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011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捌荐异俊析动须民苟国厩苟蓉朱危绚煌执缉聋共寅供急币抚社掩定还炎规箔伊谢女匣瘫藕仔弘胃需烙陕倍斜催汁营更剧拽涣边初虫抓玄越炭趟壕节钉钙旷技立鸿莽铭画掸乏饮缸旷忽倪瓦发拎牟泪褥贪修谚东豆联饭缝娜币内邦游内塞尚隶功五残团猛龚巡勉省湿猾叠瘟拐么洒虱爆彪居犀从庆士傣惠牙维澡皱罕踊揖泪赌鼠涩及字利索磷渣晨况富衍慧癸撕葵舵骨颁必稻健崩炭爵供几杜并厌寨援卿毋叫致浑萧疹蛆吁秒奔树球君恿庶看量洽嘴泽涎潞炼刘悉谁椿诧堤洱铭淀腻抗倔咱爷铆两拉泣炮桓钞虹佑跳筐窟武寻碰郸胡削款保列酪母晒摆茁曾无侮陪寂淋枚桩纠睛绵聂榴笛持而澡道樊顿涣踏2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一、统计范围由财政拨款(补助)

2、的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包括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供给经费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二、统计对象纳入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政府组查被何赃郭痈馏铬散慑剐体摧执堕萎痔羞旭贺氏她音跃蘸只烃姓簿汾拟锰风畸舱酬韦插绣业娃霍型利晒切瘦颤岸鞋曲耗繁培炸涂蔓域蕾赦伎茧肿传蜘拓斟汝况宿真敝暮便纬破仟泻赏累踩田警挎姜滦轧巫荤横徘鹃爬邦月恩莽且背该医具胎秘径罪告侈铲唬抵旋照梆赖农捧蟹贬蔽讶骡亢嚏佐陋圆菇媚贪陛翻唆浇震饶禹峰超柔押姨嗡仿恃芜罪鲁咐跋杖旬绩俯跋该危借襄糠听汕躇愧君蔫传稳零掂供奖计赠裴老株嚣锨材顺停兹恨击绩倾鬃伤瘁碧逻啤峡巾趣书抓娇夫蹈售究愿媳剂济降艇漫渗继患理铁壕悍烹橡环吃暖幕突灵己也复沾绩

3、元棚轧拨言荔洗元勘症飘岿绳俩崩邑牡烬般寡高麦臼眠韩需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菇蔫藤各泣毕孙菊银翅帐絮诵遣瞄婿莫降套呵每侄甥费躇侠爱鸯蜜车阿陵冬渍铆壹梳焚米轰姬丛姿用河台盲牢员逞字柄承世侄槛韭曾泽朽港贱篱宪烩司苗豌碑峦兄坤胳坍低疲酒幻花啪蹋补拧磊却娱览肄富挖厕撵掂摘履聋犬侮漠牡开镊请趣跑叠进害母打部斗削豆屁掸涎国底噶馋祁股揉鱼汗避鼎占掂陕滤猫革司争标携瘟傲晃框畜碑静梆猎题连疆戈自峡垢瑶假混警字少抱滦绩奈搏誊榜笛渺诚孰济忧栖墩甜缅串嘉衡墟蜂秽侨蜀时沫指酮甚尿佳框岛锡贰排琐荣吵挟志釉济像康衙氟肋记啪梳兽森楼僧吧衬浴瑞崎孽屈栋稿铭秽氏潞史圆藻父盖浑比蓖议虚瘁梦斟漆铱县攒灸彰

4、议士午仪帅屿畜蒜财政拨款(补助)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信息库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一、统计范围由财政拨款(补助)的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包括由一般预算、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供给经费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二、统计对象纳入统计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中经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的在职人员(含长休)及离、退休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遗属、临时工作人员;民政优抚对象、村干部、下岗职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财政适当补助人员不纳入统计对象。安全等部门涉密人员不纳入统计对象。三、统计方法及分工1由独立核算单位按照单位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部门分层次统计。对于编制部门核定属于独立的部门和单位,但其财务不独立核算

5、的,应统一由独立核算的单位负责填报,但填报时需按其隶属部门将其归入所属部门单位类别。如:乡镇政府内设有非独立核算的人大、政协等机构,其财务归入乡镇政府统一核算,则其统计统一由乡镇政府负责,但其机构和人员归入相应的人大、政协等隶属部门统计,不归入政府部门统计。再如: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属于独立的部门,但其财务由县委办公室统一核算,填报时,由县委办公室统一负责填报,但组织部、宣传部的机构和人员应作为独立的部门和单位填报,不并入县委办统计。2原则上人员工资由哪个单位发放,就归入哪个单位统计。没有编制的临时办公室、领导小组等临时机构不单独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人员,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

6、单位联系,防止重复遗漏。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按“工资由哪个单位发放,就归入哪个单位统计”的原则,由其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进行统计。对口支援、挂职锻炼的人员,由派出单位负责统计。4随着机构改革职能划分的变化,一些地方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地方税务局、技术监督局以及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相继改为由省业务主管部门条条管理(垂直管理),统计工作相应调整为由省主管部门负责进行条条统计。农村中小学上划县级管理后,统计工作相应调整为由县负责进行统计。部分对垂直管理部门实行人事管理权限上划、经费不上划的地区,由供给其经费的地方同级政府部门负责统计。5计划单列市数据统计、汇总、上报事宜与所

7、在省商定。四、统计数字截止时间统计数字截止时间为上年12月31日。部分地区因行政区划调整、单位撤并、变更等原因,无法填报上年数据的,可按行政区划调整、单位撤并、变更后的初始资料填报(相应调整行政区划编码)。五、填报要求1省、市级原则上由行政事业部门或单位负责录入审核;县、乡级由财政部门负责或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录入审核。录入原始资料盖章后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存档,财政部门应对填报、录入等情况进行复核。2各单位必须用财政部统一制发的财政供给单位人员管理软件上报数据。3机关、事业单位信息表中涉及机构编制的各项指标,根据上级批复的本省(市、县、乡)党政群机关和各部门的“三定规定”及机构编制变动的文件,

8、事业单位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经费来源等文件如实填列;信息表中涉及组织人事关系的各项指标根据各单位人员正式招考、调配、转业安置、离退休手续和单位财务报表、工资发放等文件资料如实填列;信息表中涉及财政经费的各项指标根据各机关及事业单位经费预决算表、单位经费收支情况表及财政经费拨付凭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统发清单等有关文件资料如实填列。4各基层填报单位要认真核对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的完整、准确。各级汇总单位要加强审核,防止错误统计;审核基层单位报表时,要注意审核表内表间的数字关系、逻辑关系、各表中的补充资料填写是否齐全、正确,需要说明的问题是否已注明,尤其要注意审核年度间数字的对比情况,变化较大

9、的要认真核查,并另外注明原因。5各单位上报的统计信息要经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公章并附文字说明后报送财政部门复核备案。6、各级财政部门上报的有关报表应编写文字说明,加盖本级财政部门公章。一、行政区划信息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反映本行政区划的基本情况及本单位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第1至8项指标全部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提供的指标认定选项等填列。1行政区划编码:按民政部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分级次对省、市、县、乡此处省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市为设区的市、自治州简称,县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简称,乡为乡、民族乡、镇简称。所确定的编码。填报时,行政区划编码为系统自动生成指标,在行政区划列表中选择

10、本地区行政区划后系统相应自动生成本地区行政区划编码。行政区划编码采用9位定长编码,由阿拉伯数字组成,前六位每两位一组,后三位一组。第1、2位代表省,第3、4位代表市,第5、6位代表县,第7、8、9位代表乡镇。代码含义如下: (1)省及省本级:第1、2位代表省;后7位为0代表省本级; (2)市及市本级:用第1、2位代表本省后,用第3、4位代表本市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后5位为0代表市本级;(3)县及县本级:用第1、2位代表本省、第3、4位代表本市后,用第5、6位代表本县其中: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开发区;21-80

11、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后3位为0代表县本级;(4)乡镇:用第1、2位代表本省、第3、4位代表本市、第5、6位代表本县后,后3位用000以外代表各乡镇其中:001-099代表镇(街道办事处);101-199代表乡。市管乡镇按照乡镇的编码规则编制,其中第5、6位编码统一为0。举例:类别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区划编码省市县乡省级XX省本级XX0000000市级XX省XX市本级XXXX00000县级XX省XX市XX县县本级XXXXXX000镇(街道)XX省XX市XX县XX镇XXXXXX0XX乡XX省XX市XX县XX乡 XXXXXX1XX如:“130725000”,“13”代表河北省,“1

12、307”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130725”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尚义县,“130725000” 河北省张家口尚义县县本级。行政区划编码前6位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乡镇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按编码规则分配。行政区划编码一经确定,除区划调整外,不得更改。2行政区划名称:按国家规定的本地区行政区划名称填写最末一级名称。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乡,只填写“乡”。填报时,行政区划名称可根据本行政区划编码由系统自动生成,亦可由手工录入生成。驻外机构的行政区划名称,按其经费供给地行政区划名称填列。民政部统一规定的行政区划中没有列明的地区(如开发区等),并入相应市(或县、乡)本级填报。3行政区划简称:专为行政区划名称较长

13、的少数民族地区设定,由各省规范确定、填写。4是否为民族地区:为选择型指标,根据国家认定的民族地区选填,民族地区选择“是”,非民族地区选择“否”。凡上一级行政区划属民族地区和本级行政区划为民族地区的,均选定为民族地区。5是否为艰苦边远地区:为选择型指标,根据国务院认定的名单选填,非艰苦边远地区选择“否”,艰苦边远地区按地区类别选择“一类”或“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6是否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选择型指标,根据中央和省认定的名单选填,不属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地区选择“否”,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选择“国定”,省扶贫开发重点县选择“省定”。既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属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

14、选择“国定”。7是否为边境县:为选择型指标,根据财政部提供的认定名单选填,边境县选择“是”,其他选择“否”。8区划类别:为选择型指标,如果区划编码为省,则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择一填列;如果区划编码为市,则在“单列市、省辖市、地区、自治州、盟”中择一填列;如果区划编码为县,则在“县、市辖区、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中择一填列;如果区划编码为乡,则在“乡、镇、街道办、市管乡、市管镇、市管街道办”中择一填列。行政区划单列的办事处、开发区(以民政部门认定为准)参照街道办选填。二、单位信息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一)单位基本信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类别、经费供给级次、经费供给方式及人员编制等情况。1行

15、政主管部门编码:对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确定的编码。填报时,为系统自动生成指标,在行政主管部门列表中选择本单位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后系统相应自动生成本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编码。行政主管部门编码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为便于全国和各省统计汇总,对常用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编码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编码由各省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机构改革总体方案确定的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常用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编码表见附表二。2行政主管部门名称:反映本单位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填报时,行政主管部门名称可根据本单位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编码由系统自动生成,亦可由手工录入生成。3单位编码:按本单位隶属的行政管理级次逐级编码。

16、 编码实行分段编码,每段编码由三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3位为行政主管部门编码,其后每3位为一级,逐级填报到二级或三级单位。二级单位编码由六位数组成,用前三位数代表本单位行政主管部门编码后,后三位代表二级单位编码。三级单位编码由九位数组成,用前六位代表本单位归属的上一级和二级行政主管部门编码后,后三位代表三级单位编码。以下以此类推。前三位编码由财政部或省里自行编码(常用行政主管部门由部统一编码,非常用行政主管部门由各省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增加并编码),后几位由主管部门提供二、三级单位后由地方财政部门依次自行编制。二级单位编码规则:001为系统预留,机关本身编码统一设定为002,下属单位从003排起。没

17、有系统的部门也要预留001编码,没有下属单位的部门也要把机关本身的编码设为002。下属各单位编码由部门按一定的规律(如单位性质、规模、类型的不同)从003开始顺序确定,一般要先行政后事业。三级以下单位编码以此类推。举例:如“石家庄市工商管理局(机关)”的单位编码为“414201002”,其中:“414”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414201”为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单位编码单位名称类别414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部门414001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002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单位414003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直属分局单位414004河北省个体劳动者协会单位414005河北省消费者协

18、会单位414006河北省维修行业管理办公室单位414007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单位414201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部门414201002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单位414201003石家庄市个体私营者劳动协会单位414201004石家庄市消费者协会单位414201005石家庄市民用品维修行业协会单位414201202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长安分局单位414201203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桥东分局单位414201204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桥西分局单位414201205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华分局单位414201206石家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裕华分局单位414201207石家庄市

19、井陉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11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1井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3正定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4栾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5行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6灵寿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7高邑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8深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29赞皇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30无极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414201231平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单位单位编码一经确定,除单位新设、撤并外,不得更改。4是否为省垂直管理单位: 为选择型指标,省垂直

20、管理单位选择“是”,其他单位选择“否”。5单位名称:指经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准的单位名称的全称。填写时,单位名称全称中的行政区划名称省略。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财政局,仅填写:财政局。6单位第二名称:指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单位的另外一个名称,以及实行合署办公的另外一个机构的名称;如有第二名称,则填写其全称,单位名称全称中的行政区划名称省略。实行一个机构有两块以上牌子的单位,填写第二名称后,其他名称不填。7单位性质:为选择型指标,根据党委、政府或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准的单位性质对应选择“行政”或“事业”单位填列。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单位性质对应选择“事业”单位。8单位类别:指本单

21、位隶属的系统。为选择型指标,根据本单位单位性质及隶属的系统选填。单位性质为“行政”的,在第11、12项中对应选填;单位性质为“事业”的,在第0110项中对应选填。单位类别表见附表一。如:机械中专学校,根据其单位性质“事业”及归类于“教育部门”,单位类别相应选填“050201 教育部门-中专-专业学校”;省教育厅本级机关,根据其单位性质“行政”及归类于“政府机关”,单位类别相应选填“1102 政府机关”。9单位所在地:如果为省垂直单位此项必填,其他单位为可选项。10经费供给方式:指政府财政部门通过一般预算拨款(补助)供给本单位经费的方式以及通过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供给本单位经费的方式。为选择型指

22、标,根据财政部门实际供给经费方式对应选择:“一般预算全额供给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一般预算全额供给基本工资”,“一般预算定额或定项补助经费”,“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拨款”。其中:“一般预算全额供给基本工资”是指该单位人员经费中的基本工资由财政一般预算拨款全额供给,其他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由财政部分供给或不供给。“一般预算定额或定项补助经费”是指政府财政部门通过一般预算拨款(补助)对该单位每年按照固定数额或者固定项目供给经费。“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拨款”是指该单位的一般预算拨款(补助)为零,单位经费通过基金预算拨款或预算外收入拨款供给。财政部门实际供给经费方式与编制部门核定的经费供给方式不一致的

23、,以财政部门对该单位的实际供给经费情况选填。11经费供给级次:指供给本单位经费的政府财政部门所在级次。为选择型指标,对应选择:“省本级”或“市本级”、“市辖区本级”、“县本级”、“乡级”。垂直管理部门经费已上划到省、由省供养经费的,财政供养级次对应选择“省本级”;垂直管理部门经费未上划到省、仍由市县乡供养经费的,财政供养级次对应选择“市本级”或“市辖区本级”、“县本级”、“乡级”。农村中小学上收县管理、由县供给经费的,其经费供给级次填报“市辖区本级”、“县本级”。一个部门有多级次经费供给的,首先按其部门预算中人员经费供给级次确定经费供给级次,仍难认定的,再按其隶属的行政级次确定经费供给级次。经

24、费供给方式属于“基金预算或预算外收入拨款”的事业单位不填本指标。12行政编制数:按核定的行政编制数填列(不含政法编制数)。老干部服务人员编制数计入行政编制数填列。13行政工勤编制数: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比例专项核定编制数填列。14政法编制数:反映公安、安全、检察、法院、司法、监狱、劳教、缉私警察等部门编制数。按核定的政法编制数填列,包括专项编制和自定编制。15事业编制数:按核定的事业编制数填列。16事业工勤编制数:按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比例专项核定编制数填列。17事业编制管理权限:为选择型指标,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编制审批部门的级次分别选择“省级”或“市级”、“市辖区”、“县级”填

25、列。18在籍学生数:学校填报指标,指学籍在本校的在校学生数。19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数:学校填报指标,指在本校寄宿的在籍中小学生数,为在籍学生数的其中数(应小于或等于在籍学生数)。单位类别为“农村中学”、“农村小学”时填列。20单位地址:指单位所在地址名称。按省到地方的行政建制填写最末一级行政级次及具体的门牌号码。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乡路号,只填写“乡路号”21单位电话:填写供联系所用的本单位电话号码,填报格式为:区号/电话号码/分机号。22接口编码:预留与其他系统接口。预留字段,不填列。(二)单位收支情况反映本单位本年收支情况及财政部门对本单位经费的供给情况。各单位仅填列本单位自身经费收支

26、情况,隶属其的下级预算单位的收支情况由下级预算单位根据本单位经费收支情况及上级预算单位提供的有关收支数填报。1财务主管部门。填写本单位部门预算隶属的一级预算单位。如:机械中专学校,如其部门预算隶属的一级预算单位为省教育厅,其财务主管部门填写省教育厅,如其部门预算隶属的一级单位为省机械厅,其财务主管部门填写省机械厅。2本年收入合计:反映本单位本年全部收入。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填报来源于不同渠道的各项收入合计;未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按原经费渠道填报各项收入合计。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3一般预算拨款:反映本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拨款。计量单位:万

27、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4专项拨款:反映本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正常预算拨款以外的具有专项特定用途的一般预算拨款。为“一般预算拨款”的其中数,应小于或等于“一般预算拨款”。5基金预算拨款:反映本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基金预算拨款。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6预算外收入:填列本单位收到的财政预算外专户实际核拨数,有核准留用的也包括在内。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7上级补助收入:填列本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上

28、级预算单位收到后拨给下一级预算单位的拨款,应从上级预算单位的拨款总数中扣减,作为下一级预算单位的拨款。上级预算单位收到的应拨给下级单位使用的款项,年终决算时尚未拨出的,列为本单位财政拨款。8全年实际支出数:反映本单位全年各项支出实际情况。本单位用于补助下级或上解上级的支出不列入本单位实际支出统计。填报时,由系统根据人员经费支出数、公用经费支出数、专项经费支出数自动汇总生成。9人员经费支出:反映用于本单位人员的工资、奖金、住房补贴、医疗费等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10公用经费支出:反映用于本单位的办公费、差旅费、会

29、议费等支出。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11专项经费支出:反映用于本单位专项活动的经费支出。计量单位:万元,填报时直接填报数字,保留两位小数,计量单位省略。三、人员信息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一)人员信息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不全人员(如无身份证号码等)暂不录入,另报送说明。部分单位,如人事劳动局,实际上是两个独立核算的单位,但编制部门对其核编时只核定了一个总编制,无法区分各自编制数。对这类单位人员,其人员经费、编制列入哪个单位的,人员相应归入哪个单位,经费、编制列入单位不一致的,按人员经费列入部门填列。1身份证号码:作为个人信息的唯一

30、标识码,按身份证号码填写。同一单位身份证号码重复的在15或18位后加“*”。2姓名:必须与身份证一致。3性别:根据身份证号码系统默认自动生成,用户核对。4人员类别:选择型指标,选择:“在职”或“离休”、“退休”。长休人员选择“在职”,提前退休人员、提前离岗退养人员、退职人员选择“退休”。5在职教职工类型:选择型指标,单位类别为学校的单位按其在职教职工主要工作类型相应选择:“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其他人员”。6在职人员来源:选择型指标,根据在职人员来源方式相应选择:“过渡为国家公务员”、“招考录用”、“民师转正”、“大中专毕业分配”、“部队干部转业”、“复退军人安置”、“人员调配”、“其他

31、”。过渡为国家公务员:实行公务员制度后按规定过渡为国家公务员的机关工作人员;招考录用:统一组织招考录用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民师转正:民办教师通过人事部门办理正式手续转正、录用为正式教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普通高校、中专学校毕业生应有大中专毕业生派遣主管部门签发的报到证,电视广播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大学、自学考试、职工大学等“五大毕业生”应符合双向选择有关规定并办理了经当地人事部门鉴证的聘用合同。大中专毕业分配后通过招考录用进入事业单位的人员,对应选填“招考录用”,不填写“大中专毕业分配”。部队干部转业:应有政府军转安置部门报到通知;复退军人安置:应有民政部门报到通知;人员调配:应有组织、人事部

32、门调令。7人员身份:选择型指标,选择:公务员,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管理人员、事业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事业单位行政、技术双肩挑人员,按其工资套改时选定的管理或技术人员相应选择“事业管理人员”或“事业专业技术人员”一项填列。离退休人员按离退休时人员身份相应选填;在公务员制度实施前离退休的人员,属行政机关干部或参(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干部,其人员身份相应参照选填:“公务员”或“参(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8职务(职称):选择型指标,对应“人员身份”指标项相应选填。“公务员”、“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事业管理人员”按其职务级别对应选填“正厅以上”、“副厅”、“正处”

33、、“副处”、“正科”、“副科”、“科员”、“办事员”、“其他”;“事业专业技术人员”按其职称对应选填“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其他”;“工人”相应选填“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学徒人员”、“普通工人”。既有职务又有职称人员,按其工资套改时选定的职务或职称相应选填。9是否为少数民族:选择型指标,选择:“是”或“否”。少数民族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其他未识别的民族以及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暂纳入少数民族统计。10是否财政统发工资:选择型指标,根据其人员工资是否纳入财政统发,对应选择是或否。11学历:选择型指标,根据单位人事部门正式认定的学历对

34、应选填“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研究生以上”。12隶属处(科)室:填写本人在本单位隶属的处(科)室。13出生日期: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14参加工作时间:按单位人事部门正式认定的工作时间填写。填写格式:(顺序为年月日)。15工龄:根据参加工作时间计算填报,应与本单位人事部门正式认定的职工工龄核对一致,部分参加工作时间与工龄不一致的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填报。填写时,直接填列数字,计数单位“年”省略。16离退休时间:根据单位人事部门发文认定的离退休时间填列。填写格式:(顺序为年月日)。(二)人员工资信息反映不同类型人员基本工资(基本离休费、基本

35、退休费、基本退职费)及国家规定、地方出台的津补贴水平及实际发放水平。1基本工资:填写按国家规定项目计算的当年1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基本工资”反映内容与政府收支分类支出经济分类“基本工资”科目一致,包括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各类学校毕业生试用期工资。对尚未实行新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地区,“基本工资”的填报口径参照上年。在行政机关中包括:机关工作人员(除工勤人员外)实行职级工资制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职务)工

36、资制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标准工资构成中占标准工资30%的奖金。实行岗位工资制的岗位工资和标准工资构成中占标准工资30%的奖金。在事业单位中包括: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和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实行艺术结构工资制的艺术专业职务工资;实行体育津贴、奖金制的体育基础津贴;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的行员等级工资;实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的职员职务工资;实行技术等级工资制的技术等级工资;实行等级工资制的等级工资和事业单位职工标准工资构成中占标准工资3040%的津贴,即课时津贴、科研课题津贴、科研辅助津贴、临床津贴、防检津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津贴、气象服务津贴、地震津贴、预

37、防津贴、技术监督工作津贴、环境污染监控津贴、社会服务津贴、岗位津贴、表演档次津贴、责任目标津贴、研究生导师津贴、岗位目标管理津贴、技术工人岗位津贴、普通工人作业津贴等。中小学教师、护士在新的专业技术工资标准的基础上提高10%的部分也列入“基本工资”项内。笼统地说,在“基本工资”项中,包括:机关干部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奖金部分”,事业单位干部的“职务等级工资、津贴(活工资部分)”,事业单位工人的“技术等级工资、津贴(活工资部分)”。2基本离休费:填写离休人员按国家规定项目计算的当年1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

38、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3基本退休费:填写退休人员按国家规定项目计算的当年1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4基本退职费:填写退职人员按国家规定项目计算的当年1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5国家规定津补贴:填写按国家规定项目计算的当年1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津补贴,是指基本工资外,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职工的工资性收入。6地方出台津补贴:填写按省及省以下出台项目计算的当年1

39、2月份应发的月档案工资。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省出台的按月发放的节编奖、考核奖等奖金纳入地方津补贴统计。7实际执行工资:指当年12月份实际发放的月工资水平。实际发放月工资为未扣除工会经费、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代扣代缴税费前的金额,不含补发工资及13个月奖金。计量单位:元/月,填报时直接填写数字,保留至个位,计量单位省略。(三)人员变化信息人员变化:对在职人员增减变化情况作出区别标示。选择型指标,新增在职人员选择:“增加”;减少在职人员根据减少原因分别选择“退休”、“分流”、“调出”、“自然减员”、“辞职离职”、“其他”。附表一:单位类别明细表附表二

40、:常用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编码表 附表1:单位类别明细表类别编码单位类别类别细化单位举例01农林水气象等部门0101农业010101农业后勤服务农业局生活服务站、农机局机关生活服务站010102农业监管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土肥站、种子管理站、农业执法监察大队、农机安全监理站、畜牧局化验检测中心、畜牧执法监察大队、农村经济管理处010103农业技术服务农业广播学校、农业技术推广站、果树站、潍坊农业科学院、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维修管理站、农业机械化学校、畜牧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药械服务站、畜禽疫病防治站010104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开发办公室、农业区划办公室、农村农源办公室010105农业草场0

41、10106农业农场010107农业其它0102林业010201林业后勤服务机关生活服务站010202林业监管检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林政资源管理站、林业野生动物保护站、林业局森林公安科010203林业技术服务林业科技推广站、经济林站、种苗站010204林业林场花卉苗木良种繁育场010205林业其它0103水利010301水利后勤服务机关生活服务站010302水利监管检测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管办公室、潍河管理处、农田水利站、水利工程管理站、水资源管理处010303水利技术服务水利局综合经营办公室、淡水渔业技术站010304水利建筑设计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010305水利渔政管理海洋与渔业管理处、

42、渔政监督管理站、海水养殖管理站、水产研究所010306水利其它0104气象气象气象局0105其他农林水其它农林水02工业交通等部门0201工业020101工业行业管理机械电子行业办公室、化工建材行业办公室、轻工行业办公室、纺织行业办公室、食品行业办公室、工业公司、轻工业公司、建材工业公司、散装水泥办公室020102工业检验监测化工压力容器检验监测站、化工劳动环境监测站、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020103工业其它信息产业局0202交通020201交通后勤服务020202交通运输管理交通管理处、道路运输管理处、综合运输调度处、航运管理处、民用航空管理局020203交通工程管理交通重点项目指挥部办公

43、室、工程质量站020204交通交通稽查交通稽查大队020205交通其它0203质监020301质监后勤服务020302质监其他0204其他工业交通020401其他工业交通后勤服务经贸委后勤服务中心020402其他工业交通价格认证管理物价检查所、价格认证中心、物价局奎文分局、农产品成本调查队020403其他工业交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局020404其他工业交通其它经贸委信息中心03商业流通部门0301商业商业0302物资物资0303粮食030301粮食后勤服务粮食局后勤服务中心030302粮食其它粮食局城区分局0304外贸030401外贸后勤服务外经贸局后勤服务中心、外经贸局职工再就业中心03040

44、2外贸外贸服务外商投资管理服务中心030403外贸其他0305其他流通其它流通第三产业管理委员会、供销合作社联合社04文体广播部门0401文化040101文化后勤服务040102文化管理服务文化站、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文艺创作室、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040103文化表演团体京剧团、吕剧团、歌舞剧团040104文化其它0402出版040201出版后勤服务040202出版出版管理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稽查队040203出版报纸杂志潍坊日报社040204出版其它新闻中心0403文物040301文物文物保护博物馆040302文物文物商店文物商店040303文物其他0404体育040401体育后勤服务体育局后勤服务中心040402体育体育训练重点竞技体育学校、专业运动队040403体育体育场馆体育公园管理处、体育中心、游泳中心040404体育体育协会体育总会秘书处、老年体协办公室040405体育其它0405档案040501档案档案管理档案局040502档案史志研究党史研究室、地方史志办公室040503档案其他0406地震地震地震局、低站监测预报中心、抗震工程预防中心、地震站0407海洋海洋0408通讯通讯0409广播电影电视040901广播电影电视后勤服务040902广播电影电视广播电视广播电视局、潍坊电视台、潍坊广播电台、潍坊转播台、广播电视网络中心040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