃水标志观测船舶吃水(Draft)时,应根据实际水线在水尺上的位置,按比例取其读数。当有波浪时应取其最高和最低时读数的平均值。为方便地读取船舶六面水尺,有些大型船舶设有吃水指示系统(Draft Indicating System),可以在驾驶台或其它位置的指示面板上直接读取船首、中、尾吃水。2.船舶平均吃水(Mean Draught)船舶平均吃水是指船舶正浮状态时的吃水,它是确定船舶排水量的重要参数。我们习惯用首尾平均吃水替代平均吃水,但当船舶有纵倾或横倾时,这种计算就产生了误差,特别是船舶纵倾较大时差

16、异更为明显,从而导致稳性计算和载重量计算与实际误差较大,显然不能保证船舶海上航行的安全。因此,船舶各种浮态时的平均吃水应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1)正浮船舶正浮时六面吃水应该都相同,即可以用任一处吃水替代平均吃水。dM = dF = d = dA(1-4)式中:dM 船舶平均吃水,m;dF 船舶首吃水,m;d 船中吃水,m;dA 船舶尾均吃水,m。(2)横倾船舶横倾时左右吃水不同,其平均吃水为:(1-5)式中:dM 船舶平均吃水,m;dFP dFS船舶左右首吃水,m;dP dS 船中左右吃水,m;dAP dAS 船舶左右尾吃水,m。3)纵倾船舶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其平均吃水为:(1-6)式中:t

17、船舶吃水差,m;吃水差为船首吃水减去船尾吃水,即 t = dF - dA ;xf 正浮水线漂心纵坐标,m;LBP 船舶型长,m;。当船舶吃水差t 较小时, 可以忽略,则船舶平均吃水为船首、尾吃水的平均值。4)任意倾当船舶同时存在横倾和纵倾时,其平均吃水为:(1-7)上述公式计算所求得的平均吃水值尚未考虑排水量和船体纵向变形对平均吃水的影响。在实际装载状态时,船舶的实际首、尾、中部吃水是通过水尺标志读取的,因此,船舶在各种浮态下的平均吃水可以通过上述方法求得。3.舷外水密度改变对吃水的影响 当航行于水密度不同的港口时,同一条船舶在排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舷外水密度的改变,使它在各密度水中所排开水

18、的体积也不一样,则船舶的吃水也不一样。其吃水变化值的求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用载重表尺直接查取载重表尺图表中列出了不同水密度时排水量与平均型吃水的关系,则可根据排水量和舷外水密度值查出相应的平均型吃水。2)用公式计算公式1:当船舶由水密度0水域进入水密度1水域时,舷外水密度变化引起的平均吃水变化量为: (1-8)式中:d 舷外水密度变化引起的平均吃水变化量,m; 船舶进新水域前的排水量,t;TPC船舶平均型吃水改变1厘米所引起排水量的变化值, t / cm,这里指船舶进新水域前的每厘米吃水吨数;海 标准海水密度=1.025,t / m3;0 原水域水密度,t / m3;1 新水域水密度,

19、t / m3。TPC被广泛地在货物运输中使用,TPC值可在静水力曲线图、载重表尺、静水力参数表中查取,也可以通过计算方法求得,即:TPC=0.01Aw (t / cm)式中: 舷外水密度,t / m3;Aw 水线面面积,m2。船员可通过观察平均吃水的变化,使用平均装卸前后平均TPC值来计算货物的装卸量:dP/TPC (cm)式中:d平均型吃水,m;P 货物装卸量,t;当卸货时,取负值;载荷变化量小于10%的排水量时,计算较为准确。公式2:当船舶由标准海水(海=1.025 t / m3)进入标准淡水(淡=1.000 t / m3)水域时,其平均型吃水增加量值称为淡水水尺超额量,用FWA(Fres

20、h water allowance)表示:(1-9)公式3:当船舶由标准海水进入水密度为1.000 t / m3 1.025 t / m3水域时,其平均型吃水增加量值称为半淡水水尺超额量(Semi Fresh water allowance, SFWA),即:d (4140)FWA (cm) (1-10)例题1-1:已知某船排水量=18000t,在海水中的吃水d海=8.6m,海=1.025 t / m3,TPC=25 t / cm。上海港水密度1=1.010 t / m3,求该船驶入上海港后的吃水。解: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船驶入上海港后的吃水=8.6+0.11=8.71 m答:该船驶入上海港

21、后的吃水为8.71 m。公式4:近似计算不同水密度时的平均吃水改变量 (1-11)式中:d0 原平均吃水,m;d1 新平均吃水,m;0 原水域水密度,t / m3;1 新水域水密度,t / m3。例题1-2:已知某船排水量=18000t,在海水中的吃水d海=8.6m,海=1.025 t /m3,TPC=25 t / cm。上海港水密度1=1.010 t / m3,求该船驶入上海港后的吃水。解: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答:该船驶入上海港后的吃水为8.73m。比较两种计算公式可知,近似计算公式得出的吃水增大2 cm。五、静水力曲线图、载重表尺、静水力参数表及应用静水力曲线图、载重表尺、静水力参数表作为重

22、要的船舶技术资料被广泛地运用于海上货物运输计算中,具体内容有:1.静水力曲线图及使用静水力曲线图(Hydrostatic Curve)是表示船舶在静水正浮状态下,有关船舶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船型系数等与船舶吃水有关的一组曲线。它是由船舶设计部门绘制,供营运船舶使用的一张重要技术资料图,如图1-8所示。图1-8静水力曲线图图中的纵坐标表示船舶的平均型吃水(m),横坐标表示各条静水力曲线的计量长度(cm)。当求取其中某一静水力曲线数值时,先根据船舶的平均型吃水(m)查出相对应曲线的横坐标数值,再根据静水力曲线上每厘米计量单位代表的不同单位的数值求出该静水力曲线数值。下面具体介绍各静水力曲线的名称

23、和使用方法:1)排水体积曲线(Volume of Molded Displacement Curve) 表示船舶的型排水体积(m3)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增大的规律;2)排水量曲线(Displacement Curve) 表示船舶的排水量(t)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增大的规律。排水量分淡水排水量(Fresh Water Displacement)和海水排水量(Salt Water Displacement);3)浮心距船中距离曲线(Longitudinal Center of Buoyancy from Midship) 简称Xb曲线,表示船舶浮心距船中距离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我国规定浮心B

24、在船中前为(+),在船中后为()。该值由船中向前、后读取;4)水线面面积曲线(Areas of Water Planes)简称Aw曲线,表示船舶水线面面积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增加的规律;5)漂心距船中距离曲线(Longitudinal Center of Floatation from Midship) 简称Xf曲线,表示船舶水线面面积中心F(漂心)距船中距离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我国规定漂心的位置用其距船中的距离Xf 表示,漂心F在船中前为(+),在船中后为()。该值由船中向前、后读取。有些国家漂心纵向位置用其距船尾垂线的距离Xf表示;6)每厘米吃水吨数曲线(Metric Tons P

25、er Centimetre Immersion)简称TPC曲线,表示每厘米吃水吨数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7)浮心距基线高度曲线(Vertical Center of Buoyancy above Base Line)简称KB曲线,表示船舶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即浮心B)在龙骨基线上的高度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8)横稳心距基线高度曲线(Transverse Metacenter above Base Line)简称KM曲线,表示船舶横倾前、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即横稳心M)在龙骨基线上的高度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9)纵稳心距基线高度曲线(Longitudinal Metace

26、nter above Base Line)简称KML曲线,表示船舶纵倾前、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即纵稳心ML)在龙骨基线上的高度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10)每厘米纵倾力距曲线(Moment to Change Trim One Centimetre)简称MTC曲线,表示每厘米纵倾力距随平均型吃水增加而变化的规律;详见“船舶吃水差”一章;11)方型系数曲线(Block Coefficient)简称Cb曲线,表示方型系数Cb随平均型吃水变化的关系曲线。静水力曲线图使用时应注意各数值的读取方法,如:漂心距船中距离是从船中向前、后读取;每厘米纵倾力距是从坐标原点向前读取。2.载重表尺及应用载重表

27、尺(Dead Weight Scale)是船舶在静水正浮状态下,根据船舶排水量、总载重量等船舶特性参数和平均型吃水之间的关系而绘制的一种图表。在船舶出厂时,船厂计算出该船不同的平均型吃水与其对应的排水量、总载重量、横稳心距基线高度、每厘米吃水吨数、每厘米纵倾力距等数值,列成图表,并附上载重线标志,如图1-9所示。图1-9载重表尺 图中的两边是船舶的平均型吃水(m),在求取其中某一数值时,可用直尺根据船舶的平均型吃水(两边)查出相对应数值;也可以由某一数值来求取船舶的平均型吃水。 载重表尺的应用:1)按船舶的平均型吃水求取船舶相应的排水量和/或总载重量,计算船舶的装货数量,或反之;2)按船舶的平

28、均型吃水的改变量(厘米吨数)求取排水量和/或总载重量的改变量,并由此计算船舶装(卸)货的数量,或反之;3)按船舶的平均型吃水求取相应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厘米纵倾力矩等;4)船舶进出不同水密度的水域时,计算吃水变化。3.静水力参数表及应用静水力参数表(Hydrostatic Data Table)是静水力曲线图和载重表尺的简化。为使船舶在实际使用中节省时间、避免出错,船舶设计部门将不同平均型吃水时的有关数据用计算机计算后列出静水力参数表提供给船方使用。在船舶,一般均使用静水力参数表来查找有关数据。静水力参数表的用途基本上同载重表尺。表1-1静水力参数表静水力参数表的应用:1)按船舶的平均型吃水求

29、取船舶相应的排水量和/或总载重量,计算船舶的装货数量,或反之;2)按船舶的平均型吃水的改变量(厘米吨数)求取排水量和/或总载重量的改变量,并由此计算船舶装(卸)货的数量,或反之;3)按船舶的平均型吃水求取相应的横稳心距基线高度、厘米纵倾力矩等;4)船舶进出不同水密度的水域时,计算吃水变化;5)如平均型吃水不是表中的整数,则通过内差法查取。六、船舶干舷、载重线及载重线海图1.船舶干舷干舷(Freeboard)是指从船中干舷甲板线的上边缘向下量到有关载重线的上边缘的垂直距离。如图1-10所示。图1-10干舷船舶的最小干舷(亦称安全干舷或夏季干舷)是指型吃水所对应的干舷。其值近似等于型深与型吃水之差

30、,即F = D + d (1-12)F D d (近似公式) (1-13)式中:F 干舷,m;D 型深,m;干舷甲板的厚度,m;d 型吃水,m。干舷的大小是衡量船舶储备浮力(Reserved Buoyancy)(指满载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容积所具有的浮力)大小的尺度。船舶载重量越大,吃水越大,干舷越小,储备浮力也越小;船舶载重量小,干舷越大,储备浮力也越大,船舶航行就安全。为保证船舶在不同海区、不同季节情况下安全航行,船舶检验部门根据各船的船体强度和稳性等条件,具体勘绘船舶的最小干舷高度,并在船舶两舷勘绘载重线标志,以限定船舶的最大吃水。最小干舷是保证船舶在满载后,仍具有一部分储备浮力。它能确

31、保船舶在甲板上浪、结冰和发生海损时,当船舶载重量增加或浮力减小的情况下,仍能安全地浮于水面上。储备浮力的大小与船舶的类型、结构、航行季节和区域有关。海船的储备浮力约为满载排水量的25% 40 %,河船约为10% 15%。1. 载重线标志 载重线标志(Load Line Marks)是按核定的最小干舷和国际、国内载重线公约或规范所规定的式样勘绘在船中两舷的一组标志。 现根据我国海船载重线规范,就各类船舶的载重线标志说明如下:1)各类型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1)散装液体货船及其它货船的载重线标志 载重线标志包括:甲板线(Deck Line)、载重线圈(Load Line ring)及各载重线(

32、Load Lines),如图1-11所示。图1-11载重线标志 甲板线:勘绘在船中两舷,表示干舷甲板位置的一条长度为300mm,宽度为25 mm的水平线.甲板线作为量取有关载重线干舷的基准线,其上边缘应与干舷甲板上表面向外延伸与船壳板外表面之交线重合。 载重线圈:勘绘在船中两舷,包括中心位于船中两舷的外径为300 mm,线宽为25 mm的一圆盘与圆盘相交的一条水平线,水平线长为450 mm,宽为25 mm,其上边缘的中点通过圆盘的中心,从圆盘中心至甲板线上边缘的距离等于核定的夏季干舷,圆盘的两侧加绘字母,如LR表示由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勘定。其它船级社有:中国船级社

33、 CS ;美国船级社 AB(American Bureau) ;日本船级社NK(Nippon Kaiji Kyokai);挪威船级社NV(Det Norske Veritas)等。 各载重线:勘绘在船中两舷,自载重线圈中心向船首方向的540 mm处画有垂直线,与此直线成直角的各水平线长230 mm,宽25 mm,各线上边缘就是船舶在不同航区和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额。具体各载重线说明如下:以下各载重线绘于垂直线的船首方向:S:夏季(Summer);夏季载重线上边缘通过载重线圈的中心;T:热带(Tropical);热带干舷等于夏季干舷减去夏季吃水的1/48;W:冬季(Winter);冬季

34、干舷等于夏季干舷加上夏季吃水的1/48。WNA:北大西洋冬季(Winter North Atlantic);北大西洋冬季干舷等于冬季干舷加上50 mm。对于船长超过100m的船舶,不再勘绘冬季北大西洋载重线。以下各载重线绘于垂直线的船尾方向:F:夏季淡水载重线(Fresh)夏季淡水干舷等于夏季海水干舷减去夏季标准排水量除以40TPC或夏季吃水的1/48。TF:热带淡水载重线(Tropical Fresh)热带淡水干舷等于热带海水干舷减去夏季标准排水量除以40TPC或夏季吃水的1/48。(2)木材船载重线标志木材船是指在干舷甲板或上层建筑甲板的露天部分装载木材的船舶。当船舶结构及设备能满足规范要

35、求时才能勘绘木材载重线标志。木材载重线标志勘绘在货船载重线标志的后方(向船尾),其标志是在规定的字母前附加国际“L”(国内用“M”符号来表示)。装运木材的船舶最小干舷比一般货船小。如图1-12所示。图1-12木材船载重线标志其中:LWNA干舷与WNA干舷相同;LT干舷较LS干舷小1/48 夏季木材型吃水;LW干舷较LS干舷大1/36 夏季木材型吃水;淡水木材干舷的规定同其他货船。(3)客船载重线标志客船是指乘客超过12人的船舶。国际航行的客船除勘绘通常货船载重线标志外,还应按照国际、国内载重线公约或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船舶两舷勘绘一个或几个分舱载重线(Subdivision Load Line

36、)。分舱载重线标志C1表示载客的基本情况,C2 、C3分别表示交替载运旅客和装运货物时的情况。如图1-13所示。图1-13客船载重线标志2)国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国内航行船舶由于沿岸海域的风浪较小,对稳性、抗沉性、强度等要求可低于国际航行船舶,则储备浮力也可相应减少,最小干舷也减少。我国沿岸海域属于季节热带区域,因此我国国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中无冬季载重线。如图1-14所示。图1-14国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载重线圈下半圈涂黑,两侧标以字母ZC,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共有夏季、热带、淡水和热带淡水4条载重线,分别以X、R、Q、RQ表示。2.载重线海图(Loading Chart)1

37、)世界海区划分的原则根据长期观测所积累的海洋资料,不同地理位置或同地理位置在不同的季节期,海洋风浪的大小和频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因此,将世界海区划分如附录商船用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海图所示。(1)区带(Zones)指该海区内一年各季节中风浪变化不大,因此,终年可采用同一载重线。区带有热带区带(Tropical Zones),如新加坡;夏季区带(Summer Zones),如日本。(2)季节区域(Seasonal Zones or Seasonal Areas)指该海区内一年各季节中风浪变化较大,不同的季节期应采用不同的载重线。季节区域有热带季节区域(Seasonal Tropical Are

38、as),如中国;冬季季节区域(Winter Seasonal Areas),如俄罗斯东海岸。热带季节区域按规定季节期使用热带或夏季载重线;冬季季节区域按规定季节期使用冬季或夏季载重线。(4)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带(North Atlantic Winter Seasonal Zones)I、II在冬季季节期内,对于船长小于或等于100米的船舶,当航行于西经15o和西经50o两子午线之间的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带II部分及北大西洋冬季季节区带I的全部时,必须使用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5)使用淡水载重线的港口和水域当船舶的始发港、中途港或目的港是河口港或河口水域时,应根据河口港或河口水域所在的位置及季节

39、期而决定使用热带淡水载重线或夏季淡水载重线。2)国际航行船舶的区带和季节区域的界限划分国际航行船舶的区带和季节区域的界限划分,季节期的起止时间,详见商船用区带、区域和季节期海图。3)我国对中国沿海海区划分的修改 我国1973年参加了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但同时声明中国沿海区域的划分,不受该公约有关规定的约束。1975年我国制定的海船载重线规范中把香港以北的沿海划为热带季节区域(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划为夏季区带);香港以南的沿海仍划为热带季节区域,但使用热带载重线的时间比原国际公约规定的时间多了四个月,具体为: 我国国际航行船舶,以香港至苏阿尔港的连线为界:自北纬10O以北至连线:热带:

40、自1月21日至9月30日;夏季:自10月1日至1月20日。连线东北部沿海:热带:自4月16日至9月30日;夏季:自10月1日至4月15日。4)非国际航行海船的航行区域与季节划分如下:我国国内航行船舶,以汕头为界,汕头港应被当作处于船舶驶来或驶往的区域内:汕头以南的中国沿海:热带:自2月16日至10月31日; 夏季:自11月1日至2月15日。汕头以北的中国沿海:热带:自4月16日至10月31日; 夏季:自11月1日至4月15日。六、船舶的容积性能 船舶的装载能力除受船舶的载重性能限制外,还受船舶容积性能的限制。船舶容积性能是表示船舶装载多少体积货物的能力,其计量单位为立方米(m3)。具体内容有:

41、舱柜容积、舱容系数、船舶登记吨位等。1.舱柜容积 舱柜容积(Compartment Capacity)是指船舶各液、货舱的总容积或其中任一液、货舱的单舱容积。一般是指货舱散装舱容、货舱包装舱容、液货舱容、液舱舱容。1)货舱散装舱容(Grain Capacity) 货舱散装舱容是指船舶货舱能装散货的容积。它包括舱口围在内,量自内底板或舱底板上面,舱壁板表面,甲板和外板之内面,是型容积扣除舱内骨架、支柱、货舱护板、通风筒等所占空间后而得的船舶各货舱的总容积或其中任一货舱的单舱容积。2)货舱包装舱容(Bale Capacity)货舱包装舱容是指船舶货舱能装包装件货的容积。它包括舱口围在内,量自内底板

42、或舱底板上面、横梁或甲板纵骨的下缘、肋骨或舷侧纵内缘、横舱壁骨架的自由翼缘或量自货舱护板的表面,是型容积扣除舱内支柱、通风筒等所占空间后而得的船舶各货舱的总容积或其中任一货舱的单舱容积。一般货舱的包装容积比散装容积少5-10%。在件杂货运输时,均使用包装舱容。3)液货舱容(Liquid Cargo Capacity)液货舱容是指船舶货舱能装液体货物的容积。4)液舱舱容(Tank Capacity)液舱舱容是指船舶液舱能装船用燃料、淡水、压载水等的容积。 在船舶稳性报告书中有舱容图(Capacity Plan)、货舱容积表和液舱容积表,驾驶人员可利用这些资料直接查取有关舱柜容积的具体数据。2.船

43、舶登记吨位(Registered Tonnage) 船舶登记吨位是指按照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各国制定的丈量规范的规定,以吨位表示其大小的船舶容积。船舶登记吨位分总吨位和净吨位,均由船舶设计部门计算,并列入船舶资料中。我国是指按照1992年并经1999年修正的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丈量吨位”的规定确定船舶登记吨位的。1)总吨位GT(Gross Tonnage)(1)定义总吨位是按照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各国制定的丈量规范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GT=K1V (1-14)式中:K1系数,K1=0.2+0.02log10V ;V 船舶所有围蔽处所的容积,m3。(2)总吨位的主要

44、用途: 表明船舶规模的大小及作为船舶营运能力的统计单位; 作为计算船舶净吨位之基准; 作为计算海事赔偿及船舶某些港口使费之基准; 作为船舶等级划分,计算船舶建造、买卖、租赁之基准; 作为船舶登记、检验及丈量等收费的标准。2)净吨位NT(Net Tonnage)(1)定义净吨位是按照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各国制定的丈量规范丈量确定的船舶实际用作载货、载客的有效容积。根据我国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丈量吨位”的规定,计算公式如下: (1-15)式中:Vc 船舶各载货处所的总容积,m3;K2 系数,K2=0.2+0.02log10 Vc ;K3 系数,;D 本规则定义船长中点的型深,m ;d 本规则

45、定义船长中点的型吃水,m ;N1 不超过8 个铺位的客舱中的乘客数;N2 其它乘客数;N1+ N2 船舶乘客定额证书中核定的乘客总数,N1+ N2小于13时,N1及 N2均取零。(2)净吨位的主要用途:作为计算船舶各种港口使费或税金之基准,如港务费、引航费、灯塔费、码头费、进坞费、吨税等。船舶吨位证书中的总吨位和净吨位的数值应采用整数,不计小数点以下的数值,只填写数字,后面没有单位“吨”。3)运河吨位(Canal Tonnage)运河吨位是船舶按运河当局制定的船舶吨位丈量规范而量取的吨位。船舶必须具有运河当局颁发的运河吨位证书,该证书长期有效,运河当局据此征收通过运河的费用。运河吨位主要有:苏伊士运河吨位和巴拿马运河吨位。同一船舶运河总吨位和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